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朋友的孩子阿强,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公司跑业务,推销办公设备用品。他给我讲了一次难忘的经历——那天我出差后坐长途汽车回A市。旁边空座来了一位带了大包小包的乡村老太太,我欠了欠身表示欢迎。老太太说她是初次进城,去看她的儿子,儿子整天忙,总来电话催她去,穷家难舍啊!老太太热情健谈,问这问那,说的是家乡话,我也尽量陪聊。眼看快下车了,老人有点慌。我忽然想,下车后她怎么与儿子联系?我关切地问:"您可以把儿子的电话告诉我吗?我帮您通知他来  相似文献   

2.
聪明的父亲     
正有一个年轻人要结婚,筹备婚礼的时候实在忙不过来,就对他父亲说:"爸爸,这是我的朋友们的电话,麻烦你通知所有的人,请他们来参加我的婚礼。""好的,儿子。"父亲欣然答应了儿子的请求。婚礼如期举行,但这天儿子却气愤地来找父亲了:"爸爸,我不是让你通知我所有的朋友吗?""是啊,儿子,你所有的朋友我都通知了。""可我给你的名单上有50人,为什么今天我只见到了15个人呢?""我的确通知了所有的人,一共50人。每个人我都是这么说的,说你让我给他们打电话,你现在有麻烦了,需要他们  相似文献   

3.
一个半朋友     
我爷爷给我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仗义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相似文献   

4.
舔犊情深,我爱儿子,盼儿子健康,盼儿子成才。九年来,儿子对我的话也始终言听计从,从不还嘴。最近,我猛然发现儿子生活上有了不少坏习惯:起床不叠被,时常不洗脸。那天看见他花着脸在乱糟糟的床前看书,我的火一下升了上来,把他叫到面前,教训道:“叫你要叠被洗脸,说了多少次了?从明天起,再不改我可要动粗了!”儿子正是逆反心重的阶  相似文献   

5.
正曾经某电视台播出了一则"关怀老人"的公益广告,描述的是一位爸爸患痴呆症,忘记很多事情,当然也认不出自己的儿子,当儿子带着他出去吃饭时,盘子里剩下两只饺子,爸爸直接用手抓起来放进口袋,他说:"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这则广告让不少观众忍不住流下眼泪……而根据此剧的创作团队表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来自浙江的求医者。我儿子12岁时就被确诊患有癫痫,至今已有10多个年头了。经过长期的药物治疗,我儿子的病情逐渐稳定,在大学三年期间没有再发病。可当他走入工作岗位后,可能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大,他的癫痫复发了,而且每个月都会大发作2~3次,严重影响到他的工作和生活。这期间,我儿子去过多家大型医院进行治疗,服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不断增加,可病情还是无法得到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正曾经某电视台播出了一则"关怀老人"的公益广告,描述的是一位爸爸患痴呆症,忘记很多事情,当然也认不出自己的儿子,当儿子带着他出去吃饭时,盘子里剩下两只饺子,爸爸直接用手抓起来放进口袋,他说:"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这则广告让不少观众忍不住流下眼泪……而根据此剧的创作团队表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朋友小亮苦恼不已。他的儿子今年读初二了,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父子间的感情,也越来越生疏。小亮无奈地说,为了这个儿子,他可谓呕心沥血,没想到,到头来,儿子却不买账,甚至故意和他对着干。  相似文献   

9.
不变的妈妈     
在街上遇到多年不见的朋友,向他要电话号码和地址。他匆匆写好交给我,却又向我要回纸条,一面补写,一面对我说:“你还是打电话到我妈妈家比较容易找到我。我们失妻早出晚  相似文献   

10.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孤独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比不孤独的老人多两倍。 研究人员说,与社会隔离的老人。即独自一人生活、很少有朋友以及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与患老年痴呆症危险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成全善良     
一次,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车站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  相似文献   

12.
儿子的电话     
我曾住过半年医院,在同一病房,有一位完全卧床不起的K先生,他每天的乐趣就是问护士:“我儿子来电话了吗?”,然后再听护士说声“来了”。起初,我想他那每天来电话的儿子真孝顺。但是,后来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他的儿子并未来电话,而是护士们在说谎,以鼓励他,让其对生命抱有希望  相似文献   

13.
问:我的儿子读小学一年级.老师经常向我告状.说他上课时要么一声不吭地埋头搞小动作(最爱折飞机).要么屁股在板凳上坐不稳,吵得老师的课讲不下去。我骂了他好多回.骂完后的那两三天他还能老实一些,可三天之后就又管不住自己了.我把儿子的情况和同事一说,几个同事都说我的儿子肯定是得了“儿童多动症”,得到医院去治。请问我的同事说的对吗?  相似文献   

14.
何必完美     
现在我之所以能生活得如此坦荡、快乐,完全得益于和朋友的那次闲聊。尽管在此之前,我也懂得“人无完人”的道理,可是在对人对事上却是背道而驰,当然我自己并未意识到。直到那次我把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告诉了朋友,他却冷冷地说了一句——你是个完美主义者,我才幡然醒悟。不过,当时我还是差点跟他  相似文献   

15.
都说小儿肺炎有“根”,一感冒就犯。儿子的肺炎就是这样。想不到朋友一个只值一元钱的小偏方,竟奇迹般地去了儿子肺炎的“根”。儿子小时身体很弱,刚过18个月,病就像在兜里揣着似的,用母亲的话说就是“苍蝇踢一脚他也要感冒”。春秋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温差变化大,容易感冒也就罢了,夏天儿子也经常感冒,而且一感冒就会出现肺炎。儿子的肺炎也特殊,不发热,就是喘。有时病情重时,半夜我也得带他去医院打针。开始时儿子一打针就哭,后来竟变成了医院的“老战士”,扎针时连眼睛都不眨。护士还让儿子做其他孩子的榜样,在给其他孩子打针时总是说:“你…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儿子今年5岁。几天前,他被确诊患有红绿色盲症。为了使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不受色盲症的影响,我想让他进行治疗。我听别人说,针灸可以治疗色盲症。请问,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7.
老谭 《开卷有益》2007,(2):64-64
前几天,笔者应约去老友家下棋,见到一位亦在此作客的来自农村的老人。我见他面色红润,身体硬朗,谈笑间,有些羡慕地问他是怎样把身体练得这样棒。老人哈哈一笑:“干活呗!在干中活,在活中干,身体自然会好的。”老人说,他年轻的时候,挑上50公斤的担子,一天能走30公里山路。老人还告诉我,人是要动的,不信你试试,三天不走路,再迈步就会觉得腿脚发软。老人的话很朴实,道出一个普遍的真理:要长寿,多举步。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相似文献   

19.
爱情还原点     
郑哲 《健康伴侣》2009,(8):30-30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八点半,医院来了一位老人,看上去八十多岁,是来给手指拆线的。他急切地对我说,9点钟他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我能照顾一下。 我先请老人等待一下,我看了看他的病历,心想,如果按照病历.老人应去找另一位大夫拆线,但那至少得等一个小时。出于对老人的尊重。正好当时我有一点空闲时间,我就来为老人拆线。  相似文献   

20.
杨斌 《求医问药》2013,(1):21-21
前不久,有一位外地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来找我看病。他姓张,已经69岁,是在两个儿子的搀扶下来到医院的。在为他进行诊治的过程中,我问他:"你有几个孩子?"他回答说:"有5个,最小的孩子已经42岁了。"我考虑了一下说:"让他们都尽快查个肠镜吧。"他很相信我,说一会就联系他们,让他们全都到当地的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