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用BA-ELISA测定10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痰和血清中粉尘螨特异性IgE和总IgE,结果表明,68例粉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痰和血清中特异性IgE、总IgE水平高于32例非粉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在粉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痰中特异性IgE、总IgE亦明显高于血清。选择22例哮喘患者经减敏治疗半年后,多数病例痰和血清中特异性IgE、总IgE均有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了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SF、血清CysC和MMP-2、MMP-9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1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SF、血清CysC和MMP-2、MMP-9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患者在治疗前SF、血清MMP-9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CysC、MMP-2水平又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SF、血清CysC和MMP-2、MMP-9水平的变化对其病情的发展和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粉尘螨免疫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汉钟  唐泳华 《现代免疫学》1996,16(5):300-301,289
65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两组进行免疫治疗,甲组用粉尘螨甘油剂透皮疗法,乙组用粉尘螨注射液皮下注射。甲、乙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和测定血清总IgE和IgG。结果表明:甲组有效率为73%;乙组有效率为83%。两组间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组具有应用方便和无全身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对104例肝性脑病(PEP)患者甲襞微循环进行了动态观测,结果发现HEP越重,甲襞微循环障碍越明显,积分值越高。HEPⅡ、Ⅲ、Ⅳ度与重度黄疸型肝炎比较,积分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用山莨菪碱治疗,HEP患者甲襞微循环于治疗后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积分值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HEPⅠ、Ⅱ、Ⅲ度对莨菪碱类药的治疗反应较好,而Ⅳ度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早期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Sb)的高低将174例患儿分成两组:甲组110例,为相对低胆红素浓度组(Sb≤342μmol/L);乙组64例,为相对高胆红素浓度组(Sb>342μmol/L)。两组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17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共有218耳异常(62.6%),甲、乙两组比较,乙组异常率明显增高(P<0.01),甲、乙两组V波反应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有影响,异常率与浓度升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CA19-9和VEGF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40例EMS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CA125、CA19-9和VEG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妇女作比较。结果:EMS患者在治疗前血清CA125、CA19-9和VEG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妇女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妇女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CA125水平与CA19-9、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012、0.5984,P<0.01)。结论:EMS的发生、发展与血清CA125、CA19-9和VEGF的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食物过敏的治疗作用。方法 4周龄棕色挪威大鼠(Brown-Norway Rat,BN Rat)构建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动物模型,以OVA 1 mg每天连续灌胃6周,同时分别建立PBS对照组和双歧杆菌治疗组;第6周取血测定血清中OVA特异性IgE(OVA-IgE)水平和IgG(OVA-IgG)水平作为模型评测指标;采用张力换能器测定肠道收缩情况,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HE)及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 Benzen esulfonic acid,TB)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变化和肠粘膜肥大细胞数目和形态变化。结果第6周时实验组OVA-IgE和OVA-IgG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OVA-IgE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OVA-IgG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经益生菌治疗后,OVA-IgE和OVA-IgG含量显著下降,与实验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双歧杆菌治疗组肠组织收缩较OVA组显著降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可见双歧杆菌治疗组肠粘膜破坏程度、肠粘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较OVA组缓解。结论 OVA致敏模型和双歧杆菌治疗组模型成功建立,双歧杆菌对食物过敏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光量子血液平衡疗法治疗老年病人观察其对血液流学及甲襞微循环影响作用。方法100例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均异常的住院老年病人 (65岁以上 )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病人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情况相匹配。在常规治疗疾病的基础上 ,对照组使用血栓通治疗 ,治疗组则加用光量子血液平衡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查及血液流变学检查 ,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比较 ,无差异性 (P>0.05)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均有差异性 (P<0.05)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 ,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变亦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光量子血液平衡治疗对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的作用比血栓通更明显 ,这是任何药物治疗都难以达到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测定,并与35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含量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leptin水平与TNF-α、NPY水平呈正相关(r=0.6012、0.5984,P<0.01)。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TNF-α、NPY含量的变化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片与氟哌啶醇肌注控制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兴奋激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片组(研究组)33例和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组(对照组)32例治疗,研究组给予利培酮口服液治疗(4~6 mg/d),同时给予氯硝西泮口服(2~4 mg/d),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针剂肌肉注射(10~20 mg/d),疗程7d。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兴奋激越项目(PANSS-EC)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60,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研究组PANSS总分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2.27,P<0.05),PANSS-EC评分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7.01,P<0.01);对照组PANSS总分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2.39,P<0.05),PANSS-EC评分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8.44,P<0.01)。治疗后第7天两组PANSS总分(t=0.63,P>0.05)和PANSS-EC评分(t=1.62,P>0.05)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gG抗体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及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青霉素过敏是否有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9例青霉素过敏者血清花生、鸡蛋、牛奶3种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IgE抗体。