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对四氧化二氮(N2O4)染毒鼠血清蛋白酶抑制物变化及血清酶学变化的影响,以寻找简便易行的对N2O4中毒防治的新途径。方法:123只LACA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组、染毒加入参二醇组,每组41只。中毒后15min、1h对照组及染毒组每只小鼠均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人参二醇组每只小鼠给予腹腔注射人参二醇0.2ml,连续7d。观察小鼠的表现和存活情况,7d后取眼球静脉血。测定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及丙氨酸转氨酶(ALT)、胆碱酯酶(ChE)、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结果:N2O4染毒小鼠伤后1h血清α1-A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人参二醇组小鼠在受伤后1h血浆α1-AT虽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下降程度明显小于N2O4组。另外,人参二醇能够显著降低N2O4染毒小鼠血清ALT、Cr、LDH及HBDH水平。结论:人参二醇能缓解急性肺损伤后血清α1-AT的下降。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抗或缓解急性肺损伤的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氨酸对液体火箭推进剂四氧化二氮 (N2 O4)中毒鼠肝、肾、心等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 ,以寻找可以救治四氧化二氮中毒致伤的药物。方法 LACA雄性小鼠 ,18~ 2 2g ,共 3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 3组 :对照组、中毒未治组、精氨酸治疗组。模型制作 :经过预实验后 ,将小鼠放置在染毒柜中 ,使用微量注射器定量抽取液态N2 O4,注入 12 0L染毒柜中 ,维持染毒柜内 [N2 O4]=30× 10 -6g/m3 ,染毒时间 15min ,制备小鼠的吸入性中毒损伤模型。分组 :对照组不予处理 ;模型组同法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0 .1mL/只 ,3次 /d ,共 3d ;治疗组于染毒后给予腹腔注射精氨酸注射液 0 .1mL/只 ,3次 /d ,共 3d。结果 染毒模型组小鼠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较对照组明显变化 ,治疗组小鼠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结论 精氨酸可以保护N2 O4中毒致伤小鼠的脏器功能 ,对于救治N2 O4中毒损伤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处理后对小鼠急性百草枯中毒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00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N组)、百草枯对照组(P组)、环磷酰胺对照组(C组)及环磷酰胺干预组(T组),N组给予生理盐水×2d,P组给予百草枯20 mg/kg染毒1次,第2天给予生理盐水,C组给予环磷酰胺80mg/kg×2d,T组先给予百草枯20mg/kg染毒1次,2h后给予环磷酰胺80mg/kg×2d,给药方式均为腹腔注射。给药后第1、3、5天检测小鼠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及血清中的TNF-α及IL-6的含量。组间及组内比较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百草枯染毒后肺组织MPO的含量短期内显著升高,第3天时开始逐渐下降;T组小鼠MPO第1天即开始显著下降,第3、5天时显著低于中毒组,但仍高于正常;百草枯染毒后小鼠血清IL-6及TNF-α含量很快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T组小鼠血清IL-6及TNF-α含量显著低于P组,第5天时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环磷酰胺干预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2O4)中毒小鼠血清的蛋白组学变化,可以为进一步研究N2O4中毒致伤机制提供指导。方法实验动物为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将中毒组动物置于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的120L染毒柜中,使用微量注射器定量抽取液态N2O4(100μl),注入120L染毒柜中,并维持染毒柜内N2O4浓度为70g/m^3,染毒时间15min,室内温度保持在15℃。取动物全血并分离出血清,将血清样品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上进行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染毒后,动物出现呼吸道、眼睛的刺激症状:流涎、呕吐、紫绀、呼吸困难、躁动、肌肉颤动、肢体抽搐。典型者突然出现四肢痉挛、牙关紧闭、屏息、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与对照组相比,中毒组小鼠的血清中相对分子质量为3668、3870、4728、4900、5815的一组标志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相对分子质量为13619、13816的标志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2O4染毒后的小鼠血清的蛋白组学明显变化,这些差异蛋白可以作为血清标志分子用于进一步N2O4中毒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邹勇  周耀勇 《新医学》2012,43(9):668-670
