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掌握新生儿病室多重耐药菌定植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率。方法 收集2011年1月-12月新生儿病室住院病例708例,设为对照组,收集2012年1-12月住院病例1 299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在新生儿入院时常规采集咽拭子和痰标本,筛查多重耐药定植菌,对定植患儿及时采取接触隔离,同时加强医院感染的环节管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新生儿医院感染率2011年与2012年比较,虽然2012年住院新生儿大幅增加,但医院感染率,感染例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菌定植分布,观察组1 299例,送检1 278例,送检率98%。检出多重耐药定植菌119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占51.2%,大肠埃希菌占41.1%,标本采集主要来源于咽拭子和痰标本。观察组和对照组定植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5%和17.6%,两组比较χ2值为4.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病室常规进行多重耐药定植菌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定植患儿,早期接触隔离,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心脏外科ICU患儿多药耐药菌(MDROs)的定植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控制MDROs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年6-12月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入住ICU的238例患儿为观察组,采集患儿鼻前庭和直肠拭子进行MDROs的主动筛查,并对定植阳性者采取严格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前瞻性监测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与2013年6-12月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56例为对照组进行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动筛查患儿238例,共有93例发生MDROs定植,总定植率为39.1%,其中检出MRSA 21株,定植率为8.8%;产ESBLs菌72株,定植率为30.3%;观察组发生医院感染15例,其中MDROs感染5例,医院感染率和MDROs感染率分别为6.3%和33.3%;对照组256例,发生医院感染30例,其中MDROs感染21例,医院感染率和MDROs感染率分别为11.7%和7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MDROs的主动筛查,并采取严格的隔离、手卫生、彻底清洁消毒、降低患儿体表细菌负荷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MDROs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医院2015年1月~12月NICU 1144例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感染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药敏实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1144例重症患儿中共165例发生感染,感染率14.42%;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66.06%,其次为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分别占22.42%和6.06%;共分离病原菌1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28.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23株占68.33%,以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真菌6株,占3.3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敏感,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较敏感。结论:NICU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与病房环境因素的关系,为有效切断致病菌的传播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唐山市某三甲医院NICU住院患者为监测对象,监测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同时监测发生感染患者室内空气及床单位(枕头、被服)等环境.结果 224例住院患者中有6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9.0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90.24%;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7.01%,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占16.6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6.32%;感染患者病房环境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引发NICU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病房空气或床单位等环境因素是这些致病菌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因此应加强病房环境和病床单位的消毒,以防止医院感染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NICU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ICU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2010年入住NICU共254例患者的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ICU共发生医院感染144例次,例次感染率为56.69%。远高于医院平均例次感染率2.93%。其中住院时间长、高龄患者是感染的高发人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4.86%;共检出病原菌139株,以革兰阴性菌及真菌属为主,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是主要的感染病原菌;侵袭性操作、滥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诱因。结论 N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通过缩短住院天数、加强病房管理、发扬慎独精神、重视呼吸道管理、规范无菌操作规程,严格侵入性操作指征、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合理使用抗菌素等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呼吸道假丝酵母定植对儿童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核转录因子-κB(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20例机械通气患儿,其中发生儿童细菌性VAP患儿65例纳入VAP组(呼吸道假丝酵母定植39例),未发生VAP患儿55例纳入对照组(呼吸道假丝酵母定植19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Akt mRNA、NF-κB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VAP的发生以及呼吸道假丝酵母定植的关系。结果 65例儿童细菌性VAP患儿共分离出病原菌10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7株占90.65%,革兰阳性菌10株占9.35%;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意识障碍、呼吸道假丝酵母定植是儿童细菌性VA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65例细菌性VAP患儿,定植组与未定植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5);细菌性VAP患儿外周血Akt mRNA、NF-κB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Akt mRNA、N...  相似文献   

7.
