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产前抑郁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的关系,为做好孕期心理保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生活事件量表(LES),选取在越秀区孕妇学校学习的619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发生率为30.7%,其中轻度为22.9%,中度为7.o%,重度为0.8%。孕前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总和、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显著负相关(r=-0.174,-0.290,-0.129,P〈0.05),与生活事件总刺激、家庭有关问题和负性事件显著正相关(r=0.126,0.104,0.125,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客观支持是产前抑郁的保护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则是其危险因素。结论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减少生活事件的刺激,将有助于减少产前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研究组54例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量表评定,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结果:研究组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事件总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社会支持量表各因子与负性生活事件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和支持利用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抑郁症患者比正常人经历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多数患者感到社会支持不足。护理人员应利用职业角色的影响,对患者及家庭系统进行干预,提高社会支持的力度和利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形成与家庭功能、负性生活事件各应激量及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使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家庭功能指数量表等工具对江苏省常州市一所卫生高职院校和安徽省芜湖市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包括中职、高职、大专、本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两所院校共发放问卷3700份,回收问卷3675份,其中有效问卷3620份,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7.0%。自杀意念检出率最高的前5类特征分别为:成绩情况差(33.6%)、家庭功能严重障碍(25.8%)、成绩情况中下(11.7%)、经济情况差(10.8%)和就读于三年级(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各因子应激量中“人际关系因子”(OR=1.135,95%CI1.071~1.202)、“学习压力因子”(OR=1.169,95%CI1.101~1.241)和“外围事件因子”(OR=1.278,95%CI1.187~1.376)等3个因子应激量高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危险因素;此外就读年级越高(OR=1.980,95%CI1.302~3.008)、成绩情况差(OR=7.206,95%CI1.745~9.789)和家庭功能中度障碍(OR=2.562,95%CI1.527~2.892)至严重障碍(OR=8.287,95%CI3.154~6.917)等也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功能障碍和负性生活事件高应激量是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和学校应给予青少年必要和充足的支持,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对其的影响,从而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医学生心理-社会因素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安徽省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关系,为自杀意念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Beck自杀意念调查表(BS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安徽省某医学院校一~五年级216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1周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6%、女生、单亲家庭的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低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率以及较高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量、不良人际关系、较高的抑郁、焦虑和精神症状是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医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高校教育者和相关部门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力求把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发生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某高校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影响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PIU)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为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的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理性网络使用问卷对1 0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同时运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问卷,对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病理性网络使用者占被调查人数的6.99%;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理性网络使用组与对照组在情绪稳定性、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心理社会应激与疾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以及一般社会经济人口学特征等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情况,探索一般疾病的危险因素,序贯收集四川医科院附属医院(简阳市)411名住院及门诊就医者组成病例组,筛选整群抽样的简阳市四川空分厂627名无病患职工组成对照组,调查其社会经济和人口学特征,并以相关量表测量其心理社会应激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年龄、婚姻状态不良与疾病呈正关联,社会支持利用与疾病呈负关联,OR分别为2.16,1.23,1.90,0.49。因此,负性生活事件是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社会支持利用对疾病起到了一个缓冲垫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181-118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抑郁症首发患者397例,按照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分,将SIOSS评分≥12分患者作为自杀风险组,将SIOSS评分<12分患者作为无自杀风险组,比较两组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以及临床特征,分析可能影响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经SIOSS评分,自杀风险组138例,无自杀风险组259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负性生活事件、绝望感、妄想以及早醒为影响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焦虑、负性生活事件、绝望感、妄想以及早醒是影响抑郁症自杀风险的重要因素,对于具有自杀风险的抑郁症患者,应及时进行有效干预以预防患者自杀。  相似文献   

8.
