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恶性肿瘤合并颈内静脉血栓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恶性肿瘤合并颈内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结果超声诊断颈内静脉血栓30例,诊断准确率96.8%,1例误诊为淋巴结。颈内静脉血栓二维超声表现为静脉管径改变,腔内实质回声,加压探头管腔不能被压闭,深吸气屏气后静脉内径不增宽;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腔内无血流信号或信号充盈缺损;脉冲多普勒未测及血流频谱或测及低速血流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恶性肿瘤患者颈内静脉血栓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深静脉置管血栓形成定期随访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深静脉置管患者早期预防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症状检查组患者,即深静脉置管术后出现局部症状申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被诊断为血栓形成的病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血栓分级情况;对25例随访检查组患者,即深静脉置管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随访病例,观察血管内膜是否光滑,血流变化,导管壁是否规整及血栓形成部位、大小、形态、血流通过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血栓形成分级情况。结果症状检查组血栓以Ⅲ、Ⅳ、Ⅴ级为主,11例血管横断栓塞面积超过70%,其中7例颈内静脉完全栓塞。随访检查组血栓多以Ⅰ、Ⅱ级为主,仅1例为Ⅲ级血栓。结论对深静脉置管术后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随访能早期发现小血栓病变。  相似文献   

3.
血栓形成是恶性肿瘤的并发症之一[1].据统计,10%~3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其病程中可并发血栓形成,高出普通人群中非恶性肿瘤患者的5~6倍,尸检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可发现静脉血栓栓塞(VTE).VTE是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2位原因[2].VTE发生率虽然高,但发生于颈内静脉血栓报告较少.本文回顾分析了16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发颈内静脉血栓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46例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和40例同期住院的非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下肢静脉血管形态、静脉管壁平滑度、各静脉的管径、管腔内回声情况和有无血栓、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46例)单支静脉受累9例(19.57%),2支静脉受累17例(36.96%),3支以上静脉受累20例(43.48%);观察组股、腘静脉管径均较对照组粗(P<0.05);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显示敏感,可作为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内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行颈内静脉置管术的306例患者的置管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总结其形成特点。结果306例患者中,共检出置管后血栓形成患者199例,阳性率65.03%。颈内静脉置管后1d内即可形成血栓,10d内是血栓易发生期。颈内静脉置管后置管静脉血栓特点是血栓沿置入管生长。结论颈内静脉置管血栓发生率高,隐蔽性强,临床使用应常规行置管颈内静脉超声监测。  相似文献   

6.
白塞氏病外周静脉血栓的超声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白塞氏病外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为白塞氏病的患者,进行外周深静脉和浅静脉的超声检查,二维观察静脉管壁、管腔、有无血栓,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观察有无血流信号异常.结果 8例下肢和2例上肢肿胀、疼痛的患者均发现外周静脉血栓,本组白塞氏病外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9.2%.结论尽管白塞氏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小血管炎,但很多患者表现为外周大血管的血栓形成,对有一侧肢体肿胀的患者行血管超声检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成芳  刘为红  鲍爱琴  闻曲 《护理学报》2010,17(12):65-66
对348例PICC患者中的9例静脉血栓形成者进行原因分析。9例患者中,7例在置管后2周内血栓形成,另2例分别在置管后第45、第90天发现血栓形成。原因分析:2例由导管异位到颈静脉所致,1例与锁骨下淋巴结放射治疗有关,其余与患者处于肿瘤晚期、PICC置管前血小板计数高有关。对策:如PICC带管患者出现颈部不适,及时行血管B超探查,以便发现是否有早期血栓及导管异位发生;置管时选择静脉应避开放射治疗侧肢体,对置管后出现静脉炎症状者,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鉴别是否为血栓;PICC置管前血小板计数升高者,征得医生同意采取预防性抗凝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5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内径、血栓范围、血栓回声特征及血流情况。结果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血管内径明显增宽,血栓表现为均质低回声图像,慢性血栓回声较高,血栓部位管腔无血流显示或血流充盈缺损,并可继发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同时可通过动态观察其演变情况,判断临床治疗效果,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甲状腺恶性肿瘤合并颈部静脉瘤栓的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合并颈部静脉瘤栓5例患者超声表现及特征。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低分化甲状腺癌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甲状腺肌源性低度恶性肉瘤1例。超声显示甲状腺肿瘤经甲状腺引流静脉蔓延3例、甲状腺肿瘤直接侵犯颈内静脉1例、转移淋巴结侵犯颈内静脉1例。结论 甲状腺恶性肿瘤并颈部静脉瘤栓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较具特征性,可作为此类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彩超诊断下肢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内径、血管内膜、血管腔内透声及血管腔内血流情况。结果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血管内径明显增宽,血栓表现为均质低回声,慢性血栓凹声较高,血栓部位管腔无血流显示或血流充盈缺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仪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同时根据血栓形态、血栓回声、血管腔情况并结合临床予以分期,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上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升上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治疗策略,减少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179例上肢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肢体静脉,了解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并根据血栓形成情况,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无血栓形成两组,观察骨折部位、性别、年龄、合并症及凝血功能。