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天到了,一些人总有唇干口渴,频频喝水也无济于事,甚至有嘴唇干裂的现象,这就是中医说的“秋燥证”。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别。温燥的主要症状是咳嗽无痰、咽干鼻燥、口渴头痛、无汗发热等;凉燥的症候是咳嗽痰稀、咽干唇燥、鼻塞不通、无汗、恶寒、头痛,以及比较轻微的发热。 患秋燥的病人,除及时服药治疗外,还可配合食疗。温燥型咳嗽可用生梨1  相似文献   

2.
<正>喻昌是清朝初年著名的医家,治学态度严谨,对中国医学的理论贡献颇多。代表作《医门法律》是本综合性的医书,既讨论病证治疗又力求证治规范,其包含"阴病论"、"中风论"、"秋燥论"等。其"秋燥论"的观点影响深远。此外,其确立了秋燥病名并强调燥证的辨证施治和首创了治燥专方,建立了中医学燥证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孙智勇 《开卷有益》2022,(10):60-61
<正>大自然是神奇的,人置身自然,也随自然变化而改变,养生的要义在于调节自身来适应四季的变化,达到养生防病、增寿延年的目的。秋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机能都会有所减退,中医认为,秋主收,宜养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秋燥极易伤肺,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养阴的关键是要防燥护阴。秋季养生应注意保养肺气,避免发生呼吸系统疾患。  相似文献   

4.
谈秋燥挟湿咳嗽的证治王彦晖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医部申秀云内经教研室关键词秋燥,咳嗽湿为长夏主气,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病程一般较长。燥为秋令主气,夏秋两季相邻,临床上每有湿病缠绵未愈而复感秋令燥邪者,即成外感燥邪,内蕴湿邪之证。此病证治,若医理不明,认...  相似文献   

5.
干咳证治     
秋燥咳呛,以及阴虚痨嗽,每见干咳无痰、喉痒、胸痛、咽干、失音等症,二者证治的区别点是:秋燥咳呛,外因是秋凉束肺,内因是肺虚伏热,感邪之后,易从燥化,见症多咽干唇燥、喉痒、鼻干、舌质红而苔薄白、脉细带浮,治拟辛凉透泄,余常用桑菊饮加沙参、麦冬、白前、牛蒡、蝉衣、梨皮、枇杷叶等;如有恶寒发热者,加荆芥、豆豉、前胡,甚者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阴虚痨嗽而致干咳,每伴潮热盗汗、颧红舌燥、手足心热、舌光红、脉细数等一系列阴虚证候,如结合病史不难分辨,治宜养阴清肺、润燥宁  相似文献   

6.
庄志薪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08-108
<正>杏苏散乃治疗咳嗽常用名方,在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1],吴氏为凉燥所设。吴鞠通《温病条辩·补秋燥胜气论》云:"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1]。《方剂学》列为治燥剂[2]。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不独秋季,凡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元明清医家辨治燥证的学术思想。[方法]通过学习古代医著,分析医家对燥证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阐述,总结医家辨治燥证的特点。[结果]刘完素总结燥的病理为血枯、津亏,症候为内在脏腑组织干燥及外在皮肤干燥的紧敛燥涩之象,列治燥十一方;喻嘉言提出了秋燥病名,总结出"燥病必渴"的临床特点,提出治疗燥证多从肝肺入手,并自制清燥救肺汤用治温燥伤肺;费伯雄提出温燥和凉燥之分,并以五脏分证论治秋燥,强调"和法缓治";叶天士指出燥证有内伤、外感之分,以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为核心,提出上燥治气、下燥治血,并制定了具体的治疗方法;吴鞠通将秋燥按上、中、下三焦辨治,指出秋燥可沿三焦次第相传,并创立杏苏散、桑杏汤、沙参麦冬汤。[结论]金元明清医家在辨治燥证的理法方药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和创新,对后世医家研究和诊治燥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漫谈桑杏汤     
桑杏汤方出自清代医家吴瑭所著之<温病条辨>一书.原文说:"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燥,是秋季气候的特点,故称秋燥.  相似文献   

