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张凤琪 《家庭护士》2008,6(1):46-47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治疗需长期终身治疗,多数病人有不同的心理障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与诸多的心理因素有关。不良的情绪反应易导致病人病情加重,所以护士在护理老年冠心病病人的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的治疗及时的心理干预,改善心理状态,使冠心病病人的治疗康复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威胁着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研究证明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不能全部依赖于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重点进行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可使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冠心病患者开展有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健康教育,巩固了冠心病患者住院治疗效果,减少了疾病复发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疗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梅静  李淑荣 《现代护理》2004,10(2):155-156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也是目前公认的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负性情绪不但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冠心病发生后出现的复杂的心理反应对冠心病的近期疗效及预后有明显影响,鉴于冠心病发病后的心理障碍与疾病的发展疗效有密切关系,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在冠心病的治疗上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目的 冠心病属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都受着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内。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以及实施心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6例,分为心理干预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进行比较研究,心理学量表采用SCL-90。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是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经心理干预后A组的临床效果较B组明显,SCI-90各因子分A组也较B组下降明显,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 冠心病属心身疾病,发病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对其治疗必须加以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浅谈冠心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因素对多数疾病,尤其是各种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起着重要作用,对冠心病的影响就更大、更典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病情发展。尤其是在心肌梗死发病阶段,患者较少能意识到自己身体内部的感觉,从而延误就诊,使病情变得不易控制。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和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和康复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6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进行抗抑郁药和社会心理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35例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随机分为对照组、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在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冠心病健康教育、抗抑郁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家庭及社会支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结果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绞痛复发率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评估基础上的冠心病健康教育与抗抑郁药物治疗能改善冠心病伴抑郁患者的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06/2007-06 5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总结分析。结果:综合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症状及临床症状,心理护理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5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自2004年6月~2005年5月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问题分析,针对心理问题采取护理应对。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疏导50例患者,经治疗及心理护理46例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冠心病是身心疾病的一种。既有机体导致的心理失衡,又有心理反应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临床上应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达到自我调节,缩短病程,增加治愈的好转率,降低死亡率,心理护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由于心理、社会和生物等多种易患因素,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脏骤停。冠心病是威胁着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研究证明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不能全部依赖于药物治疗。由其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重点进行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可使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老年患者开展有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健康教育,巩固了老年患者住院治疗效果,减少了疾病复发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PCI术治疗冠心病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I术治疗冠心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总结分析近年来PCI术治疗冠心病心理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对PCI术治疗冠心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患者得到了较好疗效。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是PCI术治疗冠心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诊治疾病中不仅重视生理因素,而且强调环境、心理等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为提高治疗水平和质量,心理治疗在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一项不可少的治疗措施。因此,为了解老年冠心病患的心态,更好地进行护理,促进患身心全面康复,我们对92例老年冠心病患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浅谈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身疾病。冠心病患者可出现多种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情绪变化上,以焦虑和抑郁最常见,两者可单独出现,但常合并存在。焦虑和抑郁的存在会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康复。因此,在冠心病的治疗和护理中应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本文就冠心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护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女性冠心病病人抑郁状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女性冠心病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5例确诊的女性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于入院1周末采取护理干预前及采取护理干预2个月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职SD)进行评估。[结果]女性冠心病病人抑郁发生率82.7%,两组之间在未采取干预前HRSD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HRSD评分对照组显著高于干预组(P〈0.01)。[结论]大多数女性冠心病病人伴有抑郁情绪,及早、正确、有效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抑郁情绪,对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冠心病属身心疾病。多数病人靠长期口服药物或住院治疗,病程长,往往伴有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影响药物的疗效 [1]。本文通过对 52例确诊为冠心病、测评《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 A或 /和 D分别得 8分以上,且能长时间随诊的病人进行观察。其中 32例作为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进行综合心理干预,与对照组 20例比较,探讨转变患者心理状态对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52例患者为 1995~ 1997年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做静息心电图及…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性格特征和负性情绪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于海云 《中国康复》2006,21(2):115-1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性格特征、负性情绪以及心理状态,以针对性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A型行为问卷及自评量表(SAS、SDS)对7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测量评定。结果;77例冠心病患者中A型性格62例(80.5%),表现为情绪不稳定(62.2%)、焦虑(85.1%)或忧郁(25.1%)。结论:A型性格是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调整好心理状态是冠心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A型行为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策略的干预效果,以使通过临床实践逐步完善该策略及内容。方法将6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心内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另外按照干预策略既定的方案进行心理干预,应用《非精神科患者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冠心病患者A型行为他评问卷》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测量。结果(1)按既定的心理干预策略要求进行心理干预,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焦虑、抑郁、愤怒、孤独因子及总分方面均有明显差异。(2)干预后1个月对患者家属进行干预效果他评调查,结果为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患者的A型行为及负性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此干预策略可帮助A型行为冠心病患者纠正其不良认知行为及改善心理状态。本干预策略在临床A型行为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应用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由于心理、社会和生物等多种易患因素,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脏骤停。冠心病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命,研究证明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使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患者开展有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健康教育,巩固了患者住院治疗效果,减少了疾病复发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也是目前公认的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负性情绪不但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冠心病发生后出现的复杂的心理反应对冠心病的近期疗效及预后有明显影响,鉴于冠心病发病后的心理障碍与疾病的发展疗效有密切关系,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在冠心病的治疗上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住院的5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实验组除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外,增加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与心理卫生指导,根据评估情况,采用口头、书面、发放宣传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卫生指导.结果 使冠心病患者的重复住院率下降达13.7%,死亡率下降达4.8%.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减少冠心病发作的诱因,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复发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