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7年7月间咸阳彬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根治性切除率、手术情况、恢复情况、淋巴结清除数量、并发症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根治清除率为88. 0%(44例),高于对照组的70. 0%(3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和淋巴结清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在不影响手术及术后恢复的情况下,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改善生存质量,且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我国第二位常见肿瘤,手术切除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传统开腹手术切口大、疼痛明显,并有切口感染甚至裂开等切口相关并发症。腹腔镜手术不用开腹即能完成切除病灶甚至重建等手术操作,并具有切口小、视野清、出血少、恢复快等"微创"优势,深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成为近两百年来外科学发展史上与麻醉一样具有重要意义的进步。现本文对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治疗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性手术因具有微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胃肠肿瘤外科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技术难度大,因而限制了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间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D2根治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远端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个月机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用时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胃部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疗效显著,可减少手术用时和术后胃部出血量,促使患者康复,降低疾病病死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11例,TNM分期Ⅱ期6例、ⅢA期2例、ⅢB期1例、Ⅳ期2例,腹腔镜下行胃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于剑突下约6 cm长切口施行胃切除,并行消化道重建。结果 11例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例,近端胃切除术1例,远端胃切除术7例,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用时:全胃切除术350 min,近端胃切除术320 min,远端胃切除术266 min。平均清扫淋巴结21.3(11~38)枚,切缘长度5.6(4.0~9.6)cm。术后患者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72(36~110)h,下床活动时间59(26~86)h,进流食时间76(48~116)h。无一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经腹腔镜行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与开腹手术的根治效果相当,近期效果良好,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50例(2010年5月至2014年8月)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LAG组)以及同期150例传统开腹胃癌手术(OG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鼻饲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有明显差别(均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转移数目、术中出血量、消化道重建方式、肿瘤浸润深度、肿瘤与上下切缘距离及肿瘤最大径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在淋巴结清扫方面能达到开腹胃癌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与辅助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二区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全腹腔镜组(45例)和辅助腹腔镜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在术中指标方面,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和淋巴结清扫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全腹腔镜组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均短于(少于)辅助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恢复指标方面,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总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切口长度较短、对机体损伤轻、愈合的瘢痕小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因此,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疗效更好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李朝辉  刘帅峰  王云帅  孙生安 《癌症进展》2021,19(14):1474-1476,148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76)采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n=74)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5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74例)和开腹组(行开腹胃癌根治术,78例),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K细胞的比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2 d、术后1周及术后2周NK细胞比例的变化,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d与术前1 d比较,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NK细胞比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周NK细胞比例恢复近术前水平,而开腹组患者术后1周NK细胞比例仍处于低水平,术后2周才恢复近术前水平;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NK细胞比例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机体损伤小,能够保护机体免疫功能,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积累经验。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8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对照组73例患者采用开腹全胃切除胃癌D2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试验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121.5±63.2)min,清扫淋巴结(29±4)枚;对照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125.2±54.5)min,清扫淋巴结(28±3)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01.2±28.9)ml、肛门排气时间(2.9±.6)d、住院时间(7.2±5.3)d,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52.5±34.6)ml、肛门排气时间(4.1±1.1)d、住院时间(13.1±1.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20例(23.0%),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28例(38.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全部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吸烟、饮酒、肿瘤大小和病理分型;试验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为吸烟、饮酒、肿瘤大小和吻合方式。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创伤小,具有明显微创优势。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肿瘤状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术后并发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腹腔镜及开腹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系膜完整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数量、远切端距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镇痛需要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分别为(30.3±4.3)个月和(31.4±3.5)个月;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疗效可靠,且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为43例、39例。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腹部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但是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低于开腹组的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78,P<0.05);腹腔镜组患者5年复发率为4.6%,开腹组为8.3%。