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犀角地黄汤出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由犀角、丹皮、芍药、地黄四味药物组成,"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为热毒炽盛于血分、迫血妄行所致  相似文献   

2.
犀角(水牛角)地黄汤治疗内科杂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犀角地黄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千金备急要方》,与晋代《小品方》记载的芍药地黄汤药同而名异,为治疗“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有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等症而设。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其《温热论》曾言:“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虽未提及犀角地黄汤,但就其所举的药味,实为犀角地黄汤之加味。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  相似文献   

3.
<正> 8.犀角地黄汤类方鉴别运用犀角地黄汤见于唐代名医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十二卷吐血门》。主治“伤寒、温病,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证,及鼻衄吐血不止,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者”。该方虽仅由犀角、生地、芍药、丹皮四味药组成,但立法精良,反映了凉血散瘀、清热解毒的大法,开辟了治疗热入血分,且有瘀血之证的法门,故后世温病学家将之立为血分热证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不宜作温病血分证代表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百年来,《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之犀角地黄汤作为温病血分证代表方虽有其重要作用,但临床上相当一部分血分证患者用此方治疗后,病情未能好转甚则濒临危亡,说明该方治疗血分证其力欠足,不适宜作为血分证代表方剂。寻找更有效的方剂作为治疗血分证的代表方,是提高温病血分证疗效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对此作一初步探讨如下。1 《千金》犀角地黄汤重在凉血散瘀犀角地黄汤的创立者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该方的....  相似文献   

5.
犀角地黄汤方名出处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犀角地黄汤首载南北朝陈延之所撰《小品方》,名芍药地黄汤。通过版本比较,文献查考,可以确认犀角地黄汤方名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北宋林亿校勘本。犀角地黄汤在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书中并无方名。除增添方名外,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所载之犀角地黄汤,与孙思邈原书所录相较,还增加了病因病机及症状的描述,药物剂量、药物排序、加减、加工亦均有不同。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之犀角地黄汤,与《外台秘要》所传录之《小品方》芍药地黄汤,方名不同,加减、药序、宜忌均不同,但主治证一致,药物剂量一致。犀角地黄汤各书记载的变化,可见孙思邈原著精神,也可见林亿功绩。  相似文献   

6.
犀角地黄汤,是祖国医籍千金方内治疗血症的良方,他的主要记载是“治吐血(?)血便血”医宗金鉴杂症心法亦谓“热伤一切失血症,犀角地黄芍牡丹,近人吴克潜先生,编著药性辞典内变谓“治伤寒温病热伤血分吐血下血蓄血及……火灼液亏者”根据古今文献记载其治疗各种失血,积累很多经验,大有临床试用和研究的价值,我在1956年秋至1957年秋,用此方治疗各种严重性失血四  相似文献   

7.
犀角地黄汤加味临床运用点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敏 《光明中医》2010,25(5):848-849
<正>犀角地黄汤是一清热凉血方,源于唐代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要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四味药组成,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汪昂曰:"血属  相似文献   

8.
加味犀角地黄汤治疗病毒性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犀角地黄汤出自千金备急要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 ,凉血散瘀之功效 ,临床用于伤寒、温病、热伤血分 ,用于吐血衄血、畜血、瘀血、溺血、妇人倒经、血崩、赤淋、妊娠吐血、产后衄血、小儿痘疹麻疹 ,以及噪病重证。笔者用此方加味治疗多例病毒感染的肺炎 ,均收到理想的效果。临床病例多有反复呼吸道感染高烧不退 ,大量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而病情不能缓解者。并通过 X线检查肺部出现新大面积阴影 ,痰液或口腔分泌物检出病毒而确诊者。病例介绍 :高×× ,女 ,5 5岁 ,1999— 2— 3往诊 ,家人代诉 ,患糖尿病 2 0余年 ,并…  相似文献   

9.
犀角地黄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原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组成,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热伤血络、蓄血留瘀、热扰心营而设,历代医家多认为其为温病血分证之代表方,主要用于治疗外感温热病证。近年来,一些医家在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突破古人多用于外感病证的局限,应用犀角地黄汤治疗多种内伤杂病,甚至在一些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等的治疗中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犀角地黄汤始见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发扬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为温病热入营血证凉血散血之剂,实一剂良方、名方。但近年来囿于部分成见,主要是寒温门户之思维定式,临床应用中将该方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急危重症,并累经犀角禁售之劫,其应用有所偏颇、局限,笔者认为该方临床应用可遍及多个学科,即使换犀角为水牛角,亦可获一定疗效,今试撰文结合病例以图正之。  相似文献   

