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药学监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7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两周是否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分为NASIDs组(62例)和非NASIDs组(114例),对两组年龄、性别、既往胃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用药情况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药学监护要点。结果:两组性别、既往胃病史、吸烟史以及饮酒史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年龄和消化道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多见于高龄患者,加之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其他易导致溃疡的药物。临床药师应严格掌握非甾体抗炎药的适应症,对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危患者加强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2.
王展 《中国处方药》2014,(12):95-95
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致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与原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按照住院前有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将患者分成服药组与未服药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服药组与未服药组溃疡数目、溃疡类型与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非甾体抗炎药致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的认识,运用相应措施,可以避免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吴春城  杜志毅  谢会忠 《中国医药》2011,6(11):1363-1365
目的 探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2例,均行内镜确诊(除外复合溃疡),并行病理学检查排除胃癌.依据溃疡病因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HP感染组、单纯服用NSAIDs组、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组.结果 入选患者152例,男106例,女46例,年龄13~88(51±18)岁.其中单纯Hp感染组93例、单纯服用NSAIDs组41例、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组18例,单纯Hp感染组患者年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00).服用NSAIDs所治疗的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冠心病、偏头痛等,共33例,占55.9%;骨关节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共13例,占22.0%;其他,如发热、牙痛、痛经等共13例,占22.0%.单纯服用NSMDs组对溃疡并发出血危险性比其他2组高( OR =5.623,95% CI2.446~12.924,P=0.000),单纯Hp感染或合并服用NSAIDs并未增加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性(OR=0.223,95% CI0.110~0.451:OR=1.327,95% CI0.493~3.569).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组溃疡发生的时间(1.7±2.6)个月比单纯服用NSAIDs组的时间(4.5±5.3)个月早(P=0.010).结论 单纯Hp感染或合并服用NSAIDs并未增加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性,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组溃疡发生的时间比单纯服用NSAIDs组的时间早,表明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上它们之间存在协同性.  相似文献   

4.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等作用的药物,目前已成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然而该药引发的包括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在内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高。本文通过对凌海市中医院院消化内科NSAIDs相关性出血40例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5.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溃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类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是消化性溃疡的独立发病因素之一,已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使临床过程中合理使用NSAIDs类药物,最大限度地避免相关性溃疡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关于NSAIDs相关性溃疡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心内科患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评价与监护方法。方法对2例合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监护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此类患者的监护特点和方法。结果心内科患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有其特殊性,临床药师对此类患者给药前应充分评估心脏风险和消化道损伤风险,识别高危人群,加强对出血、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的监测,以及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提高医生及患者对相关症状和体征的警惕,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对心内科患者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时,应充分评估合并用药的相互作用及对疾病的潜在风险,加强监护,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出血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NSAIDs组42例与非NSAIDs组76例,并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组在临床症状方面、溃疡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认识,合理用药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使用NSAIDs引起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所致的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因消化性溃疡和(或)合并出血入院治疗的491例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1周内有无服用NSAIDs史将病人分为两组,对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服药组105例,未服药组386例。与未服药组比较,服药组病人的贫血更明显(P<0.05);复合溃疡和多发溃疡在服药组更多见(P<0.05)。服药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67.6%(71/105),未服药组为58.3%(225/386),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老年人使用NSAIDs所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国平  郑旭 《海峡药学》2004,16(5):106-108
目的  分析非甾体抗炎药 ( 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方法  调查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出血前 1周内有无服用 NSAIDs史 ,分为服药组和未服药组两组 ,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 42 3例患者纳入分析 ,其中服药组 94例 ,未服药组 3 2 9例。服药组年龄高于未服药组年龄 ( P<0 .0 0 1) ;服药组胃溃疡和复合溃疡发病率高于未服药组 ( P<0 .0 0 1) ;但是两组的 Hp菌感染状态、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0 5 ) ;在出血方式上无相关性 ( r<0 .4)。结论  应加强对 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 ,尽量减少 NSAIDs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人的寿命延长,老龄人越来越多,常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患者明显增加。1%~3%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NSAID相关的消化道并发症。基于这一点,一些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消化性溃疡及出血的发生危险。本研究采取口服奥美拉唑(omeprazole)预防NSAID高危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非甾体抗炎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男,59岁。因“痛风”于2008年1月12日至4月12日空腹自服双氯芬酸钾片(商品名:扶他捷)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不详)。后因“尿痛伴发热”于2008年4月24日至26日空腹自服安乃近片及美息伪麻片(商品名:白加黑),并同时使用柴胡注射液、尿感宁颗粒、克拉霉素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不详)。因高血压长期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控制血压在120/8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2.
