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析与比较纳米银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普外科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烧伤创面患者,遵循数字法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纳米银进行治疗,另一组使用磺胺嘧啶银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是(26.3±2.3)d,纳米银组是(18.8±2.6)d,差异性显著(P<0.05).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的细菌感染率是3.3%,纳米银组是0%,差异性不明显(P>0.05).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的瘢痕发生率与手术植皮率分别是30%、13.3%,纳米银组分别是6.7%、3.3%,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纳米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优于磺胺嘧啶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烧伤局部创面使用纳米银敷料对创面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8例烧伤深度相对均匀的非关节部位浅Ⅱ度及深Ⅱ度烧伤患者,将每例患者两处烧伤深度相对一致创面随机分为2个对照区域,治疗组采用纳米银敷料外敷,对照组采用1%磺胺嘧啶银(SD-Ag)冷霜抹在凡士林纱上外敷。于伤后3 d5、d、9 d1、4 d对两组创面分别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鉴定;全程观察记录创面愈合情况及速度;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创面细菌检出率比较:治疗组中阳性率浅Ⅱ度3.84%,深Ⅱ度9.09%;对照组阳性率浅Ⅱ度11.53%,深Ⅱ度18.18%,P<0.01。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浅Ⅱ度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3 d,治疗组深Ⅱ度比对照组平均缩短4~5 d,P<0.05。两组创面在伤后7 d开始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1。两组均无过敏反应。结论纳米银敷料有显著抗菌及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是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临床烧伤外用敷料。  相似文献   

3.
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烧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磺胺嘧啶锌治疗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烧伤后期残余创面以及供皮区创面抗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治疗组清创后应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涂于创面的表面,对照组应用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共治疗132例烧伤患者(214个创面),包括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创面,残余小创面及供皮区创面,并观察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表面细菌培养用药前与用药中的情况以及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0.25±1.69)d完全愈合,对照组(13.15±2.03)d愈合;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8.10±2.72)d愈合,对照组(21.2±3.64)d愈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38.8%,治疗中降至9.0%;对照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2.7%,治疗中降至25.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未出现疼痛、过敏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烧伤创面可促进上皮化、加速创面愈合、有效地防治创面感染,适用于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烧伤后期残余创面以及供皮区等创面,且该药应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纳米银敷料对烧伤创面保护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在烧伤局部创面使用纳米银敷料对创面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8例烧伤深度相对均匀的非关节部位浅Ⅱ度及深Ⅱ度烧伤患者,将每例患者两处烧伤深度相对一致创面随机分为2个对照区域,治疗组采用纳米银敷料外敷,对照组采用1%磺胺嘧啶银(SD-Ag)冷霜抹在凡士林纱上外敷。于伤后3d、5d、9d、14d对两组创面分别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鉴定;全程观察记录创面愈合情况及速度;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创面细菌检出率比较:治疗组中阳性率浅Ⅱ度3.84%,深Ⅱ度9.09%;对照组阳性率浅Ⅱ度11.53%,深Ⅱ度18.18%,P〈0.01。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浅Ⅱ度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3d,治疗组深Ⅱ度比对照组平均缩短4~5d,P〈0.05。两组创面在伤后7d开始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1。两组均无过敏反应。结论纳米银敷料有显著抗菌及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是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临床烧伤外用敷料。  相似文献   

5.
