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初发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kB(NF-kB)的表达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方法颗粒增强免疫沉淀法测定91例初发T2DM患者(G2组)及60例对照组(G1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G2、G1组外周血单核细胞NF-kB活性;分析NF-kB活性与hs-CRP浓度相关性。结果G2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kB活性和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G1组(P<0.01),而且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kB活性与血清hs-CRP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处于炎症状态,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NF-kB表达及血清hs-CRP水平升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外周血NF-κB活性的变化,并探讨阿托伐他汀对DN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是否合并DN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DM)组30例、DN组66例。DN组随机分为DM常规治疗组(DN1组)31例、DM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DN2组)35例,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6、IL-1β及外周血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NC组、DM组、DN组血清hs-CRP、TNF-α、IL-6、IL-1β水平及外周血NF-κBp65活性逐渐升高(P〈0.01或〈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NF-κB p65活性及hs-CRP、TNF-α、IL-6、IL-1β明显下降(P〈0.01或〈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老年早期DN患者外周血NF-κB p65的活性,并可降低血清hs-CRP、TNF-α、IL-6、IL-1β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MNC)中NF-κB的活性变化。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健康成人30名,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免疫印迹分析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PMNC)中核因子κB(NF-κB)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肌动蛋白(actin)作为内参。两组人群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PBMC中NF-κBP65(Ser536)磷酸化水平高于对照组[0.85(95%可信区间为0.49~1.02)对0.47(95%可信区间为0.26~0.67),P<0.05];糖尿病组患者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2.00mg/L(95%可信区间为1.21~4.60)对0.83mg/L(95%可信区间为0.10~1.75),P<0.01],C-反应蛋白(CRP)以中位数表示;在糖尿病组,磷酸化NF-κBP65(Ser536)与log(CRP)呈正相关(r=0.351,P<0.05),log(CRP)与体重指数(BMI)、腰围(W)、稳态模型法估计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基化血红蛋白(GHbA1c)呈正相关。结论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PMNC处于炎症状态,其中NF-κB活性的升高可能影响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口服抗糖尿病药失效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胰岛素的抗炎作用。方法选择对照组20名(NC组),口服药失效的T2DM患者20例(DM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检测DM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以及餐后2hBG、胰岛素和c肽水平的变化及采用流式细胞仪(FCM)、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表达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后,NF-κB表达降低(P0.01);FBG、2hBG和HOMA-IR降低;胰岛素、C肽和HOMA-β升高。结论 T2DM患者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明显改善的同时,单核细胞中NF-κB表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MNC)中NF—κB的活性变化。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健康成人30名,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免疫印迹分析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PMNC)中核因子KB(NF—κB)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肌动蛋白(actin)作为内参。两组人群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PBMC中NF—κB P65(Se^536)磷酸化水平高于对照组[0.85(95%可信区间为0.49—1.02)对0.47(95%可信区间为0.26—0.67),P〈0.05];糖尿病组患者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2.00mg/L(95%可信区间为1.21—4.60)对0.83mg/L(95%可信区间为0.10—1.75),P〈0.01],C-反应蛋白(CRP)以中位数表示;在糖尿病组,磷酸化NF—κB P65(Ser^536)与log(CRP)呈正相关(r=0.351,P〈0.05),log(CRP)与体重指数(BMI)、腰围(W)、稳态模型法估计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基化血红蛋白(GHbA1c)呈正相关。结论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PMNC处于炎症状态,其中NF—κB活性的升高可能影响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T2DM患者127例,其中合并OP46例(A组)、骨量减少31例(B组),单纯T2DM50例(C组)。三组均行降糖治疗,A、B组口服钙尔奇D、阿伦膦酸钠,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HCY、血钙(Ca)、25羟维生素D[25-(OH)D]及骨密度(BMD);随访6—24个月,记录患者OP性骨折的发生情况。结果A、B、C组血清hs.CRP、HCY水平依次降低,各组间比较,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T2DM合并OP、骨量减少患者血清25-(OH)D、BMD显著升高,血清hs—CRP、HCY显著降低,P均〈0.05。BMD与血清hs.CRP、HCY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762、-0.69,P均〈0.05。随访6~24个月,A、B组OP性骨折发生率均高于C组。结论T2DM合并OP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T2DM合并OP的病情及预后判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新诊断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NC)中核因子kB(NF-κB)活性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96例新诊断T2DM患者,观察治疗前及血糖良好控制后PBMNC中磷酸化NF-κBp65(Ser^536)、血清炎症指标及FFA等变化。