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胜田宇剑唐晓明李伟陈金锁李界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3):5447-5449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在肝胆外科治疗的200例肝癌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后进行研究,对可能造成患者术后感染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癌患者术后感染26例,感染率为13.0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血清白蛋白、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是肝癌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癌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多,术前应对肝功能进行调整、术中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后应对患者进行抗菌治疗,以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6)
目的分析探讨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262例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患者73例与未感染患者189例,对比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术前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和相关手术指标等情况,分析引发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有73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7.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白蛋白水平、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是否发生胆瘘、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均是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对于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效控制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糖尿病情况、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胆瘘发生率、缩短留置引流管的时间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刘清惠永丰卜稳平刘迪李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6):3719-3721
目的分析探讨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262例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患者73例与未感染患者189例,对比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术前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和相关手术指标等情况,分析引发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有73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7.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白蛋白水平、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是否发生胆瘘、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均是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对于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效控制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糖尿病情况、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胆瘘发生率、缩短留置引流管的时间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4)
目的探究肝癌患者肝脏部分切除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400例行部分肝脏切除术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98例和未感染组30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术前检查结果及手术过程指标。结果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中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白蛋白含量<35g/L的概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00min、术中出血量≥400mL、引流管放置时间≥7d的构成比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前糖尿病史、低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能够影响肝癌患者肝脏部分切除术后并发感染(P<0.05)。结论肝癌患者部分肝脏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对影响因素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并分析影响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评价其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6例诊断为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腹腔感染分为感染组20例、非感染组86例。详细记录患者信息及术前实验室指标,感染组患者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部分切除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20例感染患者样本共检出3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21株,占60.00%,革兰阳性菌12株,占34.29%,真菌2株,占5.71%。感染组年龄≥60岁及合并糖尿病比例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术前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低于非感染组(P<0.05),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水平(CRP)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引流时间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6.
金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348-2350
目的 分析肝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该类感染发生的措施.方法 选取210例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进行分组比较相关指标,探讨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并发肺部感染组患者既往吸烟患者占42.55%,既往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患者占53.19%,术前低蛋白血症患者占23.40%,术前进行深静脉穿刺患者占36.17%,均高于未并发肺部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肺部感染组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占21.28%,低于未并发肺部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肺部感染组患者术前住院时间为(7.2±1.4)d,手术时间为(186.4±32.5)min,术中气管插管时间(162.1±17.8)min,术中出血量为(1264.8±150.7)ml,术后留置鼻胃管时间为(12.5±4.5)d,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为(4.5±2.4)d,均大于未并发肺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既往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史、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前住院时间较长、术前进行深静脉穿刺、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气管插管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术后不使用镇痛泵、术后长时间留置鼻胃管时间和使用呼吸机均是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癌部分肝叶切除术后残肝断面5-氟尿嘧啶缓释剂(商品名:中人氟安)植入对肝癌转移复发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63例肝癌拟手术者随机分为2组:I组(n=32)为普通化疗组,患者于肝癌肝叶部分切除术后行常规化疗;II组(n=31)为缓释剂组,患者于肝癌肝叶部分切除术中残肝断面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局部化疗。2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其不良反应、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死亡率。结果术前2组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各观察点II组患者ALT、AST、TBL、PT、AFP水平均明显低于I组(P<0.05);II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I组(P<0.05);II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I组患者(P<0.05)。结论术中残肝断面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疗效明显,能够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增加患者的耐受性与依从性,可有效防止肝癌术后转移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患者颈内静脉导管的感染因素,以减少颈内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214例肝癌手术后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患者临床资料,对39例发生颈内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感染发生相关因素,数据采用SA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4例肝癌手术患者中39例术后发生颈内静脉导管感染,感染率18.22%;术后颈内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与插管时无菌操作、化疗周期、伤口换药时间和更换肝素帽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出病原菌44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占27.27%、22.73%、20.45%。结论影响肝癌术后颈内静脉导管的感染因素较多,感染病原菌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术后给予严格无菌操作和精细护理,对减少颈内静脉导管感染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11)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化疗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与感染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医院行介入化疗手术治疗的33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情况,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肿瘤直径和介入治疗时间等临床资料,归纳肝癌介入化疗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7例,感染率为8.13%,感染以胆道感染和肺部感染为主;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占77.42%,革兰阳性菌7株占12.58%,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术前白蛋白、脾脏栓塞是肝癌介入化疗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肝癌介入化疗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以胆道及肺部感染多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引起患者介入化疗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介入化疗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4)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情况,总结对感染产生影响因素,最大限度的降低术后感染概率。