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锡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89,(1)
对麻风传播方式已进行了百余年的研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著者认为,初发皮损的分布对皮肤可能作为麻风菌的入侵门户来说很重要。假如初发皮损产生於细菌最初侵入机体的部位,那么皮损的分布部位就应当与机体经常暴露有关。如有这样的分布特点,就倾向於说明皮肤是麻风菌的侵入门户。如果皮损的分布是随机的,就可能提示细菌是从其它门户(如上呼吸道)侵入后才分布至全身。经过6次对1288例患者的观察,将全身皮肤划为4个区域:(1)头部,(2)上肢,(3)躯干、臀部和股部,(4)下肢;分儿童(714)和成人(574)两大组;比较皮损的 相似文献
2.
杨理合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76,(2)
作者研究了:(1)早期瘤型麻风鼻粘膜含菌最多的部位,(2)鼻粘膜和皮损查菌的比较。方法:选初诊早期瘤型麻风病人以及未定类、界线类正向瘤型变化的患者100例。皮肤常规查菌最少6处,鼻粘膜查菌部位如下: (1) 4处:距鼻孔3厘米的鼻中隔两侧和左右下鼻甲前端——45例;(2) 8处:上述4处再加距鼻孔6厘米的鼻中隔两侧和左右下鼻甲——41例;(3) 10处:上述8处再加左右中鼻甲——14例。有3例患者鼻中隔穿孔,则取材于穿孔的下缘。全部用鼻粘膜刮取法查菌。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麻风的诊断、分型、疗效判断、复发、监测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对常规皮肤涂片查菌的质量控制更为重要.现将我院及防治片区4市31县(区)的麻风涂片查菌质量控制措施及效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 2006-2010年住院病人及防治片区31县(区)送检的麻风皮肤组织液涂片. 相似文献
4.
5.
张伟云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0,(2)
麻风是一种系统性传染病,尤其是瘤型,损害弥漫对称,常侵犯皮肤、神经和附属器。网状内皮系统内大量麻风菌的存在提示系血源性播散。以往的研究表明,麻风可能类似结核,也许是通过呼吸道从进行性瘤型病人的鼻粘膜传播的。因此,作者以随机选择的25例未经治疗的多菌型病人(BL/LL) 相似文献
6.
在麻风菌尚无法培养的情况下,近10年人们用从实验感染麻风菌的犰狳和裸鼠等身上取得的分枝杆菌做了大量工作。现美国和英国一些实验室保留着很多已感染的犰狳,有些是由WHO资助,就用得自这些犰狳的杆菌供许多研究者对麻风菌进行生化、免疫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通常每篇文章开头都要感谢犰狳模型供应了大量麻风菌,才使研究得以进行。将这种细菌用超声波粉碎后以SDS-PAGE电泳处理,已分离出一些分子量不等的蛋白抗原,并生产出相应的单克隆抗体,正在广泛使用。用这些细菌还分离出一种酚糖脂 相似文献
7.
赵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3,7(3):179-180
<正> 皮肤涂片查菌简单、易行、快速,一直是麻风病诊断、分型、疗效观察和判愈的重要指标。目前,广泛应用的联合化疗(MDT)主要就是根据皮肤查菌来选择方 相似文献
8.
前言积累的证据表明麻风菌(ML)可能是一种微生物依赖菌。第一个报告ML繁殖受一种来自分枝杆菌的生长因子促进的是Twort。他在1910年提出这个假设,比发现“Johne杆菌”能够培养还早二年。Johne杆菌能在含有很多加热杀死的分枝杆菌的培养基中生长。37年后鉴定出这种促生长因子是分枝菌素(Mycobactin)。它表明分枝杆菌需要二种不同的输铁化合物,即供应细胞外铁的螯合素(exochelins)和供应细胞壁铁及细胞内铁贮藏的分枝菌素。在ML的体 相似文献
9.
赵西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89,(2)
细菌感染时被动员起来的吞噬细胞怎样处理各种细菌,特别是细胞内寄生菌,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已知活化的巨噬细胞对许多细菌有杀菌或抑制发育的作用。就抗酸菌与巨噬细胞的相互关系而言,细菌有三种防御机制:①被吞入巨噬细胞的细菌有居于吞噬小体中不进入细胞浆的能力,从而可避开溶酶体中的酶,麻风菌即属于此:②鼠麻风菌可位于吞噬小体内抵抗宿主的杀菌能力,即 相似文献
10.
叶顺章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4,(2)
在证明麻风菌的染色特性与它在小鼠中的增殖能力有关之后,皮肤涂片中麻风菌的形态指数(MI)已被用来作为评价化学疗法的重要参考指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MI是否随着皮肤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1.
