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进行剖宫产术发生感染的3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产程、是否伴有基础疾病、侵入性检查次数、胎膜早破、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例发生感染患者中手术时间≥1h的感染率为80.65%,与<1 h的感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7d的患者感染率为67.44%明显比<7 d的感染率(32.26%)高(P<0.01);产程>12 h的患者感染率为70.97%,明显高于<12 h的产妇感染率(29.03%)(P<0.001);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感染率77.42%,明显高于无基础疾病的产妇(P<0.001);侵入性检查次数≥3次的产妇感染率发生较高为74.19% (P<0.001);有胎膜早破的产妇感染率为74.19%,高于无胎膜早破的产妇(P<0.001);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产妇感染率相对较低,为19.35%(P<0.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产程长短、基础疾病、侵入性检查、胎膜早破、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相关,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2.
李楠 《中国卫生产业》2013,(22):113-113,1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防治对策。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3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年龄、BMI、产程、是否伴有基础疾病、术前阴道检查次数、其他侵入性检查次数、胎膜早破、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是否急症手术等因素与切口感染的关系。结果切口感染与BMI、基础疾病、术前阴道检查次数、其他侵入性检查次数、胎膜早破、产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存在强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年龄、急症手术的相关性不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BMI、基础疾病、侵入性检查、胎膜早破、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产程长短、术中失血量等因素相关,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医院感染原因及干预对策,以期为降低剖宫产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 241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感染原因,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41例剖宫产产妇发生医院感染12例,感染率0.97%,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泌尿道、切口、生殖道,分别占41.67%、25.00%、16.67%、8.33%;产妇年龄≥30岁、体质量指数≥25kg/m2、合并有基础疾病、有胎膜早破、阴道检查次数≥3次、产程≥12h、手术时间≥1h、术中出血量≥500ml、术后留置导尿时间≥12h等因素,感染分别占66.67%、66.67%、75.00%、75.00%、83.33%、66.67%、66.67%、66.67%、75.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上因素的存在均是引起剖宫产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主要为高龄、肥胖、合并基础疾病、有胎膜早破、阴道检查次数多、产程及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留置导尿时间较长,对以上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干预及护理措施,是降低剖宫产产妇医院感染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麻醉时间对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30日—2019年4月30日本院剖宫产1200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术后感染特点、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分析麻醉时间对术后感染影响及不同麻醉时间患者手术前后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变化。结果:术后感染70例(5.8%),切口感染为主(44.3%),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22.9%),革兰阳性杆菌占55.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阳性杆菌占44.4%,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术中出血≥200ml、术中输血、麻醉时间≥1h、术前未使用抗生素、侵入性检查≥5次及胎膜早破的产妇术后感染率增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200ml、麻醉时间≥1h、侵入性检查≥5次是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剖宫产术后感染保护因素(均P<0.05)。术后麻醉时间≥1h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均高于麻醉时间<1h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麻醉时间≥1h可增加术后应激水平及感染发生率,缩短麻醉时间及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血管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预防或减少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 200例心血管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和总结预防措施;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1 200例心血管住院患者发生感染132例,感染率为11.00%,感染患者死亡19例,病死率14.39%;非感染患者死亡45例,病死率4.21%,感染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感染为主,分别占51.52%、16.67%、22.73%,单个部位感染者占27.27%,≥2个部位感染者占72.73%;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并>2种疾病及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P<0.05)。结论心血管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心功能分级、合并疾病、侵入性操作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增强免疫力等预防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妇行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手术后医院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1 035例行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60例产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1 035例行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60例,感染率为5.80%;产妇感染部位主要为手术切口、呼吸道、生殖道及泌尿道,分别占48.33%、25.00%、16.67%及10.00%;共分离出10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47.66%、革兰阴性菌56株占52.3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膜早破、侵入性检查、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手术时间是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行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措施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损伤及术中出血量,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剖宫产产妇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ICU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感染病原学的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ICU住院治疗的患者783例,采用系统回顾性分析法,观察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留置导管时间、住院天数、是否合并相关基础疾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感染患者的相关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 783例医院ICU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发生医院感染213例,感染发生率27.20%,感染例次数268例,例次感染率为34.23%;感染部位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1.49%;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6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72%,革兰阳性菌占33.96%,真菌占9.