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旋切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椎间隙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将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给予经皮穿刺旋切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采取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50.0%、33.3%、16.7%;持续冲洗的时间为47d,平均(5.7±1.2)d;治疗后患者均表现有轻度的腰痛,并在术后37d,平均(5.7±1.2)d;治疗后患者均表现有轻度的腰痛,并在术后34d症状完全缓解,其体温也在术后4d恢复正常水平;住院时间114d症状完全缓解,其体温也在术后4d恢复正常水平;住院时间1127d,平均(18.3±1.8)d;平均随访时间为(22.3±2.3)月,患者的腰疼等临床症状均未见复发,且术后X线检查其椎间隙变窄和模糊,而椎体前缘出现有骨桥的形成。结论临床中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采取经皮穿刺旋切术治疗是可行的,整个操作简单、创伤较小,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继发性重症腰椎间盘炎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治疗41例腰椎间盘炎患者中确诊28例术后重症椎间盘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9例)采用保守治疗,B组(9例)给予后路手术治疗,C组(10例)采用前路手术治疗,比较各组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36(24±6.5)个月。A组中4例在治疗中因疼痛难忍而放弃保守治疗转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时间为(11±2.5)d。其余5例静滴抗生素12—17(14±10)d后腰痛逐渐缓解。保守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骨性融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后路手术组和前路手术组(P〈0.01),前路手术组住院费用高于后路手术组(P〈0.01),但后路手术组和前路手术组症状缓解时间、骨性融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手术组脑脊液漏发生率高于前路手术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炎效果不如手术治疗方法,而手术治疗能迅速缓解痉挛性腰痛,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前路手术能彻底清除病灶,并获得良好的力坐杜能可矬白啼喾漓溜的静止伯治疗韩田相对柿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椎间盘术后腰椎间隙感染的发病原因、主要临床表现、症状特征及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评估病灶清除并局部抗菌药物冲洗引流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1999年9月-2011年9月入住骨科的9例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选择的所有患者均采用病灶清除、局部抗菌药物冲洗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随访时间为6个月~6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原病变部位腰椎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未见感染复发,工作和劳动能力均恢复正常.结论 病灶清除并局部抗菌药物灌洗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治疗效果良好,可用作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过程中,血沉恢复对其疗效的判断具有全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出症的近、中期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6例,其中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5例、传统开窗开窗手术261例.两组各抽取50例,分别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 d平均体温、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结果 椎间盘镜组和传统椎板开窗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8%和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腿痛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腰痛VAS评分、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盘镜组要明显优于传统椎板开窗组.结论 两种术式都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MED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早期康复快,术后遗留腰痛较轻,但手术适应证相对狭窄,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椎板开窗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出症的近、中期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6例,其中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5例、传统开窗开窗手术261例.两组各抽取50例,分别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 d平均体温、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结果 椎间盘镜组和传统椎板开窗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8%和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腿痛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腰痛VAS评分、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盘镜组要明显优于传统椎板开窗组.结论 两种术式都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MED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早期康复快,术后遗留腰痛较轻,但手术适应证相对狭窄,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椎板开窗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出症的近、中期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6例,其中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5例、传统开窗开窗手术261例.两组各抽取50例,分别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 d平均体温、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结果 椎间盘镜组和传统椎板开窗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8%和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腿痛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腰痛VAS评分、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盘镜组要明显优于传统椎板开窗组.结论 两种术式都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MED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早期康复快,术后遗留腰痛较轻,但手术适应证相对狭窄,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椎板开窗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探索其操作要领。方法2002年6月至2006年10月对6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MED治疗,术中用C臂X线定位,建立工作通道,在显微内窥镜下切除部分椎板、黄韧带及少量关节突内缘,牵开硬膜与神经根,显露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切除髓核。减压神经根管,松解神经根。采用MacNab腰椎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术后平均3d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17d生活自理,5周恢复工作。平均随防时间32个月,优41例(62.1%),良23例(34.8%),优良率97.0%。硬脊膜破裂2例,神经根挫伤1例。结论后路MED手术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可取得与开窗手术相近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对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腰椎术后间隙感染提供一定借鉴。方法对比分析与回顾性分析相结合,调查2006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腰椎术后间隙感染患者治疗资料,根据其采用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12例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输液及卧床休息保守治疗方法为A组;16例患者采用切口病灶清除手术治疗为B组,对A、B两组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消失、体温恢复时间分别为13、10周,多于B组患者的7、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沉降率正常时间、C-反应蛋白转阴时间分别为11、9.5周,多于B组患者的6.5、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个月,长于B组患者的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住院花费分别为2.77万元,略少于B组患者的3.44万元。结论切口病灶切除手术疗效好、病程短,能够彻底清除病变部位的炎性组织、抑制细菌生长,减少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临床可推广该方法进行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植骨内固定手术疗效及术式选择适应证。方法2002年2月~2005年4月对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经过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32例患者采用开窗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路椎间及椎板、横突植骨融合Moss-Miami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下腰痛采用JOA评价方法。结果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8.5个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优良率达93.3%,根据术后9个月以上X线、CT或MRI检查观察融合率达96.7%,2年以上随访拍X线片观察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未见假关节形成,有1例内固定松动致腰痛患者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未见有断钉发生。结论对于中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根据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后路融合方法并给予Moss-Miami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率高,手术彻底,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植骨内固定手术疗效及术式选择适应证。方法2002年2月-2005年4月对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经过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32例患者采用开窗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路椎间及椎板、横突植骨融合Moss—Miami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下腰痛采用JOA评价方法。结果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8.5个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优良率达93.3%,根据术后9个月以上X线、CT或MRI检查观察融合率达96.7%,2年以上随访拍X线片观察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未见假关节形成,有1例内固定松动致腰痛患者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未见有断钉发生。结论对于中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根据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后路融合方法并给予Moss—Miami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率高,手术彻底,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