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小鼠体内炎症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12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Balb/cJ小鼠36只,随机分为3型鼠肝炎病毒(MHV-3)注射组(n=6)、生理盐水对照组(n=6)、肝组织收集组(n=24)。前两组分别予腹腔注射MHV-3100PFU和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小鼠的生存情况;第三组予腹腔注射含100PFU的200μlMHV-3,分别于0、24、48、72h各处死6只小鼠,检测血清ALT似及血清IFN-γ、TNF-α和IL-12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行肝脏病理评估。结果:MHV-3注射组6只Balb/cJ小鼠在注射MHV-33d内全部死亡,而注射无菌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全部存活。注射MHV-3后Balb/cJ小鼠血清ALT的水平持续升高,在72h达到峰值。血清IFN-γ和IL-12的水平在感染48h后达到峰值,随后有所回落。血清TNF-α水平持续升高,在72h达到峰值。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FN-γTNF-α和IL-12水平与血清ALT的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7、0.921和0.734,P均〈0.05)。结论:急性肝衰竭小鼠体内IFN-γ、TNF-α和IL-12均显著增加,3种炎症细胞因子尤其是TNF—α可能在急性肝衰竭小鼠坏死性炎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百合科黄精属中草药玉竹的醇提取物玉竹提取物A对内毒素血症小鼠72h存活率、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方法:①实验于2005-01/03在锦州医学院免疫学实验室完成。选用6—8周龄雄性昆明种小鼠150只。15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2组:Ⅰ组100只,Ⅱ组50只。②将Ⅰ组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和玉竹提取物A(由锦州医学院潘兴瑜教授提供)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5只。玉竹提取物A低、中、高剂量组腹腔注射玉竹提取物A 0.5,1,2g/kg,1次/d,连续7d,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1h模型组和玉竹提取物A组应用内毒紊腹腔注射(10mg/kg)建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记录小鼠72h存活率。③Ⅱ组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玉竹提取物A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玉竹提取物A低、中、高剂量组干预措施同Ⅰ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内毒素给药后6h采血并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口水平,化学比色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水平。④组间显著性检验应用单向方差分析,组间比较方差齐时选用LSD法,方差不齐时用Dumlet T3法。 结果:昆明种小鼠15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玉竹提取物A各剂量组72h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玉竹提取物A各剂量组间72h生存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模型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氨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玉竹提取物A低、中、高剂量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呈量效依赖性(P〈0.01),玉竹提取物A中、高剂量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玉竹提取物A低剂量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玉竹提取物A能够显著提高内毒索血症小鼠72h存活率;玉竹提取物A可明显降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水平,且呈量效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作四氧化二氮(N2O4)吸入中毒致小鼠肺水肿动物模型,应用复合氨基酸加维生素B6予以救治,研究药物干预效果。方法实验动物为ICR小鼠,体重23~25 g,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毒组和治疗组三组(n=8)。将动物置于120 L染毒柜制作N2O4吸入中毒致肺损伤动物模型,于48 h采用眼球摘除法取血,分离血清-70℃保存,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测定心钠素(ANP)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中毒组与对照组之间ANP、SP-D、TGF-β1和TNF-α水平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与中毒组之间ANP、SP-D和TNF-α水平差异明显(P0.05),TGF-β1水平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N2O4吸入中毒可导致肺水肿,监测血清ANP、SP-D、TGF-β1和TNF-α的变化对研究N2O4吸入中毒机制具有临床意义。采用复合氨基酸联用维生素B6能明显改善N2O4吸入中毒动物血清ANP、SP-D和TNF-α代谢水平,促进病情转归,对于救治此类中毒患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去铁胺对大鼠肺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表达及对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下肺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分成两部分,(1)2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腹腔注射去铁胺(DFX)200mg/kg后,分别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在各个时相点(0、2、4、8、24h)检测肺组织HIF-1α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2)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常氧对照组(N),急性低氧对照组(H0),急性低氧组(H1),DFX处理组(DFX0),DFX处理+急性低氧组(DFX1)。各组动物经相应处理后,测定N、H0、DFX0组肺组织HIF-1α mRNA,观察N、H1、DFX1组肺显微及超微结构变化并检测肺组织一氧化氮浓度及Na+-K+-ATP酶活性。结果:(1)大鼠腹腔注射DFX后肺组织未表达HIF-1α蛋白质,对照组(0h)大鼠肺组织少量表达HIF-1α mRNA,2h后开始升高,4h达峰值(P<0.01),以后逐渐下降,24h后基本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2)大鼠腹腔注射DFX200mg/kg,1次/d,5d后,DFX0组HIF-1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0和N组(P<0.01)。