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按时辰给药对肺癌裸鼠模型的抑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HCC827人肺癌细胞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并随机分为6个厄洛替尼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厄洛替尼组分别在08:00,12:00,16:00,20:00,24:00及次日04:00 ig给予厄洛替尼5 mg·kg-1,模型组给予与厄洛替尼组等体积分数的溶剂磺丁基醚-β-环糊精溶液。测量21 d内裸鼠肿瘤体积变化,处死裸鼠后剥离肿瘤并称量其质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分子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以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1A(P21Waf1)的m RNA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厄洛替尼08:00和次日04:00组肿瘤体积显著缩小(P<0.05);厄洛替尼08:00,12:00和次日04:00组肿瘤质量显著降低(P<0.05)。与20:00组〔(0.70±0.36)g〕比较,08:00〔(0.30±0.17)g〕和次日04:00〔(0.39±0.29)g〕组裸鼠肿瘤质量显著降低(P<0.05)。08:00组裸鼠肿瘤组织中EGFR和MAPK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20:00组(P<0.05),而P21Waf1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厄洛替尼08:00和次日04:00组p-EGFR和p-MAPK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厄洛替尼时辰给药对裸鼠移植肺癌的抗肿瘤作用具有时辰节律性,08:00给药组效果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GFR/MAPK/P21Waf1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厄洛替尼按不同时辰给药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Levis肺癌细胞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A、B、C、D、E、F 6个厄洛替尼用药组和模型组,AF组小鼠分别在对应的8:00、12:00、16:00、20:00、24:00、次日4:00灌胃给予厄洛替尼30 mg/kg,模型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检测20 d内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及第21天时肿瘤瘤质量和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蛋白激酶B(PKB)、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F组小鼠分别在对应的8:00、12:00、16:00、20:00、24:00、次日4:00灌胃给予厄洛替尼30 mg/kg,模型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检测20 d内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及第21天时肿瘤瘤质量和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蛋白激酶B(PKB)、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F组小鼠肿瘤生长较缓慢(P<0.05),明期(8:00-16:00)肿瘤生长较暗期(20:00-次日4:00)缓慢,其中C组小鼠肿瘤生长最慢,E组小鼠肿瘤生长最快(P<0.05);AF组小鼠肿瘤生长较缓慢(P<0.05),明期(8:00-16:00)肿瘤生长较暗期(20:00-次日4:00)缓慢,其中C组小鼠肿瘤生长最慢,E组小鼠肿瘤生长最快(P<0.05);AF组小鼠瘤质量均降低,其中A、B、C组比D、E、F组降低明显,C组最明显;A、B、C组小鼠EGFR、PKB、Cyclin D1 mRNA表达较D、E、F组降低明显。结论:厄洛替尼对肺癌模型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初步认为明期比暗期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GFR/PKB/Cyclin D1/CDK-4介导的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对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 VSMC) 和内皮细胞 (ndothelial cells, EC) 增殖的影响,以及对EGFR和Akt蛋白表达及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VSMC及EC置于含0.01~10 μmol·L的吉非替尼的培养基中培养24~72 h,以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Western blot检测EGFR及磷酸化EGFR(p-EGFR)、Akt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吉非替尼抑制VSMC增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而吉非替尼对EC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紫杉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SMC中EGFR(1.07±0.13)表达与EC(0.58±0.05)相比明显增多(P<0.01),而吉非替尼可明显抑制VSMC中EGFR及Akt蛋白的磷酸化。结论:类似紫于杉醇,吉非替尼可抑制VSMC增殖,而对EC的细胞毒性作用明显低于紫杉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GFR及Akt蛋白磷酸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按时辰给药荷瘤小鼠的药效学特点。方法 利用C57BL/6小鼠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8:00、12:00、16:00、20:00、24:00和次日4:00时给药的实验组(A、B、C、D、E、F组)。ig给药50 mg/kg,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蒸馏水。每天观察小鼠的生存质量和肛周红肿的数量;每3天测定小鼠肿瘤的直径,计算小鼠的肿瘤体积。经过3周的给药,小鼠进行眼眶取血,处死小鼠并剥离肿瘤,称定质量,计算抑瘤率。取部分肿瘤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组织坏死情况;同时取小鼠皮肤组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运用ELISA技术检测血液中IL-6的水平。结果 吉非替尼可以明显地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与其他实验组比较,A组(8:00时给药)小鼠肿瘤体积增长最缓慢,其抑瘤率最高,F组(次日4:00给药)次之。病理学分析显示A组(8:00时给药)的肿瘤组织坏死情况最严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上皮细胞发现,A组(8:00时给药)和F组(次日4:00时给药)的上皮细胞损伤较轻,其肛周红肿发生率和IL-6水平较其他实验组低。结论 吉非替尼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和毒副作用存在一定的时辰节律性,8:00和4:00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谢大伟  张来鑫  李青松  王静  王彤 《安徽医药》2021,25(6):1075-1079