结果在血糖控制达标2周时,PBMNC磷酸化NF-κBp65(Ser^536)、FFA及血清3项炎症指标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AhsC-RP与△2hPG、△糖化血清蛋白(FA)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AIL-6与△TC、AL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以及PBMNC中NF-κB磷酸化p65(Ser^536)水平均明显降低。血糖改善带来炎症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及IL-6在2型糖尿病(T2DM)发病中的作用及毗格列酮的疗效。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及ELISA法检测91例T2DM患者(观察组)吡格列酮治疗前后和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IL-6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水平,并采用直线相关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外周血hs—CRP、TNF—α、IL-6及FPG、2hP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与FPG、2hPG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TNF-α及IL-6在T2DM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可作为判定T2DM病情及治疗效果的指标;吡格列酮具有抗炎、降糖及改善IR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T2DM患者70例,其中合并UA组(G1组)30例,单纯糖尿病组(G2组)40例,正常对照组(G3组)30例。比较各组问血清hs—CRP、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T:DM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DM并UA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UA组(P〈0.05)。结论hs—CRP水平在T2DM并UA患者中明显升高,炎症可能为T2DM和UA的发病关联。  相似文献   

10.
孙继雄  刘圣 《山东医药》2012,52(40):87-89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DEX)对全麻患者围术期外周血单核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择期行全麻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全麻,观察组术前静脉泵入DEX 0.5μg/kg(泵注时间10~15 min),然后以1.0μg/(kg.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前0.5 h(T2)、术后24 h(T3)采集外周静脉血,肝素抗凝。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CRP、sI-CAM-1、IL-8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的表达。结果两组患者T2、T3时点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表达及血清CRP、sICAM-1、IL-8水平较同组T1时点显著升高(P均<0.01),在T2时点最高,在T3时点仍显著高于T1时点水平(P均<0.05);但观察组升高的幅度在T2、T3时点均较对照组小(P均<0.05)。结论DEX能有效降低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的表达及血清CRP、sICAM-1、IL-8水平,提示DEX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口服抗糖尿病药失效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кB(NF-кB)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胰岛素的抗炎作用. 方法 选择对照组20名(NC组),口服药失效的T2DM患者20例(DM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检测DM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精(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以及餐后2hBG、胰岛素和C肽水平的变化及采用流式细胞仪(FCM)、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NF-кB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与NC组比较,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кB表达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后,NF-кB表达降低(P<0.01);FBG、2hBG和HOMA-IR降低;胰岛素、C肽和HOMA-β升高. 结论 T2DM患者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明显改善的同时,单核细胞中NF-кB表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单核细胞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CRP刺激单核细胞PAPP-A蛋白和mRNA表达的时间及剂量效应。采用Active Motif的专利技术测定CRP对单核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给予NF-κB抑制剂BAY11-7082预处理后,CRP对单核细胞PAPP-A表达的影响。结果 CRP(20 mg/L)刺激单核细胞2 h后,PAPP-A的蛋白和mRNA表达开始增加,呈时间依赖性,同时呈剂量依赖性诱导单核细胞的PAPP-A表达。CRP可显著增加单核细胞NF-κB p65水平,在给予NF-κB抑制剂BAY11-7082预处理后,CRP诱导PAPP-A表达的作用受到抑制。结论 CRP可通过激活NF-κB上调单核细胞PAPP-A的蛋白和基因表达,这可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循环中PAPP-A升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丁福万  洪兵 《山东医药》2011,51(43):40-41
目的进一步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抗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同期收治的7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常规糖尿病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mg/次、1次/d,连续24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均采用超敏免疫比浊透射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放免法测定血清脂联素。结果治疗前两组C—IMT及hs—CRP、脂联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24周后观察组C—IMT及hs-CR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脂联素水平则反之(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明显减轻T2DM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其调脂外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s-CRP水平、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等抗慢性炎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和血清hs-CRP、TNF-α、IL-6、IL-1β炎症因子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1)及糖尿病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治疗组,n=3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F-κB、血清hs-CRP、TNF-α、IL-6、IL-1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外周血NF-κB水平、血清炎症因子、HOMA-IR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核因子(NF)-κB、YKL-40水平和Gensini评分的变化。