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何雁  陈谦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11):762-765
目的 研究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影像特征。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患者32例,男9例,女23例,全部行MR检查,结果 典型表现者29例,占91%;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有时不均匀。非典型表现者3例,占9%;T1WI上肿瘤实质内为短T1高信号。20例增强扫描中,8例无强化,11边缘强化,1例肿瘤周边和肿瘤内部吾条索样分隔物增强。T2WI上,17例肿瘤信号等于脑脊液信号,1例明显高于脑脊液信号  相似文献   

2.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证实的 18例患者中 ,男 7例 ,女 11例 ,全部行MRI检查。结果 典型表现者 16例 ,占 88.9% ,T1WI表现为低信号 ,T2 WI表现为高信号 ;不典型表现者 2例 ,占 11.1% ,T1WI表现为欠均匀高信号 ,T2 WI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 ,16例肿瘤不强化 ,2例边缘强化。结论 典型表皮样囊肿是T1WI呈低信号 ,且欠均质 ;非典型表皮样囊肿T1WI呈高信号 ,应注意此类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椎管内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管内的皮样和表皮样囊肿是一组少见的椎管内肿瘤。文献报道发病率占椎管肿瘤的 1%~ 2 % [1] 。此类肿瘤的MRI表现复杂。由于认识不够 ,术前常不能得到准确的定性诊断。我院 1995~ 2 0 0 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椎管内表皮样囊肿 8例 ,皮样囊肿 2例。本研究总结分析了其MRI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进行了对照分析。1 材料和方法共 10例患者 ,8例表皮样囊肿 ,男 4人 ,女 4人。皮样囊肿2人 ,男女各 1人。年龄 7~ 5 0岁 ,中位数 18.5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 ,下肢无力。 1例引起跛行及足内翻。 2例以大小便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查体…  相似文献   

4.
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MRI特点,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全部患者均进行了T1WI、T2WI平扫及增强检查,5例患者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检查。结果8例表皮样囊肿中,位于颞叶5例,额叶2例,额、颞叶交界区1例。所有病灶均发生在皮质区或皮质下区。病变轮廓不光整者5例,较光整者3例。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均分界清晰。在T1WI上病灶呈均匀低信号3例,以低信号为主其内间以斑片状、点状及条状中等信号或略高信号者4例,中心呈低、等混杂信号外围见同心圆形等信号者1例;在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信号强度与脑脊液信号相似者4例,以高信号为主其内间以斑片状、点状及条状略高信号者3例,以高信号为主其内间以略高信号及略低信号者1例;5例行FLAIR序列检查,病灶均呈略高、等、低混杂信号,病灶周边环以线样或斑片样高信号。除1例病灶周围脑组织有轻度水肿外,均未见灶周水肿征象。病灶占位效应轻,周围组织受压征象不明显。MR增强扫描,2例见斑片状不均匀强化,其余病例均未见明显强化。结论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具特征性,MRI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内表皮样囊肿14例,重点分析肿瘤的好发年龄,部位、MRI信号特点及增强情况。结果:在本组病例中,年龄最小16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28岁,T1加权像呈低信号(9例),低,等混杂信号(3例)、高信号(2例)、肿瘤在T2加权像上均呈高信号,7例行增强均无强化。结论:颅内表皮囊肿具有特征性MRI表现。  相似文献   

