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层流净化中心配药室的临床护理作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十万级层流净化中心配药室的临床护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对普通治疗室、中心配药室消毒后操作前、操作后空气中细菌总数进行监测 ;已配溶液中微粒数检测为在普通治疗室和中心配药室分别配置的相同配伍的 5 %葡萄糖溶液 (5 0 0ml) ;将中心配药室建立前后全院整体护理质量综合得分、病人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普通治疗室操作后空气中细菌总数高于消毒后操作前 (t =10 .980 ,P <.0 1) ,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中心配药室差异无显著性 (t=1.92 3,P >0 .0 5 ) ;中心配药室配置的溶液中微粒数低于普通治疗室溶液中微粒数 (t=11.2 80 ,P <0 .0 1) ,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 ;中心配药室建立后整体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建立前 (P <0 .0 1) ,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结论 十万级层流净化中心配药室的建立 ,是我国医院管理的一项新举措 ,它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理念 ,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合理性 ;整体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 ,护理管理也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靳雪 《现代护理》2007,13(3):276-276
目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多功能净化配药台,改善配药环境,适当为大型液体加温,增强患者舒适度,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将257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4例使用多功能净化配药台配制药液,对照组103例采用传统方法配制药液,观察输液反应的发生。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中发生输液反应例数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多功能净化配药台配制药液,并对液体适当加温,可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多功能净化配药台,改善配药环境,适当为大型液体加温,增强患者舒适度,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 将257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4例使用多功能净化配药台配制药液,对照组103例采用传统方法配制药液,观察输液反应的发生.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中发生输液反应例数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多功能净化配药台配制药液,并对液体适当加温,可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十万级层流净化中心配药室的临床护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普通治疗室、中心配药室消毒后操作前、操作后空气中细菌总数进行监测;已配溶液中微粒数检测为在普通治疗室和中心配药室分别配置的相同配伍的5%葡萄糖溶液(500ml);将中心配药室建立前后全院整体护理质量综合得分、病人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普通治疗室操作后空气中细菌总数高于消毒后操作前(t=10.980,P<.01),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中心配药室差异无显著性 (t=1.923,P>0.05);中心配药室配置的溶液中微粒数低于普通治疗室溶液中微粒数(t=11.280, P<0.01),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中心配药室建立后整体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建立前(P<0.01),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结论十万级层流净化中心配药室的建立,是我国医院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它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理念,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合理性;整体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管理也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为了配合整体护理的开展 ,使临床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直接为患者服务 ,我院于 2 0 0 0年 12月正式启用中心配药室 ,经过 2年来的运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建立中心配药室的环境要求及管理1 1 中心配药室的环境要求 中心配药室的环境由办公室、摆药室、更衣室、配药室和药品仓库组成。空气采用十万级层流净化设备 ,配药室的面积为 5 0m2 ,内设 9个操作台 ,负责各临床科室静脉药物的配置。中心配药室入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与每个病区时刻保持联系 ,根据患者需要 ,医嘱可随时更改。1 2 中心配药室的管理 专门设置了护理组…  相似文献   

6.
化疗药的配置及面对化疗药,护士如何自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环境 1.1 抗肿瘤药物的配制工作只能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进行。 1.2 有条件的医院,抗肿瘤药物的配备应在专门配药室,层流操作台上进行,没条件的医院,抗癌药物配药室应设在人流较少处,室内要安放排风设备,保证空气流通。我科一般在靠窗户的治疗台上配置,与普通输液分开配置。  相似文献   

7.
日前,我院对门急诊输液室进行了改建,配制患者输液在百级层流的无菌环境下进行。为了提升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了让患者少排队,让护士少走路,我们应用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完善了门急诊输液室的工作流程。1改造前门急诊输液室工作流程中的不良环节1.1患者站着排队等候护士配制液体护士从患者手中接到药品后,需经过一个核对药品、准备液体、转抄输液单标贴、向液体里加药和核对液体的过程。患者站在配液室的外面等候取配配好的液体,期间所需时间超过10 min;输液高峰时,患者要等半个多小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老人与无陪伴的患者。1.2患…  相似文献   