(3)经模拟海拔6000m急性低氧24h后,H1组肺组织NO浓度和Na+-K+-ATP酶活性低于N组(P<0.01),而DFX1较H1组明显升高(P<0.01)。(4)经模拟海拔6000m急性低氧24h后,H1组肺出现明显的间质性水肿,而DFX1组则水肿明显减轻。结论:DFX可以促进大鼠肺组织表达HIF-1α mRNA;间断腹腔注射DFX可以减轻大鼠低氧性肺间质水肿并提升肺组织NO浓度和Na+-K+-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小鼠肝脏的病理作用。方法 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重组HMGB1组和重组HMGB1加抗HMGB1抗体组,每组5只,腹腔注射重组HMGB1和抗HMGB1抗体的剂量分别为100μg/只和500μg/只,注射后24 h,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以及肝组织形态病理学的变化。另外,采用腹腔注射高剂量的重组HMGB1(500μg),观察小鼠存活情况。结果注射重组HMGB1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显示凝固性局部坏死、血管充血并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同时使用抗HMGB1抗体处理后,血清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组织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5只小鼠注射高剂量重组HMGB1后24、48 h各死亡1只。结论 HMGB1对小鼠肝脏组织细胞具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参二醇对鱼藤酮、MPP+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活性下降的影响。方法以小鼠BV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鱼藤酮(0.03、0.1、0.3、1、3μmol/L)或MPP+(10、30、100、300、1000μmol/L)处理24h和诱导细胞活性下降。设阴性对照组、人参二醇对照组(100mg/L),鱼藤酮(0.1μmol/L)或MPP+(100μmol/L)损伤组,人参二醇治疗组(10、25、50、75、100mg/L)。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各浓度人参二醇对BV2细胞的活性无明显影响。鱼藤酮或MPP+处理24h可诱导BV2细胞活性下降,各浓度人参二醇不能逆转鱼藤酮或MPP+造成的细胞活性下降。结论人参二醇对鱼藤酮或MPP+诱导的BV2细胞活性下降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PQ单纯染毒组、赖氨酸阿司匹林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20只。单纯染毒组予20%PQ50mg/kg一次性灌胃,3h后予1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组予20%PQ50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3h后予200mg/kg赖氨酸阿司匹林一次性腹腔注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2ml一次性灌胃,3h后予1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在第1、3、7和14d分批处死大鼠,腹主动脉采血,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分离肝、肾予苏木素一伊红染色并观察病理结果变化。结果PO染毒后第3、7和14d染毒组血清中ALT、AST、Cr和BUN的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第1、3和7d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d染毒组血清中ALT、AST、Cr和BUN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病理改变有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变性坏死及结构紊乱等;治疗组改变明显减轻,且无结构紊乱;对照组结构清晰,未见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及坏死等病理表现。结论阿司匹林对百草枯中毒大鼠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百合科黄精属中草药玉竹的醇提取物玉竹提取物A对内毒素血症小鼠72h存活率、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5-01/03在锦州医学院免疫学实验室完成。选用6~8周龄雄性昆明种小鼠150只。15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2组:Ⅰ组100只,Ⅱ组50只。②将Ⅰ组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和玉竹提取物A(由锦州医学院潘兴瑜教授提供)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5只。玉竹提取物A低、中、高剂量组腹腔注射玉竹提取物A0.5,1,2g/kg,1次/d,连续7d,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1h模型组和玉竹提取物A组应用内毒素腹腔注射(10mg/kg)建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记录小鼠72h存活率。③Ⅱ组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玉竹提取物A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玉竹提取物A低、中、高剂量组干预措施同Ⅰ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内毒素给药后6h采血并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化学比色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水平。④组间显著性检验应用单向方差分析,组间比较方差齐时选用LSD法,方差不齐时用DunnetT3法。