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细胞因子实施诱导分化疗法武田健等用诱导分化的方法使癌细胞丧失增殖性和肿瘤性品格的抑癌研究,从70年代起就很盛行。主要以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为靶细胞,探讨各种各样的诱导分化的物质。而且,在Waxman等倡导下召开了肿瘤诱导分化疗法会议,就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据京都新闻7月1日报道:白血病来源于幼稚的白细胞(白血病细胞),现已发现能分化诱导幼稚白细胞并使之成熟的物质。6月30日在京都召开的“动物细胞培养工程学国际讨论会”上,美国罗兹维尔帕克癌研究所的蓑和田润博士发表了这一发现,认为应用这种物质可能治疗白血病。白血病分为淋巴细胞性和粒细胞性两种。粒细胞性白血病有人称为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肿瘤性疾病,血液中未分化的病理的幼稚白细胞是发病的原因。蓑和田博士取出人的不同种类的T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同时加入白血病细胞,发现白血病细胞在T细胞中分  相似文献   

3.
理化研究所生命科学筑波研究中心,从人体细胞发现了能抑制癌变的肿瘤抑制基因,通过实验确认了该基因正常工作,从高等细胞(人体细胞)发现抑癌基因,并确认其功能在世界上还是首次。该中心的井川洋二主任研究员认为这个基因虽不能直接用来治疗癌证,但对于了解正常细胞如何癌变之谜,是一个重要因素。此次发现抑癌的基因,是利用了肿瘤细胞同正常细胞融合后肿瘤细胞转为正常细胞这一现象。方法是:首先在即将致癌的小鼠成纤维母细胞中加入致癌基因之一的ras基因,使之癌变,再在这个细胞中用磷酸钙法加入从人的正常细胞(人成纤维  相似文献   

4.
据一九八五年五月八日日刊《工业新闻》报道: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的堀田武一教授、助手宫崎香等研究组,从人的血液中发现了阻止癌细胞增殖的蛋白质。目前,这种蛋白质的精制正在进行。最近,正准备着手弄清它的结构和详细的作用等。该组发现的这种蛋白质与目前所知的有抑癌效果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间介素—2等蛋白质是不同的,期望它的抑癌作用能与过去的抑癌物质相媲美。癌的研究是从致癌遗传基因和蛋白质的变异等各种角度来  相似文献   

5.
工业技术院在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能使人类骨髓性白血病细胞“脱癌”的“细胞分化诱导因子”(DAF),同时,他们还研制成功用于大量生产DAF 的无血清培养基。DAF 为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可把未分化的骨髓性白血病细胞诱导为能吞噬异种细胞的巨噬细胞样正常细胞。如果能够大量生产出这种DAF,将可望用于临床。DAF 的发现和大量生产DAF 的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制成功是由参加下一代研究项目的旭化成工业技术所的小组进行的。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将机体内进行  相似文献   

6.
动态与消息     
抑癌新物质——TNF 据1982年8月13日朝日新闻报道:TNF(肿瘤坏死因子)是分子量为三万九千的糖蛋白质。这种物质对正常组织无损害,仅对癌有抑制力。目前虽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但其效力优于至今为止的任何药物,是理想的抑癌物质。给动物注射卡介苗等提高其免疫力后,再注射细菌毒素,动物血液中的巨噬细胞就释放这种奇特的物质。1975年美国的L·欧鲁德首先发现这种物质,正在留学中的东大医科学研究所内科的原中等,在1980年  相似文献   

7.
总结抗癌中药,通过活体内法和活体外法筛选,选择其中有效的中药,已有报告侧柏叶、山奈、菱实均具有细胞毒性成分。著者最近以欧利希氏腹水癌小鼠进行活体内法试验,具有强活性抗癌成分的五灵脂、蝉蜕、蜂房、莪术、薤、玉簪根、瞿麦、草河车、藤榴、番杏、木鳖子、灵芝等中药中,首先用水提取了莪术、蝉蜕、藤榴、玉簪根4种中药的活性物质,并对其抗癌成分进行了分离精制。上述4种中药除玉簪根外其余3种均用热  相似文献   

