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余阗  李云 《中国医师杂志》2003,5(4):505-506
为了解川崎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 ,我们观测了30例川崎病患儿的甲襞微循环 16项指标 ,对川崎病急性期、恢复期与正常组三者间甲襞微循环进行比较 ,并对此做出评价。1 资料与方法1·1 川崎病组  30例 ,均符合 1994年日本MCLS研究会的诊断标准[1] ,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 1~ 6岁 ,平均3 5岁。观察其急性期 (发病后 2周内 )以及恢复期 (发病 2周~ 6个月内 )的甲襞微循环变化。 30例患者中有冠状动脉扩张者 10例 ,冠状动脉瘤 1例。急性期(病程 10d以内 )静脉注射丙种球旦白 2g·Kg- 1,先用 1g·Kg- 1,8~ 12h静脉滴入 ,体温仍…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变林荫庄对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与同期内科门诊60例健康老人进行甲襞微循环的对照观察,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与体表微循环的关系;并为高血压病以及与其相关的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实用监测手段。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高...  相似文献   

3.
甲襞微循环是外周循环系统 ,是体表微循环单位之一。中、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气喘、缺氧明显 ,应用无创的甲襞微循环检测技术 ,了解其微循环变化 ,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将 1999年 9月至 2 0 0 0年 9月住院患儿中 32例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观察组 ,其中男2 1例 ,女 11例 ;年龄 :<6月 11例 ,6月~ 13例 ,12~2 4月 5例。 2 0例健康儿作对照组 ,其中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6月 5例 ,6月~ 8例 ,12~ 2 4月 7例。1·2 方法 选定左无名指观察部位[1] 。采用北京泰克公司生产的XTW -D型微循环显微镜及江西协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有、无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方法:使用微循环分析仪,按四牛加权积分原则观察167例老年高血压有,无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并与63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有无脑梗塞患者的形态,流态,袢周状态和综合积分值均明显高于老年健康组(P<0.01),高血压有脑梗塞组的流态积分值明显高于无脑梗塞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流态异常与高血压并发脑梗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董丽波  张伟 《工企医刊》1997,10(2):36-37
笔者通过微循环观测,对5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甲襞微循环观察和综合分析,为临床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估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3例合并发生脑血栓病。所有高血压病例诊断均符合1979年我国修定的高血压临床分三期标准。  相似文献   

6.
王忠光  张艳 《工企医刊》1995,8(4):68-69
甲襞微循环是人体微循环的一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全身微循环的状态。甲襞管(?)中血流动态变化对临床诊断某些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  相似文献   

7.
铅作业人员甲襞微循环的观察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0010)赵红,姜开生,姜淑珍,张作清,冯惠梅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许多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甲襞微循环障碍[1]。而铅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我所自1992年以来对接触...  相似文献   

8.
甲襞微循环观察是临床微循环研究中常用的方法[1,2]。由于它具有方法简单,无创伤性,可连续观察等优点,常被用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中。为观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皮肤微血管的影响,我们于1994~1995年,对379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甲襞微循环检查和分析。1 资料和方法放射组:放射工作人员379例(医用诊断X射线286例,X射线治疗55例,X射线探伤26例,其它12例),其中男267例,女112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7-2岁,放射工龄1~40年。对照组:健康医护工作者100例,其中男5…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90名缓进型高血压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进行了观察,并将其结果与正常值对照,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90例缓进型高血压病病人均为我所门诊诊治病人。其中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龄36~70岁。  相似文献   