结果:昆明种小鼠15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玉竹提取物A各剂量组72h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玉竹提取物A各剂量组间72h生存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模型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玉竹提取物A低、中、高剂量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呈量效依赖性(P<0.01),玉竹提取物A中、高剂量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玉竹提取物A低剂量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玉竹提取物A能够显著提高内毒素血症小鼠72h存活率;玉竹提取物A可明显降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水平,且呈量效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ATS)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IL-18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1)ALI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2)预防组:腹腔注射DATS 7 d后注射LPS;(3)治疗组:腹腔注射LPS后30 min注射DATS;(4)DATS组,腹腔注射DATS 7 d;(5)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氯化钠溶液。光镜观察12 h点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血清中IL-18在2 h和6 h含量。结果:DATS预防组肺泡间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较ALI组明显减轻。其血清中IL-18含量均明显低于ALI组(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DATS可减轻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及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8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α7-n AchR激动剂GTS-21对放射性肠炎小鼠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成年雌性BALB/c小鼠,对其腹部进行10 Gy照射建立放射性肠炎模型,并随机分为GTS-21组和对照组,各50只。其中GTS-21组分别在照射前1 d和照射后1 d腹腔注射GTS-21,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分别于照射后1 d、2 d、3 d、4 d、5 d抽取小鼠尾静脉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对比不同时刻两组小鼠体质量、粪便成型量、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另在照射5 d后处死并采用HE染色观察肠道隐窝深度。结果对照组小鼠体质量、粪便成型量每2个时刻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2 d、3 d、4 d和5 d时GTS-21组小鼠体质量、粪便成型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显著升高,除1 d后每2个时刻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2 d、3 d、4 d和5 d时GTS-21组小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TS-21组小鼠肠道隐窝深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α7-n AchR激动剂GTS-21对放射性肠炎小鼠有理想的治疗作用,并且能够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多肠道隐窝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SRC)-3蛋白缺失对脂多糖(LPS)诱导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野生型(SRC-3~(+/+))小鼠、SRC-3基因敲除(SRC-3~(-/-))小鼠各20只,雌性,体质量约20 g,分为SRC-3~(+/+)组和SRC-3~(-/-)组,每组设正常(N)、1h、4h、12h四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各5只小鼠.采用腹腔注射5 mg/kg体质量LPS构建炎症反应动物模型,观察各时相点重要脏器的病理变化并测定血清TNF-α、IL-1β、IL-6和IL-10浓度.结果 LPS腹腔注射后,SRC-3~(-/-)组小鼠全身情况好于SRC-3~(+/+)组小鼠,但两组的肝、脾、肾、心肌和胸腺病理均未见明显差别.LPS腹腔注射后两组血清TNF-α、IL-1β、IL-6和IL-10的水平均显著升高,但SRC-3~(-/-)组小鼠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低于SRC-3~(+/+)组小鼠,IL-10水平却显著高于SRC-3~(+/+)组.结论 SRC-3蛋白与致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和释放有关,SRC-3蛋白缺失可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抑制LPS诱导的TNF-α、IL-1β和IL-6分泌和释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高压氧治疗对四氧化二氮(N2O4)染毒大鼠血气及存活率的影响,以探讨简便易行的N2O4中毒防治新途径。方法 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N2O4染毒组(N2O4组)、高压氧治疗组(HBO组),每组12只。复制N2O4致大鼠中毒模型,10min后将HBO组(12只)放入俄罗斯伊尔德什二型单人可移动式高压氧舱内治疗,压力为0.2MPa,时间为1h,大鼠出舱后1h测定血气变化,观察各组大鼠的血气变化和存活率。结果 N2O4中毒后动脉血pH为7.15,PaCO2为83.20mmHg,PaO2为50mHg,SaO2为72.00%,较正常对照组变化显著。HBO治疗后使以上指标分别变为7.25、52.40、67.00和89.00,接近正常对照组。HBO组的存活率为50.00%,高于对照组(25.00%)。结论 急性N2O4中毒使血气成分发生明显改变,与N2O4中毒造成肺组织损伤有关。HBO治疗对血气变化有很大的调节作用,HBO组能提高N2O4吸入中毒大鼠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肝源性干细胞抗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C57BL/6小鼠分成2组,ConA模型组和干细胞干预组,干预组腹腔注射人肝源性干细胞,模型组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干预12h后尾静脉注射ConA,注射ConA后分5个不同时间点(0h、3h、6h、12h、24h)分别处死小鼠,检测血清ALT、AST、TNF-α和IL-10的水平,检测肝组织TNF-α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程度。