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耳蜗骨化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耳蜗骨化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中情况与术后效果,探讨耳蜗骨化时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耳蜗骨化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1995年5月至2005年7月因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720例,术中诊断耳蜗骨化31例(4.3%),其中男14例,女17例;手术时患者年龄1.4~59.0岁,平均13.2岁。轻度骨化27例,严重骨化4例。全部患者均经乳突一面隐窝进路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术。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术后声场听阈均达30~40dB,与无耳蜗骨化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耳蜗骨化时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难度很大,但耳蜗骨化时经常规乳突一面隐窝进路仍能完成电极植入,且轻度耳蜗骨化时能将电极全部植入蜗内,并且对电极损伤极小,术后听力效果好,因此人工耳蜗植入术对于耳蜗轻度骨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骨化耳蜗虽不多见 ,确系耳蜗埋植面临的一个难题。以往认为骨化耳蜗系耳蜗埋植的禁忌证 ,因为骨化耳蜗有功能的螺旋神经节细胞有限 ,耳蜗钻磨还会进一步损害残余神经组织。时至今日 ,部分甚至完全骨化的耳蜗均可成功地进行耳蜗埋植。已有许多技术用于骨化耳蜗的耳蜗埋植。最为简单的做法是埋植单导装置 ,在耳蜗基底转磨出一个深度小于 5mm的隧道或行根治性耳蜗切除将基底转完全磨去 ;以手持激光清除耳蜗骨性阻塞。这些技术均系标准埋植 ,通常不到一半的电极可植入耳蜗 ,因而有 5~ 6个电极置于耳蜗底转 ,也就是高频区。 Balkany描述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耳蜗骨化与人工耳蜗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耳蜗骨化状态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经验及分析术后效果.方法 北京同仁医院自1996年开展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来,截止到2006年12月已开展手术600余例,遇到双侧耳蜗骨化患者7例.其中4例有明确的脑膜炎病史,3例耳蜗骨化原因不明.3例为耳蜗完全骨化;1例鼓阶完全骨化,前庭阶未受累;1例耳蜗部分骨化;2例耳蜗部分纤维化.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原则、方法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1例术中出现镫井喷,但比其他内耳畸形术中出现镫井喷的程度轻微;4例电极完全插入耳蜗内,2例植入部分电极,1例家属放弃植入;术后无面神经麻痹、脑脊液瘘等并发症;术后开机调试发现部分患者T值、C值比正常形态耳蜗植入偏高(因病例数量少未做统计学分析),但听阈无明显区别.术后语训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对于耳蜗部分骨化患者,术中只要将其骨化成分自鼓阶内清除后可顺利植入电极;对于完全骨化患者可以将围绕蜗轴的鼓阶顶壁钻开,将电极嵌入骨槽内即可.脑膜炎后出现重度感音性聋应考虑耳蜗骨化的可能,常规颞骨CT及MRI检查,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以免耳蜗完全骨化.人工耳蜗植入术可以作为伴有耳蜗骨化的深度感音性聋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蜗骨化状态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经验及分析术后效果。方法北京同仁医院自1996年开展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来,截止到2006年12月已开展手术600余例,遇到双侧耳蜗骨化患者7例。其中4例有明确的脑膜炎病史,3例耳蜗骨化原因不明。3例为耳蜗完全骨化;1例鼓阶完全骨化,前庭阶未受累;1例耳蜗部分骨化;2例耳蜗部分纤维化。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原则、方法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1例术中出现镫井喷,但比其他内耳畸形术中出现镫井喷的程度轻微;4例电极完全插入耳蜗内,2例植入部分电极,1例家属放弃植入;术后无面神经麻痹、脑脊液瘘等并发症;术后开机调试发现部分患者T值、C值比正常形态耳蜗植入偏高(因病例数量少未做统计学分析),但听阈无明显区别。