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B型钠尿肽(BN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对87例CHF病人(其中Ⅰ级28例、Ⅱ级22例、Ⅲ级23例、Ⅳ级14例)检测了血BNP、血清TNF—α和NO含量。结果CHF患者血BNP、血清TNF-α和NO含量均升高;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和疾病的进展,BNP、TNF-α和NO含量逐级明显升高,并与Boston心衰积分(BSS)呈正相关(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1);BNP与TNF—α和NO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BNP、TNF-α和NO的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HF患者TNF—α和NO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发生发展过程,并是导致血BNP浓度增加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5例CHF患者(其中NYHAⅡ级25例、Ⅲ级19例、Ⅳ级21例)治疗前后测定了BNP、TNF-α和NO水平,同时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选择2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CHF患者BNP、TNF-α和NO含量升高;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BNP、TNF-α和NO水平逐级升高,并与LVEF呈负相关;常规药物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各项指标逆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HF患者BNP、TNF-α和NO升高,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能逆转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检测65例CHF患者血浆NO和ET含量,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HF患者血浆NO和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心衰程度越重,NO和ET水平越高。直线相关分析表明:NO与ET呈正相关(r=0.6457,P<0.001)。结论 血浆NO和ET水平增高是CHF病理生理特征之一。NO和ET共同参与CHF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血浆和肽素、B型利钠肽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浆和肽素(copeptin)、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及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HF患者78例,入院后均经心脏超声检查,32例非CHF患者作为对照组.按NYHA分级,将78例CHF患者分为NYHAI-Ⅱ级组30例,Ⅲ级组25例,Ⅳ级组23例.使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copeptin水平,使用美国Biosite公司产品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诊断检测仪来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CHF患者血浆copeptin、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并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copeptin分别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肌酐、NYHA分级、BNP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浆copeptin和BNP水平在CHF中明显升高,copeptin和BNP水平对CHF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危险分层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21例老年健康人(对照组)、69例老年CHF患者(CHF组,NYHAⅡ级22例,Ⅲ级27例,Ⅳ级20例)血浆CT-1、脑钠素(BNP)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定患者心功能.结果:CHF组血浆CT-1、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 824,P<0.01;t=6 062,P<0.01).CHF组组间比较,各组CT-1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2 607,P<0.01),NYHA Ⅳ级组CT-1水平明显高于NYHA Ⅲ级组、NYHAⅡ级( P<0.05或P<0.01),NYHA Ⅲ级组明显高于NYHA Ⅱ级( 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HF组血浆CT-1与BNP、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53,P<0.01 或r=0 523,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581,P<0.01).通过绘制CT-1的ROC曲线,CT-1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2,95%的可信区间为0.864~0.976,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浆CT-1水平明显升高,且与BNP、NYHA分级、LVEF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联合检测老年CHF患者血浆CT-1、BNP水平有助于CHF诊断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和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2例老年CHF患者作为CHF组,并按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6例、Ⅱ级38例、Ⅲ级40例、Ⅳ级28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BNP及血尿酸水平,比较不同心功能级别入选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和血尿酸水平。结果 CHF组患者血浆BNP和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4.19±206.00)ng/L vs(41.25±15.34)ng/L,(405.24±90.16)μmol/L vs(286.43±78.68)μmol/L,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和血尿酸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HF时,BNP与心功能分级、血尿酸、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呈正相关(r=0.76、0.33、0.22,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4,P<0.05);尿酸与心功能分级、LVEDD呈正相关(r=0.41、0.23,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4,P<0.05)。结论血浆BNP和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利钠肽 (ANP、BNP、C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状态、心脏结构的关系 ,探讨其用于CHF诊断的价值。方法 :4 8例CHF患者为心力衰竭组 ,心功能按HYHA标准分级 :Ⅱ级 15例 ,Ⅲ级 2 4例 ,Ⅳ级 9例 ,基本病因为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对照组 10例 ,为健康体检者。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浆ANP、BNP、CNP水平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 :心力衰竭组血浆ANP、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 <0 0 1) ,并与心功能严重程度有关 ,但不同病因的CHF患者之间血浆ANP、BNP、CN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其中LVEF <4 5 %的患者 4 1例 ,其血浆BNP水平和LVEF负相关 (r=- 0 37,P <0 0 5 ) ,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呈正相关 (r均为 0 36 ,P均 <0 0 5 ) ,血浆ANP、BNP水平和肺动脉收缩压正相关 (P <0 0 5或P <0 0 1)。