结果干预组小鼠(12h、24h)较模型组相比血清ALT、AST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坏死程度明显减轻;干预组小鼠(3h、6h、12h)血清TNF-α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IL-10(6h)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TNF-α和IL-10的mRNA水平变化与血清基本一致;TUNEL染色显示干预组小鼠(12h、24h)肝组织凋亡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人肝源性干细胞抑制促炎因子释放、促进抑炎因子表达及抗凋亡作用可能是其保护Con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美国洛杉矶 U CL A医学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昔帕泛 (L exipafant)能显著减轻急性胰腺炎小鼠的全身炎症反应。研究者将 48只小鼠分为 4组。组 1: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5 0μl,每小时注射 1次 ,连续 6小时 ;组 2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5 0μl 昔帕泛 (2 5 mg/kg,每 3小时 1次 ) ;组 3:腹腔注射蛙皮素 5 0μl,每小时注射 1次 ,连续 6小时 ;组 4:复制轻度水肿性胰腺炎模型后腹腔注射昔帕泛治疗。全部动物于末次注射后 3小时处死后 ,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血清淀粉酶和肺髓过氧化物酶活性 ,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口服高氧液对双用途毒剂光气所致急性中毒性肺损伤小鼠的干预效应。 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4在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毒理学教研室完成。选择健康昆明种系清洁级小鼠60只,随机分为高浓度染毒组(n=30)、低浓度染毒组(n=20)和正常对照组(n=10)。制备动物染毒模型,固定染毒时间为3min。高浓度染毒组放人光气剂量为28.56mg/L染毒柜中;又分为平衡盐对照组(染毒后分别于1,3,5h经胃灌人平衡盐0.05mL/g)、高氧液治疗组(染毒后分别于1,3,5h经胃灌人高氧液0.05mL/g)和光气中毒组(染毒后不予干预),每组10只;低浓度染毒组放人光气剂量为14.88mg/L染毒柜中,分为平衡盐对照组和高氧液治疗组,两组均分别于染毒后1,3,5h经胃灌人平衡盐或高氧液0.05mL/g,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放人相同染毒柜内吸人新鲜空气3min。高浓度染毒组记录动物染毒后生存时间.低浓度染毒组均在染毒后8h处死,处死前心脏取血,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开胸取肺,测定肺组织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及肺系数的变化,留取部分肺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高浓度染毒后,高氧液治疗组生存时间较光气中毒组、平衡盐对照组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8.0&;#177;2.0),(6.45&;#177;1.99),(6.55&;#177;1.89)h]。②低浓度染毒组中平衡盐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进行性下降,肺系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升高,肺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下降、丙二醛含量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高氧液治疗组肺系数明显低于平衡盐对照组(P〈0.05);高氧液治疗组与平衡盐对照组相比,肺组织丙二醛、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降低(P〈0.01),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没有明显改变。③正常对照组肺泡大小均匀、结构完整,无充血、淤血和水肿,光气中毒及平衡盐对照组动物,光镜下可见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泡壁掼伤、充血,组织间隙、肺泡腔可见大量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高氧液治疗组肺泡腔及组织间隙内充血、渗出及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肺泡壁多数完整。 结论:口服高氧液能减轻光气中毒小鼠肺水肿程度,升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肺组织丙二醛含量,减轻光气中毒造成的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炎症损伤,对光气中毒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 0 4年 8月出版的《复苏》杂志发表了以色列学者有关氯胺酮对脓毒症大鼠细胞因子产生及存活率影响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给大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活菌复制动物模型 ,然后将 6 0只大鼠分为两组 ,于制模后 5 m in和 2 h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 5 0 m g/kg)和等量生理盐水 ,于注射大肠杆菌后 6 h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 6 ( IL 6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水平 ,并记录 7d的存活率。结果显示 ,氯胺酮治疗组 7d的存活率为 5 7% ( 17/30只 ) ,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2 7% ( 8/30只 )。氯胺酮治疗组血清 IL 6和 TNFα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