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和失志现状及三者间的关系,为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1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文版第二版失志量表(DS-Ⅱ-C)、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汉化的修正版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ASAS-R-C)及人口社会学资料问卷开展调查。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失志得分为8.00(6.00,13.00)分,中高度失志发生率为70.7%,心理弹性得分为(25.43±7.89)分,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54.31±6.94)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均与失志呈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在自我护理能力与失志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38.15%。结论: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重视患者面临的失志问题,通过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维护健康心理的过程中加强对心理弹性的干预,从而有利于患者后续内在心理调节,最终达到预防或降低失志的发生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在有躯体疾病表现的同时,心理活动也有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青年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和心理表现有各自的特点,了解其特点,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心理、行为等干预,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和各种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目的:探讨青年人与老年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心理状态的异同。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2002-01/12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纳入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证实;年龄28~40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中医征候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5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心理调查,根据中医症候诊断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不同中医征候患者心理问题表现不同,"实证"和"虚证"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方面的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征候虚实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并针对不同的证型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心理问题,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侯雨 《南京护理》2020,(3):41-45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积极应对治疗,构建早期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减少并发症。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住院行介入治疗102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应对问卷,心理弹性量表行问卷调查。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心理弹性总分:(55.70±18.39),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屈服应对,NIHSS评分,收入是心理弹性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术前需要全面评估,关注心理状态,针对影响因素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促进积极应对,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程,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心理康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脑卒中包括急性脑出血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反应比其他许多疾病的心理反应更为严重 ,因为其他许多疾病造成的功能丧失是逐渐发生的 ,患者有一定的适应时间 ,而脑卒中患者身体功能的丧失是突然发生的 ,缺少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因脑部受损的部位、范围、程度不同及个体性格的差异可产生较重的心理、情感障碍 ,极易导致中风后抑郁症(PSD)。脑卒中后病人的心理特点一、危急阶段发病后 ,以慌乱和严重焦虑为特征。由于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 ,不知该病的特点和预后 ,多数患者因对死亡的恐惧而焦虑不安 ,甚至有惊恐等剧烈情绪变…  相似文献   

6.
选择脑卒中恢复期有心理障碍的52例患者,针对各自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改善了消极的心理状态,而且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增加了治病的配合性,从而缩短了病程,降低了致残率,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留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影响,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到佛山中医院急诊科就诊留观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60例,采取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实施规范的心理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HAMA焦虑量表、HAMD抑郁量表评价留观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NIHSS评分评价留观前后的神经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HAMA焦虑量表、HAMD抑郁量表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可以降低急诊留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焦虑水平,同时,缓解其对神经功能损伤,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对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频度依次为躯体化、抑郁、强迫、焦虑、恐惧,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除躯体化外,其余因子分明显降低。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标准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且操作方便,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的发病时间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发病的时间规律性,并根据发病时间的季节性和日时间段特点采取主动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近5年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季节分布情况比较及昼夜发病时间段分布情况比较,夏季和每日0:00~6:00时间分布段分别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发时间,冬季和每日6:00~12:00时间分布段为出血性脑卒中的高发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夏季及0:00~6:00时间分布段加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防治,冬季及6:00~12:00时间分布段重视对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和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24 h 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2009年-2013年就诊的28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对照组为无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4例。分析两组患者24 h 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血压变异系数等。结果:两组对比分析,患者的收缩压、脉压、血压变异系数等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结论: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特点有动脉压差增大、血压变异系数降低等,可早期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高血压患者血压,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与功能恢复之问的关系。方法: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早期均对症支持治疗。康复组配合康复治疗和心理护理。结果:治疗30d后.康复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HAD评分2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有利于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减少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抑部的有效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行问卷筛查,对186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原因进行词查。结果:情绪低落和焦虑是抑郁最常见的症状。引起抑郁的原因依次为心理因素、肢体偏瘫、失语、并发症、病理生理因素和药物因素等。结论: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抑郁有效的干预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方法,可减少抗抑郁药的使用,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对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0例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频度依次为躯体化、抑郁、强迫、焦虑、恐惧,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除躯体化外,其余因子分明显降低。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卒中焦虑情绪的测查及心理康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的焦虑情绪进行测查,并探讨早期进行心理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180例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测查及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测查出有焦虑情绪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心理组同步进行心理康复治疗。结果:180例患者中焦虑症状发生率为66.7%;皮层和前部病灶焦虑分显著高于皮层下后部;焦虑情绪经及时心理治疗有显著改善。心理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5.0%和93.3%;对照组分别为40%和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焦虑情绪在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为2/3。其严重程度与心理及病变部位有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及时的心理康复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急性脑卒中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结果:出血性卒中37例,缺血性卒中63例;高血压、冠心病为常见诱发疾病;动态发病以出血性卒中常见(64%),静态发病以缺血性卒中常见(61%);CT显示卒中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多见。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有自身临床特点,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对预防此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性对比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研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因素及M R I影像表现的特点,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8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60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原因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采取心理评估的方法。结果焦虑与抑郁是脑卒中病人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心理防御及心理干预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阐述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常用心理防御机制特点以及心理治疗干预技术技巧,增加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干预技术的可操作技巧运用和研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5-01/2004-08与脑卒中心理干预相关的文章,检索词“strok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defense psychotherapy,”并限定文章的种种类为English。检索了中文数据库CNKI 1995-01/2004-08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心理防御,心理干预”。同时用手工检索近期的相关中文期刊和有关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脑卒中急性期(发病3个月内)患者的现况调查或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筛除不明显相关文献及综述,对所选中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脑卒中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治疗干预文章中文文献3篇,英文4篇。资料综合:结合心理防御的理论,综合提炼的研究资料,综述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防御与干预策略。有7篇文献分别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防御进行了评价,就心理防御特点以及心理干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和经验式交流,总体来看,对脑卒中患者而言是有效果的.结论:脑卒中发病率高,脑卒中所致心身应激对脑卒中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若对脑卒中后心理应激干预能及时了解,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减少脑卒中后情感障碍以及脑卒中后并发症的出现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根据临床工作经验表明,对脑卒中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干预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基础。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与干预技术结合,是对患者的潜意识进行心理调试,从而起到减少和预防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心理康复治疗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配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分剐采用跌倒效能量表(MFE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将两组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FES评分和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MFES评分和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康复治疗可唤起患者积极情绪,正确发挥防御机制,有效降低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跌倒恐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