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叫器手柄的细菌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叫器在各大医院属于反复频繁使用的用具,污染严重,常被忽视,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一个潜在因素。为了解我院呼叫器手柄污染情况,提供预防处理依据,对反复使用未经消毒的呼叫器手柄进行了细菌学监测。  相似文献   

2.
周红  薛菊兰  段六生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2):2076-2077
目的探讨呼叫器手柄消毒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75%的酒精消毒液和含氯消毒液(浓度500mg/L)分别对使用后的呼叫器手柄进行消毒,并对消毒前、后的呼叫器手柄进行采样并做细菌培养。结果两种消毒液消毒前、后,呼叫器手柄的菌落数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采集两种消毒液消毒后的2h、4h、6h、8h、24h,呼叫器手柄的菌落数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两种消毒液均有较好的消毒效果,但用75%的酒精消毒液克服了含氯消毒液腐蚀性强、刺激性大的缺点,延长了呼叫器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对操作者和患者的刺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3.
郭宏  马秋霞  王茂桂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9):1867-1868
目的:调查床头呼叫器的医源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现况,评价“84”液和鑫永泰消毒效果。方法:对460个床头呼叫器进行细菌采样监测后,将细菌学监测阳性呼叫器随机分为500mg/L“84”液消毒组和鑫永泰棉球消毒组,观察消毒后两种消毒液对床头呼叫器的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前呼叫器细菌学监测的阳性率60.43%,革兰氏阳性菌占33.25%,革兰氏阴性菌占23.48%;消毒后“84”液消毒组呼叫器的细菌学监测阳性率5.04%,鑫永泰棉球消毒组阳性率为1.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床头呼叫器的的医源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现况不容乐观,鑫永泰可高效的清除床头呼叫器上的病原微生物,从而有效防治床头呼叫器导致的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院呼叫器及遥控器的污染情况。方法:原则上每个临床科室随机采样1个呼叫器和1个遥控器,按物品和环境表面监测方法进行,共采集样本52例。结果:呼叫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8.46%,遥控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0.77%。污染的菌种为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产酸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粘质沙雷菌、异型枸椽酸杆菌等。结论:呼叫器和遥控器污染严重,除皮肤上常见菌丛,还有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革兰氏阴性菌,应加强呼叫器及遥控器的清洁消毒,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前,移液器在医院检验科已广泛使用。但在实际工作当中,检验人员对移液器的消毒工作不够重视,经常交叉使用,容易造成手污染[1]。为了解移液器的携菌情况,作者对未经消毒的移液器进行了细菌监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随机抽取本科室使用中的20个移液器,对移液器的手柄部位反复进行采样,  相似文献   

6.
目的减少患者使用呼叫器有助于提高病区护理管理水平,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性。方法对普外科呼叫器的使用进行持续6周的调查研究。前2周为对照组对病区所有红灯进行统计分析。后4周为实验一、二组,分别对1h巡视,2h巡视1次病区后,对使用呼叫器的效果评价。结果患者使用呼叫器原因主要依次为更换液体、更换床单衣物、排痰困难、切口疼痛、切口渗液多。实验一、二组巡视病区后呼叫器使用频率明显下降,病区安静、整齐,患者满意度增加。结论及时巡视病房,主动进行护理干预,帮助解决患者困难是提高病区护理管理、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周静  徐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35):3403-3404
目的 减少患者使用呼叫器有助于提高病区护理管理水平,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性.方法 对普外科呼叫器的使用进行持续6周的调查研究.前2周为对照组对病区所有红灯进行统计分析.后4周为实验一、二组,分别对1 h巡视,2 h巡视1次病区后,对使用呼叫器的效果评价.结果 患者使用呼叫器原因主要依次为更换液体、更换床单衣物、排痰困难、切口疼痛、切口渗液多.实验一、二组巡视病区后呼叫器使用频率明显下降,病区安静、整齐,患者满意度增加.结论 及时巡视病房,主动进行护理干预,帮助解决患者困难是提高病区护理管理、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抗酸杆菌阳性患者呼吸机消毒效果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酸杆菌阳性患者使用的呼吸机存在严重污染,必须进行严格消毒。为观察现用消毒方法对其消毒效果,进行了现场实际使用效果检测。结果,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清洗消毒剂溶液浸泡2h,对14例抗酸杆菌阳性患者使用的呼吸机管道及其附件进行40批次消毒处理后,抗酸杆菌检测全部转阴。结论,用含氯清洗消毒剂浸泡消毒,对抗酸杆菌阳性患者使用的呼吸机消毒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运用手机报警提示功能监测输液速度,减少病人使用床旁呼叫器的次数,提升精准护理。方法将10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护士运用手机报警提示功能,给病人输液后即将每瓶液体结束时间用手机时钟(或闹钟)功能设置报警提示,护士根据手机提示为病人更换输液瓶数或拔针。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方法,等待病房呼叫器的屏幕显示开展工作。统计两组患者呼叫器使用率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呼叫器使用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手机报警功能监测输液,可有效减少患者呼叫器使用次数,提升精准护理,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呼叫系统手柄细菌污染情况及消毒效果。方法对普通病区50个呼叫系统手柄在消毒前和消毒后不同时间进行检测,观察消毒间隔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50个呼叫系统手柄消毒前细菌污染率为100%,菌落数最高为150cfu/cm^2。消毒后,仅有6个呼叫系统手柄培养出致病菌,样本污染率下降了88.00%,菌落污染率下降了97.77%。且菌落数最高为6cfu/cm^2,均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要求。消毒后12h内符合卫生部规定的物体表面带菌标准。