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含有赖型和七日热型抗原的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外膜菌苗免疫400余人,其中100μg组免疫200余人,200μg组免疫200余人,同时设菌体菌苗和安慰剂组各200余人作为对照。结果反应轻微,仅个别对象出现轻微的体温升高和局部红肿反应,无强反应发生。一针免疫后抗体显著升高,阳转率黄疸出血群赖型达98.13%以上,七日热群七日热型达96.26%以上,GMT分别为227.09和50.83以上,较菌体菌苗二针免疫抗体高2倍以上,且免疫后3个月下降亦较菌体菌苗为缓。100μg免疫后反应更为轻微,抗体水平满意,建议以每型100μg外膜苗扩大使用。  相似文献   

2.
3株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基因在钩体遗传分类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国的2株问号钗体赖型56601株和爪哇型56602株的外膜蛋白基因Ompl1进行PCR扩增,得到外膜蛋白基因并进行了全基因序列分析,测序的2株钩体与流感伤寒型RH52株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比较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 赖型56601和爪哇型56602株钩体Ompl1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流感伤塞型RH52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9%和80%,的外膜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2%和88%。由此可以看出56601株、56602株与RH52株分别属于不同的血清群,这与Yasuda的遗传分类相。结论 我国的赖型56601株和爪哇型56602株及流感伤寒型RH52株Ompl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存在一定差别,利用Ompl1基因可对钩端螺旋体进行分类和鉴定。  相似文献   

3.
岳阳市广兴区于1991年7~8月首次发生一起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暴发流行。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收集:到疫区察看访问,收集住院患者病历资料。 (二)血清学检测:临床拟诊、确诊的病人血标本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产13群15型标准血清,抗原采用湖南常见的黄疸、流感伤寒、澳洲、七日热等12型标准株,显凝试验血清抗体滴度≥1:320为阳  相似文献   

4.
钩端螺旋外体膜菌苗不同剂量的接种反应与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告了含有赖型和七日热型抗原的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外膜菌苗免疫400余人,其中100μg组免疫200余人,200μg组免疫200余人,同时设菌体菌苗和安慰剂组各200余人作为对照,结果反应轻微,仅个别对象出现轻微的体温升高和局部红肿反应,无强反应发生。一针免疫后抗体显著升高,阳转率黄闰出血群赖型达98.13%以上,七日热群七日热型达96.26%以上,GMT分别为227.09和50.83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清远市钩端螺旋体病人群及宿主动物钩体血清抗体水平和菌群更迭情况。方法对1992~2009年清远市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学进行监测:采用钩体MAT法检测健康人、疑似病人、鼠、鸭和犬类动物,以及重要疫点的调查资料汇总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健康人群钩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4.32%;宿主动物的钩体血清抗体阳性率:鼠22.53%,鸭5.50%,犬12.15%。通过两个时期观察比较,发现近年人群和宿主动物(鼠、犬)感染的钩体血清群均转为秋季热群为优势群;鸭感染钩体优势群为七日热群。结论我市人群和主要宿主动物的钩体血清抗体维持在较高水平,推测近年人群和宿主动物感染的钩体血清群可能发生更迭,我市钩体病流行的优势群为秋季热群。在鸭和犬血清中分别鉴定出(鸭8种、犬6种)钩体血清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研究我省皖南山区钩端螺旋体病自然人群感染情况及宿主动物带菌情况,掌握流行规律有效控制钩体病爆发流行。方法采用血清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对钩体病进行监测。结果自然人群钩体病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15.36%,,黄疸出血群为33.94%、赛罗群为33.02%,流感伤寒群为19.27%。宿主动物带菌率蛙为11.42%、黄疸出血群59.26%、流感伤寒群30.43%、赛罗群棉兰型26.09%。黑线姬鼠带菌率为7.65%、黄疸出血群59.26%、流感伤寒群22.22%、秋季热14.81%、赛罗群棉兰型3.70%。猪为0.00%。结论该地区自然人群钩体病流行菌群发生明显改变出现菌群(型)更迭现象。并从金线蛙(Rnanplancyi)肾组织中首次分离出致病性及新血清群钩体代表株为EG79。研究发现蛙所带菌群与自然人群流行菌群相一致,蛙在钩体病流行病学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原阳县发生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原阳县发生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陈浩利,王广科,李玉环,李洪亮,吴焕卿,师文俊河南省原阳县1993年首次发生了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临床以流感伤寒型和肺出血型为主流行菌群以黄胆出血群为主。现将流行情况简报如下。一、概况原阳县位于河南北部...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1970年以来鉴定的1628株钩端螺旋体.分属16个血清群45个血清型,其中有5个新型菌株:爪哇群的镇康型(56672)和勐马型(56673),萨明群的成维里型(56643),秋季群的福特-布拉格型(56651),塔拉索夫群的摩尔达维亚型(56671),另外有3个暂定新型:爪哇群的德宏型(56664)、曼耗群的临沧型(56658)、致热群的孟连型(56674),从患者分离鉴定418株,26种动物分离鉴定1210株,首次从病人分离到1株波摩那群的昆明型,黄分离到1株七日热群的七日热型,鳝鱼分离到1株爪哇群的爪哇型和1株秋季群的斑金南型,蝙蝠分离到1株流感伤寒群的流感伤寒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钩端螺旋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分别用钩端螺旋体显微镜凝集试验(MAT)、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海南省2015年全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血标本。