方法单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9例作为A组,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B组,同期体检健康者75例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各组的血脂、血糖、血清NF-κB、YKL-4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 B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高于C组(t=17.901,14.467),A组、B组hs-CRP水平均高于C组(t=25.321、4.782,P均<0.05);B组的FPG、Hb A1c、hs-CRP高于A组(t=13.987,13.198,27.094,P均<0.05)。A组、B组NF-κB(t=14.728,21.426)、YKL-40(t=30.757,32.825)水平均高于C组(P均<0.05);B组的NF-κB、YKL-40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高于A组(t=9.759、5.604、5.347,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NF-κB水平与hs-CRP、YKL-40水平、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血清YKL-40水平与hs-CRP、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r=0.627、0.580,P<0.05)。结论血清NF-κB、YKL-40水平检测可用于诊断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hs-CRP、TNF-α、IL-6、IL-1β)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 将72例2型糖尿病早期DN老年患者,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DN1组,37例)和20 mg/d(DN2组,35例),疗程16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UAEA、血脂(TC、TG、DHL-C、LDL-C)。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NF-κB P65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C及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或P<0.05),以DN2组降低更显著。DN2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DN1组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降低外周血NF-κB P65的活性、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减少尿蛋白,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比较T2DM大血管病变组81例、单纯T2DM患者81例与8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结果:T2DM大血管病变组的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单纯T2DM组(P〈0.01)。且T2DM患者血清hs—CRP与IL-6、hs—CRP与TNF-α、IL-6与TNF-α呈正相关。结论:提示hs—CRP、IL-6、TNF-α与T2DM发病有显著相关性,炎症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Vit D_3)对T2DM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NC)组、T2DM组和活性Vit D_3干预组(Vit D_3组),Vit D_3组予骨化三醇灌胃,NC、T2DM组予花生油灌胃,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测量血清血糖、TC、TG、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脏核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Vit D_3组血清TG、ALT、AST水平低于T2DM组(P0.05)。Vit D_3组肝脏病理组织形态学,尤其是组织结构完整性优于T2DM组。Vit D_3组NF-κB、MCP-1、ICAM-1、TGF-β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低于T2DM组(P0.05)。NF-κB的mRNA表达水平与MCP-1、ICAM-1、TGF-β1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11、0.734、0.698,P0.01)。结论活性Vit D_3可能通过NF-κB介导的炎症途径对T2DM大鼠肝脏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糖耐量减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表达,探讨其与糖耐量减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NGT,20例)、糖耐量减低组(IGT,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PMNC)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糖(FBS)浓度及血脂,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结果IGT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κB表达为11.57±4.01,显著高于NGT组3.98±2.16(P〈0.05);相关分析显示NF-κB的表达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IGT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的表达增高,显示IGT体内存在低度炎症反应,其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及糖耐量减低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明  周安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0,28(8):707-710, 732
目的探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TLR)和炎性细胞因子在颅内动脉瘤(IA)破裂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通过手术收集IA以及IA破裂的动脉瘤组织作为IA组和IA破裂组,同时收集健康血管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qPCR检测动脉瘤组织中NF-κB、TLR4、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F-κB和TLR4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1β和hs-CRP的水平。结果 IA组和IA破裂组动脉瘤组织中的NF-κB、TLR4、IL-1β、hs-CRP mRNA和NF-κB、TLR4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IA破裂组动脉瘤组织中的NF-κB、TLR4、IL-1β、hs-CRP mRNA和NF-κB、TLR4蛋白水平显著高于IA组(P0.05)。IA组和IA破裂组血清IL-1β和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A破裂组血清IL-1β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IA组(P0.05)。结论与IA患者相比,IA破裂患者的动脉瘤组织中具有更高水平的NF-κB、TLR4、IL-1β以及hs-CRP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且血清中IL-1β和hs-CRP的水平也更高,这说明NF-κB、TLR4、IL-1β以及hs-CRP可能与IA破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