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当前亚健康状态研究实际,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进行了探讨总结,提出了针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的相关建议。认为应依据中医理论据因辨证;深入开展亚健康状态大样本、多中心、标准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理清证候发展的动态脉络,探寻始发证候、核心证候、转归证候等证候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注重证候与体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制定符合大学生人群特点的问卷调查表,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湖南地区8所高校的907例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问卷的填写.并对其中医证候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的中医证型排名前8位的分别是: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气郁结、气血亏虚、肝郁化火、湿热蕴结、脾虚湿阻、心脾两虚,涉及到的病位主要有肝、心、脾、肾。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及不同民族的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不同.这与不同的学习环境、睡眠时间、学校与专业、性别、民族、地域及生活习惯的差异有关。结论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亚健康问题已倍受人们的关注,中医对亚健康的研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从古今文献、专家经验、现代研究现况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亚健康中医分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吉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分布,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中医干预方法.方法 随机调查研究852例吉林省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态,进行中医证候分布与亚健康原因相关性的研究.采用体格检查、问卷调查、访谈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 852例亚健康中,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高学历、已婚、女性高校教师为亚健康的主体.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布依次是心肝气虚证、心脾两虚证、脾虚湿盛证、肝郁脾虚证、心肺气虚证、肝火证、心火证、胃火证.且单纯证型较少见,多为几个证型相兼.结论 高校教师亚健康情况与社会生活因素、生活方式、个体因素有关,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状态、职业道德,对教育事业产生很大影响,应积极进行中医干预.  相似文献   

5.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的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制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表回收率为96.3%,条目应答率为97.2%.结果 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很高(0.9274~0.9676),各条目与其所属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除女性躯体症状外,其他项目的Spearman相关系数多在0.6以上),经因子分析,因子载荷和结构与调查表内容基本吻合.结论 研制的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是可信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等相关标准,由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每一位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表现进行辨证,并对辨证结果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95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辨证结果共计81种,经过拆分后共获得24个证候类型,其中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肝火炽盛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阻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胆郁痰扰证和痰热内扰证。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7个,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肝、脾、肾、胃、心、胆、肺;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分别为气滞、气虚、热(火)盛、湿阻、痰阻、阴虚、气逆、阳虚、血虚和血瘀。结论: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证候类型较多,涉及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病位类证候要素涉及5个脏与2个腑,以涉及肝、脾的证候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均有涉及,实以气滞最多见,虚以气虚最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定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亚健康中医证候问卷调查表.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法及Delphi法确定大学生亚健康常见的临床表现,根据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将大学生亚健康常见的临床表现设计成问卷条目,形成问卷调查表的初稿.应用初稿进行小样本流调,采用统计学的频率分布法、相关性分析及信度效度检验,对问卷调查表初稿的条目进行修改,形成正式稿.结果 形成包括气血亏虚证、心脾两虚证、湿热蕴结证、肝气郁结证、肝郁化火证、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7个维度、自填与访谈相结合的问卷调查表.结论 制定的大学生亚健康中医证候问卷调查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HBV携带者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HBV携带者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诊断要素。方法:采取问卷、专家体检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317名HBV携带者进行调查,对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HBV携带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并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对各主要证型的诊断要素进行归纳总结。结亲:在所调查的317名HBV携带者中有208名表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发生率为65.66%;主要临床症状有22个,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为疲劳乏力、小便黄、脘胁不适等:涉及中医证候分型有10个,其中以肝郁脾虚证、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心肝郁热证等证型多见。结论:大多数HBV携带者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医证候分布呈现一定的特点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亚健康相关性的研究,发现血脂异常中医证侯的产生与亚健康具有密切关系:亚健康状态的存在是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亚健康状态对于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影响的规律-主要是影响了血脂异常中医证侯虚证的形成.建议在治疗血脂异常时应高度关注亚健康.  相似文献   

10.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现代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亚健康的现代文献,探讨亚健康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全面检索近20年有关亚健康的现代文献,应用EpiData2.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2.0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的频次进行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获取证候名称50个,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是肝气郁结、心脾两虚和肝肾阴虚;病位类证候要素14个,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是脾、肝、肾;病性类证候要素16个,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是气虚、气滞和湿。结论: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类型的分布比较分散,而证候要素的分布相对简洁、集中,因此有必要从证候要素入手进行亚健康常见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证候特征.方法 首先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让参加体检的职工现场填写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根据被调查者填写内容,结合查体结果 ,参考<亚健康状态的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判断亚健康状态.然后根据被调查者填写的量表内容和现场调查医师通过中医四诊掌握的资料,按有关肾阴虚证的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将合格问卷录入Epidata:3.02,采用SPSS11.5对录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主要证候特点有:(1)肾虚证表现(主要为腰背酸痛、腿膝酸软、疲倦乏力、耳鸣、脱发等);(2)阴液亏虚表现(主要为眼涩、咽干、大便干结等);(3)阴虚火旺、热扰心神等表现(主要为盗汗、手心发热、失眠多梦等);(4)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的舌脉以舌红、脉沉细为主.结论 从亚健康状态入手研究肾阴虚证的本质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制评价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的标准化测量工具.方法 根据问卷设计的原理和步骤,结合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确定亚健康及中医基本证候概念、构建问卷结构及条目池、产生问题与答案、预调查、信效度检验以及修订等过程,初步研制评定亚健康中医基本证候的问卷.结果 形成包括肝郁证、肝气虚证、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13.
