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苏省仪征市3~6岁托幼机构儿童视力发育状况,为制定该市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仪征市全部42家托幼机构的8767例3~6岁儿童为对象,使用美国伟伦公司的Sure Sight自动筛查验光仪,快速检查双眼屈光状态,参照美国伟伦公司提供的各年龄组眼屈光筛查转诊常模标准进行结果判定。结果筛查儿童中视力异常率4.85%、可疑率6.27%,不同性别间分布无差异。视力异常中散光所占比例最高(46.30%),其次是远视(28.41%)。散光、远视+散光、远视、近视+散光、近视5个异常类型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加异常、可疑检出率有上升趋势,各年龄组儿童的视力筛查结果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省优质园异常率5.15%,高于市优质园(4.20%),更高于合格园(3.78%)。三类托幼机构视力筛查结果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散光、远视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屈光异常类型,对学龄前儿童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实施眼保健。  相似文献   

2.
大丰市城区5 345例3~6岁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大丰市城区3~6岁在园儿童视力发育状况,为制定本地区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大丰市城区全部10所幼儿园的5 345例3~6岁在园儿童为对象,使用美国伟伦公司的Suresight自动筛查验光仪快速检查双眼屈光状态,参照美国伟伦公司提供的各年龄组眼屈光筛查转诊常模标准[1]进行结果判定。 【结果】 男女儿童的视力筛查结果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66,P>0.05),3~6岁各年龄组儿童的视力筛查结果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1,P<0.05),远视、近视、散光三种异常视力在各年龄组的分布也无统计学意义(χ2=4.884,P>0.05)。 【结论】 对学龄前儿童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实施眼保健并对早期发生异常的儿童进行及早干预;预防和保护青少年视力,应从学龄前儿童抓起。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及其屈光状态,为社区预防儿童视力不良、防治屈光不正提供参考。方法在家长知情同意下,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在册登记的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裸眼视力及屈光筛查。结果共1,606名儿童(3,212只眼)完成筛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6.91%。,不同年龄组间视力异常检出率存在差异(χ~2=18.508,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视力异常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2.912,P0.05)。屈光异常眼数占检查眼数的26.87%,以散光为主。公办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检出率(28.26%)高于民办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2.37%,χ~2=10.258,P0.05)。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情况不容乐观。应巩固眼保健的宣教、常规视力检测和屈光状态筛查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学龄前儿童初级眼保健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平凉市1920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平凉市崆峒区幼儿园在园儿童视力进行筛查,了解各年龄组儿童视力状况,分析视力异常儿童屈光状态,为进一步做好儿童眼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6所幼儿园在园儿童1920名,应用图形视力表筛查儿童视力。结果1920名儿童中视力异常者有189人,异常率为9.84%。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异常率增高,5岁儿童最高,6岁时视力异常率下降。各年龄组间视力异常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642,P〈0.05)。各年龄组儿童平均正常视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视力异常儿童的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占55.56%。结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儿童视力筛查,可有效预防其眼病的发生,使儿童的视觉异常在敏感期或最佳期得到纠正。加强儿童眼保健健康教育宣传,从而引起社会各届的高度重视,共同做好儿童眼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海淀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状况,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6岁儿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2~3岁采用儿童图形视力表。【结果】视力异常率2007、2008、2009年分别为13.51%、10.54%、13.42%,各年龄组间视力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视力异常率增高,5岁最高,6岁又稍有下降。【结论】视力筛查标准需重视年龄因素,眼保健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余姚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状况,为制订儿童视力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视力筛选仪对全市150家幼儿园共22798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异常情况判定标准参照美国伟伦公司提供的各年龄组眼屈光筛查转诊常模标准。结果儿童视力异常主要为散光、远视和弱视,分别占56.07%、21.33%和13.76%。其中筛查男童12289例,发现异常1042例,异常率为8.48%,筛查女童10509例,发现异常927例,异常率为8.82%,男女儿童视力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z=0.792,P〉0.05)。城区儿童视力异常率为10.91%,显著高于农村(7.80%)和山区(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分别为5.271和5.306,P〈O.05)。