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胃癌的治疗原则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行胃癌根治术时虽然连同区域淋巴结 (N)一并切除 ,但术中不可避免会遗漏细小的阳性淋巴结或跳跃性转移的淋巴结 ,甚至还可能因切断淋巴管或挤压癌肿时造成癌细胞外逸。淋巴转移与胃癌的预后及术后癌肿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 80 % - 90 % [1] 。笔者就我院 1999年 3月 - 2 0 0 2年 5月 1日收治的 76例进展期胃癌病人进行了该方法的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76例 ,其中男 5 4例 ,女 2 2例 ,年龄 4 1岁~ 76岁 ,平均 5 6岁。1.2 实验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运用淋巴结摘除病灶清除手术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所收治的颈淋巴结结核患者186例作为临床对象,130例单纯予以颈淋巴结摘除术,56例予以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运用3HRS/6HRE化疗方案,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颈淋巴结结核186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产生并发症或是出现复发现象.结论:运用病灶清除术、淋巴结摘除术对颈淋巴结结核进行治疗,并配合合理、规律、足量且全程进行抗结核化疗方案,能够获取理想的疗效,进而对并发症的产生显著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微粒子活性炭在胃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科66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在手术中局部注射微粒子活性炭对淋巴结染色指导区域淋巴结清扫,作为治疗组;36例实施传统方法的胃癌根治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和手术时间。结果治疗组手术中清扫淋巴结1657个,平均(55.23±11.73)个/例,对照组1113个,平均(30.80±11.49)个/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1、N2、N3站淋巴结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217.07±37.19)min/例,对照组(223.19±40.34)min/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微粒子活性炭进行淋巴结染色,有利于指导胃癌的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纳米粒对胃癌淋巴清扫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活性炭纳米粒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胃癌患者术前或术中肿瘤周围注射活性炭纳米粒混悬液,比较其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淋巴结黑染及转移情况,并观察副作用的发生。结果活性炭组每例患者清扫的淋巴结数(32.7±11.4枚)明显高于对照组(17.0±8.7枚),主要是清扫的N2淋巴结数明显增多(23.1±8.0枚):(8.7±4.2枚);活性炭组黑染度为58.2%,N1淋巴结的黑染度(66.7%)较N2(49.8%)高;黑染淋巴结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20.7%)明显高于未黑染淋巴结(3.7%)及对照组(15.2%);活性炭组手术时间稍延长,但手术并发症未增加;局部组织注射活性炭纳米粒未见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肿瘤周围局部注射活性炭纳米粒是一种有效、易行和安全的方法,对胃癌淋巴结清扫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詹文华  吴伍林 《循证医学》2005,5(4):202-204
胃癌是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存在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仍然很高。近年来,胃切除术相关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广率等有所改善,但仍不清楚是否可将这种改善归功于扩大的淋巴结清扫术。一些非随机的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这些结果并未在那些随机研究中显现。在这些随机研究中,D2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本文分析完全随机研究的胃癌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后10年随访结果,主要集中分析相关组别的影响和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淋巴结清扫范围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并有跟踪回访的9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选择不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在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56例行D2根治术,平均生存期(46.0±6.2)个月;40例行D3根治术,平均生存期(48.0±5.1)个月。结论进展期胃癌D2和D3根治术对患者的预后没有差别,D2根治术是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手术。清扫淋巴结范围越大,术中出血越多、术后并发症越多。  相似文献   

7.
