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且致残率、病死率高。发病在4.5 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各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推荐,可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著名的NINDS试验[1]及ECASSIlI试验~[2]均为静脉溶栓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静脉rt-PA溶栓治疗急性超早期脑梗死也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得到最强推荐的治疗方法~[3,4]。然而,我国在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损伤、日常生活能力、血流变、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疏血通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价,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8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疏血通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可明显提高脑梗死病人临床总有效率[OR=3.60,95%CI(2.12,6.10),P<0.000 01],降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MD=-2.24,95%CI(-2.92,-1.55),P<0.000 01],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D=10.28,95%CI(9.94,10.62),P<0.000 0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61例,分为4组:联合溶栓组44例,给予静脉rt-PA尿激酶;rt-PA组37例,尿激酶组32例,对照组48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9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同时观察再梗死率、脑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90 d 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与对照组在90 d有效率及疗效满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90 d有效率及疗效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溶栓组与rt-PA组和尿激酶组脑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υs 18.9%υs 18.7%,P<0.05)。结论 rt-PA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远期疗效和单用rt-PA、单用尿激酶相当,但脑出血率降低,因此该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发病时间34.5h内脑梗死患者应用0.6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ator,rt-PA)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34.5h内脑梗死患者应用0.6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ator,rt-PA)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34.5h内脑梗死患者44例(脑梗死组),给予0.6mg/kg rt-PA静脉溶栓治疗,30、90d随访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s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其神经功能恢复和临床疗效,观察溶栓后的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age,sICH)发生率。将所有的观察结果与ECASSⅢ(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Ⅲ)试验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比(0.9mg/kg rt-PA,对照组)。结果 2组30、90d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及预后良好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sICH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vs 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不亚于高剂量rt-PA,其安全性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5.
<正>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60%~80%,目前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有效的药物只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由于rt-PA的应用受到时间窗的限制,90%以上缺血性卒中发生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故缺血性卒中发生后,如何减轻缺血损伤及促进缺血区域神经功能恢复成为治疗的研究热点。目前血管新生是缺血性卒中功能恢复期治疗的主要策略之一[1-3]。笔者对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和预后不良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颅内动脉狭窄及心房颤动发生情况、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启动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75岁者所占比例、有糖尿病病史者所占比例、入院时NIHSS评分、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心房颤动发生率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发病至溶栓启动时间短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34,95%CI(2.831,37.719)]、糖尿病病史[OR=6.050,95%CI(1.615,22.177)]、心房颤动[OR=8.392,95%CI(1.661,42.385)]、入院时NIHSS评分[OR=6.781,95%CI(1.898,24.233)]、发病至溶栓启动时间[OR=9.137,95%CI(2.462,33.908)]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糖尿病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高、心房颤动、发病至溶栓启动时间延长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经rt-PA静脉溶栓治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应根据以上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rt-PA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rt-PA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自从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临床应用以来,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治疗中,效果较佳,是有效的溶栓药[1,2].不过临床中的报道多为单纯采用静脉途径进行溶栓治疗,很少有学者采用动、静脉结合溶栓疗法[3,4].为缩短再灌注恢复时间,提高疗效,本文利用动、静脉结合rt-PA溶栓治疗早期AMI,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和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超早期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尿激酶组、rt-PA组和对照组治疗,采用脑梗死患者临床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 d、7 d及14 d rt-PA组CSS评分低于尿激酶组和对照组,14 d和90 d BI 高于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尿激酶组出血并发症高于rt-PA组和对照组,rt-PA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异.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rt-PA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rt-PA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董强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2):1046-1047