结果共检测标本179份,其中显微镜凝集试验检出阳性标本40份,感染率为22.35%,男性感染率为21.65%(21/97),女性感染率为23.17%(19/82);菌群中有7个群能检出,分别是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拜伦群、秋季热群、波摩那群、流感伤寒群、赛罗群、塔拉索夫群;酶联免疫试验检测阳性38份,阳性率为21.23%,其中IgM阳性6份,检出率为3.35%,IgG阳性32份,检测率为17.88%;血清学检测结果一致。PCR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存在钩端螺旋体的感染,主要型别以黄疸出血群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毒力株56601(中赖)与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减毒株(法赖)在遗传背景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毒力却差别很大。本研究利用钩端螺旋体的cDNA芯片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毒力差别的机制。方法 利用钩端螺旋体的cDNA芯片,在37℃培养条件下以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毒力株56601(中赖)为测试株,以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减毒株(法赖)为对照株,测试了芯片表达谱的变化。结果 在37℃培养条件下,毒力株和减毒株的表达谱具有明显的差别。毒力株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01个,下调表达的有71个。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在功能上可分为12类。结论 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在钩端螺旋体毒力株致病力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芯片法筛选钩端螺旋体主要外膜蛋白中抗原表位,为后续研制有广泛交叉保护作用的通用钩体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PCR及测序法检测主要外膜蛋白编码基因在不同血清群钩体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序列相似性。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钩体外膜蛋白抗原表位。采用抗体纯化磁珠试剂盒纯化大鼠抗不同血清群钩体抗血清IgG。采用抗原芯片法检测各抗原肽的免疫反应性,确定优势抗原表位。结果 候选抗原蛋白编码基因均广泛存在于不同血清群的致病性钩体中且序列保守。综合生物信息学软件结果预测出30个候选T-B联合抗原表位。合成短肽结合芯片检测方法共筛选出9个优势抗原表位,各抗原肽对不同血清群钩体抗血清IgG反应性基本一致。结论 芯片法可高效筛选钩体外膜蛋白优势表位,为表位肽疫苗的研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s,OMPs)位于钩体表面,与宿主细胞直接接触,是重要的蛋白抗原。钩体OMPs是抗体和补体的作用部位,在致病和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一些钩体的外膜蛋白或外膜脂蛋白被证实有良好的抗原性和高度的基因保守性,其抗体具有广泛的交叉免疫凝集作用,这使得新一代基因工程疫苗开发成为可能。本文主要对钩端螺旋体几种重要OMPs的细胞定位、基因结构、在感染动物中的表达状态、在免疫保护中的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和普通菌苗对人体接种后反应和血清学效果的比较。钩体外膜菌苗组除局部中反应(12.5%)高于普苗组(5.1%)之外,其余与普苗组相似,均较轻微。以抗体水平来看,免疫后1、3及6个月时,钩体外膜菌苗组1针次的GMT均高于普苗组2针次的2~3倍,且有显著性差异(t=2.58,P<0.01)。钩体外膜菌苗较普通菌苗为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钩端螺旋体外膜脂蛋白LipL21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体外转染HeLa细胞,探讨其在体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寻找新的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的候选疫苗分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PCR技术从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56601株基因组模板中扩增lipL21基因,纯化回收后克隆入pUCM-T载体,再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oD-NA3.1(+),运用脂质体2000将重组体pcDNA3.1(+)-lipL21转染入HeLa细胞,细胞免疫组化法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lipL21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lipL21,DNA测序显示重组质粒含有561bp的目的基因片段,读码框架正确,无碱基错配及移码突变。重组质粒pcDNA3.1(+)-lipL21体外在HeLa细胞中能有效表达目的蛋白LipL21。结论成功构建了钩端螺旋体lipL2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lipL21,且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筛选新的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的候选疫苗分子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钩端螺旋体L型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寻找鉴定临床标本中钩端螺旋体L型的方法。方法首次以从患者分离出的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稳定L型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有限稀释法及四次克隆化。结果筛选得1株杂交瘤细胞系1B9。该单克隆抗体除与黄疸出血群56601株凝集效价为1:3200外,与其他14群14型无交叉,而同免疫原免疫获得的小鼠血清与波摩那群56008株有1:50的交叉凝集价。结论L型稳定株与原菌型有共同抗原成分,其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特异性鉴定。  相似文献   

16.