亚健康状态常见证候特征的判别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大样本亚健康人群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医学数理统计学方法将常见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构成心肝血虚证、肝肾阴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肝气都结证、心气虚证、肝阳上亢证、脾气虚证、肾阴虚证、肾阳不足证、肝阴虚证、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的三类症状,即特征症状、基础症状、相关症状同对运用判别分析加以验证,结果发现,二者所得的结果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而且该证候构成与临证所见比较接近:由此可见,临床流行病学和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研究中医学证候特征和演变规律,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研冤方法,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探索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拟方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17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共收录236例PMS患者,以问卷方式调查收集其症状、体征和舌脉等四诊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进行证候要素分析并提取公因子,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际予以分析解释。结果 共提取特征根值为1.352、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78.272%的4个公因子,联系中医证候分型,分别代表类肝肾阴亏证、类肝郁化火证、类肾虚血瘀证和类心肾不交证。结论 从因子分析角度,浅析PMS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与实际经验相佐证,从而为临床辨证拟方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其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特征。方法以体现中医特色的亚健康调查问卷为工具,通过对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中医临床专家的判断,并应用聚类及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亚健康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主要证候要素及其基本证候特征。结果对1828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以疲劳、失眠、情绪失调、疼痛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虚、湿、热、郁、瘀、气滞、津亏、痰为主要证候要素;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心、肝、脾、肾、胆、胃等;以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热蕴结、肝郁化失、脾肾两虚、痰气互结等10类基本证候多见。结论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多呈现某一症状为主,其他症状伴随出现的症状群,其证候要素和基本证候分布以心、肝、脾等脏腑功能虚损为主,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乌鲁木齐市亚健康人群分布情况及亚健康人群中医证候,为制定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年龄在18-55岁之间的乌鲁木齐市民采取问卷调查及中医临床专家现场访谈后进行中医证候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合格的问卷由录入员采用Excel软件,将问卷内容输入,进行逐项核查,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17.0系统。结果:符合亚健康诊断标准者占78.87%,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布以肝肾阴虚证最多,痰热内扰证最少,8个证型构成比排列顺序为:肝肾阴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证〉肝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肺脾气虚证〉痰热内扰证。结论:认识了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对今后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干预治疗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方法:根据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调查表收集的资料,对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符合要求的公因子,并对其进行中医证候诠释。结果:对64个四诊信息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共获得64个公因子,提取其中特征根值〉1的18个公因子,根据中医理论对各公因子的症状组合进行初步诠释。提示的证候要素有15个,其中病位类为肝、心、脾、肺、肾、胃、胆;病性类为气滞、热(火)、痰、湿、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提示的常见证候有16个,虚证类为肝阴虚、心血虚、心胆气虚、肾阴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不固;实证类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脾胃气滞、胃火炽盛、湿热内阻、气郁痰阻、痰湿中阻;虚实夹杂类为脾虚湿阻、肝郁脾虚。结论:基于因子分析初步提取的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常见证候与证候要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辨证规范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咳嗽是呼吸内科最多的主诉,据有关统计,在呼吸内科门诊中80%以上的患者都有咳嗽症状,慢性咳嗽患者占呼吸科门诊量的20%~30%[1-2]。慢性咳嗽归属中医"内伤咳嗽""顽咳""久咳"等范畴。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缺乏相对规范的辨证分型标准。因此,为初步揭示慢性咳嗽的中医证候规律特点,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制定病例调查表,收集122例慢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州疲劳性亚健康女性中医体质分型的证候要素,为疲劳性亚健康体质调养提供辨证诊疗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案,按统一诊断、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疲劳性亚健康女性385例,从中医诊断学角度四诊和参,并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提取相关证候要素。结果:因子分析得出19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再根据证候要素对385例疲劳性亚健康女性体质情况进行分型,结果发现:湿热质占42.6%,血瘀质占13.2%,阳虚质占11.9%,气郁质占11.2%,阴虚质占9.4%,气虚质兼湿热质占5.2%,阳虚质兼气郁质占3.1%,痰湿质占2.1%,痰湿质兼血瘀质占1.3%。结论:广州地区疲劳性亚健康女性主要病理性质为湿、热,次要病理性质为血瘀、血虚、气滞、气虚、阳虚、阴虚、痰湿。病位脏腑主要涉及肝、脾,次要为胆、胃。主要体质类型是湿热质,其余依次为血瘀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兼湿热质,阳虚质兼气郁质、痰湿质、痰湿质兼血瘀质。广州亚健康女性以单纯体质类型为主,部分为复合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不同中医证候人群的疲劳特点。[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对疲劳性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辨证,并按照一定原则对辨证结果进行归类;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对不同证候类型的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疲劳进行量化评定,并通过统计软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躯体疲劳分值、总体疲劳分值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精神疲劳分值、疲劳后果、疲劳对睡眠/休息的反应、疲劳的情境性分组各组人群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疲劳性亚健康不同证候人群的疲劳状况存在差异。2)肝郁脾虚证人群的躯体疲劳表现、精神疲劳和总体疲劳较其他证候人群明显,尤其精神疲劳表现较其他人群突出,疲劳对其生活、工作的影响也较为明显;阴虚证类精神疲劳、总体表现及疲劳对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均不明显。3)疲劳特征方面:阳气虚证类人群的睡眠/休息不能缓解疲劳的状况最为突出;肝气郁结证人群的疲劳最易受到环境和情绪的影响而加重或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