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忠群 《现代医院》2010,10(9):43-44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诊断为肩周炎的患者采用痛点注射疗法,压痛点消毒穿剌,遇骨质后用1%利多卡因2ml局麻,再注射浓度30μg/ml医用O3~O2混合气体2ml。结果 80例患者,治愈69例,占86.25%;显效8例,占10.00%;有效3例,占3.75%;无效0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医用臭氧局部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效果良好,操作简单易行,无任何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把由于外伤、劳损或退行性变引起的肩关节周围的疼痛与功能障碍简称为肩周炎。本病女性多发,有自愈倾向[1]。但也有不少病例不经治疗则不能自愈[2]。我院疼痛门诊自 1998年 11月以来应用神经阻滞与音频电疗治疗肩周炎6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23例,女39例,年龄30岁~6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肩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病程7天~58天。 2.治疗方法 2.1.神经阻滞用药:0.5%利多卡因20ml内含维生素B122mg,地塞米松5mg。 2.2.神经阻…  相似文献   

3.
庄玉明 《中国卫生产业》2014,(15):75+77-75,77
目的:对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痛点阻滞治疗,观察组采取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治疗前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间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在治疗肩周炎中疗效显著,可促使患者疼痛显著缓解,促使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腹部剧痛是急腹症的常见症状 ,而腹壁神经剧痛的症状与急腹症相似 ,易被误诊误治。本组对 40例经各种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内脏疾病的腹壁前皮枝痛患者采用痛点神经阻滞疗法 ,经 3个月~ 3年的随访观察 ,无剧痛再发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0例中 ,男 9例、  相似文献   

5.
刘西元 《工企医刊》1996,9(3):28-29
近几年来我院采用自制碱化四混液痛点封闭治疗肩周炎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性5例,女性35例。年龄33~67岁,其中40~50最多,占70%。病程1个月~2年,以3~6个月为多见。二、诊断依据:根据肩周肌肉起止点处多个压痛点,同时伴有患肢外旋外展障碍,肩关节X光片无骨与关病变。  相似文献   

6.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好发于50岁左右年龄段人群,女多于男,左肩多于右肩。笔者在2010至2013年,临床采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加臭氧注射治疗肩周炎100例,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HZ)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1]是困挠中老年人群的顽痛症之一,其疼痛程度之剧和疼痛时间之长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病人受疼痛折磨苦不堪言,有的病人因疼痛难忍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目前临床治疗HZ和PHN的方法众多,本文认为用区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疼痛疗效较好,尤其早期使用可防止HZ转变成PHN.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采取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5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分别是44例和41例;对比组单一用药对症治疗,探究组同时进行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及用药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所改善,探究组要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对比组为58.6%,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带状疱疹神经痛,在常规对症用药治疗同时,进行神经阻滞治疗效果更为优,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高,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贾志青 《工企医刊》2011,24(6):37-38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由于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引起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以往的治疗多采用局部封闭加功能锻炼,往往治疗恢复周期长,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我院于2009年7月至20lO年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臂丛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法)治疗军事训练致臂丛神经麻痹(BPPFCRP)的疗效。方法总结BPPFCRP患者臂丛神经麻痹的特点,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行针灸、理疗及功能锻炼,治疗组除按对照组的方法治疗外,同时加用神经阻滞法治疗。以肌力的改善情况、神经传导阻滞程度和轴索损害程度作为疗效的评定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三角肌肌力、腋神经传导阻滞程度和轴索损害程度分别为(4.07±0.64)级(、5.56±2.24)%和(4.54±1.33)%,均明显好于对照组〔(3.23±0.60)级、(7.76±2.38)%和(14.10±3.56)%〕(P<0.05,P<0.01)。结论神经阻滞法结合针灸、理疗及功能锻炼是治疗BPPFCRP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旁阻滞联合不同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4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80例。A组实施颈椎旁路神经阻滞,B组在A组基础上联用臭氧注射治疗,C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比较三组患者的视觉疼痛评分(VAS)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和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A组分别为(1.51±1.2)、(3.42±1.4)和(4.32±2.3)分,B组分别为(1.31±0.5)、(1.81±1.3)和(2.32±1.5)分,C组分别为(1.32±0.4)、(1.82±1.2)和(2.31±1.5)分,A组治疗后3、6个月VAS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及3、6个月A组优良率分别为100.0%、71.25%、62.50%;治疗后1周及3、6个月B组优良率分别为100.0%、87.50%、80.00%;治疗后1周及3、6个月C组优良率分别为100.0%、88.75%、81.25%;A组治疗后3、6个月优良率均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椎旁阻滞联合不同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麻醉控制耵聍取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54例确诊为耵聍栓塞患者在耳颞神经、迷走神经阻滞麻醉下取出耵聍。结果:有效地控制耵聍取出时的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结论:神经阻滞麻醉控制耵聍取出的方法简便,操作易掌握,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比较两组干预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部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及整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H-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H-B评分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80.0%,对照组显效率为37.5%,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周围性面瘫,通过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面部肌肉功能,提高整体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与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TPVB组和ESPB组,各30例。TPVB组麻醉诱导前给予超声引导下TPVB,ESPB组麻醉诱导前给予超声引导下ESPB,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静息状态、咳嗽状态下的疼痛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1静息状态和咳嗽状态下,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静息状态及咳嗽状态下,TPVB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ESPB组(P<0.05)。TPVB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ESPB组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优于ESPB,但两种阻滞方式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腰椎侧隐窝神经阻滞结合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采用腰椎侧隐窝神经阻滞结合三维正脊治疗,1月后判断临床疗效,2年后判断远期疗效。结果230例患者,优120例,良58例,可38例,差14例,优良率77.39%。随访150例,优90例,良38例,可18例,差4例,优良率85.3%。结论腰椎侧隐窝神经阻滞结合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臀部皮神经卡压征的疗效。方法按诊断标准选取典型臀部皮神经卡压征患者220例,其中臀上皮神经卡压者140例,臀中皮神经卡压者50例,股后皮神经卡压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小针刀治疗组、神经阻滞治疗组及小针刀与神经阻滞联合治疗组。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治疗组,且复发率低。结论小针刀松解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臀部皮神经卡压征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臀部皮神经卡压征的疗效。方法按诊断标准选取典型臀部皮神经卡压征患者220例,其中臀上皮神经卡压者140例,臀中皮神经卡压者50例,股后皮神经卡压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小针刀治疗组、神经阻滞治疗组及小针刀与神经阻滞联合治疗组。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治疗组.且复发率低。结论小针刀松解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臀部皮神经卡压征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对下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行下肢手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和对照组(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各54例。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阻滞成功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与Ramsay评分。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阻滞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6 h、12 h、36 h、2 d的VAS评分与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手术患者的效果理想,可提高阻滞成功率,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了一种新的肌电图激痛点定位神经阻滞疗法以提高镇痛疗效,避免并发症。方法将肌电图记录电极用导线与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头相连,通过肌电图上的单位动作电位确定注射针头准确进入肌筋膜的激痛点后,进行神经阻滞注射。结果通过肌电图上的单位动作电位变化能帮助判断穿刺深度、判断肌筋膜的准确激痛点并避免穿刺针进入脂肪组织和血管组织、防止气胸等并发生,并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结论肌电图辅助激痛点定位神经阻滞技术可操作性强,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为老年下肢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来本院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分别将患者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统计不同时间点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情况,并统计患者术后6、12、24h的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两组T2、T3、T4的HR、MAP水平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波动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能够稳定老年下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