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变化,分析其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4 827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发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网软件WHONET 5.6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 82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 763例,感染率为65.85%;从12 798份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1 519株,检出率为90.01%;其中革兰阴性菌7 128株占61.88%,革兰阳性菌3 716株占32.26%,真菌675株占5.86%;呼吸内科、ICU、神经内科、急症内科病原菌检出率较高;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100.00%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00%敏感;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西丁100.00%耐药,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结论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严重,应加强对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防止病原菌耐药性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医院泌尿系感染患者近两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泌尿系感染患者各类送检标本的病原菌种类、分布以及主要4种细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5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80株,占67.8%,革兰阳性菌253株,占29.6%,真菌22株,占2.6%;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居多,占52.2%,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居多,占19.9%,真菌22株全部为酵母样真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泌尿系医院感染病原菌种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医师应及时监测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趋势,应选取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ICU收治的529例患者,对患者的痰液、尿液、胸腹腔积液等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7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2株占22.11%,革兰阴性菌232株占62.53%,真菌57株占15.36%;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敏感,耐药率<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美罗培南敏感,对阿米卡星100.00%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100.00%敏感;鲍氏不动杆菌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高达100.00%,对环丙沙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90.00%,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已>80.00%。结论 ICU病原菌感染主要分布在呼吸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率逐年上升,并呈现泛耐药性,临床诊疗中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便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医院2001年2月-2011年9月390例烧伤患者创面培养出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调查。结果共检出病原菌546株,革兰阴性杆菌352株占64.47%,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75株占32.0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分别占12.45%、10.62%,真菌19株占3.48%,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1.83%;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一代耐药性均最高。结论烧伤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严重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部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2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所有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 020株,阳性率为29.8%;检出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检出906株占88.8%,排前4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89株占28.3%、肺炎克雷伯菌239株占23.4%、鲍曼不动杆菌99株占9.7%和大肠埃希菌71株占7.0%;检出革兰阳性菌114株占11.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00株占9.8%为主,占分离出病原菌的第3位。肠杆菌科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100%敏感,未检出耐药株;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占29.0%和24.2%,对多粘菌素E敏感,耐药率仅占0.0%~1.7%;革兰阴性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占41.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敏度性为100%,未检出耐药株。结论该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应关注病原菌变化及耐药性检测与控制,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2007-2009年临床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2007-2009年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了解病原菌流行状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对分离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2694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775株占65.9%、革兰阳性菌579株占21.5%、真菌340株占12.6%;细菌分布动态分析表明,近年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比例呈下降趋势,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等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87.2%~10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23.3%;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为54.7%~100.0%;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为0~16.7%。结论医院临床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常用抗菌药物的细菌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张秀红  钱俊  耿先龙 《现代预防医学》2014,(24):4500-4502,4505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WHONET 5.4软件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ICU送检标本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 5 885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 891株,检出率为32.1%。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395株,占73.8%;真菌259株,占13.7%;革兰阳性菌237株,占12.5%。非发酵菌在ICU感染病原菌中占据主导地位,病原菌耐药率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均相对敏感,耐药率40.0%,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由32.6%上升至46.2%。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更高,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耐药率50.0%。ICU感染的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两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但已发现极少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屎肠球菌菌株。结论 ICU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非发酵菌占优势,大部分病原菌呈现高耐药和多药耐药的特点;其次为真菌和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感染中,已出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屎肠球菌需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普通与多重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0月的住院患者中,普通与多重医院感染所分离到不同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分布和耐药性的回顾性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在普通医院感染所分离的103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80株,占46.29%,革兰阳性菌351株,占33.85%,真菌206株,占19.86%;在多重医院感染所分离的284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39株,占48.94%,革兰阳性菌97株,占34.16%,真菌48株,占16.90%,两组病原菌分布革兰阳性菌均以葡萄球菌属为主,但革兰阴性菌两组明显不同;病原菌耐药显示,革兰阳性菌中普通医院感染较多重医院感染耐药率大多偏低,但已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肠球菌菌株;革兰阴性菌中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外,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等对普通医院感染中的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均有较低的耐药率,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组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分类中两组革兰阴性菌种类排序明显不同,两组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有所不同,对指导应用抗菌药物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诊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ACI合并医院感染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感染相关样本,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急诊ACI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以肺部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8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占70.45%,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9株占21.5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7株占7.95%;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较敏感,检出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和1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主要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较敏感,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急诊ACI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性较高,存在一定的多药耐药现象,临床应给予严密的监测并选用敏感性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重症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医院EICU 67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EICU重症肺炎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3株占64.34%,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7株占20.9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9株占14.73%;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加环素和美罗培南均100.00%敏感,但对氨曲南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较高,分别为32.35%和35.29%;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与替加环素100.00%敏感,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等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5.45%、36.36%;鲍氏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100.00%敏感,对氨曲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4.44%、44.4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美罗培南、万古霉素较敏感,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90.91%;肺炎链球菌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较敏感,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性较高,分别为55.56%、44.44%。