胃癌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在我国均居恶性肿瘤前2位[1],在世界范围也位居前3位[2-4].外科治疗被认为是根治胃癌的有效方法,D2清扫术作为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国内外已趋于一致[5],而规范化淋巴结清扫能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改善预后[6].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是中国人口的第二大死因.据研究发现,近二十年来,世界部分国家同期胃癌世界调整死亡率的下降趋势很明显,包括日本、新加坡.与世界各国比较,中国胃癌男、女性世界调整死亡率居于首位[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分析不同清扫范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型及其他临床资料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分析不同清扫范围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淋巴结转移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P>0.05);肿瘤直径越大、Borrmann分型、TNM分期越高及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D2淋巴结清扫术在淋巴结转移率及3年、5年存活率方面均优于D1、D3清扫术(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的大小、Borrmann分型、TNM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由于D2根治术较D1、D3根治术在预后有明显优势,且D3根治术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胃癌D2根治术清扫范围较为合理,D3根治术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鞘内、外淋巴结清扫对胃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肿瘤的病理特征、手术情况及3年、5年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径线、Borrmann类型、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联合脏器切除例数、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鞘外组(P<0.01);鞘内组患者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均高于鞘外组(P<0.05).结论 胃癌手术患者采用血管鞘内淋巴结清扫方式更容易彻底清扫胃周淋巴结,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示踪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索进展期胃癌(AGC)淋巴结示踪方法。方法 胃角部AGC有第3组淋巴结(No.3)转移的根治术中,向No.3转移结节内或结节周边注射染料,切取近转移结节的二级前淋巴结(SSLN)活检。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46例胃角部AGC中,找到SSLN38例,检出率82.6%(38/46),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SSLN有转移30例,阳性率78.9%(30/38),找到SSLN68枚,有转移52枚,SSLN阳性率76.4%(52/68)。SSLN分布为:第7、5、4、6、9、8组SSLN枚数依次为40、9、7、5、4、3枚,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阳性个数及阳性率分别是31(77.5%)、9(100%)、5(71.4%)、4(80.O%)、2(50.0%)、1(33.3%)。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与SSLN的阳性发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SLN示踪技术拓展了SLN示踪技术的应用范围,为不同病期的胃癌淋巴结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SSLN示踪技术对指导AGC合理科学及个体化淋巴结清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转移阴性淋巴结数目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ang CM  Lin BJ  Lu HS  Zhang XF  Li P  Xie JW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9):1327-1330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底贲门癌镜检转移阴性淋巴结数目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36例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施行D2根治术,根据镜检转移阴性淋巴结数目进行分组,分析转移阴性淋巴结数目与术后5年生存率、复发率间的关系.结果 236例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37.5%.转移阴性淋巴结的数目与清扫淋巴结总数呈正相关(P<0.05).同一病期,转移阴性淋巴结的数目越多,术后5年生存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预测,随着转移阴性淋巴结数目的增加,术后生存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Ⅲ期和Ⅳ期的回归系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5年总体复发率为61.0%,Ⅲ期、Ⅳ期患者转移阴性淋巴结数目越多,术后复发率越低,总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移阴性淋巴结数目可反映淋巴结清扫的程度和预后.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在施行D2根治术时,应积极争取清扫足够的转移阴性淋巴结,以提高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4例胃癌原发灶标本COX-2与VEGF-C蛋白表达的情况,分析其与胃癌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所测54例胃癌组织中,COX-2及VEGF-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4%(38/54)和66.7%(36/54).COX-2及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相关性(P<0.01),但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浆膜浸润等无明显相关(P>0.05).VEGF-C与肿瘤的TNM分期相关(P<0.01).结论 COX-2及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胃癌淋巴管生成,并顺次导致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贲门癌经腹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明扬  张军  黄斌  邓思寒 《西部医学》2009,21(11):1954-1956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经腹淋巴结清扫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63例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行经腹D2+根治术治疗,并对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均完成D2+手术,全胃切除9例,近侧胃切除54例,其中联合脾切除3例,联合脾、胰尾切除2例,联合左肝外叶切除2例。术后病检均未发现切缘癌残留。淋巴结转移主要为1、2、3、7、8、9、11组淋巴结。术后1年生存率100%(51/51),2年生存率97.2%(35/36),3年生存率73.7%(14/19),4年生存率60%(3/5)。结论贲门癌淋巴结清扫的重点在腹腔,规范性淋巴结清扫是提高贲门癌术后生存时间的关键。对于侵犯食道<2cm的贲门癌经腹手术易于完成淋巴结彻底清扫。  相似文献   

15.