8.
人体具有一定反应用于排斥肿瘤。因此如增强这种反应可尝试治疗恶性肿瘤。此反应可被一些诱导物质加以修饰 ,这种诱导物质称为生物反应修饰物质 (bi ologicalresponsemodifier;BRM)。该名称最初由美国国立癌研究所提出 ,现已不只针对肿瘤 ,也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杀伤T细胞、NK细胞、LAK细胞、NK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均具有排斥肿瘤的作用。BRM能诱导治疗这些细胞。其中的细菌及担子菌制剂可活化巨噬细胞 ,活化后的巨噬细胞可产生TNFα、活性氧、溶酶体 ,可直接杀伤肿瘤 ,同…  相似文献   

9.
维甲类化合物是维生素A衍生物的总称 ,目前一般认为 ,它作为配基与存在于核内的维甲类化合物受体结合 ,是控制靶遗传基因转录的物质 ,通过这种方式 ,处于维甲类化合物控制下的机能包括细胞分化或凋亡 ,而化学预防的定义是“将癌前细胞通过生理性的机制使之停止生长或逆转 ,其结果可防止癌的进展” ,它的最有力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核受体 (包括维甲类受体 )控制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诱导癌前细胞凋亡而终止癌细胞的克隆。目前 ,针对各种肿瘤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而特别是对于子宫颈癌、头颈部癌、肝癌 ,维甲类化合物的二次预防已接近临床实用…  相似文献   

10.
东海大学医学部生化科的胜沼恒彦教授等的研究小组,从大白鼠粪便中发现了食欲控制物质,这种物质称为FS-T,是肠内细菌所产生的多糖的一种。在以大白鼠为对象,研究FS-T活性时,发现投药后2个小时达高峰,食欲抑制率达50%。如果大量生产食欲抑制物,除治疗过食症之外,还可能成为控制肥胖剂。为此,该研究所今后将对产生这种物质的细菌种类、这种物质的性质、生产方法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静舒 《日本医学介绍》2006,27(10):478-478
胚胎干细胞(ES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是具有全能分化潜能的未分化细胞。通过同源基因重组技术有可能破坏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任意靶基因,可以制作成靶基因小鼠。另外,人类胚胎干细胞经分化诱导。也可能用于细胞移植治疗,因而它作为再生医学领域细胞移植疗法的关键而受到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ES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是具有全能分化潜能的未分化细胞。通过同源基因重组技术有可能破坏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任意靶基因,可以制作成靶基因小鼠。另外,人类胚胎干细胞经分化诱导,也可能用于细胞移植治疗,因而它作为再生医学领域细胞移植疗法的关键而受到极大的关注。1.胚胎干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早期胚胎被称为囊胚(blastocyst),是由胚胎发育而来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和由胎盘等分化来的外滋养层组成。胚胎干细胞是源于内细胞团的未分化细胞系。将小鼠胚胎干细胞经显微注射注入囊胚,使其一旦重新回到早期胚胎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通过对各种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因子的发现及其机理的研究,发现大量阻止肿瘤发生的生物学物质。诸如各种细胞毒性物质、阻碍癌细胞增殖和分化、直接攻击癌细胞的物质,即宿主防御机制中抑制癌增殖的物质,称之为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response modifiers,BRM)。目前,BRM 与癌的化疗、放疗等一起进入了癌的治疗领域,使癌患者预后和生存率有显著改观。本文就 BRM 在癌治疗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一、BRM 定义及作用机理(一)定义 BRM 由美国于1983年报告,它能改变宿主对癌的生物学反应,而获得明显疗效。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注意。一般认为,凡能改变宿主对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4.
酒精代谢主要有两个步骤:使乙醇氧化为乙醛的酒精脱氢酶(ADH),和使乙醛向乙酸氧化的醛脱氢酶(ALDH)。乙醛的毒性很强,是导致酒精性肝损害发生的一个重要致病物质。最近报道,乙醛还会使染色体受到影响。在日本人和其他东亚人种中,缺损一部分ALDH同功酶的个体,检出值高达30~60%,而且最近已弄清了它与酒精症有很密切的关系。以下,想以ALDH同功酶异常的生理意义,和它与酒精依赖物质的关联等新见解为中心,作一概括说明。一、各种ALDH及其生理意义将人的肝匀浆进行电泳时,ALDH除两种主要成分外,还有两种微量成分,从易动度的差别上得到检出,分别称为ALDH—Ⅰ,Ⅱ,Ⅲ,Ⅳ。其中,将来自乙醇的乙醛迅速代谢的,是对基质有很高亲和性的  相似文献   