缺血性卒中占整个卒中的70%~80%,选择有效的药物治疗仍是临床医师的困惑,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第一个也是惟一被证明可用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制剂。自1996年美国FDA正式批准rt-PA应用于治疗超早期脑梗死以来,各个国家陆续允许rt-PA常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治疗,例如1999年加拿大,2000年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2004年印度与中国。但是在正视其卓越临床疗效的同时,仍十分关注其可能的出血并发症。不同的国家和地区rt-PA使用的普及程度不同,常规使用rt-PA的患者尚不足4%,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能获得血流恢复和完全的功能康复。因此,rt-PA的应用仍存在着效益与风险的争论。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卒中(stroke)已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死因,存活患者中约75%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本研究拟探讨老年AIS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早期预后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对象连续性收集2012年4月至2015年8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并行rt-PA静脉溶栓的老年(年龄≥6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出院诊断为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或脑栓塞)患者111例,男69例,女性42例。1.2方法收集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等一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循环脑梗死(ACS)138例(ACS组),后循环脑梗死(PCS)40例(PCS组),通过患者入院时及24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预后良好率,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的给药时间、既往心房颤动史、脑卒中及基线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转归方面,PCS组90dmRS评分和3个月死亡显著高于ACS组[(3.28±1.87)分vs(2.37±1.88)分和20.00%vs 5.80%,P0.05],预后良好显著低于ACS组(40.00%vs 62.32%,P0.05)。接受rt-PA溶栓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与年龄、基线NIHSS评分及24hNIHSS评分呈正相关;90d内死亡与前后循环、24h 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rt-PA静脉溶栓患者中ACS临床疗效较PCS相对较好。PCS是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的近期疗效,探讨HHcy对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Hcy水平分为2组,HHcy组(血同型半胱氨酸≥15.0μmol/L)37例,非HHcy组(血同型半胱氨酸15.0 mmol/L)2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小剂量rt-PA(总量为0.6 mg/kg,最大剂量为60 mg)静脉溶栓治疗,对比2组治疗7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HHcy组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7 d的NIHSS评分与非HHcy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前非HHcy组和HHcy组患者MRS评分中生活自理(MRS评分≤2分)人数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溶栓治疗14 d后,非HHcy组中生活自理人数的比例较HHcy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HHcy会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小剂量rt-PA溶栓治疗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胆固醇(T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与缺血性卒中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没有确切的结论,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为脑梗死的病理基础[1~3].本文就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与复发性脑梗死关系进行探讨,拟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唯一批准使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药物,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为目前公认的改善缺血性卒中结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改善血管再通及神经功能损伤〔1〕。NINDS〔2〕、亚特兰蒂斯(ALTLANTIS)以及欧洲协作急性卒中研究(ECASS)等临床研究结果都证明了卒中3 h内使用rt-PA静脉溶栓安全有效〔3〕,ECASSⅢ用13年研究把时间窗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rt-PA静脉溶栓后24 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恶化组31例和非神经功能恶化组152例。收集患者年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一般临床资料,血浆sTM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sTM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及Spearman法分析;血浆sTM对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因素。[结果]神经功能恶化组血浆sTM水平[(50.64±12.17)μg/L比(33.76±8.67)μg/L]及年龄[(67.34±10.87)岁比(60.22±11.05)岁]、hs-CRP[(12.59±3.23)mg/L比(4.92±1.1...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卒中静脉内溶栓治疗的TCD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以其高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并且长时期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不良预后.随着新型溶栓药物的发展,1995年美国NINDS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显示[1],发病3 h以内静脉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可观察到24 h内症状明显改善以及3个月、1年时的满意疗效[1,2].此疗法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研究还显示,有症状的颅内出血发生率在rt-PA治疗组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伴心房颤动(房颤)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收集发病时间<4.5h的65例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41例无房颤患者作为非房颤组和24例伴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观察溶栓后2组脑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综合生活能力。结果 2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2组各时间点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30d的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房颤组脑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虽高于非房颤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50%vs 2.44%,16.67%vs 2.44%,P>0.05)。结论对于由房颤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模式MRI指导下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NINDS试验溶栓标准的CT阴性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多模式MRI检查,筛选出符合溶栓标准的14例脑梗死患者,给予rt-PA0.9mg/kg静脉溶栓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及90天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定溶栓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结果14例溶栓患者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24h(6.42±5.38)分,溶栓治疗后21天(3.64±3.05)分,溶栓治疗后90天(0.86±1.17)分;14例患者溶栓治疗前BI评分(18.93±6.26)分,溶栓治疗后21天(50.36±35.22)分,溶栓治疗后90天(88.93±13.21)分,均较溶栓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rt-PA(0.9mg/kg)溶栓治疗发病4.5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安全的;多模式MRI有助于选择从溶栓中获益并剔除那些存在高度出血性转化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