9.
刘素静 《开卷有益》2006,(11):58-59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是女士们保健的大好季节.身体衰弱的女性可选用一些“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秋季容易出现口干唇燥等“秋燥”症候,应选食一些滋养润燥的食物,而银耳既养颜又保健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秋燥与秋湿是 2个不同的概念。《内经》云“秋伤于湿” ,有人认为是错简误字。或释为长夏之延续。明末医家喻嘉言创秋燥论 ,是以秋燥之说盛行。笔者认为秋燥与秋湿因时、因地、因人在临床上同时并行。因时者 ,因时令气燥 ,干旱少雨 ,特别是反秋燥气偏重 ,则秋为燥气所主 ,天干气燥 ,地干水少 ,则秋多燥病 ,多发热不退 ,干咳少痰 ,唇舌皮肤干燥 ,咽痛声嘶。若因秋雨绵绵 ,天阴气湿 ,顺秋凉气早袭 ,地湿雾浓 ,则秋多湿病 ,多泄泻、痢疾、呕吐之病。因地者 ,因地处平原城廓 ,秃山荒丘之地 ,则燥热气盛 ,则秋多燥病 ,多鼻干咽燥、发热少汗、干渴…  相似文献   

11.
金秋防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万物成熟,硕果累累,一派丰茂的景象。然而,待“白露”过后,寒热交替,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湿气去而燥气来,劲急的秋风,带给人们的是一片“燥情”:鼻干,口干,咽喉干,皮肤干,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甚至诱发新病,或使旧病复发。这种自然环境影响人体的变化,人们称之“秋燥”,医学上称为“秋燥综合征”。秋燥有凉燥、温燥之分,如《通俗伤寒论》说:“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这就具体说明了外燥的成因和“凉燥”与“温燥”的区…  相似文献   

12.
清后,鞠通之学,影响日大,信奉者很多。其著《温病条辨》,近被人推为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书”,《吴鞠通医案》也颇受人重视。但此两书的论燥治燥,很值得商榷,现略作述评,以供参考。一、寒燥两气,混为一谈,名曰治燥,实是治寒。鞠通认为:“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燥气寒化,乃燥气之正。”  相似文献   

13.
燥证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则枯涸为主要病机,以干燥症状如"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皮肤脱屑"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类中医证候。早在《内经》中就指出"燥胜则干"为燥邪致病的特点;并提出"燥者濡之"的治疗法则。历代医家继承了《内经》对燥证认识的学术思想,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从燥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用药等方  相似文献   

14.
我国梨树栽培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梨被称为“果宗”,即为水果之祖,它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秋冬已临,秋燥,燥气于涩,易伤津液。人体肺脏喜清润,恶干燥。有的人一到秋冬就会出现咽干、鼻燥、唇干口渴、咳嗽有痰、皮肤干涩而形成“秋燥症”。 梨性微寒味甘,有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肠通便作用,且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胡萝卜素、蛋白质、脂肪,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加工后可治疗秋燥症:  相似文献   

15.
正秋天上市的水果有很多,如果论养生的价值,秋梨是排在前列的。秋季天干物燥,容易上火,而梨正有润肺去火的功效,风干秋燥的午后吃上一个,不仅静心解渴,还能清肺润燥。一、秋季养生吃梨的好处1.梨富含膳食纤维以及较多糖类和多种维生素,是最好的肠胃"清洁工"。2.梨具有润燥消风的功效。3.梨具有降低血压、养阴清热的功效。患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  相似文献   

16.
南京中医学院中医耳鼻咽喉科教授干祖望老师在耳鼻咽喉科理论和临床方面造诣很高,有许多独到见解和经验。笔者随干老师学习,亲聆教诲,初步总结干老提出的耳聋治肺,鼻塞治心,咽燥健脾,清涕责肾等理论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正> 吴氏《温病条辨》,于上焦篇秋燥门之末,附上《补秋燥胜气论》,自言“详言正化、对化、胜气、复气”,并引沈目南先生《医征温热病论》,将秋燥分为凉燥、热燥。谓燥即“次寒”,“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防治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高脂血症高危人群,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中医"治未病"下综合干预)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各52例。比较干预效果。结果:(1)干预后,研究组高脂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研究组体质量指数、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脂血症防治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从霜降开始,气候逐渐寒冷,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秋要进补,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秋补可以适当多吃些羊肉和兔肉。秋季偏燥,易犯咳嗽,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这里介绍一些有润肺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喻昌的秋燥论,完整地论述了秋燥致病,并确立治疗大法及创制治燥专方.喻昌区分凉燥和温燥,强调燥气终属于热,重点叙述温燥之气."大热之后,继以凉生,凉生而热解,渐至大凉而燥气乃行".喻氏这一论点,对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