血浆CNP水平在CHF患者无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血浆ANP、BNP水平可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其中血浆BNP水平更为敏感、特异并且和心脏结构相关 ,可作为CHF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BNP)和肌钙蛋白Ⅰ(cTNI)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慢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心功能分为Ⅰ级组(33例)、Ⅱ级组(30例)、Ⅲ级组(29例)和Ⅳ级组(28例),选取同期无心脏疾病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对四组研究对象血样标本中的BNP、cTNI、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四组研究对象血样中的CK和CK-MB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级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Ⅳ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Ⅲ级组(P0.05),Ⅲ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Ⅱ级组(P0.05),Ⅱ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Ⅰ级组或对照组(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血浆BNP水平(rs=0.718)和血清cTNI水平(rs=0.624)均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血浆BNP水平(OR=4.325)和血清cTNI水平(OR=3.158)均与CHF的发病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的上升是与CHF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两个指标的检测可用于对CHF的发病进行辅助诊断并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评价,其敏感性高于CK和CK-MB等传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TIMP-4)、可溶性E选择素(s ES)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于东莞台心医院收治的CHF住院患者185例作为研究组(CHF组),根据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进一步将CHF组分为心功能Ⅰ级组(n=30),心功能Ⅱ级组(n=59),心功能Ⅲ级组(n=63),心功能Ⅳ级组(n=33)。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浆TIMP-4、s ES、B型脑钠肽(BNP)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分析TIMP-4与s ES水平与BNP及LVEF水平的相关性,以及TIMP-4、s ES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测诊断效能。结果 CHF组患者血浆TIMP-4、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其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显著下降;CHF组患者血浆sES、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CHF患者血浆TIMP-4与BNP呈负相关(r=-0.743),与LVEF呈正相关(r=0.651);sES水平与BNP呈正相关(r=0.757),与LVEF呈负相关(Rs=-0.598)。TIMP-4、sES、BNP诊断CH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8、0.732、0.895。三者联合诊断价值(AUC=0.985)显著高于单独BNP(AUC=0.895),特异性为89.9%,敏感度为95.3%。结论 TIMP-4与sES能有效反映CHF患者的病情程度,对CHF患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和胱抑素C(Cys-C)水平与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63例老年CHF患者,对不同心功能分级的老年慢性CHF患者血浆BNP、Cys-C水平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进行检测。结果心功能分级Ⅰ级~Ⅵ级的老年慢性CHF患者,血浆BNP和Cys-C水平与LVD和LVS值逐渐升高,LVEF和CO值则逐渐下降,NYHA心功能Ⅰ级~Ⅵ级患者血浆BNP、Cys-C水平、LVD、LVS、LVEF和CO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CHF患者血浆BNP和Cys-C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心功能评价和治疗疗效及预后判断的敏感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CHF患者92例(心衰组),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Ⅰ级10例、心功能Ⅱ级21例、心功能Ⅲ级33例和心功能Ⅳ级28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舒张性心力衰竭者29例和收缩性心力衰竭者63例。对照组为性别与年龄与心衰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心衰超声指数评分和血浆NT-pro BNP水平测定。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血浆NT-pro BNP水平升高及LVE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心衰超声指数评分与血浆NTpro BNP水平逐渐升高,LVEF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超声指数评分、血浆NT-pro BNP水平高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NT-pro BNP水平与心衰超声指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26,P0.05),与LVEF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13,P0.05)。结论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分和血浆NT-pro BNP可进一步提高CHF的临床诊断水平,可作为综合评价CHF患者心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钠肽(BNP)、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111例不同程度CHF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CTGF和BNP水平,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并计算LVMI。结果 CHF组血浆CTGF和BNP水平及LVMI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病因所致的CHF患者血浆CTG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CHF组血浆CTGF和BNP水平随NYHA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且NYHAⅣ级患者血浆CTGF和BNP水平明显高于NYHAⅢ级及NYHAⅡ级患者(P0.05);CHF组血浆CTGF水平与BNP、LVMI显著正相关(r=0.540,P0.001;r=0.347,P0.001),校正性别、年龄、BMI、血糖、ALT、Cr、NYHA分级等因素后,上述相关性仍然存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HF患者血浆CTGF水平与BNP和NYHA分级有关。结论 CHF患者血浆CTGF可作为评估心衰的新的生化指标,其血浆水平能反映CHF心功能不全及心肌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对预测心衰进程、判断心衰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肽素(CPT)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的150例CHF患者为CHF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45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BNP、CPT水平。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CHF组被进一步分为II级组(48例)、III级组(51例)和IV级组(51例)。