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临床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窗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5例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患者或家属溶栓治疗意愿分为溶栓组20例,非溶栓组25例。非溶栓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溶栓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t-PA溶栓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溶栓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后3个月的ADL比较,溶栓组评分优于非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有颅内出血现象发生,溶栓组发生率高于非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但颅内出血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指南》2017,(34)
目的采用静脉溶栓的方式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并根据实际观察探究的结果来确定其真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以及对照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分别为40例。采取静脉溶栓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一般性的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时刻跟进患者的真实身体状况,并且以其为根据来判定两种方法的实际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5%,对比可得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采用静脉溶栓的疗法,能得到较好且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痊愈率,值得大家重视和普及。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5,(3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并观察用药过程中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4.5 h)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观察组(rt-PA静脉溶栓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最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观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等的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发病4.5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44例(发病时间〈6h)随机分为溶桎组21例,对照组23例。溶栓组用rt-PA0.9mg/kg,先于2min内静脉注射rt-PA 8mg,再将余量于1h内静脉泵输入;对照组不使用rt-PA。两组其他治疗均相同。评定指标包括:治疗前,治疗后6h、24h、7d、30d、90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治疗前,治疗后90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30d脑出血率、病死率。结果 溶栓组溶栓后6h、24h、7d、30d、90d CSS为15.38、13.24、9.30、7.40、5.00;90d总显效率为76.19%;90d Barthel指数评分为95~100分者占57.14%;脑出血率为9.52%;病死率为4.76%。对照组治疗后6h、24h、7d、30d、90d CSS为20.65、18.78、14.90、13.00、11.95;90d总显效率为30.43%;90d Barthel指数评分为95~100分者占21.74%;无颅内出血;病死率为8.69%。溶栓组C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3):158-16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后脑出血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6例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标准剂量(0.9mg/kg)rt-PA治疗作为标准量组,另48例患者采用小剂量(0.6mg/kg)rt-PA治疗作为小剂量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能力、预后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小剂量组、标准量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91.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ADL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ADL以及m 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标准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20.8%,小剂量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小剂量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出血效果与标准剂量效果相似,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连续纳入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分成≥80岁组(16例)和〈80岁组(79例),并收集同一时段住院的30名年龄〉80岁未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统计分析溶栓治疗患者的并发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 MRS)对三组患者3个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①年龄〈80岁和年龄≥80岁溶栓治疗组比较,两组溶栓后24h颅内出血(ICH)发生率分别为13.9%和18.7%,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分别为5.1%和6.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患者3个月预后良好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预后极差比例明显低于后者(P〈0.05);③年龄≥80岁组的3个月预后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预后极差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阿替普酶溶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时间<6h的患者给予rt-PA50mg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及溶栓后30min、24h、14d及3个月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3个月给予修订的Rankin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al指数评分,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溶栓后各时间点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6h治疗其1h、3h、24h再通率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另两组(均P<0.05);≤6h治疗再出血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另两组(均P<0.05)。结论 ACI发病6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指南》2015,(33)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24 h之内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4 h、21 d和90 d的存活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治疗前后21 d、90 d的Barthel指数(BI)及90 d综合生活能力(改良Rankin评分,m RS),并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90 d存活率分别为63.30%和43.08%(P<0.05)。治疗组治疗24 h、90 d NIH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组溶栓后14 d、90 d B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溶栓后90 d后m 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症状性颅内出血及致死病例。结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在24 h内应用rt-PA(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彭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25):49-51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江西省寻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采用随机掷骰子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χ2=7.341,P=0.007)。治疗4周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IGF-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rt-PA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可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0)、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治疗前及治疗7 d后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76.67%(23/30)高于对照组的26.67%(8/30)(P<0.05);治疗7 d后两组LVED、LVEF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3/30)与对照组的0.00%(0/3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在急性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静脉rt-PA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MDA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后再灌注损伤,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5,(26):3711-3713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出血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ACI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70例。A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0.6 mg/kg行静脉溶栓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0.9 mg/kg行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溶栓后的出血情况、出血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和B组患者治疗后皮下瘀癍、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29%和14.29%、2.86%和12.86%、2.86%和11.43%、2.86%和11.43%,出血时间分别为(6.04±0.75)和(7.22±0.56)h、(24.63±10.24)和(35.22±9.87)min、(3.04±0.11)和(4.08±0.25)h、(3.12±0.48)和(4.53±0.66)h,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CI患者通过阿替普酶实施静脉溶栓时需严格监测其出血情况,采用较低剂量的阿替普酶实施溶栓治疗,能降低患者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患者被分为两组,观察在发病后6h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5)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应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效果对比。方法:搜集某院内科2014年1月~2015年8月诊治的71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病患,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34例参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37例观察组给予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对比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89.2%(33/37)显著高于参照组病患的70.6%(24/34),χ~2=3.87,P0.05;(2)观察组病患在治疗后0.5h、12h、1d、3d、7d、14d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t=6.23,6.01,5.49,5.55,5.42,5.13,P0.05。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指南》2019,(14)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高龄脑梗死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行常规治疗对照组(n=34)与溶栓治疗实验组(n=30)。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开展生化检查,头颅CT,心电图及血常规检验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干预,观察治疗前、治疗6 h、治疗24 h以及治疗7 d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对比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 h、治疗24 h以及治疗7 d后,实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未见致死病例。结论在高龄脑梗超早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如符合溶栓条件,推荐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