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存在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并相关基础疾病情况、留置相关导管时间7d、相关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2周,是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积极治疗ICU患者合并的相关基础疾病,依据药敏结果进行抗菌药物治疗,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的次数,减少相关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对于改善ICU患者预后及降低医院感染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预防对策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1年5月行剖宫产生产并发切口感染的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对造成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手术失血量、阴道检查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阴道试产时间;生殖道感染、合并基础疾病、体重指数异常、胎膜早破和术前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影响切口感染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有手术时间长、体重指数异常、阴道检查次数多、阴道试产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结论 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术前应避免该类因素,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80例,发生肺部感染30例,调查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SPSSl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患者年龄≥60岁占83.3%、有吸烟史占33.3%、滥用抗菌药物占70.0%、侵入性操作占73.3%、并发高血压占70.0%、糖尿病占63.3%,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占66.7%;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基础疾病、滥用抗菌药物以及住院时间的延长均导致住院老年COPD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老年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同年龄≥60岁、基础疾病、滥用抗菌药物以及住院时间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评价干预后效果。方法监测2013年1—12月某院产科行剖宫产的所有产妇,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评估阶段(2013年1—6月);干预阶段(2013年7—12月)。采用目标性监测和临床干预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干预前发现的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SSI情况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共监测行剖宫产患者1 593例,发生SSI 31例,发病率1.95%。其中评估阶段SSI发病率3.40%;干预阶段SSI发病率0.95%;干预前后SSI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P0.01)。评估阶段单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时间≥1 h、身体质量指数≥26 kg/m~2、术中出血量≥300 mL、有基础疾病、有胎膜早破、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剖宫产患者SSI的危险因素(均P0.05)。评估阶段648例患者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以48 h为主(395例,占60.96%);干预阶段945例患者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以24 h为主(776例,占82.12%);干预前后两阶段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同时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26,P0.01)。31例SSI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3.83±3.26)d,非SSI患者为(7.06±1.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P0.01);SSI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9 044.77±2 649.19)元,非SSI患者为(6 254.73±638.5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4,P0.01)。结论针对剖宫产手术后SSI的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剖宫产SSI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6月医院住院行剖宫产78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符合剖宫产指征且发生切口感染的38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的38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结果符合剖宫产指征且发生切口感染的38例产妇,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率为28.95%,明显高于对照组(10.53%),其中术前发生胎膜早破及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发生率为21.05%,对照组为5.26%,经阴道检查的次数(3.4±0.3)次,对照组为(1.5±0.4)次,而术中所用时间(1.9±0.3)h,对照组为(1.7±0.2)h,住院时间(9.7±2.6)d,对照组为(7.3±3.2)d,两组上述因素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比较多,临床应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才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剖宫产术后发生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以及相关耐药性。方法以海口市某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研究期间所有剖宫产产妇进行回顾性资料收集及产后监测至出院,监测内容为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术后感染、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展开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并发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012例剖宫产产妇纳入研究,其中年龄≤35岁2015例,占66.90%;有剖宫产史者占16.70%。术后并发感染146例,发生率为4.85%。分离培养出致病菌178株,以大肠埃希菌(52株,29.21%)、肺炎克雷伯菌(24株,13.48%)、金黄色葡萄球菌(39株,21.91%)为主,均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1.871)、妊娠期糖尿病(OR=2.532)、营养不良(OR=4.952)、手术指征项数>2项(OR=2.305)、留置导尿管时间>24 h(OR=2.161)、未应用抗菌药物(OR=1.767)是剖宫产产妇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可结合医院致病菌及耐药情况,合理给予预防用药,有效控制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妇产后切口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为合理预防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剖宫产妇2500例中发生切口感染33例与没有发生切口感染10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主要危险因素,提出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真菌感染的主要菌株为白假丝酵母菌,真菌感染与剖宫产妇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生素和使用胃粘膜保护剂应用情况、低蛋白血症这些因素密切相关(P<0.01或<0.05)。结论剖宫产妇产后切口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生素和使用胃粘膜保护剂应用情况、低蛋白血症等。其干预措施主要是加强产前教育、产后教育与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4.
