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通过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患者随访,评价PFNA内固定对其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经C型臂X线机透视下牵引、闭合复位,术中不显露骨折断端,小切口置入PFNA。结果本组随访10~2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rris评分:优42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6.4%。结论PFNA具有微创、出血量少,较容易掌握手术要领,使断端处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患者随访,评价PFNA内固定对其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经C型臂X线机透视下牵引、闭合复位,术中不显露骨折断端,小切口置入PFNA。结果本组随访10~2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rris评分:优42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6.4%。结论 PFNA具有微创、出血量少,较容易掌握手术要领,使断端处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肌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国内外近30年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越来越倾向手术治疗。而手术的关键是坚强的内固定,以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目前,内固定方法很多,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选择最佳的内固定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本文对1993年至1998年共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96例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各种内固定物的优缺点,供同道们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及内固定材料很多,而对于各种内固定材料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体会。现将我们近年来手术治疗的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100例,男性56岁,女性44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24岁,平均65.2岁。骨...  相似文献   

6.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一种常见多发骨折.由于患者年龄大,体弱多病,骨质疏松,伤后患肢畸形,不敢活动.非手术治疗多以牵引治疗为主,患者卧床时间长,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给其康复和护理带来不便.我院自2001年1月~2006年6月开展切开复位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27°角钢板由瑞士AO学派首先倡导使用,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我院自1987年4月~1993年4月,采用127°角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86例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57一78岁,平均63.7岁。右侧46例,左侧40例。损伤原因,汽  相似文献   

8.
赵培兴 《江苏医药》2001,27(8):634-634
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病。随着我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 ,其发生率明显增加。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 ,早期手术治疗已逐渐为人们接受。我院自 1992年 4月~ 2 0 0 0年 5月采用套筒式(滑动加压 )鹅头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共 12 4例 ,术后 12 1例获 6~ 89个月 (平均 5 1个月 )的随访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采用套筒式 (滑动加压 )鹅头钉内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 12 4例 ,其中男 5 8例 ,女 66例 ,左侧 4 9例 ,右侧 75例 ,年龄 4 8~ 88岁 (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Ender 钉治疗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结果优11例,良21例,满意10例。介绍了手术操作要点及Ender 钉的治疗原理。根据本组治疗效果,此种内固定手术方法简便、创伤小、失血少、疗效满意,年老体弱患者均能耐受。对于不稳定性骨折要求在术前给予良好整复,术后要附加短期的皮肤牵引或外固定。  相似文献   

10.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人常见骨折,近年来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自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应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治疗60岁以上高龄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牛占岭  崔彦彬  林会芬  孟繁军 《河北医药》2011,33(15):2265-2266
目的探讨锁定DHS加空心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锁定DHS加中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53例。结果53例经过6~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49例,良3例,差1例,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8%。结论锁定DHS加空心钉联合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用合适内固定器材,采用标准技术操作,术后正确的采复治疗,也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长柄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1年12月采用加长柄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7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55例,平均随访20.3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结果:55例均获随访,无一例死于术后并发症,无深静脉血栓及脑型脂肪栓塞并发症,无髋关节脱位,平均下地时间7.5d,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6例,良32例,可3例,差4例。结论:加长柄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恢复快,可早期负重,避免卧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粗隆间骨折最适宜的内固定物。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4种内固定,即角钢板、动力髋螺钉(DHS钉)、加压螺纹钉及Gamma钉治疗转子间骨折158例。其中角钢板39例,DHS钉53例,加压螺纹钉52例,Gamma钉14例,进行力学比较和l临床效果分析。结果:加压螺纹钉可作为合并多种老年病的稳定型骨折(Evan's Ⅰ-Ⅱ型)的内固定;角钢板及DHS适用于顺粗隆间的稳定及不稳定型的Ⅲ-Ⅳ型骨折;而Gamma钉更适用于逆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结论:转子间骨折形式各异,内固定物必须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8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平均年龄54.8岁。按Evans分类1型20例,Ⅱ型26例,Ⅲ型27例,.Ⅳ型13例,Ⅴ型3例手术采用130°角状钢板48例,坟滑动头钉11例,加压螺纹钉12例,3枚斯氏钉18便。随访68例,平均随访时间17.2个月。发生髋内翻8例,占11.7%,内固定物折断1例,松脱6例。作者认为采用坚固内固定、不骨折内侧皮南植骨以及不稳定骨折推迟负重时间等方法进防止髋内翻及其它并  相似文献   

15.
自1999~2002年,我院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1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合手术时机,操作要点,治疗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5例,男83例,女32例,年龄33~89岁,平均72.4岁。受伤距手术时间18~72h,平均32h。受伤原因:跌伤71例,车祸伤37例,其它伤7例。A0分型:A138例,A257例,A320例。1.2手术方法病人入院后,根据骨折类型及时给予骨牵引或皮牵引,详细检查全身情况,积极控制合并症、并发损伤,力争早期手术。内固定手术操作:患者麻醉后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C臂机透视指引下患肢稍内旋、外展牵引使骨折闭合复…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FIF)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82例骨质疏松性FI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髓内钉术(PFNA),研究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FHR),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用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HR治疗骨质疏松性FIF患者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NFA)微创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回顾性研究老年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男9例,女26例,年龄65~92岁,平均74.3岁。按改良Jensen-Evans分型:ⅢA型14例,ⅢB型9例,Ⅳ型2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在C型臂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小切口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5~85min,平均63.9min;术中出血50~150ml,平均80ml,手术切口3~6cm,平均5cm。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9-18周,平均12.5周。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4.3%。结论经皮微创PFNA治疗老年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良好,具有骨折固定牢固,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关节置换在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国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1):16-17,20
目的分析及评价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年龄68~84岁,平均73.6岁。骨折类型按改良Evans分类:Ⅲ型:9例,Ⅳ型:4例,Ⅴ型:3例。结果伤口均一期愈合。住院时间14~26d(平均18d)。2例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电解质紊乱,1例尿路感染,经治疗均痊愈。对16例患者进行了短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3~14个月),其中14例患者髋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杜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4,(28):183-18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骨不连患者行原有内固定物取出、PFNA再次固定及断端植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6.9个月。X线片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植骨在术后62年,平均16.9个月。X线片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植骨在术后612个月内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骨不连再次手术治疗,采用PFNA固定临床效果确切、满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