黄锟  陶芳标  高茗  李光友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610-1613
目的:了解中专男生健康危害行为现况及其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家庭亲密度的关系。方法:对某市两所中专学校在校430名男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生活事件评定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S),应对方式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SCQ)进行评定,家庭亲密度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评定。结果:该市中专男生13岁前吸烟的有17.9%,13岁前喝酒的有52.6%。第1次吸烟时间、近1年来因喝酒而受伤的次数以及性行为的发生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喝酒受伤的次数与生活事件的发生强度呈现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13岁前喝酒和有性行为者消极应对水平高。有性行为者家庭亲密度低;随近1年来喝酒受伤次数的增加,家庭亲密度逐渐降低。父母离婚、消极应对分别是13岁前吸烟、喝酒的危险因素,父亲外出打工是13岁前吸烟、喝酒的危险因素。健康适应事件、父母再婚和被责打3次以上是性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中专男生健康危害行为比较常见,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性教育,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采用Beck抑郁问卷、主题统觉测验中国修订版(TAT-R,C)、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态度问卷(QSA)、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97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97例患者中,1周内出现自杀意念的抑郁症人数为59例(29.95%)。主题统觉测验中的负性欲求(包括自我攻击、消极)、HAMD中认知障碍因子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自杀态度的F1、F2、F4因子为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结论鼓励患者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能有效地降低自杀意念的出现,预防自杀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安徽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与生活质量、负性生活事件和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Beck自杀意念调查表(BSS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青少年生活事件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安徽省普通高校3517名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自杀意念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安徽省大学生一周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1%,女性、单亲家庭、有躯体残疾的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5.96%、23.79%和25.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低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较低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是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安徽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高校教育者和相关部门应针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邓芳  熊乐琴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161-1162
目的通过对451名长沙市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的调查,分析护理人员自杀意念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为在护理人员中开展自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长沙市护理人员451名,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抑郁,焦虑分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自杀意念量表的测定,并通过统计分析,筛选出自杀意念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451名护理人员中,有69人(占总样本的15.3%),在一年内有自杀想法。护理人员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家庭人口数、劳动强度和抑郁,护理人员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主要是社会支持。结论护理人员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社会支持、抑郁得分、家庭人口数以及劳动强度是影响护理人员自杀意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照料人心理负担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邵逸夫医院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主要照料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参考家庭负担访谈问卷中文简化版、照顾者负担问卷设计的抑郁症患者主要照料人负担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自杀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症患者照料人心理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101人,回收有效问卷96份,问卷有效率为95.04%。96名照料人的心理负担总分为(24.88±12.94)分,其中54人有心理负担(≥20分),占56.25%。心理压力阳性率最低,为65.63%,社交负担最高,为93.7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照料人的心理负担与客观支持(β=-1.856,P=0.002)、主观支持(β=0.526,P=0.008)和被照料患者的高自杀评分(β=0.290,P=0.048)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超过半数的抑郁症患者照料人存在心理负担,并与被照料患者的主、客观支持度及自杀评分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对临床确诊的37例乳腺癌患者及3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心理行为测试: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生活事件问卷(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前5年内经历较多的应激性负性生活事件(L2)[(25.36±37.04)、(9.80±12.34)](P=0.014),其中与家庭有关的负性生活事件(L2)[(17.26±23.21)、(7.10±10.51)](P=0.015)和工作学习中的问题(k)[(4.76,4-9.29)、(1.804-3.02)](P=0.046)为主;患者的婚姻满意度(H,)低于对照组[(34.884±5.58)、(37.13±5.32)](P=0.041);遇到应激性负性生活事件时患者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NC)[(20.764±7.32)、(17.874±5.70)](P:0.040);缺乏客观社会支持(S2)[(9.09±O.93)、(14.87±O.96)](P=0.023)。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选入变量中,L5[OR=0.959,CI(0.921,0.998)]、s2[OR=0.825,CI(0.700,0.972)]和NC[OR=0.921,CI(0.847,1.002)]与乳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结论经历较多应激性负性生活事件、面对应激事件时缺乏客观社会支持和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等心理社会因素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形成与家庭功能、负性生活事件各应激量及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使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家庭功能指数量表等工具对江苏省常州市一所卫生高职院校和安徽省芜湖市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包括中职、高职、大专、本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两所院校共发放问卷3700份,回收问卷3675份,其中有效问卷3620份,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7.0%。