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该文旨在研究经口腔机器人手术(TORS)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对应用daVinci外科机器人治疗的2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为成年患者的早期头颈癌,包括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结果,2例无法充分达到手术部位,手术终止。其他18例术后手术切缘阴性。8例行组织重建。10行单侧颈淋巴清扫,5例行双侧颈清,未行气管切开,术中、术后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首次采用颌下-半颈发际缘切口行单侧和双侧全颈淋巴清扫术,探讨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入院的舌癌患者3例,采用颌下,半颈发际缘切口行单侧颈淋巴清扫术。选取2007年1月至11月4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颌下,半颈发际缘切口行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单侧颈淋巴清扫术切口由颌下切口及半颈发际缘切口组成,颌下切口位于下颌下2~3cm。并与下颌下缘平行。尽量位于皮纹中,前至对侧颏部,后至乳突尖;然后由乳突尖处转折向下,沿发际缘下行至颈中份处。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则由双侧颌下切口及双侧半颈发际缘切口组成。单侧或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均在颈阔肌深面翻瓣后,合理利用手术拉钩牵引,充分暴露手术空间。术中评估操作的可行性及难易程度,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瘢痕大小。结果该切口单侧颈淋巴清扫术中暴露虽然不如类矩形切口,但通过合理牵拉仍能充分暴露术区,完成手术;手术操作有一定难度,需要手术医生具有丰富的颈淋巴清扫术的经验,耗时相对较长。双侧颈淋巴清扫术该切口暴露比平行切口较好,但不如“H”形切口和“T”形切口。然而通过合理牵引拉钩,能充分暴露术区,完成手术。3例单侧和4例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患者术后创口愈合良好,瘢痕较小。结论颌下,半颈发际缘切口行单侧或双侧全颈淋巴清扫术,皮瓣血运好,手术反应小,瘢痕形成少。外形美观。减轻患者心理创伤,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年轻的和对美观较为重视的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患者。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口腔前部鳞癌患者在原发灶切除时同期或延期行颈淋巴清扫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61例T_2期舌活动部癌或口底癌患者,27例接受延期颈淋巴清扫术28例次,34例接受同期颈淋巴清扫术40例次。结果手术侧颈部总复发率为10.9%,延期行颈淋巴清扫除术者,颈部复发率为19%,差别具显著意义。同期行颈淋  相似文献   

4.
在约10~15%双侧颈淋巴结肿大或病损超越中线的晚期头颈部癌肿病例,可能有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分期颈淋巴清扫术有切断肿瘤交叉通道和遭致肿瘤细胞扩散的危险;同期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将是优越的方式。但是,双侧颈淋巴清扫,特别是同期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同期切除双侧主要颈部回流静脉而引起的脑水肿,甚而导致昏迷、死亡等。本文作者根据本手术后的生理变化而提出了一套处理方案,可有效地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以颏下动脉和颏下静脉为血管蒂的颏下岛状瓣(SMIF)整复口腔缺损。方法7例口腔癌肿患者接受了口腔肿瘤切除加同侧颈淋巴清扫术,并同期行SMIF整复口腔缺损,其中1例施行了根治性颈清扫术,1例施行了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颈清扫术,其余5例施行了保留颈内静脉的改良颈清扫术。结果除行根治性颈清者外,6例行改良颈清者的SMIF均成活。结论SMIF血供恒定,成活可靠;其最大面积可达7cmX16cm,且活动度大,可达到距供区较远的部位,可广泛用于口腔颌面缺损的整复;因颈内外静脉系统是颏下静脉的回流通路,著作颈淋巴清扫术应保留两颈静脉系统之一及其与颠下静脉连通的中介静脉方能确保SMIF的成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保证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手术彻底性和避免并发症,最大限度保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机体功能的最佳颈清扫术式。方法:通过对182例颈淋巴清扫术的回顾性研究,对保留颈外静脉、颈神经丛深支和耳大神经的颈淋巴清扫术式的根治效果、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功能障碍进行评价,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与常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比,保留颈外静脉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维持术中较平稳的生命体征、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接受双侧根治性颈清扫术的病例,保留颈外静脉将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护理难度,并有利于患者的尽早恢复,其术后肩功能和耳郭和(或)耳后区皮肤感觉功能明显优于根治性颈清术式(P〈0.05).而术后颈部复发率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留颈外静脉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术式,在保证颈清扫根治性的前提下,减轻和避免了术中、术后的颅内高压并发症和肩功能损伤及耳部感觉障碍。本术式适应证广泛,可作为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和cN0选择性颈清扫术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7.
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对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治疗及预防其转移的临床效果业已定论。然而因双侧颈清需牺牲颅内的主要回流血管—颈内静脉,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使临床的广泛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有鉴于此,我们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以聚四氟乙烯(polyte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后胸锁乳突肌形态学改变。方法:口腔颌面部癌瘤患者50例,术前行颈部CT扫描,患者均接受原发病灶同侧的功能性颈清术,术后3月复诊,同时行颈部CT扫描检查颈清术后的胸锁乳突肌的变化并计算其不对称指数。结果:功能性颈清术后胸锁乳突肌不对称指数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形态学变化以胸锁乳突肌下段最为显著。结论:功能性颈清术后胸锁乳突肌产生显著萎缩,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术中对神经支配、血供或肌肉本身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9.
保留颈外静脉的双侧颈淋巴结联合根治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双侧根治性颈清术主要的顾虑是双颈内静脉切除后,颅内静脉回流障碍的问题。本文报告的21例口腔癌切除联合双侧颈清术病例,其中14例保留了双侧颈外静脉。术中、术后病人未出现明显颅内外静脉回流代偿不全的改变。经术中对保留的颈外静脉压迫阻流试验,均可见颅压迅速上升,去除压力后颅压回复。后法不增加手术难度,亦不会影响手术彻底性。  相似文献   

10.