结论视力问题是学龄前儿童较常见的健康问题,通过调查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状况,可使视力异常儿童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态,对屈光异常儿童提供干预措施。方法: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对常州市部分幼儿园的251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各年龄组散光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远视,近视发生率较低。散光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各年龄组散光、远视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散光无性别差异。结论: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屈光异常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张于灿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373-3374
目的:分析太仓市城乡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分布情况,为更好地制定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太仓市城乡幼儿园3~7岁儿童进行屈光筛查,记录球径、柱径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市区幼儿园3 782名儿童中,屈光异常329名,发生率为8.70%;乡镇幼儿园5 827名儿童中,屈光异常335名,发生率为5.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中,高年龄组儿童屈光异常发生率均高于低年龄组;屈光异常类型包括散光、远视合并散光、远视、近视合并散光、近视。结论:各妇幼保健机构应加强儿童眼保健的宣教工作,提高家长对儿童视力异常的保健意识,尤其是市区和高年龄组儿童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对屈光异常儿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渝中区4057例托幼园所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霖  何甦  林敏  陈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60-5361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中区托幼园所儿童视力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儿童眼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伟论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选仪对渝中区33所托幼园所4 057例2~7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4 057例儿童中视力异常检出率14.81%;不同年龄组间视力异常检出率有显著差异;视力异常各类型间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视力异常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①在托幼园所儿童中进行视力筛查非常必要,对视力异常儿童要及早干预;②做好托幼园所儿童眼保健需要保健机构、托幼园所及家长共同重视及努力。  相似文献   

10.
了解沈阳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为防治儿童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10所幼儿园全体3~6岁儿童,应用儿童图形视力表检查视力,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率为11.3%.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不良率有增高的趋势.3~6岁儿童群体屈光筛查异常率为21.1%.儿童视力正常眼的屈光异常以远视和散光为主,且均以轻度为多.视力不良眼中近视所占的比例上升.>1.50 D的散光眼占所有视力不良散光眼的75.2%.无论视力正常还是视力不良眼,各年龄组间远视、近视、混合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应成为监测和干预的重点,尤其是视力检查正常但屈光不正的儿童,应作为学龄前儿童眼保健工作的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昆山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异常现状. [方法] 用美国伟伦公司生产的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儿保门诊体检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男女视力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0.45%和40.02%;各年龄组散光发生率均较高,其次是远视,近视发生率均较低;男女之间总检出率和各类视力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各年龄组散光、远视的检出率差异存在显著性,远视的检出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散光的检出率则有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各年龄组间两两比较,4岁组和5~6组视力总异常率均大于2岁组和3岁组;筛查结果异常到上级医院眼科就诊的398例儿童中,有10例(共10例)被确诊为近视,96例被确诊为远视(共97例),289例(共291例)被确诊为散光,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8.97%和99.31%. [结论] 用伟伦视力筛查仪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非常方便、实用,适合在儿童保健机构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宁波市江东区4268例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视力异常状况,对视力异常儿童提供干预措施。方法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对儿保门诊体检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各年龄组散光发生率较高,其次是远视,近视发生率均较低。散光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各年龄组散光、远视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散光无性别差异;筛查异常到眼科就诊的172例中有158例被确诊,符合率达91.8%。结论在儿童眼保健工作中应大力推广使用视力筛查选仪,对早期发生异常儿童要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3.