结果:99例青霉素过敏者3种食物抗原特异性IgG、IgE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其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食物过敏组(P<0.05);青霉素抗体阳性组花生、牛奶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青霉素抗体阴性组(P<0.05);鸡蛋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在青霉素过敏者不同症状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IgG抗体为保护性抗体;青霉素过敏者过敏症状与鸡蛋特异性IgG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P选择素和IGF-Ⅰ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免疫化学法和酶联法对32例ACI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cy、P选择素和IGF-Ⅰ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ACI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cy、P选择素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IGF-Ⅰ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1个月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IGF-Ⅰ水平与Hcy、P选择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125、-0.3785,P<0.01)。结论:ACI患者血清Hcy、P选择素水平的升高和IGF-Ⅰ水平的降低,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ACI的发生、发展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基淀粉 (贺绥宁对糖尿病 (DM)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和作用。方法74例DM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9例 ,对照组35例 ,分别观察两组间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甲装微循环的改变。结果1、治疗前后疗效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2、脉络宁治疗组甲襞微循环改变 ,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P>0.05;3、两组间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差异显著 ,P<0.05。结论脉络宁对DM周围神经病变及微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 ,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安全、可靠之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三联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中药三联治疗组(80例)和西药对照治疗组(60例)。三联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直肠灌注和静脉滴注香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精酐+香丹注射液及胞磷胆碱静滴。于治疗前后抽血检查血流变指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21天后,治疗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仅纤维蛋白原和血浆粘度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治疗后治疗组全血低切粘度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三联疗法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SIL-2R和SOD、LPO和GSH-PX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酶联法和生化法对40例牙周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2、SIL-2R、SOD、LPO和GSH-PX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牙周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SOD、GSH-PX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SIL-2R、LPO水平又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IL-2水平与SOD、GSH-PX水平呈正相关(r=0.6011、0.5782,P<0.01),而与SIL-2R、LP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814、-0.5051,P<0.01)。结论:检测牙周病患者血清IL-2、SIL-2R、SOD、LPO和GSH-PX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中药复方克鼻敏汤剂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并经灌胃克鼻敏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变应性鼻炎大鼠行为学改变;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卵清蛋白特异性IgE和细胞因子IFN-γ、IL-2、IL-4及IL-5水平。结果发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克鼻敏治疗组行为学积分、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含量,IL-4和IL-5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血清IL-2和IFN-γ明显升高(P<0.01)。克鼻敏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IFN-γ、IL-4和IL-5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克鼻敏治疗组行为学积分、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含量及IL-2水平均高于药物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克鼻敏治疗组与强的松治疗组比较各项观测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提示中药复方克鼻敏汤剂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表达,下调IgE的产生达到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脉络宁对糖尿病(DM)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和作用.方法74例DM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5例,分别观察两组间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甲装微循环的改变.结果1、治疗前后疗效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脉络宁治疗组甲襞微循环改变,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3、两组间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脉络宁对DM周围神经病变及微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安全、可靠之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德夫韦酯(ADV)联合扶正祛淤治疗慢性乙肝(CHB)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影响。方法:10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ADV治疗,治疗组给予ADV联合扶正化瘀治疗,疗程为1年,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测定血清IL-2和IFN-γ水平、HBVDNA定量和肝功能常规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和肝功能指标(TBIL、AST、ALT)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V联合扶正化瘀治疗CHB能够促进血清中IL-2及IFN-γ的释放,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中肺表面活性蛋白A、D(SP-A,SP-D)、白介素8(IL-8)、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的变化及其分析研究。方法测定30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SP-A、SP-D、IL-8、IgE及同期健康儿童30例。结果急性发作期的SP-A、SP-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8、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缓解期的SP-A、SP-D水平明显高于发作期(P<0.05),IL-8水平明显低于发作期(P<0.05),IgE水平与发作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哮喘的发作虽然是多种病因引起,IL-8、IgE等在其中的病理生理、免疫病理改变有重要作用。证明SP-A、SP-D含量及功能改变与哮喘的发病、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CA125、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酶联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3例EMS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s-CRP、CA125、TGF-β1和VEG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hs-CRP、CA125及VEG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TGF-β1水平又非常显著的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系统治疗3个月,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EMS患者血清hs-CRP、CA125、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