近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和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该院近5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②在剖宫产指征中,难产因素始终处于第1位,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处在第2、3位,社会因素呈逐年上升趋势;③围生儿病死率趋于稳定。结论: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并未随之呈一直下降趋势,必须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选择同期无切口感染的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病例,比较两组患者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变量上的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10个变量是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因素(P<0.05),与切口长度、剖宫产原因无关;logistic分析确立影响切口感染的独立因素:体质量指数异常、术前未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长、阴道试产时间长、阴道检查次数多;其OR值分别为3.34、3.02、2.75、2.56、2.24.结论 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实施相应措施减少或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1999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发生切口感染产妇63例的术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期未发生感染产妇86例的术前相关因素作为对照,确定高危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相关因素中,肥胖、胎膜早破、阴道检查、导尿≥2次或肛查≥3次为术前高危因素,感染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根据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制定护理对策,实施护理干预,减少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高龄产妇2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术后感染分为感染组(n=42)和非感染组(n=2058),对比两组的年龄、体质指数、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营养不良状况、剖宫产史、阴道检查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留置导尿管时间等临床资料的差异,进而构建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2例发生剖宫产术后感染的高龄产妇中,感染部位以生殖道为主,G~-菌感染所占的比例高于G~+菌(68.63%vs.31.3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率最高,达19.61%。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1.042,95%CI=1.007~8.978)、营养不良(OR=1.570,95%CI=1.143~2.157)及术中出血量≥500 mL(OR=1.413,95%CI=1.043-1.915)是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术中出血量≥500mL是高龄产妇发生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高危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风险,促进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陶萍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294-1295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剖宫产术后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的1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组)85例和B组(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组)85例,将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子宫复旧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d、3d的血清CRP、TNF-α、PCT及IL-6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B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A组,子宫复旧不佳率低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而术后1d、3d的血清CRP、TNF-α、PCT及IL-6水平均低于A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剖宫产中有较高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术后感染发生率和恢复情况的影响方面,也表现在感染相关因子的控制方面。  相似文献   

19.
林瑞贞  谭景 《现代保健》2010,(5):103-104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所存医院所有剖官产产妇为观察对象,将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体重指数、术前白细胞总数、阴道检查或人工破膜等阴道操作史、高频电刀应用、手术时间等方面上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4年间进行剖宫产1820例,发生切口感染80例,发生率4.40%。与切口感染有关的因素为:体重指数高、白细胞总数高、存在阴道操作史、应用高频电刀、手术时间长。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切口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 after cesarean section have not been well documented, despite the large number of cesarean sections performed and the relatively common occurrence of SSI. OBJECTIVE: To determin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SSI after low transverse cesarean section. DESIGN: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SETTING: Barnes-Jewish Hospital, a 1,250-bed tertiary care hospital. PATIENTS: A total of 1,605 women who underwent low transverse cesarean sectio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ly 1999 to June 2001. METHODS: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Ninth Revision, Clinical Modification diagnosis codes for SSI or wound complication and/or data on antibiotic use during the surgical hospitalization or at readmission to the hospital or emergency department, we identified potential cases of SSI in a cohort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 low transverse cesarean section. Cases of SSI were verified by chart review using the definitions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 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System. Control patients without SSI or endomyometriti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population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SSI were determin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SSIs were identified in 81 (5.0%) of 1,605 women who underwent low transverse cesarean sectio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SSI included development of subcutaneous hematoma after the procedure (adjusted odds ratio [aOR], 11.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4.1-33.2]), operation performed by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service (aOR, 2.7 [95% CI, 1.4-5.2]), and a higher body mass index at admission (aOR, 1.1 [95% CI, 1.0-1.1]). Cephalosporin therapy before or after the oper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lower risk of SSI (aOR, 0.2 [95% CI, 0.1-0.5]). Use of staples for skin closure was associated with a marginally increased risk of SSI. CONCLUSIONS: Thes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approach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surveillance of SSI after surg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