10.
健美运动对女大学生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健美运动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应用显微电视录像技术,观察35名女大学生在健美运动前及健美运动3个月过程中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健美运动可显著改善微循环,使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降低(P〈0.01),微循环异常检出率从37%减少为零,在各项指标中尤以管袢形态、血液流速改善明显(P〈0.01)。结论:健美运动对女大学生甲襞微循环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参加健美运动可以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碳(CO)中毒可引起多种脑部病变,全面了解这些病变对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已常规用于脑血管病、痴呆、癫痫、精神疾病的诊断中,并被证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应用于CO中毒诊断的报道尚少。我们对45例CO中毒患者不同时期的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进行总结,以期了解CO中毒者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碳(CO)中毒后合并语言障碍、共济失调、肢体偏瘫等临床表现的报道较少。我们对2001~2005年收治的1000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并发脑梗死4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脑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进一步弄清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为解决其有效防治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体重240-280g雄性SD大鼠腹腔间断注射染毒,分别于染毒后1、3、7、14、21d颈静脉取血监测血液流变学特性,同时检测血浆Fib、ET-1、MDA、NO及cGMP含量。结果 染毒后脑循环血液流变学特性发生明显改变,粘度增加,且见血管内皮严重受损,缩血管物质增加,NO-cGMP系统受到抑制。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脑循环存在持续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损伤的病理需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与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探讨急性CO中毒大鼠血液循环功能变化特征及其在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腹腔注射CO法、Pulsinelli-Brierley方法制备急性CO中毒模型和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变化特征。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迅速出现循环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分别增加约10%、33%和50%,血液凝固性增强,表现为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增加约35%、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至6.23 s和10.36 s,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则增加1.43倍(均与对照组相比)。急性CO中毒模型早期可见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降低约25%,取血后4 h仍未见血液凝固,亦未检测到Fib,末次染毒1 d后上述观测指标开始逐渐出现逆转,缓慢而隐匿;7~14 d后,PTA较对照组增加约1.20倍,PT和APTT分别较对照组缩短约27%和29%,Fib浓度逐渐增加,7~14 d时达高峰,为对照组的1.50倍。结论急性CO中毒可诱发持续性微循环异常,早期为凝血功能减退,血液稀释,待血中CO排出(末次注射CO 1 d)后,则出现血液浓缩、凝血功能大幅增强改变,成为诱发脑内微血栓形成的重要生化基础,此变化可能是CO中毒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关键环节,对探究DECAMP的分子机制及早期诊断、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报道2例老年急性重度CO中毒并发脑梗死死亡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认为老年CO中毒存在脑血栓形成、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一旦并发脑梗死,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脑CT或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ICH)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变化及其与肺部感染及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将医院急性ICH患者40例设为ICH组。50名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分析各组间外周血中CD_3~+淋巴细胞、CD_3~+CD_4~+淋巴细胞、CD_3~+CD~+_(69)淋巴细胞、CD_4~+CD~+_(25)淋巴细胞(Tregs)百分比、IL-10、TNF-β水平。结果 ICH组CD_3~+CD~+_(69)、CD_4~+CD~+_(25)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天CD_3~+CD~+_(69)、CD_4~+CD~+_(25)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病情、并发肺炎的ICH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5)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病情轻中度、非肺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H患者血清IL-10、TNF-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H患者NIHSS评分、血清IL-10、TNF-β水平与Tregs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ICH患者急性出血后能够导致外周Tregs比例明显增多,以及相应的抗炎细胞因子含量增高,参与了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过程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感染均能够影响ICH患者外周血Tregs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家兔脑血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在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CO制备急性中毒模型,使血HbCO浓度达50%以上持续30~36 h,动态检测初次染毒后30 min、6 h及末次染毒后10 min、6 h、12 h、18 h、24 h、3 d、7 d、14 d颈静脉血的全血粘度(200s-、100s-、50s-、3s-)、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钙离子浓度([Ca2+])、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PT)的变化,并进行全血细胞分析.结果 家兔末次染毒后10 min,不同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即有显著降低,24 h后则逐渐升高,14 d时仍高于正常;末次染毒后10 min至14 d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粘度亦均高于对照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于末次染毒后10 min明显延长,3 d后方大致恢复正常;血浆[Ca2+]于末次染毒后10 min明显下降,24 h后恢复正常;红细胞(RBC)计数和红细胞压积(Hct)于末次染毒后18 h升高,14 d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CO中毒早期,脑循环即出现血液浓缩和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RBC和Hct升高,血[Ca2+]下降、凝血时间延长等;3 d后凝血功能虽见恢复,但血液浓缩未见改善,RBC、Hct、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持续升高,这些脑循环障碍的高危因素可能是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酶活力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血清酶变化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2例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酶活力及心电图(ECG),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急性CO中毒者5种血清心肌酶活力在中毒后24h开始增高,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力分别为(20.2±12.3)、(151.6±91.8)、(146.8±50.4)、(154.8±47.7)、(13.8±8.1)U/L,对照组分别为(12.1±6.7)、(90.6±17.3)、(118.7±13.5)、(89.9±27.9)、(5.9±3.3)U/L,两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 d后分别为(21.3±12.3)、(105.8±51.4)、(144.8±51.4)、(159.8±35.4)、(16.2±9.1)U/L;7、12 d后α-HBDH和CK-MB活力仍较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乳酸脱氢酶同工酶2(LDH2)活力中毒后24h内增高,并达峰值,分别为(35.3±5.8)、(43.8±5.7)U/L,3 d时LDH1、LDH2和7 d时LDH1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轻、中度中毒组同期比较,7 d时LDH1与12 d时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LDH1血清酶检查异常率最高达78.7%,LDH2为58.3%,LDH为45.2%,CK-MB为37.1%,α-HBDH为33.6%.ECG检查异常率<10%.结论CO中毒可引起心肌损害,血清酶活力检测可提示心肌损害,有助于此种损害的的早期诊治、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血液乳酸变化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收住ICU的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66例,所有患者入住ICU即测定动脉血液乳酸值,并动态监测血液乳酸,直至降至正常后24 h.根据入住ICU初始血液乳酸水平分为血液乳酸≤6.0 mmol/L组和血液乳酸>6.0 mmol/L组;测定24 h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结果 66例血乳酸平均水平为(5.31±2.23)mmol/L,病死率为4.55%(3/66).血乳酸>6.0 mmol/L组ICU住院时间(4.98±0.88)d,明显高于血乳酸≤6.0 mmol/L组[(3.45±0.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乳酸降至正常时间、24 h 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血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为8人,占总数的12.12%(8/66),8例患者均有循环和(或)呼吸功能障碍;6 h血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为58人,占总数的87.88%(58/66),两组患者的24 h 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血乳酸水平较高,绝大多数降至正常参考值较快,预后较好,但6 h血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较长,病死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