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外排泵编码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临床样本分离的20株PDRAB,采用PCR法检测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包括A类13种、B类(金属β-内酰胺酶)10种、C类(AmpC酶)两种、D类8种,膜孔蛋白carO编码基因以及外排泵adeB编码基因.结果 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中,A类TEM-1、C类ADC-30检出率均为100.0%;D类OXA-23的阳性率为65.0%;未检出B类基因,20株PDRAB膜孔蛋白carO基因、外排泵adeB基因阳性率均为100.0%.结论 临床分离的PDRAB,可携带多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普遍带有膜孔蛋白和外排泵adeB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与变异情况.方法 收集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2008年1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共30株,先用改良三维试验同时检测头孢菌素酶(AmpC)、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3类β-内酰胺酶活性,再用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分析24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与膜孔蛋白carO基因.结果 3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TEM、ADC、OXA-23群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60.0%、80.0%,30号株ADC基因为新亚型;膜孔蛋白carO基因突变率达10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ADC、OXA-23群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相关外,还与膜孔蛋白编码基因carO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与变异.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2011年4月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37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与膜孔蛋白carO基因.结果 2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TEM、PER、ADC、OXA-23群等4种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5.0%、25.0%、100.0%、80.0%,膜孔蛋白carO基因突变率达100.0%.结论 携带4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编码基因carO突变,是该组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医院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2011年6月-2012年3月分离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主要通过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及其插入序列和β-内酰胺酶的基因.结果 71株菌株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0%,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90.0%;71株菌株均产blaOXA-23碳青霉烯酶,38株blaOXA-23插入序列ISAbal阳性;22株blaAmpC; 34株blaTEM,3株blaCTX-8,2株blaCTX-9基因均阳性.结论 产OXA-23鲍氏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同时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的消毒隔离制度,控制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外排泵adeABC、IJK、FGH在医院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在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2014年4月临床分离的PDRAB 67株(泛耐药组)及同期非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68株(相对敏感组),用CCCP抑制试验对以上两组进行外排泵表型检测;同时PCR扩增外排泵基因adeABC、IJK、FGH,对产物进行测序,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比较并分析两组间外排泵差异。结果两组共筛选出外排泵表型阳性菌88株,其中泛耐药组52株占77.6%,相对敏感组36株占52.9%;泛耐药组中adeB、adeG基因检出阳性率为100.0%,adeJ基因阳性率为92.5%;相对敏感组中adeB、adeJ、adeG基因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4.1%、75.0%、82.4%;泛耐药组检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相对敏感组(P<0.01);泛耐药组中3种基因同时检出率显著高于相对敏感组(P<0.01)。结论外排泵阳性菌株在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广泛存在,PDRAB表达率显著增高,外排泵基因adeABC、IJK、FGH在PDRAB中均有高检出率,主动外排泵机制可能在PDRAB的耐药机制中起作用,且与3个基因的共同存在和共同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阳性10株(50%),其余基因均阴性.结论 乌鲁木齐地区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率高;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主要集中在TEM型和OXA-23群;应进一步加强产β-内酰胺酶基因菌株的地方性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中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和变异状况,以了解PDRAB在医院的分布和流行。方法收集2011年1-6月医院ICU患者痰液标本分离的20株PDRAB,菌种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作初筛,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D类共34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ISaba1-ADC-57、ISaba1-OXA-23、ISaba1-OXA-66连锁检测,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仪器法。结果 20株PDRAB检出4种β-内酰胺酶基因:TEM-1、OXA-23、OXA-66、和ADC基因新的变异型ADC-57(美国GenBank登录号:JQ031635),并且20株PDRAB ISaba1-ADC-57、ISaba1-OXA-23连锁检测均为阳性;而ISaba1-OXA-66连锁检测均为阴性;TEM-1、ADC-57、OXA-23、OXA-66基因在PDRAB中流行。结论 PDRAB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主要与产β-内酰胺酶基因TEM-1、ADC-57、OXA-23、OXA-66相关,ADC-57和OXA-23均由插入序列ISaba1介导,PDRAB对三、四代头孢类药物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相关耐药机制及同源性,为临床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4年4月从临床感染标本检出PDRAB 427株,重新传种、采用VITEK-2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进行菌株的鉴定;对16株产NDM PDRAB进行改良Hodge试验及亚胺培南-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PCR扩增blaNDM、blaKPC、blaIMP、blaOXA-40、blaDHA、blaGES、blaRMTB、膜孔蛋白(carO)基因并测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blaNDM阳性菌株carO表达量;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PCR分析blaNDM阳性菌株基因同源性。