6.
病例资料,患,女,14岁。双下肢肌肉酸痛进行性加重5个月。  相似文献   

7.
骶前间隙表皮样囊肿MRI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骶前间隙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骶前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4例均位于骶前间隙,呈囊性病变,囊壁薄而均匀,囊液呈T1WI均质或不均质低信号,T2WI不均质高信号,囊内可见云絮状或结节状角化物,呈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结论 骶前表皮样囊肿的MRI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睾丸表皮样囊肿(TEC)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10例经病理证实的睾丸表皮样囊肿患者的MRI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例位于左侧睾丸,4例位于右侧睾丸;9例为类圆形,1例为椭圆形;9例病变边界均清晰,1例病灶边界局部欠清晰。T1WI表现4例呈等/低混杂信号,4例呈均匀低信号,2例呈混杂高信号;T2WI表现为5例呈不均匀高信号,1例呈均匀高信号,4例呈不均匀低信号;10例患者均行DWI检查,其中5例呈均匀高信号,3例呈不均匀高信号,2例呈不均匀低信号,平均ADC值约0.83×10-3mm2/s;8例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强化;2例瘤内合并出血,4例T1WI可见“靶征”,10例T2WI可见“低信号环征”,2例病变内在T2WI呈不规则分层的“洋葱皮征”。结论TE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T1WI的“靶征”、T2WI的“低信号环征”结合增强扫描图像有助于术前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部表皮样囊肿的 CT 和 MRI 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8例患者共81个病灶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其中75例行 CT 扫描,17例行 MRI 检查。结果75例单发,3例多发。病灶主要发生于头面部(26/78)和躯干部(37/78),其次为四肢(14/78),盆部(3/78)和腹膜后(1/78)者较少。53例56个病灶(69.1%)CT 图像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囊性低密度肿块,囊壁菲薄,无强化,MRI 图像上 T1 WI 呈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 WI 呈高信号影,DWI 呈高信号。25例(30.9%) CT 表现不典型,其中囊壁增厚并强化者15例,呈片状软组织密度影者5例,呈高密度结节者3例,呈完全钙化者2例。结论典型体部表皮样囊肿影像表现具有明显特征性,CT 及 MRI 能够反映病灶炎症、感染、钙化等病理变化,有助于加深对体部表皮样囊肿少见征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颅内表皮样囊肿叉称胆脂瘤或珍珠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2001年6月~2005年3月,我院收治该病14例。现将其MRI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宣浩波  金中高  祝跃明   《放射学实践》2010,25(2):143-145
目的:探讨颅骨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颅骨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结果:病变位于左额部1例,左额颞部1例,右颞部2例。病变区颅骨内外板膨胀变薄,局部见圆形或卵圆形破坏区,边界清楚,未见明显分隔。均呈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DWI呈高信号。结论:颅骨表皮样囊肿具备一定的MRI表现特征,DWI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9例均行MRT1WI和T2WI,7例行增强扫描。结果:9例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中,7例位于胸椎椎管,2例位于颈胸椎椎管;9例肿瘤均沿脊椎纵轴、呈梭形或长条形生长,主要位于椎管内硬膜外腔;横轴面图像上肿块呈钳状包绕、推压邻近脊髓,2例肿瘤侵犯、压迫相邻的椎间孔并使其扩大,且经椎间孔突入椎旁间隙呈哑铃状。9例肿瘤中7例信号均匀,于T1WI上呈低信号,于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示病灶呈较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2例肿瘤合并出血,T1WI和T2WI上均呈不均匀混杂信号。9例中2例合并椎体血管瘤。结论: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骨表皮样囊肿(SEC)的CT、MRI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SE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CT与MRI表现。结果CT平扫,病灶呈境界清楚的类圆形骨质破坏,无硬化边缘或见轻度硬化边缘;SEC多位于板障,内、外板膨胀,密度不均匀,CT值较低。MRI上多呈以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上呈高信号。结论颅骨CT、MRI扫描发现有囊性膨胀生长及火山口样骨质缺损表现,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DWI对SEC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分析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影像特征并评价不同影像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X线平片及MRI检查29例,9例行CT检查。结果髓外硬脊膜下及较小的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X线平片无异常表现。较大的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X线平片、CT及MRI均显示椎管及椎间孔呈对称性扩大。CT及MRI显示囊肿的密度或信号与脑脊液类似,并能显示伸出椎间孔外的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有“分叉征”。只有MRI能正确显示囊肿在椎管内的位置,并能显示与蛛网膜下腔相通的裂孔平面的囊肿腔内有“脑脊液喷射征”。结论MRI对大多数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具有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并可判断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的裂孔位置。CT对该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X线平片诊断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15.
高靳  许特卫  肖壬川 《放射学实践》2005,20(11):966-968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的MR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19个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椎管内神经纤维瘤MR表现。结果:19个肿瘤中15个为孤立的神经纤维瘤,MR图像上边界清楚;4个丛状神经纤维瘤,MR图像上整个或部分边界模糊。全部肿瘤T1WI为等-稍高或稍低信号,T2WI为多样的高信号,17个为不均匀的T2加权高信号,其中12个显示中央低信号,周围高信号的“靶征”。增强扫描,呈多样的强化,其中11个显示中央强化。结论:T1WI等-稍高或稍低信号,T2WI多样的高信号,“靶征”是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的特征,肿瘤呈多样的强化,常显示中央强化。边界模糊时,应考虑丛状神经纤维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MRI与临床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均发生于髓外硬膜下,4例位于脊髓腹侧,3例位于背侧。脊髓受压变窄。平扫T1WI上类似或稍高于脑脊液信号,T2WI上为脑脊液样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临床表现以脊髓压迫症状为主,均有短期内症状进行性加重的病程特点。结论 MRI对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少见和不典型椎管肿瘤的MRI诊断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少见和不典型椎管肿瘤MRI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对16例少见和不典型椎管肿瘤进行回顾性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8例实性神经鞘瘤,7例MRI误诊为脊膜瘤,1例误诊为室管膜瘤;2例神经母细胞瘤误诊为硬膜外淋巴瘤和脊膜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神经鞘瘤;3例血管畸形误诊为室管膜瘤、神经鞘瘤和硬膜外脓肿:1例血管球瘤误诊为硬膜外淋巴瘤。结论:在评价椎管肿瘤方面,MRI具有绝对优势,根据肿瘤的位置、信号强度和均匀度,再辅以对比剂的恰当应用,不仅对典型的肿瘤能做出正确诊断,对不典型的和少见的椎管肿瘤也可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MRI对椎管内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临床疑诊脊髓病变或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分别行MR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其中18例行3D-CISS、15例行MR血管成像(CE-MRA)检查。所有影像资料和手术病理结果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动静脉畸形患者中,30例出现典型血管流空征象,3例未见明显畸形血管流空影;2例海绵状血管瘤均被误诊,其中1例伴出血和血栓形成。结论:MR平扫即可诊断具典型血管流空信号的椎管内动静脉畸形和继发脊髓病变,3D-CISS和CE-MRA有助于畸形血管的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继发出血,易误诊为肿瘤。  相似文献   

19.
颅内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的DWI鉴别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颅内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颅内表皮样囊肿和15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并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分别测量病变区、健侧脑组织及健侧侧脑室内脑脊液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在T1WI和T2WI上呈相同的信号改变;在DWI上表皮样囊肿呈高信号,而蛛网膜囊肿呈低信号;表皮样囊肿的ADC值[(10.197±0.329)×10-4mm2/s]明显低于蛛网膜囊肿[(30.098±1.510)×10-4mm2/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DWI对于表皮样囊肿与蛛网膜囊肿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