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28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采集感染患者临床标本,应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428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1例,感染率为7.24%。感染患者临床样本共分离病原菌42株,革兰阴性菌25株,占59.5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16株,占38.1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钠耐药率为77.7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钠和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85.71%和71.43%;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为100.00%,粪肠球菌对青霉素G和红霉素耐药率均为80.00%;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白蛋白、手术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和住院时间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切口感染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影响术后切口感染因素较多,为预防切口感染,严格按照病原菌和耐药性试验选择有效抗菌药物,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病原菌构成、抗菌药物敏感率及感染危险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1月普外科596例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汇总分析感染病原菌构成及抗菌药物敏感率。结果切口感染患者61例,感染率10.23%,共分离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占81.03%,革兰阳性菌8株占13.79%,真菌3株占5.17%;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敏感率为100.00%,白色假丝酵母菌对酮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及制霉菌素敏感率为100.0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切口感染与年龄、糖尿病、肿瘤类型、白蛋白水平、手术类型、切口类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因素有关(P<0.05)。结论切口感染是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高危患者发生率更高,需针对性采取防治措施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7年3月639例THA患者,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及病原菌检测,观察患者感染率,并分析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639例THA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6.57%,感染46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20%,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感染为主,占41.30%;4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33.33%,革兰阳性菌38株,占66.67%;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敏感率最高为100.00%,对头孢唑林敏感率最低为0,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为100.00%,对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敏感率最低为0;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敏感率最高为100.00%,对青霉素敏感率最低为0,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敏感率最高100.00%,对青霉素敏感率最低为0;年龄、BMI、合并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既往手术史、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是THA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合并基础疾病≥2种、合并糖尿病、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既往有手术史是THA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HA术后并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较多,应针对性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0月兰州市某医院收治进行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切口感染情况的跟踪随访,收集其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及相关检测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感染情况及病原菌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切口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患者2 100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42例,感染率为2.00%,共检出5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占比分别为63.64%、34.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3.550)、ASA评分较高(OR=3.740)、引流时间≥10 d(OR=3.248)、联合放疗或化疗(OR=4.129)、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OR=2.667)、术前血红蛋白水平<70 g/L(OR=3.248)、术前白细胞计数<4×109个/L(OR=3.435)均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其危险因素众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严重胸外伤患者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学特征,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医院就诊的220例胸外伤患者,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同时搜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20例急诊严重胸外伤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6例,感染率为11.82%;切口感染患者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出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60.34%,革兰阳性菌23株,占39.66%;主要革兰阴性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5.86%、15.52%和6.90%;主要革兰阳性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分别占18.97%和10.34%;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第三代以下头孢菌素、四环素类、部分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部分可达100.00%,而对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酶抑制剂及阿米卡星等仍然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克林霉素等普遍耐药,但对部分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部分喹诺酮类等仍然较敏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史、术中输血、切口类型、留置引流管、患者意识状态及静脉营养与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史、切口类型及留置引流管是引起急诊严重胸外伤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重视对切口感染的监测,并针对引起急诊严重胸外伤患者合并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严重胸外伤患者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学特征,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医院就诊的220例胸外伤患者,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同时搜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20例急诊严重胸外伤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6例,感染率为11.82%;切口感染患者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出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60.34%,革兰阳性菌23株,占39.66%;主要革兰阴性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5.86%、15.52%和6.90%;主要革兰阳性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分别占18.97%和10.34%;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第三代以下头孢菌素、四环素类、部分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部分可达100.00%,而对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酶抑制剂及阿米卡星等仍然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克林霉素等普遍耐药,但对部分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部分喹诺酮类等仍然较敏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史、术中输血、切口类型、留置引流管、患者意识状态及静脉营养与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史、切口类型及留置引流管是引起急诊严重胸外伤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重视对切口感染的监测,并针对引起急诊严重胸外伤患者合并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会阴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抗菌药物应用选择,以提高直肠癌根治术会阴切口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13例,对其中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取局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813例患者中32例发生会阴部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94%;共分离出病原菌19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7株占76.17%,以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4株占22.7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为主,真菌2株占1.04%;常见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较敏感,敏感率>85.71%,而对氨苄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庆大霉素敏感性较低,敏感率<55.10%;常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庆大霉素较敏感,敏感率>86.36%,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及红霉素敏感性较低,敏感率<52.27%;肠球菌属对阿奇霉素敏感性较高,达100.00%,明显高于其他革兰阳性菌(P<0.05),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敏感性较低,分别为38.46%和61.54%,明显低于其他革兰阳性菌(P<0.05)。结论会阴切口感染率不高,但复合感染常见,临床应早期给予经验性的联合应用,达到广谱抗菌的目的,然后根据药敏结果对用药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化疗患者血流感染的医源性危险因素,为AL感染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3月274例A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医源性危险因素,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 274例AL患者发生血流感染27例,感染率9.85%;感染患者共检出7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9株占54.17%,革兰阳性菌33株占45.83%;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均为100.0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30d、PICC置管时间>30d、处于化疗诱导缓解期为血流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应用免疫调节剂为血流感染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AL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医源性危险因素较复杂,临床应严格无菌操作,在用药、置管时严格把握适应证,积极预防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经剑突下或脐孔取胆对切口感染的影响,以降低LC医源性感染。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1 046例择期行LC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根据取胆途径分为剑突下组357例、脐孔组689例,记录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并分析两组病原菌分布。结果剑突下组、脐孔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分别为5.04%、8.99%,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剑突下组共检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8.97%,革兰阳性菌占31.03%;脐孔组共检出病原菌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8.19%,革兰阳性菌占51.81%;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达100.00%,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的敏感率最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达100.00%。结论 LC术中经剑突下取胆的切口感染率低于经脐孔取胆,临床应加以重视,合理选择取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化疗的感染类型及病原菌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29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的不同感染部位,收集临床资料及相关手术因素并分析其与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性,采集乳腺癌术后感染患者血液进行病原菌培养,统计病原菌种类。结果本次研究共发现58例术后感染患者,术后感染率为19.73%,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共发生30例占51.72%。有骨髓抑制、引流天数10天、输血情况(未过滤白细胞)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引流天数是造成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58例乳腺癌术后感染患者共分离出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共27株占58.70%,革兰阳性菌共16株占34.78%。15株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为86.67%;9株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为88.89%;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为100.00%。结论乳腺癌妇女手术后化疗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感染占比较大,临床治疗时应该对骨髓抑制、引流天数、输血情况等进行密切关注以降低术后感染率,乳腺癌妇女术后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