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儿童腺样体肥大3种切除方式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传统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经鼻腔腺样体切除术及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腺样体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接受腺样体肥大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术式术后患儿夜间打鼾、鼻塞、鼻漏及听力等症状的恢复和腺样体残留等情况。结果:传统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后6例患儿存在腺样体残留,其他2种术式术后无腺样体残留。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打鼾、鼻塞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腺样体肥大的理想手术方法为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腺样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方法 腺样体肥大患儿36例,其中19例接受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17例施行常规腺样体刮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常规腺样体刮除术治疗组中5例存在腺样体残留,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组无1例有腺样体残留.结论 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式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最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不同入路电动吸切器切除Ⅲ~Ⅳ度肥大腺样体的手术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拟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Ⅲ~Ⅳ度腺样体肥大患儿60例,分别经鼻入路(鼻入路组)和经口入路(口入路组)行电动吸切器腺样体切除术,每组30例;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入路组和口入路组患儿的手术时间(t=0.537,P=0.296)、术中出血量(t=-0.860,P=0.196)和术后一周内头痛发生率(t=0.728,P=0.524)的差异比较均未见统计学意义,但鼻入路组的黏膜损伤(X2=10.153,P=0.001)、鼻塞症状(X2=9.017,P=0.003)和软腭水肿(X2=12.342,P=0.001)发生率显著高于口入路组。结论鼻内镜下经口入路腺样体切除术术中可控度高,但切除深度不易把握;经鼻入路操作简便,但术后鼻腔粘连和腺样体残留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腺样体肥大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比较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TEA)、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ETA)及传统的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TCA)的优缺点。方法:分析130例接受腺样体肥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术式的术后听力、夜间打鼾、鼻塞、鼻漏等症状恢复和腺样体残留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44个月,平均21.4个月。TCA术后鼻塞改善有效率显著低于ETA(P<0.05)。TCA术式中,有20例患者存在腺样体残留,其他两种术式无腺样体残留。结论:腺样体肥大的最佳手术方法为ETA,伴有鼻腔、鼻窦疾病者可行TEA。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42例确诊为腺样体肥大患者在鼻内镜辅助下经口电动切割吸引器切除肥大腺样体.结果 随访3~6个月,夜间打鼾、鼻塞、鼻溢、听力下降等症状的恢复情况满意,无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辅助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术野清楚,切除范围准确,手术方法易掌握,手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7年4月-2012年3月在本科因腺样体肥大行经口入路70。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35例成人患者随访3个月~1年,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鼻内镜检查情况,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术后均无出血,无腺样体残留,无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软腭损伤,无鼻咽粘连,3l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88.6"/0),4例患者症状好转(11.4"/o)。鼻内镜检查见鼻咽部黏膜光滑,未见腺样体残留及复发,咽鼓管咽口暴露良好。结论临床医生应逐步认识并重视成人腺样体肥大的问题,以免漏诊误诊,并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成人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儿童腺样体肥大经口行鼻内镜下吸切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口行鼻内镜下吸切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及优势。方法:回顾总结经口行鼻内镜下吸切术的80例腺样体肥大儿童的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患儿的腺样体组织均完整切除,术中出血少,术后随访3-6个月,无并发症及复发,症状消失或改善,结论:经口行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器切除儿童肥大腺样体具有效果少、腺样体少、不易复发等优点,是腺样体切除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鼻腺样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在鼻内镜下对较大儿童及成人腺样体肥大经鼻行腺样体切除术48例,治疗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鼻阻塞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等。结果术后腺样体切除干净,无残体存留,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无出血、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0.5~2年,病人症状消失。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病变切除更加彻底,手术疗效明显,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鼻内镜直视下行腺样体切除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优点及疗效.方法 对72例患者均施行全麻下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结果 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患儿术后回访1~3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安全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儿童腺样体刮除术后复发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腺样体肥大过去多采用经口腺样体刮除术,易残留致复发。我科自1997~2001年收治术后复发需再次手术患儿15例,在鼻内镜下用切割钻切除腺样体,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儿童腺样体肥大不同术式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自2004年4月-2007年5月收治腺样体肥大患儿120例,分别采用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微波消融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割术、耳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各30例。比较4组患儿临床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刮匙行腺样体切除术,B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C组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系统对腺样体行低温射频消融切除术。