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荣洽  郑若 《现代医院》2006,6(5):26-27
目的观察纳米银外用敷料对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浅Ⅱ度及深Ⅱ度烧伤患者116例,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用皮维碘纱布换药)和治疗组62例(用皮维碘纳米银敷料换药),观察创面渗出、炎症反应、浅Ⅱ度创面7d愈合率和深Ⅱ度创面14d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随访观察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米银组创面干燥结痂快,炎症反应轻,创周炎症消退快。结论纳米银是一种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的良好外用敷料,其能否减轻瘢痕增生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杨厚国 《现代养生》2014,(18):78-79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软膏与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0例烧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采用常规清创、抗破伤风等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纳米银敷料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涂抹复方磺胺嘧啶银软膏,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采用纳米银敷料治疗患者烧伤创面,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创面修复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杜银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495-1495
目的 观察自拟"烧伤胶囊"方对浅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35例浅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磺胺嘧啶银(SD-Ag)组(B组)和治疗组烧伤胶囊组(A组),观察各组创面完全愈合病例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 浅Ⅱ度、深Ⅱ度、Ⅲ度同等深度烧伤创面完全愈合病例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伤胶囊是一种可用于浅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的有效专科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纳米银敷料与磺胺嘧啶锌软膏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纳米银敷料与磺胺嘧啶锌软膏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Ⅱ度烧伤病人86例,为纳米银敷料组(A组)46例,磺胺嘧啶锌软膏组(B组)40例,创面敷料及用药每天更换一次,于用药后,分别观察创面抗感染效果、愈合时间、全身毒素吸收情况、毒副作用指标等。结果A组与B组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创面愈合时间,p<0,01;毒素吸收导致高热症状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毒副作用指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米银敷料是无耐药性的新一代抗感染敷料,其创面抗感染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磺胺嘧啶锌软膏,并能减轻全身毒素吸收症状,降低外用药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纳米银抗菌凝胶用于治疗Ⅱ度烧伤创面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深度为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患者42例,共52个创面,分别用纳米银抗菌凝胶与1%磺胺嘧啶银霜治疗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创面愈合时间,7 d的及14 d面愈合百分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结果 两组药物在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百分率比较,纳米银抗菌凝胶明显优于SD-Ag霜(P<0.05),纳米银组未出现一例细菌培养阳性病例.结论 纳米银抗菌凝胶广谱抑菌能力强,促进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制纳米银仿生敷料并观察治疗SD大鼠深II度切割伤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42只清洁级SD大鼠用取皮刀在其背部造成10%~13%总体表面积的深II度切割伤,并随机分为3组:纳米银仿生敷料组、磺胺嘧啶银暴露保痂组及壳聚糖膜组,观察各组愈合情况.并于术后2,4,5,7,13,16 d眼眶采血,测定各组血银的含量.术后45 d处死鼠,取肝、脑、肾组织消化测定银含量.结果 自制纳米银仿生敷料组术后10 d和13 d愈合率分别为88.50%和98.98%,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纳米银仿生敷料组大鼠不同组织中银含量均低于磺胺嘧啶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该组中血银含量较磺胺嘧啶银暴露保痂组较快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自制纳米银仿生敷料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且与磺胺嘧啶银比较,减少了银中毒的可能性,为该敷料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安全性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烧伤膜治疗Ⅱ度烧烫伤的疗效。方法将134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用烧伤膜外涂治疗;对照组66例用磺胺嘧啶银悬混液外涂治疗,比较两组在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创面感染方面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减少创面渗液及促进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抗感染方面两组作用相似。结论烧伤膜用于Ⅱ度烧伤能有效减少早期创面渗出及创面感染,并能疏通患部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复合烧伤敷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复合烧伤敷料组与0.5%碘伏溶液组、10%磺胺嘧啶银混悬液组作对比研究,比较各组的工作量、烧伤疼痛程度、创面清洁度、伤口愈合天数等情况。结果 在减少工作量、减轻伤口疼痛、保持创面清洁、促进创面愈合等方面,复合烧伤敷料优于后两组。结论 复合烧伤敷料是治疗烧伤创面的良好敷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银制剂用于烧伤创面外用药已有数十年历史,主要有磺胺嘧啶银、纳米银敷料、银离子敷料,目前并没有同时比较三者在Ⅱ度烧伤的效果研究,因此本研究拟采用网状 Meta分析的方法,纳入随机对照试验,分析纳米银敷料、银离子敷料、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进而选择最佳的含银制剂。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纳入比较纳米银敷料、银离子敷料、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的随机对照试验,两个作者独立筛选研究、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数据分析采取 Stata软件进行分析,二分类变量数据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 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及其95% 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结果纳入14个研究(1211例患者)。纳米银敷料(M D :-4.13,95% C I:-5.74~-2.52)、银离子敷料(M D :-3.25,95% C I:-5.00~-1.49)较磺胺嘧啶银具有较快的伤口愈合时间,但是纳米银敷料和银离子敷料在伤口愈合时间上没有统计学差异(M D :0.89,95% C I:-1.49~3.27)。