测量比较三亚组各指标,分析CHF患者心功能分级与BNP、CP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F组血浆BNP和CPT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与II级组比较,III级组和IV级组血浆BNP [(1002.82±101.33)pmol/L比(1515.05±166.73)pmol/L比(2102.36±227.32)pmol/L]、CPT [(6.51±1.01)pmol/L比(9.28±2.89)pmol/L比(14.03±3.72) pmol/L]水平、左室舒张末期面积LVEDd [(51.51±4.01) mm比(59.28±6.19)mm比(64.03±5.72)mm]均显著升高,LVEF[(50.82±6.33)%比(45.05±4.73)%比(41.36±2.32)%]显著降低,且IV级组的血浆BNP、CPT水平、LVEDd显著高于III级组,LVEF显著低于III级组,P均=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BNP、CPT水平与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320, 0.302,P=0.009, 0.011)。结论: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加重,血浆脑钠肽、和肽素水平显著升高,且心功能分级与血浆B型脑钠肽、和肽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8例CHF患者根据NYHA分级标准分为Ⅱ级、Ⅲ级及Ⅳ级,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分别检测58例CHF者和20例健康者血浆NO、ET-1和TNF-α浓度。结果:CHF组血浆NO、ET- 1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CHF组血浆ET-1的增幅大于NO,NO/ET比值下降,且上述改变与CHF严重程度有关(P<0.05),NO与ET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NO、ET-1及TNF-α浓度增高,NO/ET比值降低是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反映了心力衰竭时血管内皮系统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HE)4的水平,明确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肌酐的相关性。方法 CHF患者101例为CHF组,体检健康人群5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E4、NT-pro BNP的水平,并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CHF组HE4、NT-pro 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组、心功能分级Ⅰ~Ⅱ级组与对照组HE4及NT-pro BNP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E4水平与NT-pro BNP、肌酐呈正相关。结论 CHF患者血清HE4的水平升高,HE4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HE4水平可能为CHF患者诊断及评估病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 以CHF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YHA标准分级,心功能Ⅱ级13例,心功能Ⅲ级19例、心功能Ⅳ级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法)测定血清GDF-15水平、BNP水平.并以48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CHF组血清GDF-15、BNP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并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逐渐升高.血清GDF-15水平、BNP水平均与LVEF呈负相关(r=-0.543,r=-0.576,P<0.001),而且GDF-15与BNP之间呈正相关(r=0.558,P<0.001).结论 在CHF患者中,GDF-15与BNP均可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其中GDF-15水平更为敏感;血清GDF-15与BNP不仅可以反映心脏功能状态,而且两者在CHF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有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CHF患者77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级(Ⅰ组)19例、Ⅱ级(Ⅱ组)13例、Ⅲ级(Ⅲ组)22例、Ⅳ级(Ⅳ组)23例;19例无CHF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清晨空腹的血清脂联素和血浆脑钠肽(BNP),并对两者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其与CHF的相关性.结果:CHF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血浆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11±5.21)∶(6.62±2.32)mg/L,P<0.01]和[(491.80±460.26)∶(26.24±16.89),P<0.01].两者间具有正相关关系(r=0.459,P<0.01).结论:CHF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其变化幅度对评价心功能的程度和转归可能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SES)的发生率,及其与脑钠肽(BNP)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CHF患者96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Ⅱ级19例,Ⅲ级36例,Ⅳ级41例],对照组(NYHA分级I级)29例。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超声心电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采用干式快速定量心衰心梗诊断仪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CHF患者血清BNP水平。结果 CHF患者SES发生率为30.2%,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SES发生率依次升高;CHF合并SES患者BNP明显升高、LVEDD扩大、LVEF下降。结论 CHF患者高发SES,结合血浆BNP及LVEF测定有助于全面评估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血浆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平均室壁应力(MWS)及心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将81例CHF患者作为心衰组,同期选择2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BNP和TNF-α水平,评价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LVMI和MW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患者血浆BNP和TNF-α水平升高;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和疾病的进展,血浆BNP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BNP与TNF-α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MWS和LVMI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并与LVEF呈负相关(P<0.01),与BNP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的增加与LVMI和MWS增加有关;TNF-α、LVMI和MWS协同参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白介素-18(IL-18)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老年冠心病患者54例(NYHAⅠ级11例,Ⅱ级16例,Ⅲ级16例,Ⅳ级11例)血浆IL-18、脑钠肽(BNP)浓度,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IL-18浓度随心功能下降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IL-18浓度与心功能分级相关(r=0.778,P<0.01),与血浆BNP浓度呈正相关(r=0.721,P<0.01),与LVEF值呈负相关(r=-0.628,P<0.01).IL-18在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82,95%的可信区间为0.787~0.976,与BNP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IL-18浓度随心功能下降而升高,且与BNP、NYHA分级、LVEF相关.通过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IL-18浓度,有助于判断冠心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