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樊荣  关志  江雯红  杨青梅  闫桂虹 《全科护理》2020,18(9):1061-1063
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骨科手术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并总结3D打印技术存在的缺陷,进行前景展望。旨在帮助临床护理人员了解3D打印技术的基本概况,并学习前沿知识,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2.
任虹  杨青梅   《护理与康复》2020,19(5):36-38
从3D打印技术的概念、发展史、骨科应用形式及骨科护理应用等方面综述3D打印技术的应用现状,为以后推广3D打印技术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型在脊柱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某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2019年7月—2020年4月入科的110名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教学方法;2020年7月—2021年4月入科的129名护理实习生为试验组,在对照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用3D打印模型。采用理论考核、多站式考核、护理查房及满意度调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多站式考核成绩、护理查房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脊柱外科护理临床教学应用3D打印脊柱模型,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5.
段小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16-5416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带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问题。2010年我院共接待护理实习生31名,通过书写周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其圆满完成了临床实习。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借鉴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理念设置的规范化护理带教模式在临床的应用。方法以2012年护理实习生作为试验组,采用借鉴JCI理念的规范化带教模式;2011年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结果试验组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末期基础理论考核成绩、技能竞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借鉴JCI理念的规范化带教模式对提高护理学生的专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丽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49-3249
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量的本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如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能保证实习护生的带教质量,这对护理带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3D打印技术辅助矫形骨科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2学年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实习的本科学生78名,按照教学年度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名为2019年1—12月期间实习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组38名为2020年1—12月期间实习学生,在传统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方法 同步行动法:带教老师与护生捆绑为一体,同步去完成各项治疗与护理.结果 同步行动法通过2 a的实施,经调查显示:临床带教老师与护生的认同感达到98%,患者的接受率为95%,由护生发生的小差错年发生<2起,大差错及纠纷为零.结论 同步行动法提高护生综合能力,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感,提高了患者的支持,降低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师制带教模式在急诊病房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自2006年在急诊护理带教中逐步改进和完善双师制带教模式。结果:双师制带教保证了急诊病房带教计划的落实,增强了科室对护生的实习管理,提高了护生的急救综合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结论:通过双师制带教,以人为本,使护生在急诊病房实习过程中,既有带教老师又有指导老师带教,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适当地分配学习机会,注重护生的带教反馈,提高了急诊病房整体带教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手术规划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肱骨近端骨折连续病例30例(研究组15例,对照组15例),研究组病例的CT影像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三维重建肱骨近端骨折数字模型,对模型进行分型、数据测量及分析、分割骨折碎片、初步计算机模拟手术复位效果、立体显示。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评分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重建所得的肱骨近端骨折三维数字模型,可任意角度展现及观察骨折移位的方向、程度等特点,实现了术前手术规划设计、手术效果模拟及数据测量。本组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维数字技术重建的肱骨近端骨折模型可清晰展现骨折情况,并助于明确分型,有利于术前手术技术的设计,亦利于患方及手术团队了解病情,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中损伤、降低医患纠纷风险。  相似文献   