术后语训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于耳蜗部分骨化患者,术中只要将其骨化成分自鼓阶内清除后可顺利植入电极;对于完全骨化患者可以将围绕蜗轴的鼓阶顶壁钻开,将电极嵌入骨槽内即可。脑膜炎后出现重度感音性聋应考虑耳蜗骨化的可能,常规颞骨CT及MRI检查,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以免耳蜗完全骨化。人工耳蜗植入术可以作为伴有耳蜗骨化的深度感音性聋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蜗骨化患者手术的技巧及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我科1997—2011年期间共29例耳蜗骨化的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影像学及植入前骨化状况及电生理评估患者耳蜗功能。术后对患者进行言语评估及听觉行为分级标准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评估术后效果。结果:在29例耳蜗骨化患者中骨化程度为Ⅱ级的患者19例,骨化程度为Ⅰ级的患者4例,骨化程度Ⅲ级的患者4例。其中耳蜗骨化Ⅰ、Ⅱ级的患者中17例电极完全植入耳蜗,其余6例为部分植入电极。耳蜗骨化Ⅲ级的患者全部为部分植入。耳蜗植入术后大部分患者取得了较好的听力及语言的能力。结论:耳蜗骨化患者在完善术前评估的基础上可以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术并且部分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术后效果。术中电刺激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为评估残存螺旋神经的功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耳蜗入口的定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确定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耳蜗入口的位置。方法 :对 2 5具尸头 50耳标本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有关的解剖数据测量。结果 :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耳蜗鼓阶入口与前庭窗最近距离为 2 .77mm。结论 :该解剖参数为蜗窗难以找到的人工耳蜗植入病例提供了定位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术中圆窗耳蜗电图评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蜗残余听功能。方法20例患者全麻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过程中,行术中圆窗耳蜗电图测试,测出的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与术前纯音测听或其他听力测试之阈值进行比较。结果20例患者术中圆窗耳蜗电图测试测出的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与术前1、2、4kHz听力测试阈值分别有较好的相关系数(0.20429,0.04076,0.38163)。结论术中圆窗耳蜗电图可以较准确客观地评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蜗残余听功能,且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听力学评估方法的有意义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耳蜗电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耳蜗电图钟乃川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ogramECochG)是记录声刺激后,来自耳蜗及初级耳蜗神经纤维的脑电活动,为电反应测听中的初级反应[1],属短潜伏期诱发电位的范畴。因耳蜗电图的反应为严格的单侧性,故为诊断内耳疾病重要方法之一,在...  相似文献   

9.
内耳畸形与耳蜗骨化患者的耳蜗植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耳畸形与耳蜗骨化患者耳蜗植入术的有关问题.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2月间行耳蜗植入术的8例内耳畸形和2例耳蜗骨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术中有外淋巴液搏动;3例Mondini畸形和1例共同腔畸形患者术中出现井喷;1例耳蜗部分骨化患者术中误将电极插入内听道后纠正;另一例耳蜗部分骨化患者植人短电极.1例Mondini畸形患者术后发生少量脑脊液耳鼻漏,保守治疗3月后痊愈,其余患者无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成功开机.结论对于内耳畸形或耳蜗骨化的患者,耳蜗植入术前详细的影像学评估,对术中困难的充分估计和正确、规范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0.