冯其麟  王颖  王奕 《中国药房》2012,(20):1863-1864
目的:观察拉呋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引起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7例NSAIDs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拉呋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和75.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拉呋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NSAIDs引起的消化性溃疡,作用更迅速,溃疡愈合质量高,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近4年来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20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人群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病变特点。另外选取186例非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人群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患者上腹节律性疼痛、压痛及暖气反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中大溃疡与巨大溃疡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梗阻、出血、癌变的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溃疡具有发病危险因素多、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溃疡大和并发症相对较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合理用药经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门诊以及住院非甾体抗炎药物情况,共有处方1024份,随机抽取500名未发生不良反应的的对象,与发生不良反应对比。结果:总用量从高到低前6位的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精氨酸布洛芬颗粒、塞来昔布胶囊;门诊60.64%、急诊24.71%,50~65岁者占41%,65岁以上占39%,风湿免疫疾病占49%,心脑血管病占41%,其他占10%;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5.18%;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年龄60岁、服用时间超过1周、联合其他药物率高于未发生不良反应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抗炎药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韩晓娟  王俐  丁选胜 《中国药房》2012,(22):2103-2105
目的:探讨在护士开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药师工作的切入点。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护士的药物知识结构,结合临床给药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护士开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时的药学服务内容。结果:在临床工作中,只有加强护士对相关药物知识的学习,才能掌握最佳发药时机及解决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结论:对护士开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药学服务是必要的,是临床药师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陆启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13-414
目的分析和总结非甾体类抗炎药所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病患者胃镜下病变的特点。方法对7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患根据病患发病前10天内是否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胃镜检查的病变区域和性质的变化。结果两组间病变部位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病变性质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后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以胃糜烂为常见的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9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资料及并发症情况,与同时期检出的120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资料进行对照。结果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缺乏典型节律性腹痛症状,与中青年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溃疡部位以胃溃疡为主,且高位溃疡显著增多,与中青组存在差异(P<0.05);合并并发症者较中青年组显著增加(P<0.01),其中合并出血和癌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且伴发疾病多,并发症发生率高而且严重。因此对疑似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胃镜等客观检查,力争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摘 要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用药过程,密切观察临床用药情况,重点监护护肝药物治疗与抗甲亢药治疗的合理性,良好地与医师沟通其用药的不合理处,及时给出药物治疗调整建议,提高患者合理服药的意识,使得药物性不良反应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醒医务人员及其患者警惕抗甲亢药所引起的严重肝损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夏文江  陈桂英  石维维 《中国药师》2014,(12):2100-2101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6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1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4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ivd,bid;观察组予泮托拉唑8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ivd,bid。两组均持续治疗3-6 d。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呕血、黑便次数、出血情况与出血停止时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和两组药品费用。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3 d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停止出血时间、平均呕血次数及黑便次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27%,对照组为90.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平均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效果相当,均有较高安全性。但泮托拉唑可减少患者呕吐及黑便次数,缩短出血时间,同时治疗费用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非甾体镇痛药在扁桃体手术后的止痛效果。方法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分为A组20例:术后只予抗感染、补液、雾化喷喉治疗;B组20例:术后除予抗感染、补液、雾化喷喉治疗外,加用非甾体镇痛药治疗,对比两组伤口疼痛情况和伤口充血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咽喉部疼痛严重、充血严重。对照组在术后第4天仍有较严重的咽喉部充血、疼痛,大部分患者到术后第6、第7天才不感觉疼痛。而实验组于术后第3天就感觉咽喉部疼痛明显好转,术后第4天开始咽喉部充血也明显减轻。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和咽喉部充血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扁桃体术后加用非甾体镇痛药治疗不但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减轻术后伤口的水肿,促进伤口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