8.
随着门诊补液病人的增多,对输液室工作人员的加药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密封瓶粉剂的溶解则是药液配制中最占时间的一个环节.为此,我们总结出一种方法,临床应用后大大缩短了密封瓶粉剂的配药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输液室层流加药间环境质量及加药间空气洁净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对层流加药间进行管理,评价管理前后层流加药间环境清洁质量及管理情况,加药人员着装情况,动态空气检测结果。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加药人员着装更规范,层流加药间台面及回风口清洁质量提高,空气质量改善(P 0. 05)。结论应用六西格玛对输液室层流加药间进行管理,提高了层流加药间环境质量和层流加药间空气清洁度,确保输液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运用计算机技术完善门急诊输液室工作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前,我们对东方医院的门、急诊输液室进行了改建,配制患输液在百级层流的无菌环境下进行。为了进一步完善门急诊输液室的工作流程,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引导我们为让患少站着排一分钟的队;让护士少走一步多余的路、少抄写一张输液单,即为患、为护士提供良好服务积极思索。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我们提升人服务质量的愿望。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净化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预防院内感染,保证配药时空气洁净,无菌技术顺利进行,防止各种液体、药物及无菌用物在操作过程中被空气中的微生物或尘埃污染,控制输液反应的发生,我院自1989年为各临床治疗室安置了一简易净化间,作为静脉配药专用。通过每月一次空气采样,卫生学检测和临床热原反应情况综合分析,表明在净化间配药明显优于治疗室。其比较情况见表Ⅰ和表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善配药环境对提高患者输液用药安全和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感的成效。方法:将2013年第三季度全院未使用医用配药柜和2014年第三季度使用医用配药柜后的住院患者输液反应发生人次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改善配药环境,优化护理工作分工、规范工作流程等措施,患者的输液反应发生人次显著降低(P0.05),护理人员对配药工作尤其是配制毒性药物更有安全感。结论:病区设置医用配药柜并结合人员有机管理,能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儿科输液室药物配制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儿科输液室中的药物配制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制订相应对策;制订考核标准,加强护士培训;逐级检查反馈;进行有效改进。结果运用PDCA循环法对儿科输液室药物配制质量进行管理后,有效减少了药物配制中常见问题(P0.01)的发生,提高了儿科输液室护理质量。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儿科输液室药物配制质量管理,可明显提高药物配制质量。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在儿科输液室建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经验,包括对比传统药物配制室和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分析其优缺点.认为在儿科输液室建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减少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有效的保障了儿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空气层流病室应用时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介绍三种空气层流室(装配式空气层流室、空气层流罩和层流病室组合单元)的结构、设置及临床应用。认为:三种层流病室均为较理想的百级洁净室,在预防外源性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装配式层流病室结构严密,净化效果可靠,是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可缺少的装置;空气层流罩净化效果与之相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好,适于一般医院推广;层流病室组合单元结构设置合理,净化效果更为理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层流病室的管理与应用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配药器具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年来 ,护理人员一直使用手工操作加药方法来完成配制静脉输液药物的工作 ,耗时 ,费力 ,且不可避免有细菌和多种微粒进入配制的液体内 ,给临床安全用药带来负面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 ,各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和一些研究人员对配药器具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及研制 ,通过改革加药器具 ,改进配药方法 ,提高配药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综合自 1 985年以来公开发表的近百种新型加配药装置研制情况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分类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 问题的提出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原理将一定量的灭菌溶液滴入静脉的方法 ,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配药室3年来集中配制化疗药的经验及防护知识的要点.指出化疗药物配置要加强配药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健全防护措施的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配药室3年来集中配制化疗药的经验及防护知识的要点.指出化疗药物配置要加强配药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健全防护措施的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9.
用药注射是门诊就诊流程中最后一个环节。门诊注射室每日要接诊大量治疗患者,患者集中,流动性大,用药种类多,病种复杂,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我院近几年针对门诊注射中心的护理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提高法律意识,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优化注射环境,保障抢救物品,倡导人文关怀,体现人性化服务;输液严把3关:首接药品的登记人员把守第一关,输液配药人员严把第二关,输液穿刺人员把好第三关,实行接药登记,配药、输液签名负责制,注射单上每配制、注射、续接一组液体,均在相应输液组旁签名,做到层层把关,各负其责;落实输液巡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消毒隔离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把输液用品质量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配药提示卡在肿瘤患者静脉输液药物配置中应用效果。方法制作5种大小一致,颜色不同的椭圆形状输液提示卡,放在患者输液篓中提示配药护士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药物配置工作,建立登记本记录药物提前配置、药液浪费、缺药未及时提醒、配置药后未及时避光输液袋数。结果应用配药提示卡后,观察组药物提前配置、药物浪费、缺药未及时提醒延误患者输液(次)、配药后未及时避光药液的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输液提示卡规范了科室静脉输液配置工作流程,保障了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