结果 16株产NDM-ABA改良Hodge试验和亚胺培南-EDTA协同试验,均为阳性;在427株PDRAB中,16株携带blaNDM,1株携带blaGES,2株携带blaDHA,1株携带blaRMTB,未检测出blaKPC、blaIMP、blaOXA-40,产NDMAB中有7株carO基因缺失,缺失率为43.75%;SDS-PAGE结果显示,部分产NDMAB的CarO缺失;ERIC-PCR分型显示,16株产NDMAB主要可分成6个谱型,B型11株;A、C、D、E、F各1株。结论 PDRAB耐药机制可能与携带blaNDM和膜孔蛋白CarO缺失或改变联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一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4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B、C、D4类共33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膜孔蛋白carO编码基因、插入序列ISaba1与β-内酰胺酶OXA-23基因(ISaba1-OXA-23)连锁检测.结果 20株鲍氏不动杆菌均检出TEM-1、ADC-30、OXA-23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率均为100.0%,carO基因均存在有义突变,插入序列ISaba1与β-内酰胺酶OXA-23基因(ISaba1OXA-23)连锁检测均为阳性.结论 该组鲍氏不动杆菌耐β-内酰胺类药物与产TEM-1、ADC-30、OXA-23等3种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CarO编码基因存在有义突变、插入序列ISaba1与β-内酰胺酶OXA-23基因(ISaba1-OXA-23)连锁检测阳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从2009年4-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出20株MDRAB,用K-B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28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结果 检测TEM、OXA- 23群、ADC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呈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0.0%、65.0%、100.0%;其余均阴性,膜孔蛋白carO基因检测均阳性.结论 MDRAB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主要与产OXA- 23群碳青霉烯和ADC型AmpC酶相关;产OXA- 23型碳青霉烯酶是导致MDRAB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重要原因,与产金属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缺失无关.  相似文献   

12.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调查鲍氏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收集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3~11月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7种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酶、碳青酶烯酶和AmpC酶等基因。结果 20株鲍氏不动杆菌检测到TEM阳性15株(75%),PER阳性3株(15%),ADC阳性17株(85%),且14株TEM和ADC同时阳性(70%),但是其余14种基因均未检出;1号株ADC基因是新亚型,密码子由CCA(编码脯氨酸)变为ACA(编码苏氨酸),暂以ADC-like命名。结论调查结果表明,鲍氏不动杆菌携带TEM、PER和ADC基因是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发现ADC-like基因是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为临床医师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医院分离的2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菌种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鉴定仪作初步鉴定,并作16S~23SrDNA鲍氏不动杆菌特异PCR扩增检测;全部β-内酰胺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均采用PCR法;PCR扩增产物DNA测序为Sanger法;测序结果用Chromas2.23直接作BLAST Search网上比对。结果 2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4大类临床常用药物耐药性均较高,耐药率均>80.0%;检出blaTEM、blaADC、bla OXA-23群、bla OXA-51群β-内酰胺酶基因;并在国内首次检出bla ADC-17型C类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医院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类药物耐药与携带blaTEM、blaADC、bla OXA-23群、bla OXA-51群β-内酰胺酶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分离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CarO、oprD2基因的存在状况,以探讨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的分子水平依据。方法 2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均分离自2012年10月-2013年8月医院住院烧伤患者,采用GNS-448药敏卡及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34种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CarO,oprD2基因,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株鲍氏不动杆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达100.0%;2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检出率,blaTEM-1为10.0%、blaADC为100.0%、blaOXA-2群为95.0%、blaOXA-24群为5.0%、blaOXA-23群为95.0%、blaOXA-66群为95.0%;耐药株与SDF株的OprD2蛋白分子立体结构存在4个氨基酸的变异。结论医院分离的2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存在β-内胺酶基因blaADC变异型、blaOXA-23和blaOXA-66,与SDF株的OprD2蛋白分子立体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和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K-B纸片法对122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的药敏检测,并通过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序列测定的方法,测定了这些菌株中的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分布。