张建军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576-5578
目的了解隆德地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发育状况,对隆德地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儿童视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隆德地区2050名3~6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征得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由儿保医生采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对入选儿童屈光度进行快速筛查,根据该仪器推荐的屈光异常参考值,参照各年龄段眼屈光诊断标准进行结果的判断。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儿童散瞳后再次验光,结合眼科医生判断确诊。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筛查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视力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50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显示,视力正常1327例(64.73%)、视力可疑351例(17.12%)、视力异常372例(18.15%),不同性别儿童视力筛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异常的发生率升高,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筛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远视异常、散光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其他视力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儿童视力异常的检出率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因素包括父母患近视、母亲有吸烟史、用眼频率高、有眯眼习惯、户外活动时间短、早产、出生低体质量、家庭收入低(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时纠正干预,并对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用眼习惯进行矫正,可有效降低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1 108例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儿童视力异常状况,对视力异常儿童提供干预措施。【方法】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对儿保门诊体检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各年龄组散光发生率较高,其次是远视,近视发生率均较低。散光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各年龄组散光、远视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散光无性别差异;筛查异常到眼科就诊的75例中有70例被确诊,符合率达93%。【结论】在儿童眼保健工作中应大力推广使用视力筛选仪,对早期发现异常儿童要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3~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情况。方法在2012年3—12月深圳市幼儿园视力普查中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对其中3~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动态屈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市区幼儿园儿童2294名4588只眼完成视力检查,其中3~6岁组的视力分别为(0.56±0.13),(0.79±0.15),(0.84±0.16),(0.91±0.17)。视力异常258人,视力异常率为11.25%。不同性别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6),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屈光状态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学龄前是儿童的视力不断发育、屈光状态逐步正视化的过程,在幼儿园开展视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儿童视力异常,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珍荣 《工企医刊》2014,27(5):1007-1008
目的 了解本地区在园儿童视力异常情况,及早地、有目的地开展学龄前儿童弱视防治.方法 对幼儿园2967名5~6岁儿童视力进行筛查,视力异常者到本院眼保健门诊进一步确诊治疗.结果 2967名受检查儿童中视力异常检出率为42.47%,随年龄增长其发生率下降(p<0.05)弱视患病率为17.46%.经综合治疗1年后复查,基本治愈率为65.76%,进步率为27.59%.结论 需进一步加强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工作,对视力不良的儿童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情况,更好地开展集体儿童的视力保健工作,于2003年上半年对城区部分幼儿园2967名5~6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大连市西岗区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原因,为做好全区眼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16年抽取全区三个街道2 6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对视力异常儿童进行眼底、眼位和散瞳验光复查,逐项记录检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散瞳验光后发现视力低下儿童405人(15.40%),其中男童患病率为51.10%,女童患病率为48.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户籍儿童、非户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散光与远视位列由屈光不正导致视力异常前两位,弱视儿童占比为4%。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要做到早发现、早确诊和早干预。与儿童保健相关的医疗机构、幼儿园应经常对家长进行眼保健宣教,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我市3岁~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情况,并对视力存在异常的儿童提供相关的干预措施。方法抽取宜兴市城区部分幼儿园,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1746名在园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检查。结果筛查异常的总检出率为12.43%,各年龄组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筛查异常到眼科就诊的52例中有47例被确诊,符合率为90.38%。结论在学龄前儿童中进行视力筛查工作非常必要,伟伦视力筛查仪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非常方便,实用,适合在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2011—2013年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异常状况,为干预视力异常儿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余杭区临平16所幼儿园14 729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统计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视力正常7 696人,正常率52.25%;可疑4 990人,可疑率33.88%;异常2 043人,异常率13.87%。各年龄组视力异常可疑和异常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均0.01)。视力异常儿童中女童屈光异常检出率为17.72%,高于男童异常检出率11.21%(P0.01)。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筛查结果,远视占49.53%,远视+散光占20.95%,散光占15.81%,屈光参差占9.79%,近视和近视+散光占1.66%和2.35%。各年龄组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异常检出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处于较高水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20.
学龄前视力异常儿童病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有增长趋势,笔者对濮阳市七所幼儿园930名3—6岁智力正常、身体健康儿童进行了调查,男509人,女421人,其中视力异常者男61人,女55人,共计175眼,发病率为94%,各年龄组视力分布情况,见表1。为探讨儿童视力异常的病因,本课题试图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寻找相关病因,为预防与治疗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提供科学依据。  表1 学龄前儿童1860眼各年龄组视力情况年龄(岁)男女合计正常异常小计正常异常小计正常异常小计眼数%眼数%眼数1603417519514632181783066617737242632380286213198223247642815185247197126621016712264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