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08年5月-2012年2月收治的83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对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3例患者中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出赘生物的有80例,阳性率为96.4%,其中检出赘生物位于二尖瓣的患者有21例占26.25%、三尖瓣15例占18.75%、主动脉瓣17例占21.25%、肺动脉瓣9例占11.25%、二尖瓣和主动脉瓣13例占16.25%、人工瓣5例占6.25%;超声心动图检出的赘生物<2mm的14例占17.50%、215mm的55例占68.85%、>15mm的11例占13.75%;超声心动图显示赘生物数量为1个的21例占26.25%、2个的45例占56.25%、≥3个的14例占17.50%;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快速显示出赘生物的位置、大小和数量,能较准确地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TEE)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诊断价值,为更好地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于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4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观察心脏瓣膜及心腔是否存在赘生物、瓣膜关闭不全,有无瓣叶穿孔、瓣周脓肿;以外科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的准确率、灵敏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比较两种方法对瓣叶穿孔、瓣周脓肿的检出准确率。结果 41例患者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赘生物32例,经外科手术证实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30例,29例附着于心脏各瓣膜,呈大小不等、边缘毛糙的结节状或团絮状回声,受累瓣膜均伴不同程度的关闭不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检出准确率、灵敏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8%、93.75%、88.89%、96.77%和80.00%,均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瓣叶穿孔15例、瓣周脓肿12例,检出准确率分别为86.67%、84.61%,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形态特征、附着部位,准确判断有无瓣叶穿孔、瓣周脓肿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应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医院行手术治疗4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与血培养,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1例患者血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中以葡萄球菌最高感染率占47.62%,其次为链球菌感染占38.10%;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有32例患者存在赘生物,75.76%的患者心脏赘生物直径为2~15mm,87.88%的患者心脏赘生物数量≤3个;超声心动图对瓣膜脱垂、瓣周漏、腱索断裂的检出率均为100.0%,脓肿、瓣膜穿孔检出率分别为75.0%、57.14%。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了解心脏赘生物所在部位、直径大小与数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7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致病微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治方法及疗效,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基础疾病、血培养病原学种类、药敏试验结果、超声心动图改变及治疗效果、预后等.结果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的临床特征仍为发热与心脏听诊有杂音;7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酿脓链球菌19株占38.78%,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占36.73%;心脏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74例,占93.67%,高于血培养阳性率;右心感染13例,占17.58%;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好转及康复的55例占69.62%,需手术的18例占22.78%.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心脏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有较高的检出率,右心感染比例有所上升,多学科合作能使疾病得到较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4月4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对病理产物进行病理诊断,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度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与手术诊断进行比较,总符合率为95.65%,其中1例主动脉瓣+三尖瓣瓣根处有赘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右心室结节,另外1例瓣膜脱垂,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右冠瓣穿孔。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诊断准确率高,作为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对临床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高危人群具有较高的筛选价值,早确诊、早治疗,提高该类患者的治疗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检查在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7月于医院诊断为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住院患者48例,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观察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48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术中发现45例存在赘生物,超声心动图检出42例存在赘生物,检出率93.33%,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7.50%,与手术结果在瓣膜损害和赘生物附着部位检测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临床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检测过程中,能准确快速地发现赘生物,与手术检查的结果相符率高,效果理想,提示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临床特异性强,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试验,所有患者在住院后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并对试验过程中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诊患者手术成功率较低,为83.33%,而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合理选择手术时间的成功率较高,为98.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患者体内赘生物的直径2~15mm,占88.10%,患者体内赘生物数量一般≤3个,占90.47%,≥3个的比例仅占9.52%;对患者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患者的瓣膜脱垂、瓣周漏、主动脉瓣,二尖瓣检测的阳性符合率均>90.00%,而对瓣膜穿孔检测的阳性符合率较低,为25.00%。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心脏内赘生物进行定位,并能够确定赘生物的大小以及数目等,能够给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并分析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赘生物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选取1995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的SBE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48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的心内膜赘生物患者有46例,阳性率为95.83%,其中赘生物附着于主动脉瓣的患者有12例、二尖瓣9例、三尖瓣8例、肺动脉瓣10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7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的赘生物大小在2~15 mm的患者例数最多,占67.39%;赘生物数量为2个的患者例数最多,占56.52%;超声心动图诊断出的瓣膜赘生物附着部位及赘生物大小和数量与手术诊断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检查出赘生物的附着部位和赘生物的大小、数量,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骆迎春  章鸣  周启昌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18-1520
目的通过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确诊、误诊及漏诊病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超声科检查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71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病理结果及治疗后追踪结果对照,提高超声检查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水平。结果在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71例患者中,62例超声心动图发现瓣膜赘生物形成,有7例未发现赘生物(超声心动图赘生物假阴性患者)。其余2例为误诊。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阳性率97.2%(69/71),赘生物超声漏诊率为9.9%(7/71),误诊率为2.8%(2/71)。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准确率高,对3mm以上的心内赘生物的诊断有较高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共纳入85例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抽取90例无心脏疾病史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其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心动图敏感度为56.5%,特异度为71.1%,阳性似然比为0.65,阴性似然比0.37;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中共有74例受试者检查有赘生物,最大24mm× 19 mm,最小3 mm×3 mm;其中附着于主动脉瓣45例、二尖瓣27例、三尖瓣4例、肺动脉瓣4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3例、人工瓣2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有比较高的诊断特异度,临床上可以早期对患者进行检查,为早期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