结论呼叫系统手柄细菌污染严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2次,d,能达到卫生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病房传呼器手柄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不同方法消毒后的传呼器手柄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医院使用的传呼器手柄污染菌数平均为38 cfu/cm2。用75%酒精对传呼器手柄作擦拭消毒至少2遍,对其表面上自然菌消除率为98.38%,消毒后平均存活菌数为0.62 cfu/cm2。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对其表面上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8.39%,消毒后平均存活菌数为0.58cfu/cm2。结论医院使用的传呼器手柄污染严重,用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作擦拭消毒均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由于高频电刀手柄不能采用高压蒸汽消毒,也不宜采用化学浸泡消毒,而一般选择40%甲醛加高锰酸钾催化熏蒸消毒.但据有关资料报道甲醛的刺激性强、污染严重;具有致敏诱变致癌作用囱;且重复熏蒸消毒后电刀的使用寿命缩短圆,因此甲醛的熏蒸消毒也将被逐渐淘汰。基层医院尚无环氧乙烷消毒机;使用一次性电刀手柄的成本居高等原因,电刀手柄的如何消毒是基层手术室工作者急于解决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装置和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使用中的污染状况,减少医院感染。方法对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装置和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使用中的污染状况进行采样检测。结果监测可反复使用湿化瓶湿化液95份,合格72份,合格率为75.8%,5份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份检出阴沟杆菌;监测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湿化液87份,合格86份,合格率为98.9%,未检出致病菌。结论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可以连续使用1周不更换,不需要清洗、浸泡、消毒、干燥保存和换蒸馏水等繁琐工作程序,显著减轻了临床护理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郑文钦  刘晓微 《当代护士》2013,(12):189-190
目的分析实施优质护理对呼叫器使用频率的影响。方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通过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减少大量非护理工作、实施责任制分工方式、提供主动护理服务的措施以减少呼叫器的使用,收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1个月输液总瓶数与呼叫频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明显降低了呼叫器的使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各种举措,减少了呼叫器的使用,营造了安静和谐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施品管圈活动降低病房呼叫器使用次数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降低病房呼叫器使用次数"的主题,寻找患者按呼叫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运用鱼骨图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并进行实施。结果有形成果:呼叫次数明显减少,降低了病房呼叫器使用次数。无形成果: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护士的积极性、凝聚力、和谐程度及责任感得到提高,也基本掌握了品管圈手法。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病房呼叫器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浸泡法与擦拭法对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手柄消毒效果,从而选择更优的消毒方法用于临床实践,预防交叉感染.方法 将100支临床使用后的磁致伸缩式超声洁牙机手柄,随机分为浸泡法及擦拭法两组,每组各50支手柄,对比两组的消毒效果.结果 浸泡法组洁牙机手柄消毒合格率为96.00%,擦拭法组洁牙机手柄消毒合格率82.00%(P<0.05).结论 浸泡法消毒效果与擦拭法相比,能更有效降低菌群数量,提高手柄消毒后合格率,较为安全可靠,可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脑梗塞、脊髓疾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等四肢功能障碍的患者 ,尽管其尽量地应用残存功能 ,但多数患者仍不能按压呼叫器呼叫护士。患者只能采用大声叫喊等消耗体力的办法呼叫护士。为解决这些患者有效使用呼叫器的问题 ,作者对护理呼叫器进行了改良 ,使患者能用极小的力量按动呼叫器呼叫护士。材料 有盖的录像带盒 1个 ,厚纸盒 1个 (长 2 0 cm、宽 1 5 cm、高 1 2 cm) ,挂衣服用钩子 1个 ,翼形螺栓 2个 ,螺帽铆钉 3只 ,铝片 ( 1 1 cm× 1 1 cm) 2块 ,隐藏铆钉 3只 ,橡胶螺帽 1只 ,油封 (直径 6 0 mm) 1个 ,护理呼叫器 1个 (绝缘线 1 …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兰州市医用内窥镜使用及消毒现状,对8家医院22支内窥镜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内窥镜房屋设施专用率63.6%,消毒剂选用正确率81.8%,消毒、灭菌时间符合率45.5%。监测12支窥镜,细菌总数超标6支,有3支检出抗酸杆菌,4支检出HBsAg阳性。结果发现,兰州市医院内窥镜消毒不规范情况严重,部分内镜消毒效果不合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线呼叫器组合装置的应用对降低老年病房噪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病房采用责任制包干护理模式下于2018年10月10—16日使用传统有线呼叫器,2018年10月17—24日使用无线呼叫器组合装置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三个噪音高峰期固定时间段测量护士站、走廊东和走廊西的等效声级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护士站,走廊东,走廊西监测位点的等效声级分别为(53.44±1.66)dB(A)、(53.59±1.42)dB(A)、(54.22±1.99)dB(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线呼叫器组合装置在老年病房应用后能明显降低病区噪音,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波炉煮沸消毒后可反复使用的普通塑料奶瓶和一次性奶瓶的细菌监测合格率。方法棉拭子直接涂擦法采样后送分子微生物室监测。结果一次性奶瓶细菌检测合格率高于微波炉煮沸消毒后可反复使用的普通塑料奶瓶。结论反复使用的普通塑料奶瓶使用中受污染的环节较多;一次性奶瓶使用安全,但是相对不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