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医院诊治的150例子宫肌瘤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患者,综合分析患者年龄、并发症情况、病程、手术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切口长度、有无复发等资料,总结术后发生感染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60岁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明显比60岁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较长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明显比病程短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比非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感染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复发、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均与术后感染有紧密的关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切口感染的出现与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切口长度、使用抗菌药物、并发症以及手术时间等密切相关,因而,外科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操作技巧,控制手术时间,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以降低感染率,同时对切口感染产生影响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严格掌握,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及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对应的预防方法,降低患者低氧血症及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普通外科老年手术患者55例,根据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为A组23例和未发生低氧血症为B组32例,对两组病例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的危险因素后,再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 55例普通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发生早期低氧血症共23例,发生率为41.8%,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性别、吸烟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术前肺功能异常以及手术时间是其独立危险因素;5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5例,感染率为9.1%。结论老年普通外科术后早期低氧血症与否与性别、高脂血症、吸烟史、术前肺功能异常以及手术时间有密切联系,术后感染与糖尿病、术前肺功能、手术时机、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有关,对这些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和早期干预,减少低氧血症发生率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3年1月行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术后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262例行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术后感染58例感染率为22.1%;主要以良、恶性肿瘤术后感染为主,感染率分别占9.9%和8.4%;共分离出病原菌6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2株占65.6%,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17株占26.6%,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真菌5株占7.8%;年龄、侵入性操作及误吸是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对其影响不明显。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减少侵入性操作和误吸、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是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月10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52例,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医院感染3例,感染率为6.25%,观察组未发生术后医院感染病例;对照组内固定松动、创口坏死或难愈合发生率分别为4.17%、6.25%,总发生率为27.08%;观察组固定松动、创口坏死或难愈合发生率均为0,总发生率为3.84%,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7)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3月916例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并分析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16例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82例,感染率8.95%,均为泌尿系感染;8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6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9株占75.95%,革兰阳性菌59株占22.52%,真菌7株占2.67%,其他病原菌4株占1.53%;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耐药性较低,均<10.0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均>50.00%;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利奈唑胺耐药性较低,均为0,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头孢拉定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性较高,均>85.00%。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后医院感染率仍较高,其病原菌构成与普通尿路感染无明显差异,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应按照病原菌分布及患者的药物使用史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做到有效预防控制术后医院感染,保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为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3年1月在医院行上消化道穿孔术患者3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6例行上消化道穿孔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95例,感染率为27.5%;上消化道穿孔术后危险因素的比较中,以年龄、胃肠减压时间、术前发生休克、手术麻醉方式、术后是否镇痛、合并有其他肺部慢性疾病是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肠减压时间、年龄以及合并肺部慢性疾病是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胃肠减压时间、年龄以及合并肺部慢性疾病是上消化道穿孔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肺部感染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65例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患者,对其中的12例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表现、病原菌和危险因素等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肺部感染为主,实验室以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升高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52.6%;其中年龄>65岁、术后未镇痛、全麻、有肺部慢性基础疾病、胃肠减压时间>48h、术前存在休克是上消化道穿孔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P<0.05);经过综合治疗后治愈率为90.77%。结论上消化道穿孔术后肺部感染临床表现明显,早期干预可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3)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食管癌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肿瘤科2008年1月-2013年6月行食管癌手术634例术后并发医院感染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95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分离出病原菌143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4株占23.8%、大肠埃希菌29株占20.3%、克雷伯菌属22株占15.4%、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占12.6%、肠球菌属17株占11.9%、表皮葡萄球菌7株占4.9%、假丝酵母菌属7株占4.9%、其他病原菌9株占6.3%;革兰阳性球菌对糖苷类抗菌药物敏感性为100.0%,革兰阴性杆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结论食管癌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复杂多样,且病原菌的耐药性在不断的增强,临床上应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耐药菌的不良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诊治对策,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146例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患者资料,对感染高危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146例患者中27例发生术后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8.49%;手术时间、病程、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手术切口长度、营养状况、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吸烟、未采用术后自控镇痛等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P<0.05);共培养出病原菌27株,革兰阴性菌19株占70.37%,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8株占29.6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高度耐药,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结论术前综合评价,掌握手术指征,发现肺部潜在疾患,合理的手术方案、娴熟的手术操作技术可降低肺部创伤,术后针对感染高危因素进行干预是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与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前瞻性监测的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医院NICU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1.3%,>70岁高龄患者感染率明显升高,NICU医院感染患者多合并有各种慢性疾病及多种危险因素;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和泌尿系统,分别占69.4%和21.8%;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7.4%,前5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25.0%、肺炎克雷伯菌14.2%、铜绿假单胞菌5.8%、大肠埃希菌5.8%;革兰阳性球菌占15.0%,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3%;真菌占27.6%,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18.4%.结论 加强对NICU患者下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的监测,根据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率,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