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调查了1992年1月~1994年10月我院临床致病菌耐药情况,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药政方法采用Kirbe~Baure改良方法[1],药敏纸片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标本均由临床采样(包括尿、血液、脑省液、胸腹水、咽拭子、创面分泌物等)送捡。2.结果从1726例次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源菌共847株,近3年病源晋阳性率分别为39.17%、60.17%、45.73%,总阳性率49.07%。分19属64种细菌。革兰氏阴性菌523株占61.75%,革兰氏阳性菌279株占32.94%【真菌45株占5.3%。分离菌作了25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3年耐药率分别为95.3%、94… 相似文献
2.
陈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3):222-224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应用干预对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320例医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病原菌175株)和对照组(病原菌132株),每组16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菌药物,研究组给予抗菌药物应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费用、耐药菌检出情况.结果 研究组... 相似文献
3.
4.
《抗感染药学》2017,(8):1489-1491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控制中检出微生物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1—12月期间医院各病区采集的各类标本2 648份检验结果资料,分析各标本致病菌株的阳性率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 648份送检标本中分离出763株致病菌,其阳性率为28.81%;检出前5位的病原体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29株(30.01%)、肺炎克雷伯菌148株(19.40%)、铜绿假单胞菌82株(10.75%)、金黄色葡萄球菌77株(10.09%)和表皮葡萄球菌25株(3.2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分别为80.35%和100.00;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均为100%;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等7种抗菌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敏感性均为0.00%。结论:分析临床上微生物标本检验结果,以及对致病菌的耐药性,为合理选用更适合的抗菌药物奠定基础,另外也有利于控制医院内感染率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率,巩固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4):154-155
纵观70年来抗菌药物研发和应用的历史,似乎人类与病原菌的斗争从开始就陷入了一个无休止的怪圈:研制抗菌药物对付病原菌—病原菌产生耐药—再研制新的抗菌药物—又产 相似文献
6.
耐药性是指由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本文就抗菌药物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0)
纵观70年来抗菌药物研发和应用的历史,似乎人类与病原菌的斗争从开始就陷入了一个无休止的怪圈:研制抗菌药物对付病原菌-病原菌产生耐药-再研制新的抗菌药物-又产生耐药;抗菌药物使用混乱日渐加重,细菌耐药日趋严重,如此这般恶性循环.细菌耐药性的强势崛起,在新的抗菌药物诞生并应用于临床之前,感染性疾病的防治重任仍然必须由现有的抗菌药物承担,探索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性防控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2010年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10年1—6月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及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是医院抗感染的主要品种,主要病原菌前5位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与细菌耐药率呈正相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正确选用药物种类进行药敏试验对抗感染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消耗的相应关系。方法:对山西省70家医院连续3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作统计和排序;对同期部分致病菌进行年度耐药率统计,并进行相关结果比较。结果:销售排序前2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变化不明显。用药频度值高且排序列前的品种,正是细菌容易产生高度耐药的品种。细菌对某药耐药率超过50%以上时,耐药率至少4年内不会随其销量变化明显下降。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在销售增长的同时,细菌耐药率增长严重放大;万古霉素销售增长,但耐药率下降;抗菌药物复方制剂在销售明显增长的情况下,仍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变化有直接关系,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8,(2):209-212
目的:分析肠球菌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其对新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间临床送检标本中检出医院感染的肠球菌属细菌160株资料,统计这些菌株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肠球菌医院感染的特征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60株肠球菌中,尿液标本检出率为最高(58.13%),其中以粪肠球菌(55.00%)与屎肠球菌(37.50%)为主;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利福平、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大于75.00%,粪肠球菌除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外的耐药率均低于25.00%(P<0.05);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前者为1.14%,后者为0;两种菌株对高浓度庆大霉素与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40.00%(P>0.05);在四环素和喹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观察,粪肠球菌分别为72.73%和100.00%,屎肠球菌分别为43.33%和18.33%。结论:肠球菌主要存在于尿液标本中,其中属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为最常见,而两者对于各类抗菌药物皆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应根据致病菌株的耐药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院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2008年-2009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并对用药频度和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两年来除头孢吡肟DDDS显著下降外,其它抗菌药物DDDS都在增长。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他啶的DDDS排序稳居前2位。4种主要病原菌对其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除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低外,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大于50%,特别是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2009年上半年达到77.03%,其它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大于30%和40%。结论:抗菌药物的用量与细菌耐药性呈正相关,医院应多方面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抗菌药物的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应用量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某医院2005~2006年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计算相关系数,描述用药频度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及相关密切程度。结果:细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其用药频度的相关系数在0.6101~0.9730之间,相关均具显著性。结论: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呈正相关。应多方并举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住院药房抗菌药物消耗数据、用药频度(DDDs)及临床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头孢菌素类使用最为频繁,其中五水头孢唑林DDDs排第1;临床主要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率最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占32.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54.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不同程度耐药;粪肠球菌仅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对大多药物100%耐药。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存在一定关系,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培训,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15.
某医院2010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某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常见病原菌耐药趋势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各科室298例出院患者住院病历,采用表格形式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结果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不合理使用占16%,主要是用药疗程不合理;病原菌检出率以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最高;11种主要抗菌药物中,药敏试验耐药率居前三位的是青霉素钠、环丙沙星及阿莫西林。结论该院存在一定程度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廊用瑚象.席加强抗菌药物廊用管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对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情况的分析,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7—12月某院感染患者送检标的微生物实验数据报告及销售金额排序前35位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B/A)及分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下半年送检4 884份标本,细菌培养及培养+药敏检测出细菌55种,共计677株,其中耐药菌株187株;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头孢西丁钠、头孢美唑、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DDDs排序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头孢地尼分散片、头孢噻肟钠、头孢丙烯干混悬剂(胶囊);DDC排序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拉氧头孢、美罗培南。结论:随着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管,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和销售金额与用量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本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相关性,研究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和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对2010~2013年12种抗菌药物年用量和医院常见病原菌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DDDs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10~2013年12种抗菌药物的DDDs呈波动状况,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DDDs排名前列的药物,细菌耐药性较高。结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会加速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合理规范地应用和管理抗菌药物可以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统计该院2014~2015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和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结果 2年间在我院排名前3位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CIP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正相关(r=0.713,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AMK)、头孢吡肟(马斯平,FEP)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TZP)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正相关(r=0.910,0.891和0.878;P<0.05);大肠埃希菌对FEP、TZP、头孢哌酮钠(舒普深,CFP)、头孢他啶(CAZ)、亚胺培南(IMP)和环丙沙星(CIP)6种药物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相关性(r>0.8,P<0.05)。结论细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DDDs存在相关性,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及常见细菌耐药现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我院3年间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药品管理记录,计算药品用药频度(DDDs);对3年间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采用K-B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WHONET5.4软件和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头孢匹胺的DDDs均排在首位;临床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动杆菌属2010年的分离率已位居第3位;常见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近10%上升至2010年的70%。结论: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和硝基咪唑类药的大量使用,我院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建议临床医师限制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延缓细菌耐药的趋势,重点监控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