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影响,为临床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改善妊娠结局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医院产科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 200例,根据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将其分为两组,HBV感染组112例和非HBV感染组1 088例;对比分析两组的ICP发生率和肝功能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C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孕妇瘙痒出现时间、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等。结果 1 200例孕妇中HBV感染112例,感染率为9.3%,发生ICP 54例,发生率为4.5%;HBV感染组的孕妇发生ICP 13例,发生率为11.61%,非HBV感染组的孕妇发生ICP 36例,发生率为3.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合并发生ICP的孕妇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非HBV感染的ICP孕妇;HBV感染合并ICP的孕妇皮肤瘙痒出现时间、早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HBV感染的ICP孕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参与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过程,因此要加强对HBV感染孕妇的围生期监护,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而且对于HBV合并ICP的孕妇,积极治疗的同时要预防早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以确保能得到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9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妊娠结局的分析,探讨ICP患者对母婴的危害性。方法将2005年1月-2009年1月确诊并住院分娩的孕35周以上ICP孕妇93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孕妇胎儿羊水粪染、早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等均明显低于ICP患者(P0.05),而治疗组羊水粪染、早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ICP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严密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明显改善胎儿预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近两年来收治的ICP合并GDM孕妇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住院号相近的单纯ICP、单纯GDM患者各11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结果 ICP合并GDM组中有107例(95.54%)经剖宫产分娩,与GDM组、IC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1,P0.05)。ICP合并GDM组患者产后出血、早产、羊水粪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较ICP组、GDM组高,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并发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死胎死产、围产儿畸形、新生儿窒息、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并发产后出血、早产、羊水粪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较大,临床需积极治疗,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及适时终止妊娠,改善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4.
李利辉  孙中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859-386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治疗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9年8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16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甘胆酸(CG)水平将ICP产妇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并随机抽取同时期的正常孕产妇169例作为正常组,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3组的妊娠结局。结果:ICP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羊水污染、早产、低体重儿、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发生率高于正常组;轻度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羊水污染、早产、低体重儿、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发生率均低于重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对母婴影响较大,通过分度诊断和处理,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夏崇文 《中国优生优育》2014,(2):157-158,161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的ICP妊娠期女性50例为ICP组,抽取50例同期正常妊娠期女性作为正常组,根据胆汁酸水平将ICP组孕产妇分为胆汁酸水平<20、20~、30~45 μmol/L组,分析胆汁酸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ICP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6.0%;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羊水污染分别为22.0%、16.0%、30.0%、14.0%、24.0%,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胆汁酸水平的升高,妊娠患者发生围生期并发症、早产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率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生儿和孕产妇的危害很大,同正常孕妇比较,ICP发生早产、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产妇产后出血等风险增加.对于本病患者,应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妊娠结局.方法 产检的82例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作为肝功能异常组,再随机选择同期健康孕妇的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妊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因及妊娠结局.结果 肝功能异常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 25例、病毒性肝炎1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 15例、妊娠剧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HG)9例;PIH、ICP患者主要发生于妊娠中、晚期,HG患者主要发生于妊娠早、中期,病毒性肝炎以妊娠晚期为主.肝功能异常组孕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早产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主要病因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毒性肝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妊娠剧吐等,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吴玉琼  李娜  陈珣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499-4500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分娩结局,评估单纯性肝功能异常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单纯性肝功能异常的孕妇16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61例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肝功能异常2组与对照组合并乙肝病毒感染,3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2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尤以ICP组为明显,剖宫产原因胎儿宫内窘迫占51.2%。ICP组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及死胎、死产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性肝功能异常组及对照组。结论:加强孕期监护,及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尤其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婴的影响及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母婴结局及治疗方式.结果 ICP患者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指标除早产外,其发生率均与血清胆汁酸水平呈正相关,且血清胆汁酸水平越高,孕妇出现瘙痒症状时间越早,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严重影响胎儿健康,产前定期监测血清胆汁酸水平有助于判断胎儿预后,对于出现黄疸者更应加强产前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以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肝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7例妊娠晚期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57例妊娠晚期肝功能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以妊娠期肝损害为主,其次为乙型肝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两组患者平均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产前平均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羊水Ⅲ度污染率、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早产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的发生原因较多,而妊娠晚期合并肝功能异常所致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的妊娠晚期孕妇,临床上需加以重视,给予规范治疗及管理,以提高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规律产检对高龄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海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高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妇是否进行定期产检分为研究组(118例)和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围产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围产期感染、产后出血、晚期流产、剖宫产、难产、死胎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规律产检可明显降低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有效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对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与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发生风险的影响,并分析其交互效应。  