金荣  何新阳  陈志强  刘成业 《安徽医学》2018,39(11):1322-1327
目的 比较淋巴结转移数(pN)、淋巴结转移率(MLR)、阴性淋巴结数(NLNC)、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4种淋巴结分期方法对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标准胃癌根治术治疗的24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pN、MLR、NLNC、LODDS 4种淋巴结分期方法的分组标准对241例患者分别进行分组,比较pN、MLR、NLNC、LODDS 4种淋巴结分期方式分组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差异,使用Kaplan-Merier生存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比较组间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pN、MLR、NLNC、LODDS 4种淋巴结分期方法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判断四者的评估价值优劣。结果 按照4种不同的淋巴结分期方法pN(P<0.05)、MLR(P<0.05)、NLNC(P<0.05)、LODDS(P<0.05)进行分组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手术方式、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大体分型、分化类型、淋巴结清扫总数等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Cox多因素分析pN、MLR、NLNC和LODDS 4种淋巴结分期方法对应的似然比△χ2值分别为3.539、7.812、14.780、6.161,显然MLR、NLNC和LODDS分期要高于pN分期,其中NLNC对应的似然比△χ2值最高。结论 与pN分期方法相比,MLR、NLNC和LODDS分期方法,尤其是NLNC具备更好的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央区肿大淋巴结的快速病理检查,对选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意义,以避免过多切除甲状腺组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1997年1月至2000年9月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中,根据对中央区淋巴结快速病理的检查结果,分别对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双侧全切除术、一侧全切 峡部切除以及单侧或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术后随访4~6年,1例于手术后1年半复发而再次手术,其他患者无复发,复发率为2.78%。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中,对中央区淋巴结的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可以指导对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减少手术后癌的复发率及转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胃癌手术中不同淋巴结清除术的合理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行胃癌极治疗除术371例,对其不同淋巴结清除术作了疗效评价与适应证探讨。结果表明,Ia期胃癌行D^+1或D1淋巴结清除术即可;Ib期胃癌行D2式清除术为宜;Ⅱ+Ⅲ期限局型或团块状生长胃癌,D3、DW2比D^+1式清除术为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进展期中上部胃癌脾门淋巴结转移与微转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82例接受全胃切除D2根治术的进展期中上部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分析脾门淋巴结转移和微转移的临床病理高危因素。结果 82例患者共检及150枚脾门淋巴结,其中18例发生转移(21.9%),常规病理学检测阴性的64例患者中有21例出现微转移(32.8%)。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横向部位是脾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而T分期、肿瘤横向部位是微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上部进展期胃癌脾门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发生率较高,Borrmann分型、TNM分期、肿瘤横向部位、T分期是脾门淋巴结总体转移的高危因素,含有以上临床病理特征者建议常规行脾门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乳腺癌原发病灶、阳性腋窝淋巴结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与患者生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北京肿瘤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数据库中自2002年1月至201 1年12月穿刺组织病理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其中678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腋窝淋巴结阳性原发性乳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分4组[A组:原发病灶无浸润性癌残留且淋巴结无癌残留(ypT0/is ypN0)、B组:原发病灶无浸润性癌残留但淋巴结有癌残留(ypT0/is ypN+)、C组:原发病灶有浸润性癌残留但淋巴结无癌残留(ypT≥1mi ypN0)、D组:原发病灶有浸润性癌残留且淋巴结有癌残留(ypT≥1miypN+)]分析原发病灶及阳性淋巴结对化疗的反应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45(6~143)个月,A、B、C、D4个组的4年无远位转移生存(DDFS)率分别为96.4%、85.7%、86.7%、80.2%,与A组相比,B、C、D组的相对风险分别为2.32、2.09、4.07,P=0.006.原发病灶未见浸润性癌的病例中,淋巴结有无癌残留病例的D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与B比较,P=0.045);淋巴结未见癌残留的病例中,原发病灶有无浸润性癌残留病例的DDFS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A与C,P=0.040).结论 原发病灶与阳性腋窝淋巴结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都是重要的预后因素,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时应结合原发病灶与阳性腋窝淋巴结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陆昌友 《西部医学》2011,23(8):1548-1550
目的探讨自制电凝钩在肝门部胆管癌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治疗资料。所有病人均用电凝钩行淋巴结清扫。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骨骼化淋巴清扫,未发生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中平均出血70ml。结论用电凝钩行肝门部胆管癌淋巴结清扫安全性高,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和术后恢复均较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