目的 研究吉非替尼通过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影响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软骨损伤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吉非替尼组,模型组与吉非替尼组均采用Hulth-Telhag方式制成膝骨关节炎模型,假手术组仅剪开关节全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吉非替尼组给予吉非替尼灌胃给药85 mg/kg,1次/天,其他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停药1周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软骨病理组织情况及Mankin′s评分,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软骨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兔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组织中骨代谢标志物Ⅱ型胶原蛋白(Col-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阳性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软骨组织中EGFR、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关节软骨层明显变薄,并且有溃裂和裂隙情况存在,同时软骨柱状排列消失,结构遭到严重损坏,软骨细胞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吉非替尼组软骨病理损伤情况更严重,且三组Mankin′s评分[(0.32±0.13)分、(7.38±0.28)分、(8.65±0.27)分]关系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吉非替尼组(均P<0.05);三组间软骨凋亡率[(4.12±0.38)%、(29.83±3.05)%、(37.61±3.72)%]、IL-1β[(541.23±27.28)ng/L、(738.61±68.37)ng/L、(825.42±75.19)ng/L]、TNF-α[(49.31±7.28)ng/L、(82.62±25.42)ng/L、(95.05±32.56)ng/L]水平之间的关系均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吉非替尼组(均P<0.05);COL-Ⅱ阳性表达率间的关系为吉非替尼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均P<0.05),MMP-13阳性表达率间的关系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吉非替尼组(均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吉非替尼组中EGFR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又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同时吉非替尼组中p38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模型组又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结论 吉非替尼通过抑制EGFR磷酸化活化p38MAPK信号途径,促进MMP-13蛋白表达,降解COL-Ⅱ,同时促进软骨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加重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金复康口服液对人肺腺癌PC9细胞及耐药PC9/R细胞的吉非替尼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 金复康口服液20 mg/mL联合不同浓度的吉非替尼(40、20、10、5、2 μmol/L)作用于PC9/R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培养PC9、PC9/R细胞,分为对照组、金复康口服液组、吉非替尼组、联合用药组,流式细胞术检测PC9、PC9/R细胞周期和凋亡。在BALB/c裸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PC9/R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吉非替尼的体内抑瘤作用;对AKT、p-AKT、PTEN、PDCD4蛋白表达的影响和对miRNA-21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吉非替尼(2、5、10、20 μmol/L)组比较,吉非替尼(2、5、10、20 μmol/L)+金复康口服液(20 mg/mL)组的PC9/R细胞抑制率显著增加(P<0.01);与吉非替尼组比较,联合用药可以通过显著增加早期凋亡细胞比例诱导PC9及PC9/R细胞凋亡,并使PC9、PC9/R细胞停滞在DNA合成前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体内实验表明,与吉非替尼组比较,联合用药显著抑制裸鼠PC9/R移植瘤的生长(P<0.05),且能显著降低裸鼠PC9/R组织p-AKT表达(P<0.05),增强PTEN、PDCD4的表达(P<0.05),联合用药组裸鼠PC9/R瘤组织miRNA-2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金复康口服液能提高人肺腺癌PC9/R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其作用的可能机制为通过降低miRNA-21的表达从而增强PTEN、PDCD4的表达以抑制AKT通路活性。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研究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对人宫颈癌HeLa S3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HeLa S3细胞接种于裸鼠右肩背部皮下,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0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阿帕替尼组(200 mg·kg-1)、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低(200 mg·kg-1+ 10 mg·kg-1)、高(200 mg·kg-1+ 20 mg·kg-1)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按剂量腹腔注射给药,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 14 d。