沈建平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9,(6)
目前常规应用 Fite-Faraco(FF)染色或其改良法来检测组织切片中的麻风菌,但由于治疗或自然病程所致宿主体内麻风菌的变性导致其抗酸性降低或消失,以致用 FF 染色查不到麻风菌。Gomori乌洛托品——银染色法(GMS)似乎可染出组织中所有的麻风菌而不论该菌的抗酸性是否丧失。对此,作者用上述二种方法对巴基斯坦、印度和塞拉利昂的前瞻性多中心联合化疗(MDT)试验中的195例病人的皮肤标本进行了检查,并将结果进行了比较。195例病人均可为多菌型(BL、LLs、LLp),所有病人都已用 DDS100mg/d 或 DDS100mg/d+ 相似文献
12.
氨苯砜(D.D.S)用于治疗麻风已有50多年,国内使用联合化疗(MDT)治疗麻风也有近20年的历史,为了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多菌型麻风(MB)后皮肤检查麻风杆菌的变化情况,我们对部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用麻风菌经静脉内、后足垫和耳部皮下多途径接种裸鼠.结果表明能使裸鼠比单途径接种产生更高的菌量、更严重的病变和系统性播散。这说明在麻风的实验研究中,裸鼠麻风模型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用麻风菌经静脉内,后足垫和耳部下多途径接种裸鼠,结果表明能使裸鼠比单途径接种产生更高的菌量,更严重的病变和系统性播散。这说明在麻风的实验研究中,裸鼠麻风模型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扫描电镜研究国人胚胎胃粘膜的发生,发现胎龄6周时已出现胃区胃小凹,比国外报道胃小凹出现的胎龄期要早。胎龄56周时胃上皮细胞紧密,其表面已出现微绒毛。胎龄10周时,少量胃上皮细胞已出现分泌颗粒。胎龄20周时,发现胃腺分泌物。随着胎龄的增长,胃上皮细胞逐渐向腔面突出,分泌颗粒和胃腺分沁物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6.
尽管周围神经特别是雪旺氏细胞受侵是麻风的特征,但其诊断和治疗主要依赖皮肤症状及皮损内有无细菌,因皮损是疾病活动性的标志且容易观察。病理研究表明同一病人其神经内的病变更重,细菌完整且活性更高,这是因神经的免疫保护作用适于细菌繁殖,也是长时间化疗后皮损内无活菌而神经内有活菌,致停药后易复发的原因,THELEP在Barmako和Chingleput的研究表明用MDT 9%的病例有麻风杆菌持续存在。 为比较完成MDT后周围神经和皮肤内的 相似文献
17.
在LL型病人中,从耳垂、前额、肘、腕、股及踝部做皮肤涂片检查,可以看到细菌指数和每个视野的细菌数有从耳垂到踝部依次逐渐减少的倾向。这种不均匀的分布在麻风的早期阶段尤为明显。鼻部可能起一种“贮存库”的作用,麻风菌可从那里移行到身体的各个部份。在将麻风菌从鼻部转移到皮肤的各个部位中,淋巴和血液可能不起什么作用。看来这种转侈可能並不牵涉什么运载者,而是细菌靠机械均力量由鼻部移行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即由密度较高处向周围扩散。 相似文献
18.
荧光染色已广泛用于检测结核菌,阳性率高、快速易检,也曾用于麻风菌。作者用荧光染色检测ZN染色呈阴性的74例麻风病人。其中38例在进行MDT,另36例已完成。均用切刮法在右耳垂做涂片。用金色胺“O”(Marr1975)染色,用荧光显微镜查菌后的片子再做ZN染色。对荧光检查阳性者,ZN染色要镜检250个视野以 相似文献
19.
赵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5,(3)
在一次小规模的临床试验中已证明,一次服600毫克RFP便可迅速将麻风菌杀死,与用900、1200和1500毫克者没有差异。作者于1986年在马里选29例未治过的L型和B型麻风病人(男21,女8,年龄18~60岁),监服一次RFP,每人600或1200毫克;到第29天再服一 相似文献
20.
在1871年,挪威的韩森氏(Hansen)对瘤型麻风鼻粘膜结节作涂片,用锇酸染色时,发现细胞外有许多黑褐色棒状小体而定为麻风杆菌。1873年韩森氏(Hansen)认为麻风杆菌是麻风病的病原菌。同年奈塞尔氏(Neisser)将14例麻风结节及内脏用抗酸染色方法证实了同样杆菌。直到1898年在柏林召开的第一次国际麻风会议上才得到公认。关于涂片部位,现尚未有统一的标准部位,国内虽有研究不同部位涂片的报告,但基本上是采用1963年福州会议拟订的部位,亦有搞科研时采用4个部位或5—6个部位的。现将近十余年来国内皮肤切刮涂片部位选择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