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地市级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控CRE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各ICU发生CRE感染患者78例为研究组,同期各ICU未感染CRE患者82例为对照组。分析CRE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患者CRE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CRE分离菌种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43.59%和41.03%;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占91.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低白蛋白血症、抗菌药物多联使用、气管插管、住院时间>7 d及脑血管疾病是ICU患者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患者是CRE感染的高危人群,CRE菌株耐药性较严重,低白蛋白血症、抗菌药物多联使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及合并脑血管疾病均可增加ICU患者CRE感染的风险,ICU可进行CRE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措施,降低患者CRE的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医院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CRE)医院感染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医院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病原体、基础疾病、是否住ICU,是否手术;随访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及生存状况,以诊断医院感染CRE至治愈出院或死亡的时间为研究对象的生存时间,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CRE医院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医院感染CRE 499例,444例存活,55例死亡,病死率11.0%;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手术史、ICU入住史、合并感染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CRE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老年、入住ICU、手术、合并鲍氏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引起CRE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强多药耐药菌的接触隔离等防控措施,避免多药耐药菌的院内传播,此外碳青霉烯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仍可作为治疗CRE联合用药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特征、临床预后及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对CRE感染的认识和控制干预,帮助临床用药治疗。方法采用1∶1∶1的病例-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CRE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CSE)感染患者(CSE组)和未感染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的对照组,各64例,共计192个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预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呼吸道感染是CRE医院感染的最常见来源,占42.19%,患者的住院科室主要分布在儿科(31.25%)和危重症监护室(26.56%);通过CRE与对照组的多因素模型分析,只有气管插管和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是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CSE与对照组单因素比对分析,只有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是CSE感染的危险因素;气管插管和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是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CRE感染区别于CSE感染的危险因素;64例CRE患者中12例死亡,病死率为18.75%。结论新生儿、儿童和重症患者是CRE感染的易感人群;CRE最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与气管插管和CRE感染相关,是CRE感染区别于CSE感染的特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制定感染预防干预措施,以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调查上海某三级综合医院2013-2014年ICU内发生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患者共11例(病例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展开研究,按1∶3配对,对照组选择2013-2014年入住该医院ICU>48h且未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患者共33例,对ICU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占90.91%,对照组患者中占4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住同病区平均天数12d,对照组患者为4.45d,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尤其长时间使用,以及长时间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患者住同病区,是ICU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适当调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选取以及使用时长,针对病区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做好有效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延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陈向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12):1457-1460+1464
目的 了解非呼吸道标本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特点、耐药性和碳青霉烯酶分型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7月—2021年6月医院从非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的CRE,使用WHONET 5.6软件和Excel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收集CRE 420株,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276株(65.7%)。CRE主要分布在ICU(占比22.9%);尿液标本占比43.8%;CRE对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了高度耐药。CRE的碳青霉烯酶分型主要是KPC,其次是NDM,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以KPC酶为主(占比94.2%),大肠埃希菌以NDM型碳青霉烯酶为主(占比91.7%)。结论 CRE在非呼吸道标本中也广泛存在,特别是ICU患者,耐药情况非常严重,不同菌种碳青霉烯酶型差异较大,临床医生应做到精准用药,同时加强感染控制,减少CRE的院内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识别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的风险关键控制点,为有效预防控制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CRAB医院感染患者37例以及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氏不动杆菌(CSAB)医院感染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构建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测CRAB医院感染风险。结果 68株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中CRAB 38株占55.88%;CRAB感染的科室及感染部位分布均比较集中,ICU及神经外科在48.64%和43.24%,下呼吸道感染占71.05%;入住ICU(OR=26.244)和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OR=9.488)与CRAB医院感染之间存在关联(P<0.05)。结论入住ICU和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CRAB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强化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合理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预防CRAB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发生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56例病例为CRE组, 按1 ∶1选择同期56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肠菌目细菌(CSE)血流感染患者为CSE组, 分析感染菌株和科室分布, 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E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果 CRE血流感染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 23例, 41.07%)) 和血液科(17例, 30.36%)为主; 感染菌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32例, 57.14%)和大肠埃希菌(16例, 28.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恶性肿瘤、60 d内住院史、感染前入住ICU>48 h、机械通气、留置中央静脉导管、使用二联及以上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均与CRE血流感染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感染前入住ICU>48 h、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是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临床尤其是ICU应关注患者的流行病学史, 尽早识别CRE血流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 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规范有创操作, 以减少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特点、耐药情况及临床愈后,并分析其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6月老年住院感染患者的资料,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组75例,无CRE感染病例150例设为无CRE感染组。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情况、治疗操作及用药情况等临床资料,归纳老年患者CRE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CRE组的科室分布以呼吸内科病区,神经科重症病区和老年病病区为主;呼吸道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CRE组老年患者的死亡占20.00%(15/75)高于未感染CRE组(P<0.05)。气道插管、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连续一周使用抗菌药物是老年患者CRE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患者是CRE的易感人群,愈后差,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部位。临床应对影响因素及早预防,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合理的诊治与预防控制.方法 收集医院2011年住院感染患者中30例CRE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分离细菌分布、住院后首次检出时间、感染部位、入住科室与疾病转归、应用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细菌鉴定采用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法,通过产碳青霉烯酶确证试验检测KPC.结果 检测到的CRE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83.3%,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平均检出时间为住院后26.3 d: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7.6%,血液与泌尿系感染为第2位,占10.8%;临床科室以ICU为主;死亡7例;所有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为18.7 d;药敏结果示,仅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为0,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磷霉素的耐药率为18.5%、20.0%、27.8%,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日益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多药耐药菌的控制,防止耐药菌株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2018年3月入住某三甲医院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发生的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例情况进行汇总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监测ICU住院患者2 611例,发生医院感染520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率为19.92%;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208例次,占40.00%);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8.67%,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9.86%、18.48%、14.69%;革兰阳性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7.54%;真菌占3.79%。医院感染病原菌多为多重耐药菌,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占82.54%。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占61.54%;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占12.9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83.78%。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频繁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是ICU患者发生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ICU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规范执行手卫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预防反流和误吸、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