在伤口愈合时间上,纳米银敷料成为最佳治疗的可能性为77.2%,其次为银离子敷料(可能性为22.8%),最后为磺胺嘧啶银(可能性为0%)。纳米银敷料的细菌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磺胺嘧啶银(OR:0.36,95% C I:0.15~0.87),银离子敷料的细菌感染发生率与磺胺嘧啶银(OR:0.52,95% CI:0.18~1.51)、纳米银敷料(OR:1.43,95% CI:0.36~5.66)无统计学差异。在细菌感染发生率上,纳米银敷料成为最佳治疗的可能性为70.3%,其次为银离子敷料(可能性为29.7%),最后为磺胺嘧啶银(可能性为0%)。结论纳米银敷料可能是目前相对于银离子敷料和磺胺嘧啶银的最佳敷料,但是需要未来研究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5,(9):56-58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优拓油纱)与安多福碘纺纱用于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成A、B两组,各60例。A组采用优拓油纱换药,B组予以安多福碘仿纱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总住院时间、睡眠评分及疼痛评分等治疗指标差异,记录其满意度、创面粘连率、感染率、瘢痕组织增生率、色素沉着率等评估结果。结果1A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换药次数、总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等均显著低于B组(p<0.05);2A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1.7%,显著高于B组的71.7%(p<0.05);B组创面粘连率、感染率、瘢痕组织增生率及色素沉着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对烧伤患者予以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包扎创面,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避免瘢痕组织增生、减轻色素沉着,有利于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联合表皮生长因子(EGF)凝胶和胶原贴敷料对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88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磺胺嘧啶粉换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用胶原贴敷料联合EGF凝胶治疗,分别统计两组创面止痛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疤痕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痛苦轻,创面愈合快,疤痕发生率也低.结论 联合应用胶原贴敷料和EGF凝胶治疗面部Ⅱ度烧伤创面,能有效减轻创面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疤痕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浸浴结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大面积烧伤感染患者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69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浸浴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浸浴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残余创面愈合速度、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单次换药时间、以及残余创面细菌培养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d后,试验组患者残余创面愈合率平均(96.85±2.33)%左右,与对照组患者的(90.74±2.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残余创面愈合时间为(15.35±3.10)d,与对照组患者的(19.82±4.4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创面细菌阳性率均为100.00%,治疗21d后,试验组患者创面细菌阳性率为17.14%,对照组为4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浴结合银离子敷料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疗效较好,残余创面愈合速度快,愈合时间短,换药次数明显降低,创面细菌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减轻创面炎症,促进局部微循环,进一步促进残余创面愈合,提高愈合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7.
银锌霜抗菌巾联合浸浴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段晨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351-4352
目的 探讨银锌霜抗菌巾联合浸浴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Ⅱ度烧伤患者3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银锌霜抗菌巾联合浸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银锌霜抗菌巾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疼痛度、1年后对患者随访瘢痕增生情况.结果 银锌霜抗菌巾联合浸浴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浅Ⅱ度( 8.40±1.59)d明显短于对照组(11.07±2.22)d(P=0.001),深Ⅱ度(18.67±2.41)d明显短于对照组(22.07±3.35)d(P=0.003),平均愈合时间提前3~5 d;患者疼痛度明显减轻(P=0.002).1年后随访患者证实色素沉着较轻,愈合创面瘢痕增生少.结论 银锌霜抗菌巾联合浸浴治疗烧伤创面能加速创口的上皮化愈合和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削刮术治疗深II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122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削刮术组、削痂术组织和磺胺嘧啶银组,观察分组愈合情况。结果削刮术组患者均达到I期愈合,缩短了疗程,疗效良好。结论削刮术可尽量去除创面坏死组织,并保留健康组织,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减轻烧伤创面的炎症反应和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浅Ⅱ°烧伤创面转归及愈合影响。方法治疗组选取我院40例浅Ⅱ°烧伤病人,采用早期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创面常规换药治疗;对照组选取40例浅Ⅱ°烧伤病人,采用创面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浅Ⅱ°创面转为深Ⅱ°的比率(转化率)及创面开始上皮化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浅Ⅱ°烧伤创面转为深Ⅱ°烧伤创面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皮化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可促降低浅Ⅱ°度烧伤创面转化为深Ⅱ°烧伤创面的风险,减少浅Ⅱ°创面愈合的时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祛腐生肌散合用湿润烧伤膏治疗Ⅲ°烧伤与磺胺嘧啶银霜加切开减张法治疗Ⅲ°烧伤疗效比较。方法选择62例Ⅲ°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烧伤创面分别采用祛腐生肌散加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组)与磺胺嘧啶银霜加切开减张法(对照组)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烧伤病人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Ⅲ°烧伤治疗中祛腐生肌散加湿润烧伤膏外敷优于磺胺嘧啶银霜加切开减张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