结果该菌除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高达100.0%和88.5%;对含酶抑制剂的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分别为52.5%和57.4%外,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很低,对头孢三、四代药物的敏感率均<20.0%;122株鲍氏不动杆菌中,76株(62.3%)扩增到β-内酰胺酶基因,SHV、TEM、PER、CTX-M-1组、CTX-M-9组和VEB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9.7%、47.5%、13.9%、1.6%、4.1%和0.8%,未检测到CTX-M-2组、OXA-10和OXA-23基因;其中42.6%含单种基因,14.8%含两种基因,主要为SHV TEM基因(10株),其次为TEM CTX-M-9基因(3株)和TEM PER基因(3株);4.9%含3种基因,主要为SHV TEM PER基因;此外,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各基因型分别为SHV-1b-Like、SHV-18-Like、TEM-1-Like、PER-1-Like、CTX-M-3-Like、CTX-M-14-Like、VEB-3-Like。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并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主动外排基因adeFGH的表达与其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60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BD CRYSTAL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检测,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药敏系统进行药物敏感试验,PCR检测外排泵基因adeFGH的分布和表达水平。结果痰液及伤口分泌物中分别检出鲍氏不动杆菌51及8株,分别占85.0%、13.3%;科室分布主要为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烧伤科,分别占43.3%、28.3%、10.0%、10.0%;60株鲍氏不动杆菌按药敏结果分为A组全耐药共31株,B组为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其他抗菌药物耐药共13株,C组为耐阿莫西林和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其他抗菌药物敏感,共16株;A组均检出外排泵基因adeFGH,B组均检出外排泵基因adeFGH,C组检出外排泵基因adeG16株、adeH3株,未检出adeF。结论外排泵基因adeFGH与鲍氏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无关,外排泵基因adeG与鲍氏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和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存在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3-9月临床分离的MDRAB 71株,并使用VITEK分析仪对其进行药敏分析,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19种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结果 MDRAB主要分离自下呼吸道肺泡灌洗液及支气管抽取物,36株占50.7%,科室分布以ICU为主,53株占74.6%;71株MDRAB对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23.9%、14.1%,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19种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中,共有13种基因型检测阳性,其中ADC、OXA-51、OXA-23、TEM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00.0%、95.8%、91.5%、84.5%,未检出VEB-1、GES、SIM、VIM、GIM、DHA基因;71株菌均携带两种以上耐药基因,其中41株菌同时携带TEM、ADC、OXA-51和OXA-23 4种耐药基因,占57.7%,并有3株同时携带6种耐药基因。结论新疆地区鲍氏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存在严重耐药现象;同一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导致新疆地区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外排泵耐药基因adeA、adeB、adeC及其调控基因adeR、adeS分布与抗菌药物耐药的关系,为ICU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同源性有效应对医院感染。方法 2012年ICU检出鲍氏不动杆菌102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测定所有菌株的药物外排泵基因,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94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和呋喃妥因耐药率均为100.0%,对亚胺培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75.8%和95.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5.0%;102株鲍氏不动杆菌中adeA、adeB、adeC、adeR、adeS基因型的阳性株分别为78、79、76、77、74株;5种基因均以阴性为主;敏感株中调控基因adeR、adeS表达率较低分别为37.5%和25.0%。结论 ICU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中呈现严重的多药耐药,adeABC外排泵耐药基因相对于敏感株在耐药菌株中大量存在,外排泵基因的高表达与鲍氏不动杆菌的多药耐药存在相关性关系,而且其基因的播散主要通过克隆播散得以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分布及其相关性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VITEK-2Compact高级专家系统判定2010年1-9月分离的405株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用PCR方法检测18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13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 405株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分析:共有9种,主要表型为碳青霉烯酶+碳青霉烯类(不渗透性)占49.0%,连续分离的18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耐药表型共有2种,表型高水平耐药+头孢菌素酶型的占16.7%,碳青霉烯酶+碳青霉烯类(不渗透性)的占83.3%;检出阳性耐药基因9种:blaTEM、blaGES、blaIMP基因阳性率均为61.1%,blaSHV66.7%,blaPER55.6%、blaOXA-10和blaVER均为5.6%,blaSPM为11.1%,oprD2基因缺失率22.2%;未检出blaCARB、blaVIM、blaGIM、blaDHA。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基本相符,推测该地区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因是β-内酰胺酶基因的存在导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排泵adeB基因高表达在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产生泛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M-H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RAB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羰氰氯苯腙(CCCP)处理前后MIC值的变化情况,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泛耐药株adeB基因及adeBmRNA量。结果 PRABA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头孢噻肟较CCCP处理前其MIC下降两个折点;头孢西丁下降4个折点,1号与5号菌株庆大霉素下降6个折点,为原MIC值的1/64;10株PRABAadeB基因阳性,2株全敏感鲍氏不动杆菌(PSABA)未检测到adeB基因,PRABAadeB基因mRNA的表达量平均为(0.84E+3)拷贝。结论主动外排泵adeB基因高表达与鲍氏不动杆菌产生泛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