舌体鳞癌患者两种区域性颈淋巴清扫术式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舌体鳞癌患者两种区域性颈淋巴清扫术式疗效的比较,为颈清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35例行舌骨上或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T1CN0和T2CN0期舌体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种区域性颈清术式的疗效。结果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和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颈部复发率分别为16.0%和10.5%,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在防止术后颈部复发方面疗效明显优于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P〈0.05)。结论: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的术后颈部复发率低于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建议作为T1CN0和T2CN0期舌体鳞癌患者区域性颈淋巴清扫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即使是保留副神经的选择性颈清术,在Ⅱb区清扫后仍会导致术后不同程度的肩功能障碍。该文旨在研究喉鳞癌在行选择性颈清时是否可保留Ⅱb区的淋巴组织。对1999~2002年间65例喉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在切除原发灶同时行颈淋巴清扫术。行Ⅱb区清扫者,颈清后分离Ⅱb区淋巴结,并做标记加以区分。对Ⅱb区淋巴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我科1981~1989年施行的双侧(根治性+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46例。随访率100%。随访期最长8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8.7%,40.9%。已死亡的28例中,局部复发17例,功能性颈清侧复发仅1例。文章就该术式的临床实用价值、安全性、适应证等诸方面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3.
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放疗近期副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9年8月至1991年5月,1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我科行手术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男103例,女57例;83例行原发灶根治术,77例行原发灶切除加颈淋巴清扫术;术后行原发灶和/或颈部放疗。术后放疗的近期副反应为;54例(33.8%)发生面颈部水肿,2l例(13.1%)发生头痛,7例(4.4%)因副反应严重中止放疗。研究发现,颈清扫手术类型(单侧、双侧或未颈清)是近期副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P<0.01),手术与放疗间隔时间、放疗剂量无明显影响(P>0.05)。本文对近期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发生机理和预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颊黏膜鳞状细胞癌(颊癌)在单纯局部扩大切除和附加颈部处理、单纯手术和术后辅助放疗情况下的治疗结果分别进行系统评价,从而对这些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作出比较。方法:以“颊黏膜”、“鳞状细胞癌”、“治疗”、“手术”、“颈淋巴清扫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和“预后”为关键词,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电子期刊网,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从入选文献中提取相应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出文献118篇,入选11篇。用RevMan4.2.10软件分别计算单纯局部扩大切除和附加颈部处理、单纯手术和术后辅助放疗情况下复发率的相对危险度、生存率的优势比以及相关统计学检验数值。结论:早中期颊癌患者,建议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中晚期颊癌患者,应常规行同期颈淋巴清扫术及术后放疗;pN+以及切缘阳性患者,应常规行同期颈淋巴清扫术及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15.
<正> 头颈部恶性肿瘤,双侧颈部转移者,需行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以下简称双侧颈清)。本手术的关键在于能否迅速降低危及生命的颅内高压。由于重建颈内静脉血运的方法国内尚未见有临床报告,故我们设计本方法,并于1990年11月施行了手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颈淋巴清扫术是控制口腔颌面部癌瘤经颈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术式按解剖范围可分为:单侧全颈淋巴清扫术,双侧全颈淋巴清扫术,部分颈淋巴清扫术(舌骨上、肩胛舌骨肌上),联合根治术;按治疗目的可分为:治疗性颈淋巴清扫术,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按手术方式可分为:传统性颈淋巴清扫术,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70例,即单侧(UFND)30例,双侧(BFND)5例,同期一侧功能性和另一侧根治性(FND+RND)28例,又一侧根治性,而另一侧行两期功能性(SFND)7例。术后颈淋巴结的组织学检查阳性率为42.85%(30/70),五年生存率为:UFND 85.71%(12/14),BFND66.66%(2/3),FND+RND38.46%(5/13),SFND50.00%(1/2)文章对手术指征,手术术式和双侧手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颈淋巴清扫和修复重建是口腔癌治疗的两大重要内容。颈淋巴清扫和修复重建手术方法多种多样,但都是在开放手术下完成。该文报道一种经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的颈淋巴清扫术;同期口内肿瘤根治性切除和经口原位血管吻合的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颈淋巴清扫切口位于发际内,隐匿不可见,术后颈部无暴露性手术疤痕。现就这一术式作以介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颈淋巴清除术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Crile于 190 6年首次介绍根治性颈淋巴清除术以来 ,该术式很快在头颈外科得到应用和推广。在 2 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 ,根治性颈淋巴清除术是治疗头颈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可疑转移的主要术式。近 2 0年来 ,随着对术后外形和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 ,提出了更为保守的治疗策略 ,各种改良的颈清术式应运而生。但是 ,由于各种术式的提出缺乏统一和规范的命名 ,因而一度出现了颈清术式命名的混乱局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统一颈清术式的命名 ,美国耳鼻喉科 -头颈外科学会下属的头颈外科和肿瘤委员会于 1991年提出和推荐使用一种新的命名系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颈部鳞癌以改良Schobinger切口行颈淋巴清扫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01-01—2012-12-31期间收治的,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并采用改良Schobinger切口行颈淋巴清扫术的,429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2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55%,其中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涎瘘(6.29%),其次为面神经下颌缘支神经损伤(3.96%)。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无重大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基于本文统计数据分析,口腔鳞癌颈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为涎瘘(6.29%)和面神经下颌缘支神经损伤(3.96%);改良Schobinger切口适用于口腔鳞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