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应用在产科分娩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科健康宣教知识掌握情况、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护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科健康宣教知识,如孕期保健知识、分娩须知及母乳喂养的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应用在产科分娩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的护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并有效提高产妇对产科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为产科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巩义市人民医院产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86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以此为根据,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护理措施,860例孕产妇为研究组,在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防范护理。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产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接受产科常规护理的86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投诉率、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为孕产妇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件、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母婴床旁护理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的重点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提供母亲、婴儿和整个家庭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  相似文献   

4.
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产科护士临床观察产后出血积累经验。提出了预防急救及护理产后出血的具体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李亚玲 《河北医学》2014,(10):1738-1740
目的:观察研究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例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科接受临床护理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另选取30例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产妇作为护理组。对照组产妇被给予传统产科护理,护理组产妇被给予人性化产科护理。记录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产妇的疼痛良好率(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66.67%),护理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83.2±4.3)分优于对照组产妇(62.1±8.3)分,护理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83.33%)优于对照组产妇(60.0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理想,降低产妇疼痛等级,提升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可考虑于今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与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产科护理中运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人性化管理方案与激励制度管理产科护理人员,通过患者满意度与护士满意度评价效果。结果产科护理人员比较满意人性化护理管理制度,产科患者对于产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产科护理中运用的临床疗效显著,80例产科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顺利产下新生儿。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调动了护士的自主性,提高了护理水平与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产科护理记录的改进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科护理记录是产科护士对孕妇及其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产科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科研、教学和法律依据的原始资料之一。2002年9月1日,卫生部颁布了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为了适应新的医疗形式,寻找一种适应我国国情且符合法律要求的护理记录,避免传统护理记录的缺陷。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根据以上两个文件和四川省卫生厅《关于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作式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产科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产科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取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实习的120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实习学生实施合作式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对照组实习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实践技能考试成绩、综合能力成绩、教学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合作式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产科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在产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对产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处置对策.方法 择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6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产妇的就诊时间顺序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30例,参照组产妇行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行产科护理风险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效果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研究组产妇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病房中实施产科护理风险干预工作,针对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施加相应处置手段,对于改善产科住院产妇的生活质量,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性,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产科病例护理质量审评方法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12~2014年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病例护理质量审评方法在临床应用以来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达标率及孕产妇满意度,与2011年未实施产科病例护理质量审评方法前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达标率及孕产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比较,产科病例护理质量审评方法在临床应用后,本院产科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科护理差错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护理质量达标率及孕产妇满意度逐年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病例护理质量审评方法在临床应用后,产科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和护士对病情观察与识别能力得到了提高,降低了护理缺陷,护理安全得到了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邱澄清 《当代医学》2009,15(28):127-127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实施办法,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确定产妇及家属健康教育要求,营造病房环境家庭化,建立教育目标.协同执行护理计划,家属参与下做好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结果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100%。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实施,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和健康教育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产科新型护理模式对产妇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生产的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产妇。在这两组产妇的围产期内,我院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产妇进行护理,并在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使用产科新型护理模式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中有4例产妇进行了剖宫产,剖宫产率为4%。对照组产妇中有25例产妇进行了剖宫产,剖宫产率为75%。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产科新型护理模式对产妇进行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剖宫产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起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在我科分娩的1638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将2011年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期间的1626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按《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中的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和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下产科的护理质量,并统计两种管理模式患者的满意度变化。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后产科基础护理质量指标比率(使用药物错误、高危药物外渗、患者跌倒、运送患者意外事件、医源性皮肤损伤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和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比率(产后出血、产后乳房胀痛、阴道分娩尿潴留等)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产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产科基础护理质量指标比率和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比率,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王蕾 《中国伤残医学》2013,(10):322-323
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临产前破裂者。是产科较常见的疾病,同时胎膜早破会给母婴带来一系列的较严重的危害,给产科护理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的配合临床工作,并对患者从心理、生理和身体等方面进行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5.
张巧秀 《当代医学》2010,16(21):98-99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临床发展过程及治疗、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例产科DI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产科DIC病人经抢救治愈或者死亡。结论早发现、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抢救、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合理用药、严密观察病情是降低产科DIC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服务的实践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接受护理治疗患者26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X2=5.36,P<0.05)和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t=3.42,P<0.05),差异均显著,护理效果较好。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服务的实践中应用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与层级护理整合应用对产科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000例,随机分为两组,将采用整体护理措施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与层级护理整合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产科护理质量等指标,采用χ2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两组产妇满意度、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及产科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与层级护理整合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及产科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护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在产科尤其是临床生理产科更显示出巨大的潜在力和推动力,欲想降低难产率和围生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必须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分科的日益细化,社会对医护人员的希望值逐渐提高^[1,]这一要求在产科尤为明显,因此对产科护士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专科护理技术、服务素质要求的难度也在相应增加^[2]。为了提高专科护理质量,要求护士在传统规范的护理管理制度中,不仅需要不断提高专科临床知识,而且在护理礼仪和法律法规等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产科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40例产科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后显效18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达9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对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100%,远高于对照组8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促进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同时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了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增进了医患关系的融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