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科清洁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以及预防控制感染措施的可操作性.方法 目标性监测骨科清洁手术住院患者19 988例,依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对其临床资料逐项填写统一表格,按照卫生部SSI监测中危险因素评分标准,计算感染危险因素指数,对统计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 19 988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97例,感染率0.49%;92例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6株,革兰阳性菌70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7.36%;革兰阴性菌33株,以假单胞菌属为主,占9.43%;真菌3株;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前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手术种类、术后感染时间、基础疾病、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有明显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以针对危险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某院骨科1 082例手术患者进行监测,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通过查阅病历资料、现场查看切口及出院后电话随访等方式了解SSI情况。结果共监测骨科手术患者1 082例,发生SSI 8例,SSI率为0.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SI与年龄、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切口个数、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植入物7项因素有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切口个数、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SSI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S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切口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3年6月接受手术的骨科患者19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SSI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198例患者中有18例发生SSI,发生率为9.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Ⅲ类切口手术、手术时间>3h、腰髋部及以下手术患者SSI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1.7%、15.8%、17.3%、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Ⅲ类手术切口、手术持续时间长和腰髋部及以下手术是骨科患者发生SSI的危险因素。结论应该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老年患者要注意采取营养支持,术后密切观察切口,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医护人员要勤洗手,注意病房的通风和清洁,从而降低骨科患者围手术期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结直肠手术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制定SSI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6月—2016年6月某院胃肠外科结直肠手术患者,对影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97例结直肠手术患者中,67例发生SSI,SSI发生率为16.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低清蛋白、手术医生年资5年、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NNIS评分高5项因素是结直肠手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结直肠手术SSI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重视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S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术后切口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200例,汇总术后发生切口医院感染的患者资料,包括感染患者的病原学资料,患者自身因素、手术相关因素,分析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200例患者中,4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1.00%,共检出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37.04%),革兰阴性菌29株(53.70%),真菌5株(9.26%);经多因素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使用激素、手术切口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时机、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吻合口瘘是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准确识别感染的相关因素,对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及时地纠正,加强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医院感染的防控力度,可显著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病原学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2例口腔颌面部损伤需要接受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患者,观察患者SSI发生率,并统计发生SSI的相关因素以及病原学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结果 152例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患者发生SSI 27例,发生率为17.76%;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患者发生SSI的相关因素,与患者术前的白细胞计数以及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2.96%、革兰阳性菌为29.63%、真菌为7.41%。结论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患者发生SSI的相关因素与术前白细胞计数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有关,因此应加强患者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加强术后的随访和干预措施,有效降低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为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7月医院骨科无菌手术患者6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同时检测与比较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92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35例,感染率为5.06%;共检出4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头孢曲松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年龄较高、BMI值较高、手术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并发基础疾病情况及手术部位为四肢者是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较高,年龄、BMI值、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情况及手术部位均是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为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7月医院骨科无菌手术患者6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同时检测与比较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92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35例,感染率为5.06%;共检出4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头孢曲松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年龄较高、BMI值较高、手术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并发基础疾病情况及手术部位为四肢者是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较高,年龄、BMI值、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情况及手术部位均是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管理措施对外科清洁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外科系统选择实施清洁手术操作的患者6 609例,调查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归纳外科清洁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清洁手术部位感染率1.06%(70/6 609),2013-2016感染率呈下降趋势(P0.001);其中以骨科感染率1.45%(63/4337)最高(P0.001);共培养分离病原菌6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株占26.67%,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4株占73.33%,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2013-2016年间,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逐渐减少(P0.001)。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是外科清洁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外科清洁手术部位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建议临床根据感染相关因素给予对应的措施,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资料选自2007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手术切口感染住院患者29例,予以同手术相关的资料的调查研究,对所有患者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以及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499例患者中14例发生手术切口的感染,感染率是0.93%。且是否接台手术、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以及手术类型等是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