结论医院EICU重症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应提高标本送检率,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同时注重监测耐药菌情况。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PAE)医院感染的标本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控制PAE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ICU PAE感染的临床情况,对277株PAE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ICU PAE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总数的56.0%。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庆大霉素耐药率均64.0%,对其他抗菌药物也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均74.0%。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学检查的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感染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ICU2008年1月-2010年7月医院感染的233株大肠埃希菌(ECO)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为88.8%;ECO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8.2%~100.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最高,为99.5%.结论 ICU中ECO的感染及耐药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加强ICU耐药菌监控,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13年1月-2017年12月ICU患者的病历资料,逐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ICU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多见,2014年和2015年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2016年和2017年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真菌感染率超过革兰阳性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最多见,占64.11%;药敏结果显示: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均在20%以下;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敏感。结论温岭东方医院综合ICU目前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所检出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耐药和多重耐药。医院应加强和分析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变迁的动态监测,便于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病原菌耐药性,为临床防治医院感染提供依据,并探讨有效的感染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传播.方法 对医院综合性ICU 2010年1-12月所有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中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3.6%,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17.1%;革兰阳性球菌占34.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6.5%,其中94.3%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真菌占12.3%;药敏试验显示,各菌株耐药水平均较高.结论 ICU医院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已成为重要致病菌,且耐药率明显升高;应加强ICU感染管理和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定有效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重症医学科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必要的病原学依据。方法对医院ICU 2008年1月-2011年2月医院感染的38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SA检出357株,检出率为92.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达98.6%,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率最高,为100.0%。结论重症医学科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及耐药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加强ICU耐药菌监控,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鲍氏不动杆菌(ABA)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2010- 2011年ICU156株ABA,对分离出的菌株用VITEK-2 Compo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进行;并根据CLSI 2011年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耐药率.结果 本次监测的结果表明,ABA主要来源呼吸道,在156株ABA中,痰的分离率最高占84.6%,其次是支气管分泌物占5.8%、静脉插管占4.5%、血液占3.2%、引流液占1.9%;该菌在ICU分布最多且易暴发流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ABA对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最低为27.6%,其次为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其耐药率分别为56.4%、57.7%,最高的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其耐药率均达到92.3%.结论 ICU的AB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严重,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必须加强对ABA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出现严重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病原菌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医院外科ICU 2008年4月-2009年3月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来源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77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6例,感染率为15.06%;共检测出病原菌22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3.27%,其中鲍氏不动杆菌对绝大多数药物的耐药率>70.0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所有病原菌的20.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1.3%,但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00%.结论 为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减少多药耐药菌的感染,必须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消毒隔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耐药及产ESBLs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型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WHONTE5.4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结果 2008至2011年共分离肺炎克雷伯菌325株,其中ICU145株占44.6%,非ICU 180株占55.4%;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株157株,占48.3%;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6.6%、29.7%、29.7的%,而非ICU分别为10.0%、12.8%、11.7%;所有分离株均对亚胺培南保持100.0%的敏感率,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在ICU为87.8%,显著高于非ICU的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庆大霉素、头孢他啶、阿米卡星、氨曲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等,ICU分离株对以上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IC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显著高于非ICU的菌株,尤其是产ESBLs率,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该菌所致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ICU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送检标本分离的196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院ICU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占55.1%;该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对所有检测的抗菌药物都表现了极高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也很高,分别达60.7%和63.8%,表现出十分严重的耐药性.结论 ICU中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遂宁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患者及其环境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B)耐药性与同源性,为预防AB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测 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我院ICU患者医院感染检出的所有AB共计44株(患者组)及同期其环境及工作人员手分离出的所有AB共计35株(环境组)的药敏结果,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RIC-PCR)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XC小五号.EPS;P〗检验比较两组AB耐药情况,聚类分析判定其同源性。结果 患者组AB检出率为9.98 %(44/441),环境组检出率为11.95%(35/293)。患者组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其中最低的为复方新诺明(63.64%),环境组耐药率最低的为妥布霉素(37.14%)。比较两组菌株耐药率,头孢曲松(〖XC小五号.EPS;P〗=8.663;P=0.013)、妥布霉素(〖XC小五号.EPS;P〗=11.486;P=0.001)、庆大霉素(〖XC小五号.EPS;P〗=6.767;P=0.034)、左氧氟沙星(〖XC小五号.EPS;P〗=14.47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AB可分为8个不同的型别,分别用A~H表示,其中A、D、G型为主要流行菌株。结论 我院ICU内患者及环境中检出的AB耐药率较高,且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