15.
在成人血细胞中除属于白细胞的淋巴细胞外,均是由其各自的前体细胞于骨髓中生成的。最幼稚的前体细胞是多能造血干细胞,继之分化成各细胞系的造血干细胞。干细胞不伴有成熟分裂,而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对此不论什么刺激,如对红细胞系有刺激,便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下,分化成原红细胞,进而反复分裂成大量的红细胞,输送到血液中。白细胞和血小板也存在着类似过程,这些细胞在血液中达到一定的寿命后便崩溃并被处理。细胞中的各种物质,一部分被排泄,其余的被贮存或原样被再利用。正常情况下,由于崩溃的细胞与生成的细胞保持平衡,所以在末梢血中维持恒定的数量。当崩溃的细胞增多或  相似文献   

16.
1 BMP与骨的形成   因骨组织存在一定的再生能力 ,故骨损伤 (骨折 )时可由局部的骨增生 (假骨 )进行再生修复。在整形外科中很早就对具有骨再生能力的假想物质产生了兴趣。 1 965年Urist发现了作用于骨有机基质的未分化间叶组织细胞 ,分化诱导软骨细胞和骨母细胞的活性物质。即将用盐酸脱灰后的骨基质埋置于同种动物的肌肉中 ,几周后可发现埋置的骨基质吸收了宿主的组织并被宿主骨组织所置换 ,于是推测骨基质中有诱发骨增生的活性物质。用蛋白分解酶作用后这种骨诱导活性便消失 ,猜想这种骨诱导物质可能为蛋白质。便把这种假想的活…  相似文献   

17.
吗啡的新作用——抑癌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十年来 ,吗啡在减轻癌症患者疼痛方面的应用急剧增加。针对难治的癌性疼痛 ,人们倾向于大量使用吗啡。新近发现了该药除了镇痛以外的作用 ,即在使用吗啡后癌症患者的预期寿命得到延长。作者们注意到了这一点 ,并就吗啡抑癌作用进行了基础研究。一、吗啡临床应用的现状在癌生长期 ,有 50 %以上的患者有剧烈疼痛 ,而吗啡是在癌性疼痛发生时不可或缺的药物。自 1986年WHO公布了关于在减轻癌症患者疼痛中使用吗啡的方针以来 ,在日本吗啡的使用量开始急剧增加。1997年一年使用量达 930 kg,增加到 10年前的 11.8倍。吗啡在癌性疼痛中使用量可…  相似文献   

18.
癌化学预防(cancer chemoprevention)就是利用天然化学物质和合成化学物质,开展抑制或延迟从正常细胞发展到进行期癌的癌变过程。为找到有用的化学物质可采取如下几种方法:①从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有预防作用的物质着手探索的方法;②对多种未试验的化学物质进行筛选的方法;③依据癌症发病机制开展的方法。不论上述那种方法筛选出的物质,均需相继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体外抑癌效果实验和在致癌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维甲酸类(retinoid)是维生素A的主要活性体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生物学等效物质,它能调控细胞分化、增殖、脊椎动物的形态形成等生命基本活动。维生素A与癌的关系,早在1920年中期Wolback和藤卷等就报道,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癌前病变,增加癌的发生率。此后逐渐搞清楚维生素A对化学致癌及癌变增殖有抑制作用,从癌药物治疗和发癌高危人群的化学预防观点来看,维甲酸类治疗具有很强实用性。1980年后期,维甲酸类作为癌的分化诱导疗法备受关注,且随着特异性核内维甲酸受体及作用机制的解明,维甲酸类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不断蓄积。本文就维甲酸类作用机制和多种维甲酸活性化合物进行简述,并介绍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最近进展。  相似文献   

20.
胃是一个大内分泌器官,含有许多不同的消化道激素和肽。这些激素与肽局部存在于胃肠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和胃肠道植物神经,不仅以内分泌、旁分泌及神经分泌机制调节消化、吸收运动,还调节粘膜上皮的增殖和分化。尤其胃泌素、胆囊收缩素(CCK)、glicentin及胰高血糖素对消化道粘膜上皮有细胞增殖作用,因此可被看作增殖因子。作者从消化道激素方面概述胃癌的增殖、进展与预后,同时也涉及胃泌素的细胞增殖机制。一、内分泌细胞与胃癌众所周知,产生消化道激素的内分泌细胞出现于除类癌外的普通胃癌。作者根据组织结构、机能分化及生物学特性将消化道的内分泌肿瘤分三类,即类癌、粘液类癌及内分泌细胞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