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月之物候     
正公历二月的节气有立春与雨水,立春之日东风解冻,鱼陟负冰;雨水之日獭祭鱼,草木萌动。二月上旬立春节气,冰河解冻,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生机四起。从此,天气逐渐转暖,雨水也开始多起来。风,不再刺骨的严寒。但寒气却尚未褪尽,所以仍会给人以春寒料峭之感。由于在天文历法上通常以自"冬至"之日起的第45或46天作为"立春"之日固定不变,由此便产生了民间流行的"春搭(打)五九尾"或"春搭(打)六九头"的节气谚语。  相似文献   

2.
温玉 《开卷有益》2024,(2):40-41
<正>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前后,万物萌动,春天即将到来。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天气也逐渐回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此时气候主要特点为雨水增多,气温仍有起伏,寒潮较多。一、雨水三候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相似文献   

3.
南凯 《开卷有益》2010,(2):64-64
2月4日为立春、19日为雨水两个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俗称“打春”,标志春季的开始。春季养生,首先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木有生发的特性,肝恶抑郁而喜调达,主疏泄,  相似文献   

4.
赵军 《开卷有益》2015,(2):67-68
<正>立春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1个节气,当在每年的公历2月4日前后。立,是开始之意;春,即"蠢",蠢蠢欲动,动而生,意味着闭藏的冬天结束了,从此开始阳动而充满生机的春天。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为"春节",阴历正月初一则称为"元旦"。1913年7月拟定阴历元旦为"春节",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一直相沿至今。立春后,乍暖还寒,要注意防病保健,预防  相似文献   

5.
《开卷有益》2023,(5):72-73
<正>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为立夏节气之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一个节气,与立春、立秋、立冬并称“四立”,代表着季节的转换与过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成为立夏时节的景观特色。古人所说立夏,含“万物至此皆长大”之意“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就是说一到立夏,随着日照和雨水的增加,气温逐渐升高,农作物和各种绿植开始茁壮成长。“立夏将离春去也,几枝蕙草正芳舒”。此时节,已经有新生的果实供人们尝鲜了。  相似文献   

6.
雨水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那么此时节的气候变化特点是什么?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养生保健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7.
<正>雨水节气过后,草木开始萌动了。因为这个时候有雨水,春天温度已经高了,华南地区已经达到10℃以上。而此时北方的冷空气仍然活动频繁,天气仍是变化多端,且早晚温差大。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按照老百姓的说法"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所  相似文献   

8.
<正>立春,在"春节"前后,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或5日,立春意味着春天序幕的拉开,万物复苏的春季自此开始了。此时在气象上虽仍属冬季,但一年中最寒冷的隆冬已过,气温开始渐渐回升,土壤开始从下层解冻,冻土层深度变浅。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天气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人们按旧历习俗开始"迎春",打春牛、喝春酒、吃春卷,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9.
春之篇     
<正>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战国《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季即正月、二月、三月三个月,是指立春起到立夏止的这一段时间,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春季为四时  相似文献   

10.
<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春属木,木生于水,故立春之后继之雨水。"雨水节气,天气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冷空气影响前后,气温变化幅度加大,冷暖气团交汇时,会出现连阴雨天气。因此,这个时节的养生重点是"调养脾胃"。  相似文献   

11.
杨峰 《肝博士》2013,(1):31-32
春为四时之首,从立春之日起,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自早春开始,阳气升发,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充满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是自然之子,与春之阳气相应,机体代谢旺盛,故历代养生学家提出"春宜养阳"。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肝属木,应春天阳气升发之令,似杨柳般喜条  相似文献   

12.
孙庆 《开卷有益》2023,(2):63-64
<正>一、雨水三候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1.一候獭祭鱼上一个节气河流解冻,雨水一到,水獭开始捕鱼,将很多鱼摆在岸边,如同陈列祭品。后世用“獭祭鱼”比喻罗列堆砌资料。2.二候鸿雁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根据北京市60年气象资料看王冰注释运气计算模式的谬误.方法 将北京市60年气象资料按节气统计均值,在计算24节气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风速和日总降水量平均值的基础上,分别就"初运始于立春"(始于立春)和"初运始于大寒"(始于大寒)2种运气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始于立春运气模式初之气的平均气温高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P<0.01);二之气始于立春运气模式的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高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P<0.05);三之气始于立春运气模式的平均水汽压、平均降水量高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四之气始于立春运气模式的平均水汽压、平均降水量低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P<0.05);五之气始于立春运气模式的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1日月显低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P<0.01);终之气始于立春运气模式的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平均风速明显高于始于大寒运气模式(P<0.05);其他各气象资料2种运气模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北京市60年气象资料印证了"初运始于立春"与北京地区的气候实际相吻合,说明王冰提出的每年运气始于大寒节气纯属谬误.从而为今后研究中医运气学说提供了正确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4.
蓝倩  周小军 《中医学报》2019,34(1):115-118
目的:探讨鼻咽癌发病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诊治的194例新发鼻咽癌病例,调查其发病日期,确定其发病节气,采用频数分布和圆形分布统计方法,探讨鼻咽癌发病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性。结果:194例鼻咽癌在二十四节气均可发病,未显现特定的发病高峰节气,相对高发的散在节气包括雨水7. 22%(14例)、大暑6. 19%(12例)、小暑5. 67%(11例)、处暑5. 15%(10例)、立春5. 15%(10例)和立冬5. 15%(10例),相对高发的节气区间为芒种至白露。结论:鼻咽癌发病可能与节气相关,芒种至白露为鼻咽癌相对高发节气区间。  相似文献   

15.
气候与医学的关系相当紧密,前人在医疗实践中摸索到很多丰富的经验,在医疗上很强调气候的重要性。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改正,绝人长命。”《素问·五常政大论》又说:“必先岁气,无伐天和。”都说明了治病必须注意季节气候。古人把一年气候的变化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为三个月,一个月有两个节气,即立春至大寒24个节气,又将24个节气分为六步;大寒、立春、雨水、惊蛰、为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正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这个节气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逐渐增多。雨水节气养生三要素要记住,即防倒春寒、健脾祛湿和准备养阳。雨水需防倒春寒有人因为要预防"倒春寒"就首先想到春捂,但春捂也要"捂"的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健康。乍暖还寒宜"捂"两头。天气刚刚转暖,有人便早早脱掉冬装换上轻便漂亮的春装。  相似文献   

17.
《开卷有益》2023,(2):73-75
<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前后,即公历的2月18日至20日,太阳移至黄经330度时,开始进入雨水节气。此时节,日照时间与强度逐渐增加,气温回升,冰融雪化,降水增多,故称雨水。雨水一到,就是“九九”中的“七九”了,有民谚说:“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时不仅天气回暖,降水增多,而且降水形式也由降雪逐渐过渡到降雨。  相似文献   

18.
3月6日和21日分别为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惊蛰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民间有谚语云:惊蛰至,春雷动。  相似文献   

19.
大雪与冬至     
<正>大雪篇今年12月7日为"大雪"节气。大雪,是相对于小雪节气而言,即指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相对于小雪,大雪比小雪时的天气更加严寒。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带多有积雪,北方则呈现大地银装素裹的雪景。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藏"字的自然规律。大雪时节正处于阴气极盛之期,传统阴阳观认为,阴气盛极必衰,此时阳气开始萌动。养生应以静养为主,保持心境平和,宁  相似文献   

20.
南凯 《开卷有益》2010,(3):64-64
3月6日和21日分别为“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惊蛰”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日惊蛰。”民间有谚语云:“惊蛰至,春雷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