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建卡就诊并在本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孕妇外周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及总胆汁酸。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感染及ICP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用相乘与相加模型分析其交互作用。  结果  在控制混杂因素后,与正常孕妇相比,孕期仅感染HBV或仅患有ICP均不增加SGA与LBW的发生风险,但孕期HBV感染合并ICP使未足月SGA和LBW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76%(OR=1.76,95%CI:1.16~2.65,P=0.007)与85%(OR=1.85,95%CI:1.44~2.38,P<0.001);孕期HBV感染与ICP对未足月SGA[RERI(95%CI)=6.54(0.14~12.94),AP(95% CI)=0.90%(0.68%~1.13%),S(95% CI)=7.03(1.38~42.64)]和LBW[RERI(95%CI)=5.69(0.48~10.90),AP(95%CI)=0.76%(0.55%~0.97%),S(95%CI)=8.02(1.92~33.43)]存在相乘与相加的交互作用,其发生风险分别是两因素单独存在风险之和的7.03倍和8.02倍。  结论  妊娠期HBV感染合并ICP增加了未足月SGA和LBW的发生风险,怀孕后积极防治HBV感染与ICP可降低SGA和LBW的出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指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云浮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00例妊娠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无合并ICP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合并ICP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甘胆酸、总胆汁酸水平,产后出血量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肝功能指标、甘胆酸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胆汁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窒息、早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胎、低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HBV感染孕妇合并ICP会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增加,并增加新生儿窒息、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临床应加强管理和治疗无症状HBV感染合并ICP。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对胎儿垂体、肾上腺功能、肝功能、血糖的影响,以探讨使用地塞米松对胎儿安全性。方法:将孕妇分为A、B、C 3组,A组(30例)为正常孕妇,B组(30例)为ICP孕妇未接受地塞米松治疗,C组(30例)为ICP孕妇接受地塞米松治疗,对3组胎儿脐血ACTH及皮质醇、血糖、脐血肝功能、胆红素、胆汁酸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组胎儿的脐血皮质醇、血糖明显下降明显,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胎儿脐血肝功能、胆红素、胆汁酸均低于B和C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B组胎儿脐血肝功能、胆红素、胆汁酸变化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塞米松治疗ICP并不能减轻胆汁淤积,不改善胎儿不良的预后,对胎儿垂体-肾上腺功能存在近期影响,可引起胎儿肾上腺功能减退和低血糖,提出地塞米松不宜成为治疗ICP常规用药观点,为今后安全治疗提供更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3622例孕妇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肝功能、血总胆汁酸,并分析症状、妊娠结局,比较HBV血清学阳性孕妇与阴性孕妇ICP的发生和转归差异。结果:3622例孕妇中HBV感染率7.9%。HBV感染孕妇ICP的发生率为10.1%,明显高于无HBV感染的孕妇ICP的发生率3.9%(P<0.001)。HBV感染者肝功能和血总胆汁酸的变化与无HBV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HBV感染者ICP发病和终止妊娠的时间明显早于无HBV感染者,且早产率亦高于后者(均为P<0.05),但两者终止妊娠的方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症状HBV感染孕妇ICP发病率增加,发病早,且更易发生早产,临床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5.
陈忠  许建娟  冯一中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376-4377,4380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高危因素,为ICP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住院分娩ICP患者82例(ICP组)和正常晚期妊娠妇女86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回归性对照研究对ICP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体内雌激素水平、机体免疫失调、遗传因素、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与ICP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内雌激素水平、机体免疫失调、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为ICP高危因素。[结论]体内雌激素水平、机体免疫失调、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为ICP高危因素,对有ICP的产妇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产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忠  张婷  许建娟  许飞  冯一中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3464-346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ICP孕妇(观察组)和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静脉血清、羊水和脐静脉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孕妇静脉血清、羊水和脐静脉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表达水平的显著下降可能是ICP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周素芬  黄爱武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1947-1948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水平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6月在临安市中医院待产的64例ICP孕妇的病历资料,以血清胆汁酸水平(TBA)40μmol/L为界分为A组(>40μmol/L)和B组(<40μmol/L),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表现、黄疸程度、肝酶水平以及围生儿早产、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等方面的发生率。结果:①对孕妇的影响:A组孕妇皮肤瘙痒出现的时间更早,黄疸的程度更重,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值的升高更明显。②对围生儿的影响:A组在早产、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方面发生率比B组高,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TBA是评估ICP孕妇及胎儿宫内情况及其预后的敏感指标,能可靠地反映其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尚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1959-196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09年12月ICP患者81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无ICP正常孕产妇81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围产儿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及早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对围产儿结局影响极大,可引起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早诊断、早治疗、加强孕产期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其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7年4月本院妇产科诊治并分娩的ICP孕妇173例为ICP组,18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宫内窘迫、窒息等妊娠结局,新生儿血常规、凝血机制、肝功能等相关实验室指标及疾病情况,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实验室指标及疾病的差异。结果 两组孕妇间年龄、孕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CP组的产次、剖宫产数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情况比较显示:ICP组低出生体重儿、羊水粪染、窒息、心肌损害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CP组间新生儿总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可引起新生儿产时及产后异常,出现低出生体重儿、羊水粪染、窒息及新生儿ALP、TBA等实验室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