12.
李慧  付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565-2567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9--2011年105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在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中实施PBL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分析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果97.15%的护生接受PBL教学查房模式;90.48%的护生通过查房能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91.43%的护生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92.38%的护生认为PBL教学法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94.29%的护生认为有助于树立整体护理观。结论PBL教学法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方面有明显效果,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标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适应培养护理人才的需要。方法对护理实习生实施目标教学法,制定科目标、周目标,进行一对一带教,分3个阶段进行,第1周为适应期,第2~3周为学习实践期,第4周为评价期。结果改进教学方法后护理实习生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采用目标教学法改变以往教学的随意性,较好地满足了护理人才的需求,为护理临床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Urethane-methacrylate photo-monomers were prepared via a non-isocyanate route for the 3D printing application. The monomers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reacting aliphatic amines, i.e. 1,6-hexanediamine, 1,4-butanediol bis(3-aminopropyl) ether, or n-butylamine, with cyclic carbonates, i.e. ethylene carbonate or propylene carbonate, followed by the methacrylation of the generated hydroxylurethanes. The effects of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monomers on their photo-reactivity and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ured samples were studied. Propylene carbonate generated side methyl groups within the urethane block, which significantly limite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monomers resulting in high photo-reactivity (Rp,max = 6.59 × 10−2 s−1) and conversion (DBCtotal = 85%). The ether bonds of 1,4-butanediol bis(3-aminopropyl) ether decreased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between urethane blocks, which not only improved the photo-reactivity (Rp,max = 8.18 × 10−2 s−1) and conversion (DBCtotal = 86%) of the monomer but led to a high crosslinking density (νc = 5140 mol m−3) and more flexibility for the cured sample. An ink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monomers and successfully 3D printed on a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machine. In the absence of toxic isocyanates and tin compounds, the non-isocyanate route can be employed to develop urethane-methacrylates with desirable photo-reactivity and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as good candidates to formulate inks for 3D printing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Synthesis of urethane-methacrylate photo-monomers via a non-isocyanate route for 3D printing of flexible biomedica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融入循证护理内容,验证教学改革对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循证护理知识与技能的作用,为护理教育者完善临床课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循证护理知识、技能调查问卷及教学效果反馈问卷对73名大学四年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调查,前者采用前后对照法.结果 学生的循证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多数学生认为教学改革对于指导今后的护理实践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积极作用.结论 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融入循证护理内容有助于学生相应知识、技能的完善,对于其今后的护理实践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交互式教学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法,实验班应用交互式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闭卷知识考试。结果:实验班对《外科护理学》课程评价及平均成绩、主观题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0.01)。结论:交互式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师生间良好沟通,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知识吸收率。  相似文献   

17.
李晶 《天津护理》2010,18(6):356-357
目的:探讨循证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查阅文献以及讨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及成绩比较,发现应用循证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结论:循证教学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叶琨  万圣云  丁洋 《新医学》2021,52(7):524-529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技术在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的资料,术前根据24例患者的CT血管造影(CTA)进行主动脉3D重建,将病变区域进行3D打印,选择中空透明材料制作3D打印模型并消毒,术中根据3D打印模型将支架"预开窗"并缝制铂金弹簧圈,重装支架后在体内完成主体支架的释放和分支支架的选择并释放。术后观察疗效、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 24例包括12例复杂腹主动脉瘤、11例胸主动脉夹层、1例胸腹主动脉瘤,均在术前完成病变段主动脉3D模型打印,根据模型数据辅助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均顺利。24例术前3D打印模型测量和术中造影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真腔最大直径较术前增大、术后假腔最大直径较术前减小;主动脉瘤患者术后瘤体最大直径较术前减小(P均<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出血、脏器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CTA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无内漏,分支动脉血供良好。结论 3D打印技术能使复杂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19.
麻醉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临床专科,专科护理实践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麻醉护理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情景教学模式或基于案例的学习(CBL)均难以满足当前临床麻醉护理教学要求.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立体教学模式逐渐进入临床,并得到长足发展.该科护理采用PBL教学模式,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临床护理思维模式,提高了学生们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师生互动交流,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Three-dimensional (3D) printing is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with a wide range of 3D structure fabrication and minimal waste generation. Recently,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and its derivatives have been used in 3D printing due to their renewable nature and sustainability. This review 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biomass and its components such as cellulose and lignin in 3D printing, brief data analysis and introduction to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of the 3D printed composit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tensile properties, Izod impact properties, and flexural properties, thermal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3D-printed composites are discussed. In addition, other availabl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of 3D-printed composites are reporte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biomass and its derivatives in the field of 3D printing is also discussed.

Biomass-derived 3D printing has attracted interests because of its developing technology and availability with renewable materials as well as compatible characteristics for many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