检测裸鼠移植瘤体积和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 法检测瘤组织内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 3、caspase 9、细胞色素C(Cyto C)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阿帕替尼组裸鼠的移植瘤体积、瘤质量均显著降低,抑瘤率、细胞AI、caspase 3、caspase 9、Cyto C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与阿帕替尼组比较,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组裸鼠的移植瘤体积、瘤质量显著降低,抑瘤率、细胞AI、caspase 3、caspase 9、Cyto C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且高低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对人宫颈癌细胞株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优于单独使用阿帕替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阿帕替尼通过调节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途径对乳腺癌小鼠模型抑瘤率及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于裸鼠右侧胸壁接种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阿帕替尼10 mg/(kg·d)]和高剂量组[阿帕替尼30 mg/(kg·d)],每组12只。1日1次灌胃给药,连续21 d,绘制三组小鼠肿瘤生长曲线,并比较抑瘤率。于最后1次给药完成后脱颈处死小鼠,收集肿瘤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RK1/2途径相关蛋白[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帕替尼对MCF-7细胞周期分布以及凋亡的影响。结果:经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处理后,MCF-7细胞的凋亡率、分布于G0—G1期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给予20μmol/L阿帕替尼细胞的凋亡率以及分布于G0—G1期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低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小鼠给药第6—21日,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小鼠的肿瘤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芹黄素对香烟提取物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CI-H292细胞)黏蛋白5AC(MUC5AC)高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香烟提取物(50 mg/ml)培养人支气管上皮NCI-H292细胞6 h以复制细胞黏蛋白高表达模型。NCI-H292细胞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常规培养液)组、模型(常规培养液)组、芹黄素对照(芹黄素作用于正常细胞,10μg/ml)组、芹黄素(芹黄素作用于模型细胞,10μg/ml)组、二甲基硫脲(DMTU)对照(DMTU作用于正常细胞,100 ng/ml)组、DMTU(DMTU作用于模型细胞,100 ng/ml)组。各对照组均以相应药物培养细胞30 min,模型组与用药组均以相应药物培养细胞30 min后再以香烟提取物(50 mg/ml)培养6 h。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活性氧(ROS)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UC5AC m 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MUC5A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ROS含量增加,p-EGFR、p-ERK蛋白表达增强,MUC5AC m RNA、蛋白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芹黄素组与DMTU组细胞ROS含量减少,p-EGFR、p-ERK蛋白表达减弱,MUC5AC m RNA、蛋白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芹黄素可抑制NCI-H292细胞ROS的生成、EGFR和ERK的磷酸化,进而抑制气道MUC5AC m RNA和蛋白的过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乳剂单次和多次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将大鼠分为单次给药组和多次给药组。单次给药组大鼠分为吉非替尼原料药组(50 mg/kg)和吉非替尼乳剂组(50 mg/kg),每组6只,灌胃给药1次。多次给药组大鼠分为吉非替尼原料药组(50 mg/kg)和吉非替尼乳剂组(50 mg/kg),每组8只,连续灌胃给药7 d,每天1次。吉非替尼原料药组大鼠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2、2.5、3、3.5、3.75、4、4.25、4.5、6、8、12和24 h取血0.3 mL,吉非替尼乳剂组大鼠于给药前和给药后(多次给药组为给药7 d后)2、4、6、8、9、10、11、12、13、14、16、24、36和48 h取血0.3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吉非替尼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并用DAS 2.0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单次给药后,与吉非替尼原料药组tmax[(2.67±0.75)h]、MRT0-24 h[(8.68±0.91)h]、MRT0-∞[(14.20±3.45)h]比较,吉非替尼乳剂组tmax[(8.33±4.41)h]、MRT0-48 h[(15.00±1.60)h]、MRT0-∞[(17.60±2.66)h]均显著增加(P<0.05)。多次给药后,与吉非替尼原料药组tmax[(6.79±3.75)h]、AUC0-48 h[(41.10±8.92)mg·h/L]、Vz/F[(16.30±5.45)L/kg]、CLz/F[(0.94±0.19)L/(h·kg)]、MRT0-48 h[(10.10±0.36)h]比较,吉非替尼乳剂组Vz/F[(44.20±30.30)L/kg]、CLz/F[(1.89±1.56)L/(h·kg)]、MRT0-48 h[(16.20±2.52)h]均显著增加(P<0.05),AUC0-48 h[(38.70±26.20)mg·h/L]显著减少(P<0.05),tmax[(10.40±3.25)h]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吉非替尼原料药比较,单次和多次给药吉非替尼乳剂,均可延长药物的达峰时间;本研究结果可为吉非替尼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