人工耳蜗是由言语处理器、接收器、电极构成的一种装置,用来刺激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耳蜗内残留听神经,以期使耳聋患者重新获听觉的一种技术。耳蜗电极埋植后,其安全性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本研究是观察耳蜗电极埋植后,是否导致残留耳蜗神经渐进性变性、萎缩,而影响人工耳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耳蜗X线显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适合于评价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效果的术后影像学检查技术。方法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69例69耳,其中Nucleus直电极53耳,Nucleus弯电极11耳,Nucleus22导5耳。手术采用耳后面神经隐窝入路。建立放射线耳蜗显像技术,并且所有多导电子耳蜗植入病例术后7-10天均行耳蜗位头颅X-线检查。结果 在69例69耳手术中均成功地植入多导人工耳蜗电极。术后1.0-1.5月进行开机调试,听阈和言语分辨率均达到比较满意的水平。耳蜗位头颅X-平片显示上半规管和前庭易于辨认,可以作为影像学解剖的重要标志。耳蜗X线显像可以直接而且清晰地显示一个完整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电极在耳蜗内的图像,并且每一个电极阵列都可以很清楚地被识别。影像学检查可以作为植入手术结果的客观资料,而且如果电极扭曲或术后移位很容易发现。对于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耳蜗位X-线检查则更现必要,是判断手术结果的重要依据。结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植入多导人工耳蜗效果良好。头颅X-线耳蜗显像可以应用于对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结果的评价,而且简单、低放射量、快速和经济,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耳蜗损伤对中枢听觉系统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及在改变过程中的意义,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观察了5只新生和13只成年豚鼠损伤耳蜗后不同时间腹侧耳蜗核神经元细胞面积的改变。发现新生豚鼠耳蜗损伤后24小时前腹侧耳蜗核和后腹侧耳蜗核神经元细胞面积无明显改变,成年豚鼠损伤耳蜗后4、7、60天前腹侧耳蜗核神经元细胞面积较对侧分别缩小20.93%、25.70%、28.72%,60天组较正常对照组减小51%;后腹侧耳蜗核损伤侧较对照侧分别缩小17.58%、20.30%、38.55%,60天组较正常对照组减小32.75%。证实耳蜗损伤可迅速引起腹侧耳蜗核神经元细胞面积的改变,提示临床听力损失早期开始听神经刺激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3.
耳蜗传入突触病变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听神经病、隐性听力损失、耳蜗死区病.目前除听神经病,另外两类疾病主要依据主观测试,尚无明确可用于诊断的客观方法.耳蜗电图可早期发现耳蜗传入突触病变,本文就其对耳蜗传入突触病变诊断意义进行综述,为耳蜗病变的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人工耳蜗是由言语处理器、接收器、电极构成的一种装置 ,用来刺激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耳蜗内残留听神经 ,以期使耳聋患者重新获听觉的一种技术。耳蜗电极埋植后 ,其安全性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本研究是观察耳蜗电极埋植后 ,是否导致残留耳蜗神经渐进性变性、萎缩 ,而影响人工耳蜗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随机选用 10只家兔 ,耳廓对击掌声有反应。电极为吉林省辽源市电子耳蜗厂提供的铂铱电极。在手术显微镜下找到圆窗 ,将电极置入鼓阶底回。兔饲养 5个月后 ,用固定液固定耳蜗标本 ,用石蜡切片 ,厚为 8μm ,用HE染色。镜下观察耳蜗的…  相似文献   

15.
耳蜗内淋巴具有独特的离子成分,以及相对于外淋巴+80mv+90mv的耳蜗内电位。血管纹对维持耳蜗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它在向内淋巴转运钾离子的过程中产生耳蜗内电位。本文对血管纹产生耳蜗内电位的各种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耳蜗内淋巴具有独特的离子成分,以及相对于外淋巴 80mv~ 90mv的耳蜗内电位。血管纹对维持耳蜗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它在向内淋巴转运钾离子的过程中产生耳蜗内电位。本文对血管纹产生耳蜗内电位的各种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耳蜗死区是耳蜗内部毛细胞和/或神经元在相关频率失去正常功能的区域,中度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普遍存在耳蜗死区.耳蜗死区的检出可为助听技术的应用提供指导,由此开发出便捷准确的检测方法成为国内外学者一直研究的方向.本文就耳蜗死区现有的检测方法及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电子耳蜗,又称为生物耳(bionic ear),是用于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病人的一种模拟耳蜗功能的声电换能助听装置.电子耳蜗成功地用于临床,为人类攻克耳聋提供了一线希望.  相似文献   

19.
耳蜗传出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往,对耳蜗传入神经的研究和了解较多,而对耳蜗传出神经的研究较少。近来,耳蜗传出神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本文将近年来耳蜗传出神经系统的形态和功能研究综述如下。1概述Rasmussen(1946、1953)首先描述了油和限的耳蜗传出神经──—做榄耳蜗束(OCB)的神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工耳蜗植入已成为治疗极重度聋的重要手段,但患者术后效果差异较大.研究表明声电联合刺激模式对不同程度听力损失患者大有益处,这就使人工耳蜗植入后耳蜗残余听力的保留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就人工耳蜗植入对残余听力可能的损害机制,一些保留人工耳蜗术后听力的现有方案及其效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