腹腔镜组5年生存率为95.3%,开腹组为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7,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术,两种治疗方式的远期预后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前切除术与腔镜辅助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诊治的76例直肠癌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A组,n=38)采用全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前切除术,对照组(B组,n=38)采用腔镜辅助直肠癌前切除术,随访5年,对两组直肠癌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以及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5年生存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并发症均较B组明显减少,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痛苦小、最佳美容、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研究原发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 GLQI)测定45例原发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比较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生存质量的不同.结果 患者术后GLQI评分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随病理分期增高,患者GLQI总分、心理情绪状态、生理功能状态及主观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社会活动状态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男性患者在GLQI总分及生理功能状态上均优于女性患者(P<0.05),而在心理情绪状态、社会活动状态及主观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2周腹腔镜组在GLQI总分、生理功能状态及主观症状方面优于开腹组(P<0.05),而在心理情绪状态及社会活动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3个月以后,腹腔镜组在GLQI总分及主观症状优于开腹组(P<0.05),而在心理情绪状态、生理功能状态及社会活动状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肿瘤病理分期、性别及手术方式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其中病理分期早优于分期晚的患者,男性优于女性,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和常规开腹手术切除组(开腹组)。两种手术方法均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术后给予统一的化疗方案。对两组肿瘤根治性、手术安全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进行比较,随访3年观察肿瘤复发和3年无瘤生存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腹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阳性切缘,淋巴结清除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开腹组比较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8~36个月,两组平均随访时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采用中间入路法治疗结肠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5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研究组25例采用中间入路法进行腹腔镜辅助下结肠癌根治手术,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93.2±28.2)ml,明显低于对照组(128.3±32.8)ml;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32.8±32.8)min,明显少于对照组(167.9±38.2)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研究组淋巴结清扫(16.2±5.3)枚,标本切除长度(24.3±7.2)cm,对照组患者淋巴结清扫(15.4±3.2)枚,标本切除长度(22.8±7.6)cm,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2±0.3)天、(3.0±0.5)天和(9.8±2.2)天,均少于对照组的(4.2±0.6)天、(5.3±0.4)天和(15.5±3.6)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进行结肠癌根治手术可大大提高手术的效率,提高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并可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9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2.5±0.3)h及(2.1±0.4)h(P>0.05);出血量分别为(120±8)ml及(220±10)ml(P<0.05);并发症分别为13%及20%(P<0.05);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6±2)枚及(17±3)枚(P>0.05);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52.5±6.5)h及(81.2±9.0)h(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8.3±1.6)d及(11.2±2.7)d(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根治效果同开腹手术,术中Trocar位置的选择、Toldt间隙及骶前间隙的辨别、对肿瘤的包裹隔离,是进一步完善手术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6例老年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根治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因子(CD3+、CD4+、CD8...  相似文献   

19.
We report seven early gastric cancers in five patients, which arose in the reconstructed gastric tube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for esophageal cancer. Four of them occurred in the middle gastric tube and three in the distal gastric tube. Three of 5 cases were reconstructed via the retromediastinal route and two via the presternal route. They all were diagnosed by follow-up endoscopy from 8 months to 5 years after esophagectomy. All of them were treated surgically with partial resection of the gastric tube because they were suspected to have invaded the submucosal layer or large enough to be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Histologically, six of seven were diagnosed as well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and one as 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 Although one of them died for reasons other than cancer itself, the others are alive and well without any recurrence. Recently, gastric tube cancer after esophagectomy has been increasingly reported to be accompanied with prolongation of survival of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Total or partial gastrectomy is proposed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gastric tube cancer, but the operating procedure is complicated and invasive,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gastric tube reconstructed via the retromediastinal route. Total gastrectomy is much more invasive because it needs re-reconstruction with other organ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detect the lesion in early stages so as to treat it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such as EMR or partial resection. Hence intensive follow up with endoscopy is necessary after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相似文献   

20.
李建军  乔泽强  庞召果  郭玉申 《癌症进展》2021,19(10):1035-103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将19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组,每组96例.传统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方式,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指标(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