刘华  林迪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17-3519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病原菌感染/定植状况调查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和病历查询系统,实时查阅某院NICU 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0日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和病历资料、查房记录。对新生儿监护病房患儿送检各种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临床资料、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占73.43%,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26.2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株,占0.29%。患儿入住NICU时至入NICU 48 h内、48 h后均筛查出多重耐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主要以定植菌为主(多数患儿没有感染症状)。结论 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MRSA是NICU定植和感染的主要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这些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状况,第一时间发现多重耐药菌,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切断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干预方案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MV)的新生儿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密闭式湿化方法联合细致化口腔护理的综合干预方案,统计VAP患儿的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VAP、MV时间、N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病死率及患儿家属对口腔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106例患儿共发生VAP23例,发生率为21.7%,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最多见(94.4%);观察组患儿VAP发生率、MV时间、N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及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MV的NICU新生儿而言,采用综合干预方案能降低VAP的发生风险,缩短MV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NICU 2008年1-12月分离的病原菌感染部位及种类。结果72例医院感染患者送检的267份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69株,感染部位以呼吸道(79.88%)为主,其他依次为泌尿道(8.29%)、脑脊液(4.73%)、深静脉置管(2.96%)、血流(2.96%)、皮肤切口(1.18%)。革兰阴性(G-)杆菌占55.62%,革兰阳性(G+)球菌占36.10%,真菌占8.28%。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总菌株数的18.34%; 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总菌株数的11.84%;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总菌株数的4.73%。结论NICU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以G-杆菌为主;应制订相应的对策,加强N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0.
王少华  杨军  万永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383-2385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患儿细菌定植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诊断、菌谱及耐药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8月NICU住院146例机械通气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机械通气3天以上的,100%发生细菌定植,42·46%的患儿发生VAP。G-杆菌占主导地位,分别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居前3位。结论:G-杆菌是机械通气患儿定植和VAP的优势菌群,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规律,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2009年《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目标性监测的方法,研究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及部位分布,制定目标监测方案,建立感染监测日志对2011年3月-2012年2月人住NICU的患儿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2011年3月1日-2012年2月29日,NICU共收治危重新生儿444人次,发生医院感染27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目感染率、日感染调整率分别为6.08%、10.29‰、4.2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日感染率、日感染调整率为26.32%,68.49%。、20.82‰;平均病情严重程度为3.29%。感染病例培养出8株病原菌中,G-杆菌占62.5%,G+球菌占25.0%,真菌占12.5%。结论:胎龄小、体重低、侵人性操作等是NICU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强调洗手、加强全面消毒等措施,可降低耐药菌及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定植情况及由定植发展为临床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NICU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自2017年1月开始开展住院新生儿入院后48 h内及住院期间每周进行一次CRKP肛拭子/咽拭子主动筛查,同时进行CRKP感染监测。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有1 230例NICU新生儿进行了主动筛查,110例新生儿CRKP阳性,CRKP定植率8.9%,其中肠道定植率8.1%(97/1 197),高于上呼吸道(5.2%,49/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胎龄、低出生体重和住院时间延长是CRKP定植的危险因素(均P<0.001)。Diversilab同源性监测发现,CRKP定植发展为临床感染的概率为19.1%(21/110)。机械通气(OR=10.177,95%CI为2.667~38.830,P=0.013),新生儿营养风险评估高(OR=0.251;95%CI为0.072~0.881,P=0.031)以及新生儿危重评分-Ⅱ(SNAP-Ⅱ)高(OR=8.256,95%CI为6.072~20.881,P=0.025)是CRKP定植新生儿发展为CRKP临床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RKP定植增加NICU新生儿住院期间CRKP感染的概率,重点关注接受机械通气、营养不良和SNAP-Ⅱ评分高的新生儿,减少CRKP临床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新生儿体内细菌定植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3月入住该院NICU的277例新生儿咽拭子、诱导痰、脐分泌物、血标本进行定植菌筛查或感染菌培养,其中无感染者仅作咽拭子培养。结果277例新生儿中,29例送检标本检测到细菌,细菌检出率为10.47%;菌种包括19株表皮葡萄球菌,5株大肠埃希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阴沟肠杆菌。日龄≤2 d的新生儿细菌分离率为2.20%,3~7 d者为21.54%,8~28 d者为36.67%;日龄≤2 d与3~7 d及8~28 d新生儿的细菌分离率差异均有显著性(χ2分别为26.52、46.54,均P<0.01),日龄3~7 d与8~28 d新生儿的细菌分离率差异无显著性(χ2=2.42,P>0.05)。结论该院NICU新生儿体内细菌定植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出生48 h内新生儿细菌定植率低,开展定植菌筛查临床意义不大,建议对出生48 h内的新生儿不再常规进行定植菌筛查,可对出生3 d以上的新生儿进行定植菌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甘肃省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及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NICU各类标本所分离细菌的种类及主要菌种耐药性。