自杀意念检出率最高的前5类特征分别为:成绩情况差(33.6%)、家庭功能严重障碍(25.8%)、成绩情况中下(11.7%)、经济情况差(10.8%)和就读于三年级(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各因子应激量中"人际关系因子"(OR=1.135,95%CI1.071~1.202)、"学习压力因子"(OR=1.169,95%CI 1.101~1.241)和"外围事件因子"(OR=1.278,95%CI 1.187~1.376)等3个因子应激量高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危险因素;此外就读年级越高(OR=1.980,95%CI 1.302~3.008)、成绩情况差(OR=7.206,95%CI 1.745~9.789)和家庭功能中度障碍(OR=2.562,95%CI 1.527~2.892)至严重障碍(OR=8.287,95%CI 3.154~6.917)等也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功能障碍和负性生活事件高应激量是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和学校应给予青少年必要和充足的支持,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对其的影响,从而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广州市社区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社区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广州某城区和市郊两社区为流调现场,抽取40~55岁721例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市区368人,郊区各353人,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和一般社会人口学调查表(SDQ)进行调查和评价,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其抑郁水平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状发生率为8.04%,46~50岁组发生率(12.35%)显著高于40~45岁组(6.22%)和51~55岁组(5.49%,χ2=9.2552,P〈0.01);城市社区抑郁症状发生率(10.33%)显著高于郊区社区(5.67%,χ2=5.2902,P〈0.05);负性事件刺激量和自责是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支持利用度则是其保护因素;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均与自评抑郁量表评分存在正性或负性显著性相关,各因子间也存在一些显著性相关。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应采取多层次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心理社会应激与综合健康效应的多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量化评价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对人群健康不同损害程度的作用强度。方法:以四川省简阳市三组人群978人(门诊病例177例,住院病例214例及健康 对照587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多组病例对照研究。分别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用各量表测量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及健康损害程度。进行秩和检验,方差分析,多类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拟和以及有序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拟和。结果:有序结果logistic模型示,负性事件刺激量OR=1.335(P<0.01)。社会支持利用对健康损害程度有保护作用(OR=0.513)。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是危害综合健康的主要因素,与的损害程度成剂量-效应关系,社会支持利用是健康的维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部分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大学生的人格、应激、生活事件、心理症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开展自杀意念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杀态度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山西省普通高校一-三年级4882名本、专科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高度负性生活事件中可产生自杀意念;心理健康且没有负性生活事件诱发的大学生不会产生自杀意念。心理症状严重且有精神质的大学生即使没有负性生活事件的诱发,也可产生自杀意念。结论 心理症状、精神质是产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因素,而负性生活事件是自杀意念的诱发因素,但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广州市8所高校中抽取大学生2564名,用白编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近1a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1.6%。不同性别、专业、生源的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校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1.208,P=0.004);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消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等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是保护因素。结论从可改变的社会因素人手,消除危险因素,提高保护因素,可以最大限度预防大学生自杀。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神经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高校贫困生神经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为制定贫困生精神心理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地区3所高校653名贫困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运用病例对照研究及Logistic多元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贫困生神经症现患率为13.32%,神经质、人际关系因子、负性生活事件总分、自责、幻想是危险因子,而内外向、家庭成员关系、支持利用度和主观支持是保护因子。结论高校贫困生神经症发病率高于一般群体,且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防治应从针对人格特征,提高积极应对方式,增加社会支持及有效利用入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农村自杀的关系,为制定自杀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对2008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在山东省邹城、莒南和高唐3县25个乡镇收集的200例自杀死亡者以及按1∶1配比原则抽取的200名非自杀对照组人群的信息人进行面访调查。结果自杀组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得分分别为(74.83±13.14)和(57.46±9.5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5.82±14.64)和(50.72±14.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杀组平衡型、中间型和极端型3种家庭类型分别占13.5%2、6.0%和60.5%,对照组3种家庭类型分别占27.5%2、3.5%和49.0%2,组家庭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99,P<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在婚、精神疾病、经历过负性生活事件和极端型家庭类型是农村居民自杀发生的危险因素;党/团员和家庭年均收入较高是农村自杀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农村自杀死亡者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存在缺陷;极端型家庭更易发生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