抗口蹄疫蛋白疫苗与DNA疫苗混合物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抗口蹄疫蛋白及DNA疫苗混合物免疫原性。方法 以O型口蹄疫病毒(FMDV)VP1免疫活性肽基因串连片段取代猪IgG H链基因可变区的CDR3区构成融合基因。然后分别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b及真核表达载体pCDM-8构建抗口蹄疫蛋白疫苗pET28b-FH及DNA疫苗PCDM-FH。用蛋白疫苗pET28b-FH和DNA疫苗pCDM-FH及其混合物免疫猪后,用攻毒实验检测其效果。结果 攻毒后,抗口蹄疫蛋白疫苗pET28b-FH及DNA疫苗pCDM-FH单猪免疫能分别使猪发病推迟10天和1天,症状减轻;而混合疫苗免疫效果比阴性对照好而不及这两个疫苗单独免疫效果。结论 抗口蹄疫蛋白疫苗pET28b-FH及DNA疫苗pCDM-FH单独免疫能使猪发病推迟,症状减轻,而混合疫苗免疫效果较差,免疫方法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不同毒力钩端螺旋体株有无属特异性外膜蛋白抗原。方法 TR/ patocⅠ钩体属特异性抗原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 ,以显微镜凝集试验检测TR/patocⅠ属特异性抗原抗血清对我国 15群 17型问号钩体和 2群 2型双曲钩体的凝集情况。采用Auran介绍的方法制备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 5 6 6 0 1株、波摩那群波摩那型 5 6 6 0 8株和双曲钩体三宝垄群Patoc型patocⅠ株的外膜蛋白 ,用SDS -PAGE及Westernblot分析不同毒力钩体外膜蛋白的电泳特征及与TR/ patocⅠ属特异性抗血清的反应性。结果 钩体TR/ patocI属特异性抗血清能与上述各株钩体发生凝集反应 ,其效价为 1∶2 5 6~ 1∶5 12。三种不同毒力钩体外膜蛋白有相似的SDS -PAGE图谱 ,其主要蛋白组分的分子量约为 6 0kDa ,Westernblot结果证实在约31kDa处有一共同的能与TR/patocI属特异性抗血清发生反应的阳性条带。结论 钩体细胞表面具有属特异性抗原 ,分子量31KDa外膜蛋白可能是属特异性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18.
Bordetella pertussis infects the respiratory tract of the human host and causes whooping cough in children. The nature of immunity against Bordetella pertussis infection and disease is poorly understoo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cell mediated immunity in mice immunized with outer membrane component of cell wall, of B. Pertussis. A group of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outer membrane complex (OMC) and killed whole cell (WCV) of B. pertussis, with an interval of 2 weeks. During a period of 7 weeks following the immunization, lymphocytes were isolated from lymph nodes of immunized mice. The in vitro proliferative response of isolated lymphocyte to stimulation with 20 ig of 30 and 69 kDa outer membrane protein (OMP) were measured as parameters for cell mediated immunity (CMI). The data were expressed as mean count per minute (CPM)x103 after subtraction of the CPM of unstimulated control cultures. Lymphoblastogenic response was observed in immunized mice with WCV and OMC. At 30 days of post immunizatio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response to 30 and 69 kDa OMP was observed, a small decrease in the response was evident against P30 and P69 at 60 and 120 days of post immunization, but the response was still higher than what was observed in control mice. Current findings indicate strongly the potential of outer membrane protein component of B. perlussis in proliferating lymphocytes in the mic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建立检测钩端螺旋体的方法。方法 选取钩体LipL32基因,设计了LAMP引物。对27株钩体、25株非钩体样本予以检测,然后进行灵敏度和模拟样本的研究。结果 扩增27株钩体结果为阳性,扩增25株非钩体结果为阴性。灵敏度为200拷贝/μL,模拟样本检测下限为200条钩体/μL(煮沸法)和20条钩体/μL(试剂盒提取法)。结论 LAMP实验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可以作为钩体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