比较上述3组患儿术中出血量与疼痛评分。结果3组患儿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B、C两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患者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术较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及电动切割器腺样体切除术损伤小、出血少、预后好,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70°鼻内镜下儿童腺样体切除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25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采用70°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825例腺样体肥大患者术后所有主观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听力学检查均恢复正常,复查鼻咽侧位片或电子鼻咽镜见鼻咽部光滑,后鼻孔通畅,咽鼓管咽口无狭窄。术后随访3~20个月所有患者无复发,并发症少见。结论 70°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鼻内镜电动切割与微波热凝经鼻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和电视监视下经鼻分别采用电动切割及微波热凝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各36例,治疗由于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儿童睡眠呼吸障碍、鼻阻塞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结果电动切割术后腺样体切除彻底,无残体存留,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无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年,患儿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治疗有效率为100%.微波热凝术后腺样体切除不彻底,仍有残体存留,有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年,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3.9%.结论鼻内镜下经鼻电动切割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优于微波热凝.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比较复发组及非复发组年龄、手术方式、并发症等临床特点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1日~2018年12月29日山东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457例(总473次手术)腺样体肥大手术的患儿资料,探讨其中16例再次手术患儿及与所有患儿的整体情况,了解年龄、性别、手术方式、并发症等对腺样体肥大复发的影响,分析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457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16例((3.5%)属于再次手术。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比较:①5~8岁年龄组复发率最高;②传统手术复发率最高,鼻内镜下切割手术也有复发;近2年我们采用经口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后随访,手术患儿仅有一例复发;③有中耳炎和鼻炎鼻窦炎危险因素者复发比例高。结论腺样体切除术是一项总体安全的手术方式,存在中耳炎和鼻炎鼻窦炎的患儿更易出现复发,注意并发症治疗与预防,采用经口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可以减少术后复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吸切术(ETA)和传统的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TCA)的优缺点.方法 将资料完整的14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内镜辅助经口腔腺样体吸切术组78例(ETA组)和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组70例(TCA组),随访6~12个月,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TA组术后腺样体切割干净,无残留,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TCA组术后有25例残留.结论 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吸切术术野清晰,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幼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我们为16例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且鼻咽侧位片检查确诊为腺样体肥大的患儿施行了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手术在经口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结果 打鼾、鼻塞等症状消失或减轻,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幼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一种既安全、便捷又符合微创要求的儿童肥大腺样体切除术式。方法对100例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在耳内镜指引下应用40°正反向切割吸引刀头,经口行肥大腺样体吸引切除,并分析其疗效。结果100例患儿术后症状消失者89例,症状明显改善者11例,有效率100%,术后随访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耳内镜下经口行儿童肥大腺样体吸切术,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切除彻底、疗效显著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腺样体肥大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口腔电动吸切选择性切除儿童肥大腺样体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方法 对有多种典型临床症状(包括打鼾、鼻塞、流脓涕、听力下降、口颌面部及生长发育畸形等)的5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全麻下开口器撑开口腔并拉起软腭,经口腔插入70°鼻内镜显露鼻咽部肥大的腺样体,采用弯头正反向切割吸引刀头,明视下选择性吸切阻挡后鼻孔区的肥大腺样体部分,其余腺体组织保留,并与传统的盲刮法(79例)及鼻内镜下全切除法(25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本组全部患儿术后1~3天打鼾症状基本消失,未见术后并发症.手术创伤轻,出血少,患儿恢复快,经随访1~6个月,鼻部阻塞症状消失及明显改善49例(占87.5%),13例有耳部症状者治愈及明显好转者9例(占69.2%).而对照组盲刮法鼻症状改善有效率(62%),术后反应较重,出血较多;全切法有效率(84%),出血较多,术后反应较重.结论 采用鼻内镜经口明视下选择性吸切阻挡后鼻孔区的肥大腺样体部分,具有手术在明视下操作,术腔较宽敞、安全有效、微创、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众多的手术方法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下经鼻腺样体切除术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用于经鼻腺样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在鼻内镜和电视监视下经鼻行腺样体切除术35例,治疗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鼻阻塞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结果术后腺样体切除干净,无残体存留,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无出血、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0.5~2年,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此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病变切除更加彻底,手术疗效明显,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