结果NICU共分离病原菌4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6株(69.08%),革兰阳性菌100株(24.15%),真菌28株(6.76%)。细菌培养标本共386例,主要为血液标本(194例,50.26%)。新生儿感染主要病原菌均存在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耐药率普遍较高,对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的耐药性也应引起临床重视,但对氨基糖苷类及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但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较高。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较高,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应引起重视,血液系统感染防控应作为NICU感染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和普通病房不同体重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对2016年、2017年1—11月某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比较NICU与普通病房不同体重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器械使用率和器械相关感染率等。结果 2016—2017年11月共监测新生儿科病例3 872例,监测住院总日数42 427 d,感染例数56例,感染例次数62例,医院感染率1.45%,例次感染率1.60%。NICU医院感染率为5.28%,例次感染率为6.03%;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均为0.46%,NICU和普通病房感染构成比中居第一位的均为败血症,分别占43.75%、50.00%,其次均为下呼吸道感染,各占27.08%、21.43%。不同体重组医院感染率:NICU、普通病房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7.78、46.65,均P0.0001),新生儿体重越低,医院感染率越高;新生儿呼吸机使用率和医院感染率呈正相关(r=0.973,P=0.027),器械使用率越高,医院感染率也越高。梅雨季节真菌败血症每千日感染率高于非梅雨季节(0.53‰vs 0.37‰)。送检标本70份,检出细菌和真菌共45株,检出病原菌均来源于下呼吸道和血液系统,其中下呼吸道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血液系统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对新生儿医院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新生儿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and describe an outbreak of Serratia marcescen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and to report the interventions leading to cessation of the outbreak. SETTING: A 2,168-bed, tertiary-care,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in Vienna, Austria, with an 8-bed NICU. DESIGN: We conducted a case-control study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for colonization and infection with S. marcescens. A case-patient was defined as any neonate in the NICU with a positive culture for S. marcescens between October 1, 2000, and February 28, 2001.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applied to type isolates. METHODS: During unannounced observations, the NICU was examined and existing policies were reviewed. Staff were reinstructed in hand antisepsis and gloving policies. Admissions were halted on December 27. During previously planned technical maintenance of the ward, the NICU was closed for 10 days and thorough aldehyde-based disinfection of the NICU was performed. RESULTS: Ten neonates met the case definition: 6 with infections (among them 3 with cerebral abscesses) and 4 with asymptomatic colonization. Previous antibiotic treatment of the mothers with cefuroxime was the singl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colonization or infection (P = .028; odds ratio, 1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3 to 489.5). CONCLUSIONS: S. marcescens can cause rapidly spreading outbreaks associated with fatal infections in NICUs. With aggressive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such outbreaks can be stopped at an early stage. Affected neonates themselves may well be the source of cross-infection to other patients on the ward. Antibiotic treatment of mothers should be reevaluated to avoid unnecessary exposure to antibiotics with the potential of over-growth of resistant organism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GNB)进行主动筛查,结合筛查结果对患者进行集中安置,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为CR-GNB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某儿科医院重点部门[新生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血液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研究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者病原菌检测结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32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进行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 32例患儿中包括革兰氏阳性菌14例,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比例最高,其次为溶血性葡萄球菌,此外还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17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其次为大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此外还包括鲍曼不动杆菌等;真菌1例;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较高;革兰氏阴性菌17例,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西丁的敏感性较高。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中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的发病率均较高,因此需要对病原菌进行积极培养,并可以使用联合抗感染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状况的监测,探讨相关因素及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分析NICU 2301例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监测患儿感染的疾病、感染部位以及监护室内空气、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医疗器械的消毒情况。结果:发生医院感染65例,79例次,感染率为2.82%,感染例次率为3.43%。胎龄小、体重低、住院时间长、抗生素的应用、医护人员的手卫生、NICU的环境和侵入性操作等均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管理,针对感染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