11.
《千金要方》为唐·孙思邈所撰。全书凡三十卷,其中论脏腑证治就达十卷。“吐血”属《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腑·第六》。内中举吐血辨证,引《内经》乌贼骨丸,活用仲景方法,创名方犀角地黄汤等,内容丰  相似文献   

12.
犀角地黄汤儿科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伟 《江苏中医药》2009,41(9):47-49
犀角地黄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原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组成,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鉴于犀角属国家禁用之品,故现多以水牛角替代。笔者在儿科临床中每每运用此方,取效满意,现介绍医案5则如下。  相似文献   

13.
犀角地黄汤,温病大家叶天士将其列为温病热入血分证的代表方,并沿用至今,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文章首先对其方源、组方技巧稍做论述,随后重点对该方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配伍苦寒之品进行概括,即血热未漫者应慎用,气分有热者宜择用,热毒炽盛者需加用。  相似文献   

14.
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他处于伤寒学说盛行而温病学说发展缓慢的时代,当时仲景《伤寒论》已经很有影响,该书将温病置于伤寒体系内进行论述,且详于伤寒,略于温病,前者有论有方,后考有论无方,致使医家不察,误用伤寒方统治温病,其效不一。孙思邈虽然认为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但不拘于一家之见,仍然“博采群经”,“幽求今古”,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  相似文献   

15.
史志云  黄英赪 《新中医》2000,32(2):57-57
温病学是一门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为了准确地运用温病方 ,现对温病方组方规律作以下探讨。1 按辨证组方温病以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作为辨证纲领 ,用来指导治疗。叶天士制定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大法 ,在卫治宜透汗解表 ,方用银翘散、桑菊饮等 ;入气治宜清解气热 ,方用栀子豉汤、白虎汤等。入营治宜清营泄热或清心开窍 ,方用清营汤、清宫汤等 ;入血治宜凉血解毒 ,散瘀通络 ,方用犀角地黄汤等。吴鞠通制订了三焦分证的治疗大法 ,邪在上焦 ,治宜轻清宣透 ,方如银翘散、桑杏汤、清络饮等 ;治中焦应厚、薄、燥、湿适中 ,以补偏救弊 ,臻于…  相似文献   

16.
瘀血学说肇始于《内经》,发展于仲景。《内经》有“经络皆统血”、“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血实宜决之”等论述。张仲景对瘀血的脉因证治都有阐述,并订有大黄(庶虫)虫丸、大黄牡丹皮汤、桃核承气汤、下瘀血汤、抵当汤等一些著名方剂,为“瘀血证”的辨证施治奠定了基础。嗣后,代有补充,其中比较著名的方剂有唐·孙思邈的犀角地黄汤、宋·《局方》的失笑散、金·李东垣的复元活血汤、明·龚廷贤的活血汤等。到了  相似文献   

17.
一、孙氏编次《伤寒》的时间孙思邈是隋末唐初的大医学家,著有《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据唐制“为医者皆习张仲景《伤寒》、陈延之《小品》”(按《小品》已失传、其内容散见于《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这就意味着,在唐代,《伤寒论》已被规定为医者必读的医籍。可是,由于当时的医家的自私保守,孙氏虽多处搜求,只得到个别的《伤寒论》条文与方剂。故在孙氏  相似文献   

18.
温胆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胆汤出自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以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生姜组成。方注治疗“虚烦不得眠……”。在孙氏的学术思想影响下,历代因循其用,方药间有增损。然亦有超越孙氏方注范围者,如王孟英著《温热经纬》“丹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或以温胆汤之走泄”等等。经历代文献记载和临床总结,本方虽浅近平易,用广效佳。笔者略将运用本方的肤浅认识,不揣愚昧简介,不妥和谬误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正>1目的、意义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是一位年过百岁的长寿者,但他幼年时期,体弱多病,研究其延年益寿的方药,无疑非常有益。《千金要方》是孙思邈的主要著作之一,总结了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用药、针灸兼及服饵、食治、导引、按摩等养生内容。孙氏常以大剂而收宏功,大部分方剂是由数十味药物组  相似文献   

20.
伤寒与温病都是外感病,其辨证论治的理论同出一源,但在祖国医学史上,尊崇伤寒学说或温病学说的医家却形成了两大学派,争论的中心是:伤寒学派认为温病源于伤寒,伤寒可以概括温病,治伤寒之法可以统治温病;而温病学派则认为伤寒与温病是寒、温异气,截然不同,治伤寒之法不可混治温病。温病学派反对伤寒学派最突出者,是元末王安道,他首先把温病的名称、治法、发病机制与伤寒截然分开。指出:“夫惟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以用温热之药,若此者,因名乱实,而戕人之生,名其不可正乎。”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