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宏斌 《现代保健》2010,(28):173-175
外科手术对人体组织是一种创伤,切除病变、修复组织和缝合切口必然要破坏局部皮肤、组织的完整,从而破坏局部保护屏障。手术和其他因素对机体是一严重的打击,细菌可乘虚而人,造成切口感染。Cruse统计Foothills医院8年的切口感染率,按国际研究会的分类法,将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切口加污染、污染及脏切口。  相似文献   

2.
阑尾炎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阑尾切除术在普外科手术占很大比例。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和技术操作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阑尾切除术后感染率已明显下降,现总结我院1997~2000年、2005~2008年所进行的386例阑尾炎手术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与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患者行切口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通过回顾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并进行骨科手术的10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手术的切口感染以及预防进行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4.
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急诊手术是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在急诊条件下施行手术,可因术前皮肤清洁不充分、存在开放性创口、术者为及时抢救伤患而不规范洗手等多方面原因削弱灭菌效果,从而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加强护理管理,降低感染.方法 对医院骨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的骨科手术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6例患者共发生手术切口J感染18例,切口感染率为1.94%,462例骨科急诊手术患者中,伤口感染15例,感染率为3.25%,464例择期手术患者中,感染3例,感染率为0.65%;切口感染的原因与环境质量、手术时间、伤口污染情况、术前住院天数、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等因素有关.结论 针对各个环节的各种因素,做好骨科手术患者术前预防和术后护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段成顶 《现代保健》2009,(30):194-194
急性阑尾炎(尤其是化脓件和坏疽性)术后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率为10%~30%,坏疽穿孔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14.4%~67%,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并易引发医疗纠纷,为此外科医生在上作中要从预防伤口感染为主,治疗切口感染为辅,争取早期发现和处理轻度感染的切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以及其预防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的150例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Ⅱ、Ⅲ类手术切口各50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其感染因素与预防处理措施。结果通过对这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后发现,经手术及我院相应的预防措施处理后7d,仅有9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的感染,仅占6%。其中Ⅰ类手术切口发生感染仅1例(0.67%);Ⅱ类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有3例(2%);Ⅲ类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有5例(3.3%)。结论手术切口易受微生物的影响引发感染,临床上应针对微生物来源的各种途径采取预防措施,如发生感染,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感染切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科创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为有效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425例外科创伤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应用等因素对切口感染的影响,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5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31例,感染率7.29%;年龄614、1514、1560、>60岁的感染率分别为5.26%、6.59%、14.29%;Ⅰ、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33%、7.33%和13.70%;手术时间<120min与≥120min的感染率分别为4.18%与13.77%,住院时间≤7、860、>60岁的感染率分别为5.26%、6.59%、14.29%;Ⅰ、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33%、7.33%和13.70%;手术时间<120min与≥120min的感染率分别为4.18%与13.77%,住院时间≤7、815、≥16d的感染率分别为3.32%、9.65%、1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00%;感染切口共分离出病原菌4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1.16%。结论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高,患者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9.
消毒控制外科切口感染的研究张瑞雪,林广礼,高勇外科切口感染是耗资最多的医院感染,它不仅增高医疗费支出,也增加了医院工作量,并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死亡。为了准确了解我省地市州级综合性医院外科切口感染与医院消毒质量的基本情况,进而在消毒措施上实行定位投资...  相似文献   

10.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手术室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点科室,门诊外科手术室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其预防控制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影像手术间脊柱手术患者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手术感染率。方法实施科学的CT手术间感染控制及完善CT扫描机清洁消毒措施,进行CT手术间专业人员岗前培训,规范外来器械及植入物检查消毒流程,落实术前术后患者检查治疗措施,严格执行术中无菌操作等控制措施。结果 2012年1月-2013年5月366例CT手术间完成的骨科脊柱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为0.27%。结论建立科学的手术感染预防管理制度,加强各级人员的培训,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规范外来器械管理、完善患者术前术后检查治疗等相关围术期预防感染措施,对降低脊柱内固定手术的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9月在普外科住院的胃,肠,乳房等疾病并实施手术的1 706例次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切口感染65例,感染率为3.81%,其中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68%、3.92%、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9,P< 0.01),手术时间、手术类型、输血与否及患者年龄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和P< 0.05).结论 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输血,提高老年患者防御能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特别是急症手术,胃肠道手术,术前做好肠道准备,有效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方法 选择医院从2005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55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分析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55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学中,发生切口感染66例,感染率为11.9%;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对切口感染率存在差异;年龄>60岁患者感染率显著高于<60岁患者,说明老年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高;Ⅰ类切口感染率为6.2%,明显低于Ⅱ、Ⅲ类切口的16.0%、23.7%;并且手术时间越长,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越高;因而预防肝胆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应从患者自身因素及手术操作两方面进行.结论 外科医师一定要加强无菌观念,加强无菌环境及手卫生依从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完善感染管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流量,以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门诊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 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严格遵守感染预防原则,做好人员、环境、物品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及预防锐器伤.结果 通过预防措施,规范了门诊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的流程,降低了医院感染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论 加强门诊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的感染预防与控制,不仅保护了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增加了医院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对血管介入术后感染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386例进行血管介入术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等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93例;观察组在手术前1h给予适量的抗菌药物预防,对照组不给于抗菌药物,直接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后的相关症状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相关症状发热、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的感染情况对比,观察组发生感染的患者有5例,感染率为2.59%,对照组感染的患者有6例,感染率为3.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对血管介入术后感染率方面的影响无相关性,因此在临床上没有必要预防性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医院手术室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收治的3875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与采取预防控制管理措施后2012年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年共有79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21~50岁、骨科患者、手术时间>5h、术中发生失血、手术切口长度>10 cm、Ⅲ类手术切口、住院时间>10 d、肥胖患者、留置引流管是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共检出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4株占75.51%,革兰阳性菌24株占24.49%;2012年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02%,显著低于2011年感染的发生率2.04%(x2=14.312,P<0.05).结论 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地预防控制管理措施,增强预防意识,加强培训考核;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人工种植牙围手术期的感染因素,更好的预防与控制人工种植牙术后感染.方法 对人工种植牙围手术期的感染因素进行分析,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管理及控制措施.结果 人工种植牙手术各环节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规范和提高,控制措施得到落实,有效预防了人工种植牙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结论 严格人工种植牙围手术期的无菌技术操作,确保落实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预防与控制种植牙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 对357例(436眼)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采取术前3 d 0.5%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滴眼、剪睫毛、1%聚维酮碘消毒液冲洗、贴3L保护膜、合理的手术室布局、严格的术中管理、术后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等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结果 357例(436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或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无一例出现感染症状,手术切缘经过2 d的细菌培养,无一例细菌生长.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实行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可以达到控制术后眼内感染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3例经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制作统一表格,填写相关数据;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率、病原菌类型,并采用x2检验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73例患者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41例,感染率为2.45%;革兰阴性菌28株,占68.29%,革兰阳性菌13株,占31.71%,分布最多的3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6.83%、24.39%、17.07%;手术切口感染与骨折类型、麻醉方式、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年龄、手术时机、是否有糖尿病、术前是否存在其他部位感染和有无人员参观等有关(P<0.05),而与性别无关.结论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相对较高,其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诱因较多,应针对多种影响因素加强预防,尤其是应加强Ⅲ类手术切口、开放性骨折、糖尿病和术前其他部位存在感染患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