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7例原发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X线、CT等影像学单独及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诊断符合率进行考察.结果 97例患者中包括良性骨肿瘤35例,恶性骨肿瘤28例,肿瘤样病变34例,病变均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CT诊断符合率为83.51%,X线诊断符合率为68.04%,CT符合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为95.88%,远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CT对于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X线平片结合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肿瘤诊治中的影像学检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骨肿瘤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110例患者中102例行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检查,其中42例患者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40例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影像学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及对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DR和CT在显示骨质增生、破坏、硬化和病灶边界等方面结果类似,但是DR在颅、脊柱、骨盆病灶、细微病灶、软组织阴影不如CT;DR在骨膜反应中表现良好,MRI在骨髓水肿和软组织的影响上特异性最强,但是在显示骨膜增生、硬化、破坏、钙化等方面情况较差.DR诊断的正确率为91.20%,CT诊断的正确率为90.48%,MRI诊断正确率为95.00%.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正确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R平片为骨肿瘤的首选的检查方法,CT主要显示肿瘤的范围和细微结构,MRI对软组织及骨髓水肿具有一定的优势,三者相结合对骨肿瘤诊治过程中的判断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跟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跟骨病变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30例跟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其中30例行X射线平片检查,19例平片后不能确诊再行CT检查,3例仍然诊断困难再行MR检查。结果: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7例,肿瘤样病变13例;骨囊肿在跟骨体部与前部交界处发生率最高,且有特征性。动脉瘤样骨囊肿有分隔,可有钙化。恶性骨肿瘤骨质破坏明显,往往为全跟骨骨质破坏。硬化缘、骨嵴及破坏区密度对鉴别诊断有意义。结论:X射线平片、CT及MR综合表现结合病变部位,可以对跟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提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肿瘤诊疗过程中病理学与影像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骨肿瘤120例患者的病理学与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X线检查,其中49例行MRI检查,46例行CT检查.分别比较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关系,判断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正确率.结果 X线检查与CT检查在对相关骨肿瘤周围骨质增生、硬化、破坏、病灶边界等方面表现相似,但在脊柱、骨盆病灶、头颅、软组织阴影、细微病灶等特殊部位其显像CT更为清晰,而X线在骨膜方面表现良好,对于软组织、骨髓水肿的显像方面MRI表现更为优秀.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X线诊断正确率为86.67%,CT诊断正确率为93.47%;MRI诊断正确率为93.88%,3种影像学检查对骨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正确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由于方便、快捷的优势可作为骨肿瘤诊断的首选诊断,CT对于细微病灶、肿瘤的范围具有一定优势,MRI对于软组织、骨髓水肿显像优势明显,3种检查方法可作为骨肿瘤诊断的互补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卵巢肿瘤患者,按照检测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检查,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结合病理检查对照,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和良恶性病变类型。结果观察组患者超声检测出恶性肿瘤患者23例,符合率为100.0%(23/23),良性肿瘤患者22例,符合率为95.5%(21/22)。观察组中良性肿瘤病理诊断病变类型有卵巢囊肿4例,浆液性囊肿腺瘤3例,黏液性囊肿腺瘤2例,输卵管炎症3例,闭锁黄体3例,红体1例,黄体囊肿2例,副输卵管囊肿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恶性肿瘤病理诊断病变类型有腺癌2例,卵巢癌6例,透明细胞癌3例,子宫内膜样癌2例,成熟囊性畸胎瘤3例,乳头状癌2例,梭形细胞肿瘤3例,浆液性囊腺癌2例。对照组患者X线片检测出的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0.0%(16/20),良性肿瘤符合率为76.0%(19/25),其良恶性肿瘤的病变类型未有明确辨别,两组患者的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和病变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可较好地提高卵巢肿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对乳腺肿瘤诊断的符合率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检查手段提供依据。方法比较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4例(恶性31例、良性193例)乳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的诊断符合率,对两者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乳腺肿瘤符合率83.9%(26/31),良性乳腺肿瘤符合率94.3%(182/193);钼靶X线诊断恶性乳腺肿瘤符合率90.3%(28/31),良性乳腺肿瘤符合率67.9%(131/19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高于钼靶X线(P<0.05),两者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结合可提高乳腺肿瘤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DWI单用或与X线钨靶联合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临床价值差异。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确诊乳腺肿物患者共288例,均行X线钨靶、常规MRI及MRI-DWI检查,分析MRI-DWI单用或与X线钨靶联合用于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结果差异。结果:恶性病灶ADC平均值显著低于良性病灶(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RI-DWI检测ADC值用于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ACU=0.95,最佳截断值为1.31×10-3 mm2/s,敏感度为83.07%,特异度为96.34%;MRI-DWI单用和MRI-DWI联合X线钨靶用于乳腺良恶性肿物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0%(252/288),93.06%(268/288);MRI-DWI联合X线钨靶用于乳腺良恶性肿物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RI-DWI单用(P<0.05)。结论:MRI-DWI与X线钨靶联合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优于MRI-DWI单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肠道CT图像纹理分析在肠道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病理证实的118例肠道病变患者(良性47例,恶性71例)的肠道CT资料。取肠道病变部位CT平扫图像的5个灰度共生矩阵纹理参数(对比度、能量、熵、相关、一致性)进行分析,比较肠道良恶性病变患者上述纹理特征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肠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肠道病变对比度、熵大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肠道病变的能量、相关、一致性均小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对比度、能量、熵、相关、一致性5个纹理特征指标在鉴别肠道良恶性病变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其诊断AUC分别为0.711、0.935、0.883、0.771、0.854。结论 肠道CT图像纹理分析可准确鉴别肠道良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分辨CT(HRCT)在新诊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SPN患者均行HRCT检查,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HRCT在SPN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0例SPN患者术后病理诊断:恶性病变46例(64.29%),良性病变24例(34.29%);恶性SPN组HRCT扫描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等征象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良性SPN组(P<0.05);HRCT扫描恶性SPN组与良性SPN组最大CT值(CTMax)、CT值标准差(CTSt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HRCT征象联合CT测量参数诊断SPN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2.68%(38/41),特异度为72.41%(21/29),准确率为84.29%[(38+29)/70],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43,P<0.01)。结论 良恶性SPN患者HRCT征象及CT测量参数存在差异,联合HRCT征象检查和CT参数测量有利于对SPN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意义。方法:对10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X线钼靶及超声检查的数据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分析,随机选择50例样本作为训练样本,组成训练集,其余样本组成测试集。建立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分析神经网络模型的诊断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手术与病理证实乳腺恶性病变62例,乳腺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38例,钼靶X线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9.5%、87.1%和88.0%;B超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及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6.8%、83.9%和85.0%。X线钼靶和B超无明显差异。而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的特异度为95.5%,敏感度为96.4%,总的正确率为96.0%,明显高于X线钼靶和B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X线钼靶和B超检查的深度学习在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性质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