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杏仁核与纹状体边缘区的功能和纤维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杏仁核和纹状体边缘区的功能和纤维联系。方法:用神经功能活动形态定位方法,将低浓度的海人藻酸注射到杏仁核作为化学刺激剂,观察注射后原癌基因蛋白C-Fos在脑内的表达;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P物质在边缘区及杏仁核等脑区的分布。结果:C-Fos在海马、终纹床核、Meynert基核、边缘区及皮层有强表达。P物质的边缘区呈带状分布,其阳性纤维在背侧与终纹床核相连,在腹侧延续至杏仁核。结论:杏仁核与纹状体边缘区存在功能和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Ju和Swanson有关大鼠终纹床核细胞构筑的最新研究基础上,用ABC免疫组化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呈邑法洋细研究了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神经成分在大鼠终纹床核的分布,结果如下;1.终纹床核中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于前腹区纹旁核和腹核,总数约10个左右的阳性神经元还分布于前背区,后者尚未见文献报道;2.终纹床核各部均有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纤维和终支,以前外区和前腹区密度最高,前背区次之,后部较低。结合文献报道得到下述推测;上述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可能为多巴胺能;前外区和前背区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纤维可能主要由多巴胺能纤维组成,而前腹区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纤维则可能主要为去甲肾上腺素能和肾上腺素能。  相似文献   

3.
4.
5.
6.
7.
大鼠终纹床核卵圆核及其邻近区域的传出纤维联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中胜  鞠躬 《解剖学报》1990,21(3):258-264
  相似文献   

8.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的突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 P物质受体 m RNA在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的表达 ,本实验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基因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探索了大鼠纹状体边缘区能否合成 P物质受体。结果证明 ,P物质受体 m RNA阳性杂交信号不均匀地分布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 ,在纹状体内的分布也不均匀 ,尾壳核内有少量中等大小的阳性胞体 ,苍白球内也有少量大的阳性胞体 ;而在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的边缘区内则有许多梭形强阳性神经元胞体呈带状分布。 P物质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神经元细胞体的分布与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可以合成 P物质受体 ,具有接受和整合 P物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用HRP、荧光金逆行束路追踪技术对大鼠终纹床核向结合臂旁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投射至结合臂旁核的终纹床核神经元几乎全部位于终纹床核前部,后部罕见。在终纹床核前部中投射神经元位于前背区、前外侧区及前腹侧区,其中以前外侧区中的细胞数目最多。标记细胞主要出现于BST的卵圆核及其腹侧邻近区、菱形核、大细胞核和纹旁核等处。  相似文献   

12.
应用HRP、PHA-L顺行标记技术对大鼠终纹床核向结合臂旁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在尾侧结合臂旁核,投射终支分布于臂旁外侧核的腹外侧亚核及臂旁内侧核,在腹外侧亚核与臂旁内侧核之间的结合臂中也可见标记纤维;在中吻部结合臂旁核标记终支分布于臂旁外侧核的外外侧亚核、背外侧亚核、中央外侧亚核、腹外侧亚核及内外侧亚核;在结合臂背内侧端背侧可见许多标记终支分布;在臂旁内侧核亦见标记终支。  相似文献   

13.
用荧光金逆行束路追踪结合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及HRP逆行束路追踪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双标记技术证明,在大鼠终纹床核投射至结合臂旁核的神经元中,位于前外侧区卵圆核及其腹侧邻近区中的部分为神经降压肽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免疫反应阳性,双标记细胞分别约占这个部位逆行标记细胞总数的40%及20%;在前腹侧区的梭形核及大细胞核中,部分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免疫反应阳性。  相似文献   

14.
边缘系统相关膜蛋白在大鼠脑纹状体边缘区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新民  舒斯云  王钧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17(2):117-120,T021
为证明纹状体边缘区是否为脑边缘系统的一个部分 ,用一种边缘系统的特殊标志分子—边缘系统相关膜蛋白 ,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纹状体边缘区中此蛋白的 m RNA及此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 ,两者在纹状体边缘区中有明显的表达 ,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 ,密集排列成带状。纹状体的其余部位阳性标记很少。证明纹状体边缘区为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纹状体边缘区与脑内其他和学习记忆等功能有关结构间的关系,将海人藻酸注射于大鼠纹状体边缘区,观察c-fos原癌基因蛋白(FOS)在脑内的表达。海人藻酸注射4h后,脑内有少量FOS表达.海人藻酸注射6h后,脑内FOS表达增至最高峰.在嗅脑、基底前脑、海马、杏仁核,大脑皮质以及丘脑的中线核和网状核中有大量密集的FOS表达。另外,在纹状体、Meynert基底核、脚内核、丘脑底核、黑质外侧都及其背外侧区可见较多FOS表达.在视前区、丘脑下部外侧区、外侧缰核和中脑中央灰质等部位可见少量FOS表达。海人藻酸注射纹状体边缘区后18~24h,上述各部位的阳住表达逐渐减少,齿状回的表达消失.海人藻酸注射后48h,脑内各部位的FOS阳性反应均消失。本研究结果提示:纹状体边缘区和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结构间有密切的功能联系,但边缘区在脑学习记忆功能中的地位以及与脑中其他学习记忆有关结构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用雄性Sp:ague-Dawley大鼠14只,分两组。第一组6只,将荧光金(FG)注入杏仁复合体,检查终纹床核群范围内逆行标记细胞的分布。结果发现,只有在FG注射到中央杏仁核(Ce)的动物,卵圆核(Ov)内才出现较多的标记细胞。第二组8只,选FG注入Ce且Ov有较多标记细胞的切片,分别用抗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Anti—CRF)和抗神经降压素(Anti—NT)兔血清孵育,冉用FITC—IgG(羊抗兔)血清温育,结果发现,Ov内的FG标记细胞中,部分亦呈现CRF或NT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提示,Ov内有CRF和NT能神经元投射到Ce。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用Fos癌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法详细研究了戊四氮诱发大鼠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诱导终纹床核c-fos癌基因表达的动态分布,结果如下:腹腔内注入戊四氮50mg/kg后0.5h,前腹区梭形核出现低密度的Fos免疫阳性(Fos-ir)细胞核标记;注射戊四氮后3h,前腹区和后部腹外侧区域均有较高密度的Fos-ir标记,前外区和前背区的密度则较低,后部背内侧区域未见Fos-ir标记;注射戊四氮后6h,终纹床核各核团和区域均出现较高密度的Fos-ir标记,其中,前部的密度高于后部、腹侧区域的密度高于背侧区域。上述终纹床核的Fos-ir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及波及范围很可能反映了戊四氮诱发大鼠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累及终纹床核的顺序和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