结果 179例上肢骨折患者经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有5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经抗凝治疗后消失;1例发生颈内静脉血栓,经抗凝治疗后好转。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5%(6/173)。深静脉血栓形成组(6例患者)与无血栓形成组(173例患者)的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发骨折部位为肩关节周围和肱骨干。结论上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也能形成深静脉血栓,多见于肩关节周围骨折,虽然发生率低,但是若未及时诊断干预,演变成为肺栓塞,则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引发医患纠纷,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诸多风险因素可以造成癌肿相关性血栓的发生.恶性肿瘤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血栓形成,而参与血栓形成的各种凝血介质又可促进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其中组织因子与癌症异常增生密切相关,故恶性肿瘤相关性血栓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抗凝药物在减少VTE风险的同时可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肺癌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1年12月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MRI诊断。比较两种诊断的检出率,比较急性期静脉血栓与健侧血管管径、慢性期静脉血栓与急性期血管管径指标,分析静脉血栓超声表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肺癌检出率96.00%显著高于MRI检查的72.00%,误诊率4.00%显著低于MRI检查的28.00%(P <0.05);健康侧血管管径显著小于患侧血管管径,急性期血管管径显著大于慢性期(P <0.05)。结论: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对肺癌上肢静脉血栓进行诊断,可提升检出率,依照血管管径亦可判定静脉血栓处于急性期还是慢性期,可给临床医者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仪对53例(67条)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栓塞程度。结果下肢静脉完全阻塞21例(25条),部分阻塞7例(9条),少部分再通10例(13条),大部分再通15例(20条)。其中,有1例合并大隐静脉曲张及血栓形成。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显像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阻塞程度、范围及治疗后再通情况可做出较为肯定的诊断,同时也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血栓形成是恶性肿瘤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10%~3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其病程中可并发血栓形成,高出普通人群中非恶性肿瘤患者的5~6倍,尸检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可发现静脉血栓栓塞(VTE)。VTE是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2位原因。VTE发生率虽然高,但发生于颈内静脉血栓报告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脑梗死患者的下肢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脑梗死患者有45.3%(68/150)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其中急性期29.4%(20/68),亚急性期23.5%(16/68),慢性期52.3%(36/6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及时确定脑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部位、范围及阻塞程度,有利于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开展临床诊断作用。方法:在我院于2017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选取6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分析62例患者的超声检查图像以及血流动力学信息。结果:62例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得到确诊的为59例,诊断准确率为95.16%,3例漏诊患者中,1例为髂静脉血栓,2例为胫静脉血栓。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血栓,能够清晰直观地将外周血管显现,对患者无创伤,检查安全准确、易于识别,但仍然有一定的漏诊率,超声医生必须对图像特点非常熟悉,且应灵活运用多种检查方法以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80例患者腮腺肿瘤病变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点及血流信号强度并分级,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腮腺良性肿瘤符合率88.1%(52/59),恶性肿瘤符合率80.9%(17/21).恶性肿瘤的特征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部分肿瘤内部见微小钙化点及部分出现同侧颈深上淋巴结转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良性和恶性肿瘤血流信号在Ⅱ~Ⅲ级之间分别为19和17例.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43例,依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23例和非老年组(<65岁)20例。记录2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肿瘤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临床症状、血栓类型、血栓部位;比较2组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确诊后0~3、>3~6、>6~12、>12个月VTE发生情况及行肿瘤切除术者术后0~3、>3~6、>6~12、>12个月VTE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组冠心病(30.43%)、心功能不全(21.74%)、脑血管病(30.43%)、留置深静脉导管(26.09%)比率,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47.83%),白细胞计数[7.79(5.30,12.5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5.40(3.43,10.53)×109/L]均高于非老年组[5.00%、0、5.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小腿肌间静脉检查,在发现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肌间静脉扩张及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方法对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肌间静脉均扩张的82名患者128支下肢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测最宽内径及有无血栓形成或形成倾向。结果发现肌间静脉血栓8例(9.8%),其中4例(4.9%)并发肺栓塞;发生肌间静脉血栓的静脉内径(0.65±0.30)cm;其中并发肺栓塞的肌间静脉内径(0.62±0.29)cm;扩张的肌间静脉内具有血栓形成倾向管腔内见"泥沙流"9例(11.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早期发现小腿肌间静脉扩张及血栓形成或血栓形成倾向,以辅助诊断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